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四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标准】1.以海水资源、金属矿物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2.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3.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学合成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标准解读】 本专题引用学生能理解的化学科学发展的史实与成就说明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从化学科学在物质及其变化研究、新物质合成方面的贡献,阐述化学科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扩大视野,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化学的
2、兴趣。二、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1课时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 1课时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化学 1课时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化学科学 1课时2教学内容的处理: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引用各种资料,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通过分析、思考、交流、讨论获得感悟,认识化学科学的价值,认识化学科学和人类文明的关系。本专题关于化学学科具体知识要求不高,重点在于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联系学生已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化学学科与
3、人类文明的关系,体会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化学的作用,感受化学发展对物质认识与物质创造的巨大作用。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在大致了解化学发展史的基础上,从具体的案例中了解人们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是怎样不断发展不深入的,领悟科学发展的曲折里程和科学家为此付出的努力。教材用于说明主题的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发散性。阐述化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展开,可引用的例子不胜枚举。教材围绕上述四个中心话题,精选了一些案例和学习活动来分析说明,所举的案例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学中可以结合当时、当地的热点问题,或运用化学史料、化学发展成果,用更多、更生动的资料、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还可以联系化学必修模块
4、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拓展,结合新知识、新信息的引入,介绍选修模块的学习内容。通过资料的收集、交流讨论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学习的主题。建议在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1、 围绕中心话题组织学习活动运用好“你知道吗”、“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等栏目,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2、要注意揭示引用事例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化学基本观点 、基本方法,运用已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把握其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第一课时 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较为深刻的认识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了解化学学科一些基本的化学原理和
5、理论。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了解化学发展的前景及对人类的贡献。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史的探究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搜集材料及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化学发展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在探究化学理论过程中认识科学家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能利用化学发展史实说明并体会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是逐步发展和深入的。【教学过程】情景创设通过必修模块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认识到化学科学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性,体会到化学科学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也是不可或缺的支
6、流。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是人类逐步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历史,也是一部合成、创造更多新物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板书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引入拥有了这把钥匙我们就能进入五彩斑斓的物质世界。可这把钥匙的铸造却是艰辛的、漫长的。板书问题1:人类对金属的制取使用研究。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完成书本P86的“交流与讨论”,并汇报结论。对于“交流与讨论”的问题(1):金属越活泼,则被广泛利用的时间就越晚。阅读资料元素的发现(附在“备课资料”).tw/course/chemical/t0102.htm 学生活动以铜、铁、铝、钠、
7、镁为例,完成“交流与讨论”的问题(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互动归纳总结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总的说来,金属的性质越稳定,越容易将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金属冶炼的方法主要有:(1)热分解法对于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2)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3)电解法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 过渡化学科学
8、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帮助人们更深刻认识物质世界,19世纪,化学理论的建立使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20世纪,现代物理技术、测试手段的发展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化学科学又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板书问题2:化学科学重要基本理论归纳。多媒体展示(1)什么是经典分子论?谁提出的?(2)谁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什么是周期律?有何意义?(3)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4)谁最先合成了尿素?尿素的合成有何意义?(5)什么是化学平衡理论?在生产上有什么价值?(6)什么是氢键理论?谁提出氢键理论?氢键理论有何意义?(预先将班级全体同学分为6组,给学生相关网站如下并让学生上网查找上述六个问题,交流讨论,课堂上选一代表归纳小结)网站: 学
9、生活动按问题顺序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归纳总结师生总结学生交流情况:(1) 道尔顿的简介,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伏加德罗的分子论;(2) 门捷列夫的简介,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意义;(3) 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和应用;(4) 维勒合成了尿素,打破传统的有机物不能人工合成的观念;(5)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当外界因素不变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在生产上选择适宜的条件;(6)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讲述总结化学理论的意义:化学科学理论帮助人们发现许多结构和性质关系的初步规律,为预测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提供理论指导,为合成化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功能材料的
10、设计提供了依据。高中选修课程我们将进一步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化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分子设计的思想为合成人类发展需要的新物质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过渡人们对酸碱的认识经历了哪些过程?请看教材P87的内容,并请同学们交流与讨论。板书问题3:人类对酸碱概念认识的发展。学生活动阅读书本P87提供的资料“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了解认识发展的过程,并进行汇报。 生1:17世纪前,人们凭感觉认为有酸味的物质是酸,有涩味且溶液有滑腻感的物质是碱。 生2:17世纪末波义耳根据水溶液与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来定义,使石蕊试剂变红的是酸,使石蕊试剂变蓝的是碱。 生3:之后拉瓦锡根据物
11、质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来定义,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物为酸,金属氧化物溶与水生成物为碱。 生4:1883年阿伦尼乌斯提出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是酸,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生5:1923年质子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练习1、依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确 ( )A.铝 B.小苏打 C.食盐 D.苛性钠2、下列反应中,哪个反应体现了酸的酸性 ( )A. C + 4HNO3 = CO2 + 4NO2+ 2H2OB. S + 6HNO3 = H2SO4 + 4NO2 + 2H2OC. 2H2S + H2SO3 = 3S +
12、3H2OD. Fe + 2HCl = FeCl2 + H2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弱酸根都是碱 B.酸式弱酸根既是酸又是碱C.不可能一种物质既是酸又是碱 D.氢氧根是碱4、请写出小苏打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小苏打溶液与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据酸碱质子理论,碳酸氢根是否可以成为两性物质?为什么?课堂小结在人类研究物质结构的历史上,人们先后使用了光学、电子、扫描隧道等显微镜,现在,人们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了对原子的操纵。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我们充分感受到化学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板书设计化学是打开化学世界的钥匙问题1
13、:人类对金属的制取使用研究问题2:化学科学重要基本理论归纳问题3:人类对酸碱概念认识的发展参考练习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 )A.氧气的发现 B.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C.原子-分子论的发现 D.元素周期律的发现2、人类使用材料的增多和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材料与化学制备无关的是 ( ) A.石器 B.青铜器 C.铁器 D.高分子材料3、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20世纪40年代所创立的“侯氏制碱法”誉满全球,其中的“碱”指的是 ( ) A.氢氧化钠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 D.碳酸钾4、电子工业制造光电管时,需要一种经强光照射就失去电子从而接通电路的材料,制造这种材料
14、的物质应属于 ( ) A.放射性元素 B.A族元素 C.卤化银 D.A族元素5、微量元素是指人体内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千分之一的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中,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 ) A.Na、K、Cl、S、O B.F、I、Fe、Zn、CuC.N、H、O、P、C D.Ge、Se、Cu、Mg、C6、中国学者徐志博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一个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烃类化合物 B.常温下呈固态C.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硬度 D.易被氧化备课资料元素的发
15、现一、 前言 目前我们已知的元素共有105种,其中存在自然界中的有88种,另外的17种,是用人工方法在实验中制得的。这105种元素的发现,从远古直到现代,贯穿整个化学史。由于一个元素发现的迟早,与各元素之性质(尤其是活性)、存在量、当代科学智识与技术的背景等有关,因此,如果我们把各元素按发现的年代与先后来探讨时,不但可对化学的发展与成长获得一个有趣的印象,更能由其中寻绎得一些有关化学的与物质的基本知识。 二、史前时期 人类化学的萌芽是十七世纪以后的事,比起天文、物理、地理与医学等科学的进展迟了一大截。一般物质能以元素状态存在于自然界的已经不多,存量多到可以被人类直接使用的则更少。因此
16、,在化学尚未发展以前,人类所能认识和使用的元素,只有活性较小,能以游离状态存在自然界,或用简单方法即可提炼得到的种金属及固态非金属而已。这样的元素,也就是在有信史记载以前,人类即已发现的元素,一共只有九种:二种非金属碳、硫和七种金属金、银、铜、铁、锡、铅、汞。它们究竟于何时、何地,被何人所发现,中外皆不可考。惟我们可相信,金是最早被人类所熟知的金属元素,远在公元前一万年,古埃及已留下许多金饰物品。其次为铜,大约在纪元前四千年左右,当人类文化由石器时代进入陶器时代,制陶所须的高温窑,即可能使人类在无意中学得了由含铜矿石冶炼金属铜的技术,于是人类文明迅即步入铜器时代。相传黄帝时已懂得开采首山(山西
17、省永济县)的铜,以铸造器物。 银也是较早被人类所认识的金属,其美丽与安定迅即赢得人们的珍视。第四种是铅,虽然晦暗而深重,但因易于铸造,得快的成为制作器物的重要材料。锡则约在纪元前2500年左右才被发现,当时的冶炼技术已足以制造铜锡合金比铜更坚硬而更易于加工的青铜。我国在青铜之制造方面,居于古代世界之领导地位;在殷商时代,青铜器之造艺术,已达登峰造极之境界,即在今加观之,都要叹为观止,闻名世界的毛公鼎即是其代表作。 第六项被人类所使用的金属是铁,铁是地壳中含量第四多的元素,也是第二多的金属。铁矿遍及世界各地,却经过这么长久的埋没,其用途才为人所发掘,实在是不可思议,主要原因是铁的活性太大,提炼须
18、要高温及还原剂,不像炼铜那样简单,所以人类文明的进展,是先铜器时代再进入铁器时代的。历史上说,小亚细亚的西台人就由于发现了铁,有了比青铜制品更强有力的武器,才能一度君临肥腴月湾,称霸两河流域。西台帝亡后,冶铁的技术流传出来,至今,铁成为人类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要的金属。 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元素,由于提炼简单(辰砂加热即可),性质怪异,是液体却那么沉重,而且晶亮如银,因此,约在纪元前200年,已在水银王国西班牙被发现。当时称为快银,意为活动之银,在我国则称为水银,更为传神。这奇异的金属,在后来的炼金术中,成为一种具有神秘意味的物质。 至于非金属的碳和硫,则发现必然甚早,大概人类一旦知道用火,即知道
19、碳的存在,其纯粹的形式金刚石,也很早即被人们视为珍宝,只是不知其成分为碳罢了。硫元素大量分布于温迫、火山、地热地带,早期的地壳中含量甚丰,火药发明以前,虽未有什么重要用途,却甚早为人所知,中世纪时已是炼金术士和巫医等的宠儿。 三、 中世纪的发现 首先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产生好奇,而试图建立理论去加以解释和归纳的是希腊人。在两人类思想的黄金时代,许多卓越的哲学家,提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物质论、元素论大部分凭着直觉和玄想,有些在今日看来,实在是匪夷所思、幼稚而可笑。著名的亚里斯多德,就是那时候的领导人物。他在人类思想史上,无疑是一伟常的天才,但在科学史上,由于他错误的学说具有的权威性,却使得科
20、学的进步迟滞了十几世纪。自然科学从那以后,随着错误的引导,陷入了黑暗时期,他学走上了一条歧路炼金术。 所谓炼金术:就是试图从各种物质中提炼出永恒的元素哲人石、黄金、甚或可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在这方面,中西两方真是不约而同。那些炼金术士或炼丹方家,穷毕生之精力,茫无头绪的设计各种方法,从事各种实验,却从没有人得到满意的结果。不过,在这漫长的摸索中,人们却得到了一些意外的收获,除了建立了蒸馏、结晶、熔炼等化学操作手续外,还认识了几种新元素,只是数量实在少得可怜。 从希腊时代到十八世纪的三十年代,近两千年中,人类只新认识了五种元素,砷、锑、锌、铋和磷。砷最早,在1250年被发现,此后其化合物即以毒性
21、建立了不朽的名气。锑和铋约1450年左右即在使用,但直到1600年以后方被确认。锌和铜熔成之合金黄铜,也早为人所使用,但也到16世纪才由炼金家帕拉塞尔萨斯确认它是一种新的金属。磷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1669年德国炼金家布兰德在自已汉堡的实验室中,意外的得到一块在空气中自己会发光燃烧的白色沉淀。那古快的光芒照亮了他黑暗的实验室,使他惊吓得跪了下来。按照一般炼金家的习惯,他把这物质之来源及制法秘而不宣,然而,却在偶然的机会里,由这磷元素发现的启发,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化学时代。 四、 从波以耳到拉瓦节 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勃兴,人类的智识逐渐开放,造成了科学萌芽的契机。地理大发现、地动说提出、
22、物理定律一一问世,终于也到了化学发皇的时期。 布兰德发现磷的故事,辗转传到了英国划时代的巨人波以耳的耳中,波以耳以他不世的天才,从有限的传闻资料里去整理与探讨,着了怀疑的化学家一书,对元素这一名词加以明确的定义,使得化学从迷失了千年的歧路上,步入了正确的坦途。 于是,从1730到1790的六十年间,许多重要的元素陆续被发现了。1735年发现了铝和铂,1751年发现镍。再来从1766年间开始的十年内,是气体元素擅场时代,钝气以外的五种气体元素,全在这十年内被发现了。1766年,英国的伟大科学家卡文狄斯发现了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氢;1771年,瑞典的谢累,发现活性最大的非金属,也是最毒的气体氟;17
23、72年,英国卜利士力发现氮;1774年再发现氧,(实际上谢累在1771年即已制得);同年,谢累发现了氯。 氧和氮从亘古以来即充斥于大气中,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元素,没想到却迟至两百多年前才被人类所认知,实在是化学史上一件极有趣的事。空气的存在,早在希腊时代即已普遍被接受,但由于气体无色、无臭、无味、无形,不易掌握,不易观察的特性,对它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一直迟迟没有发展,而一但研究的钥匙被人们所掌握,气体的秘密就一日千里的被揭开了。 除氧、氯以外,1774年还从磁铁矿中发现了锰,接着1778年,谢累发现了熔点第五高的金属钼;1782年发现碲;1783年发现了熔点最高的金属钨;法国大革命那年,1
24、789年,克拉普洛斯发现了自然界中最重的元素铀,及不受中子碰撞影响的锆(Zr),二者都是今日核子反应中的主要角色。 这时候的欧洲继英国波以耳之后,法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重要科学家,被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的拉瓦节。他是物质不灭定律的发明人,为人类解答了燃烧的秘密,以波以耳所下的定义,确立了鉴别元素的方法,于是在1789年列出了最早的一份元素表,正确的描述了当时已知的28种元素中的23种。波以耳和拉瓦节二人并未发现什么新元素,但在人类对元素的认识上却有着不朽的重要贡献。 五、 十九世纪初叶 对元素的鉴别有了经验之后,一些较稀少的元素也陆续被发现了。18世纪的末10年,再发现了地壳中存量居第九
25、位的钛(Ti)(1791),可治神经痛的钇(Y) (1794),以及做不锈钢的铬(Cr)(1797),到此,1800年来临时,人类所知的元素已有31种。 1801年,在哥伦比亚发现了铌(Nb);1802年发现了熔点第四高,几乎完全不受侵蚀,可在外科手术中代替骨骼、神经、肌肉来修补人体的钽(Ta);1803年,伍拉斯顿发现铑(Rh)及钯(Pd)。今日化学符号的创用人,瑞典的柏济利阿斯发现了稀土族中最富饶的铈(Ce)。田纳特则剸现了国际标准仟克、标准米尺所用的袭及密度最大、熔点第三高的金属锇(Os)。这时期,化学由于几位伟大科学家的努力,已有了相当辉煌的成就。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当量比定律、原子说
26、、气体反应定律、及亚佛加厥分子学说相继提出,给化学奠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铺陈了一片美丽的远景。 接下来是一段辉煌的时期,活性大的碱金族、碱土金族元素,由于化学提炼技术的进步相继被发现了,而这些金属的发现几乎都归功于一人英国的大卫。1807年他以电解食盐的方法发现地壳中第六丰富的钠,与第七丰富的钾。1808年,发现第五丰富的钙,第八丰富的镁,以及锶、钡。另外,他还和给吕萨克等共同发现了硼。无放射性的IA、IIA族共有10个元素,他个人发现了6个。 接着1811年,发现碘,1817年,发现现在原子炉中用来吸收中子的镉(Cd),最轻的固体金属元素锂,及用做光电管的硒(Se)。硒是柏济利阿斯发现的,
27、他在1823年又发现了地壳中存量次丰的元素硅。接着1826年发现唯一的液态非金属溴,1827年发现连素人工制法的重要瑞典化学家味勒,发现了地壳中存量第三丰富,今日重要性仅次于铁的金属铝。次年1828年,味勒又在绿玉矿中发现了铍,同年,柏济利阿斯发现可代铀的重要稀土金属元素钍(Th)。1830年发现钒(V)。这是一个丰收的时期,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元素,它们的存量虽不见得稀少,但因活性太大了,化学技术没有达到一个相当水准,是无法发现他们的。至1830年,人类所知元素已增加到55种。 六、 周期表的贡献 一阵风起云涌的热潮过去以后,元素的发现进入了疲软的阶段。1830年以后,只有一些较次要的
28、元素偶尔零星的被发现。摩山德在1839年发现镧系稀土金属的第一个元素,镧(La),1843年再发现同系的铽(Tb)和铒(Er),1844年克劳斯发现钌(Ru),1860年发明本生灯的德国科学家本生,以德国的克希荷夫在上一年所发明的分光仪发现了两个碱金属,铯和铷。1861年,发明阴极射线管及人造钻石的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发现了做灭鼠药用的铊(Tl),1863年李希特发现电子表电池所用的铟(In)。 当被发现之元素愈来愈多、愈杂,有些科学家即开始对这些元素加以有系统的分类和整理,其中成就最大的当然就是俄国科学家门得列夫。1869年,他把当时已知元素63个,依原子量排列,发现元素性质有一定的周期性,
29、而创用了周期表。周期表的发明,使化学踏上了新的里程,它为各元素编排了次序,给了各元素固定的地位。它告诉人们还有那些可能发现的元素,也使科学家们不必殚精竭智,虚耗精力,去盲目的探索一些不可能存在的元素。门得列夫为周期表中留下的空位,预言了三种元素的存在,果然在数年内,这些元素一一被找到了,而且性质与门得列夫的预言完全吻合。它们是31号的镓(Ga,1875),21号的钪(Sc,1879),及32号的,第一个被用为半导体的锗(Ge,1886)。 这期间还有一些罕见的元素出现,全是镧系稀土金属,钐(Sm,1879)、钬(Ho,1879)、铥(Tm,1879)、钆Gd,1880)、镨(Pr,1885)、
30、钕(Nd,1885)、镝(Dy,1886)。至此,人类已知的元素已达73种。余下的镧系稀土金属,最活泼的铕(Eu)发现1896年,最后的两个,镱(Yb)和镏(Lu)发现于1907年。 七、 放射性时代的来临 物理跟化学发展到19世纪的末几年,几乎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了,科学家们觉得,在理化领域内已经再不可能有什么新鲜事物出现。一些原理、定律、学说已被人们发明殆尽,科学家们所能做的工作,就是把实验做得更精密,使各种物理常数的有效数字多上几位而已!而新元素的发现,大概也已经到了日暮途穷,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没想到,就在这时候,两项重大的突破,又使化学迈入了柳暗花明的新纪元,开放了灿烂的花朵
31、。一是钝气的发现,一是放射性的发现。 1894年,当英国名科学家瑞雷(1904年诺类尔物理奖得主)和拉姆塞(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对氮气做精密定量分析时,发现由空气中所得氮气,STP下密度为1.2572g/l,而由化学方法制得的氮,密度为1.2505g/l,二者间约有0.5之误差。在分光分析后,终于证实了空气中的不活泼成分并非仅有氮一种元素,而还含另一更不活泼的新元素氩。更进一步的精密定量,他俩次年1895年又发现了氦。1898年,拉姆塞和却佛斯再发现了氖、氪和氙。钝气虽然一向就存在空气中,但以他们孤高的性格和稀少的存量,竟然比其它气体慢了一百二十余年,迟至近二十世纪才为人所发现,真是异
32、数!钝气的发现改写了周期表,也使人类对于元素原子之电子组态,有了豁然贯通的了解,其意义实在非比寻常。 另一件大事,放射线的发现,对物理、化学界来说,无异是晴天霹雳,它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动摇了基础稳固而深厚的古典物理,带领人类走向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 1895年,德国仑琴在探讨阴极射线时,发现了X光,两个月后,法国的贝克勒(第三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由一包能使包着的底片感光的铀盐,意外的揭开了自然界中放射线的奥秘。为了探究放射线的来源,世界唯一得过诺类尔物理奖及化学奖的波兰伟大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从1896年间始分析沥青铀矿的成份。经过两年刻苦渗澹的工作,终于1898年先后发现了世界上最稀少的自然元
33、素钋(Po)及第一个用于癌症治疗的放射性元素镭。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发现,预示了另一个时代的来临,元素的发现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899年,居里夫人的同事狄比恩在沥青铀矿中又发现了世界上第二稀少的元素锕(Ac),1900年,多恩发现了镭放射后产生的钝气最重的气体元素氡。1917年,原子能之父哈恩(1944年诺类尔化学奖得主)跟梅特纳二人一起发现了第三罕见的元素镤(Pa)。以上这五种都是自然界存在的放射性元素,1923年,发现奇妙的铪(Hf)。1925年,发现熔点之高仅次于钨的铼(Re)。至此,自然界中存在的88种元素,总算完全被人类找到了。 八、 人造元素的制取 1914年,美国年轻
34、科学家莫斯莱,由元素特性X射线波长决定了原子序后,各元素的排行与地位进一步得到了确定,但是,自然界存在的88种元素中,原子量最大的铀,原子序却是92而非88,表示在92号以前尚有四种元素不存在自然界中。它们必须用原子核人工转变技术方可制得。 1919年,英国拉塞福(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首先完成了以a粒子撞击氮原子核而产生氧,1932年,查兑克(193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首先用中子为射弹来轰击原子序42的钼原子核,而得到了原子序43的新元素,这是以人工方法所制造出来的第一个人造元素,就命名为Technetirm,中名为鎝(Tc)。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那年1939年,曾做过居里夫人助手的佩
35、蕾女士由锕制得最活泼的碱金属鉣。1940年,席格由铋制得第五个卤素厄。1947年,最后一个自然界不存在的稀土元素钜(Pm)也被制得了,周期表92号以前终于完满无缺。 1940年,在美国柏克莱的加州大学,一群科学家以庞大的经费,昂贵的高能仪器、精密的尖端技术,用高速粒子撞击原子核产生蜕变的方法,开始了一连串伟大的发明,一连制造了13个人造的超铀元素就是原子序大于铀,由93号到105号的元素。这些科学家包括同得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麦克米伦和西堡、亚柏森、汤普森、吉欧索等名科学家。1940年发现錼、钸,1944年发现鋂、锔,1948年发现铫、鉲,1952年发现鑀、镄,1955年钔,1957年若,
36、1961年铹,1969年拉,1970年罕,但最后两个虽有报告,至今迄未得到正式证实,因此连命名也尚未确定。 九、 未来的展望 以上就是目前周期表上105个元素发现的经过。按理论说,原子序更大的新元素应可由原子人工转变的方法继续制得,但以目前的科学技术,若没有发生革命性的突破,则数年内似乎尚无法产生新元素。一方面实验仪器、设备所费甚昂,动辄数亿美元,一方面原子核大的原子太不稳定,其存在的观察与证实颇有困难,故十年来,连最后二个新元素也无法加以肯定与确认。或许,105对人类已是一个极限,再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了也不一定,不过,人类的历史尚未结束,人类科学也还日新月异的在进步着,将来会有何
37、发展,实难加以论断哩! * 后记:本文完成当时已经定案的元素仅有103个,但时至今日十数年过去了,科学果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进展。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已增加到109个。从104号到109号,分别是波、都、拉、希、黑、麦。另外还有两个已有报告,只是仍待证实与认定。 第二课时 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教材分析】通过用棉花等天然纤维制作人造纤维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合成新物质的合成过程和成功的喜悦,科学研究中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该专题的中心思想,化学确实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结合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到的尚未在必修模块中学到的有关化学合成、工业生产的知识,介绍化学选修模块将要学习的内容
38、,使学生认识到选修课程还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化学合成物质的知识,认识化学科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好化学科学的自觉性。【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的作用。2 能举例说明化学在设计、合成、分离和检测新物质中的作用。3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知道一些化学合成新物质的方法以及化学反应所遵循的规律。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2 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科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3 通过由天然纤维制成化学纤维的实验使学生体会合成物质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丰富多彩的新合成物质的认识
39、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2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合成新物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3 培养学生唯物的价值观和尊重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教学难点】让学生领略到新合成物质的重要作用【教具准备】新材料作用的电脑图片、投影仪 实物:铝合金、半导体材料、塑料、橡胶等 化学仪器:烧杯、滴管、镊子、玻璃棒、针筒、玻璃片等 化学试剂:5%硫酸铜溶液、10%氢氧化钠溶液、浓氨水、稀盐酸等教学过程设计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准备实验把学生分组(4人一组),布置任务:讨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棉花等天然纤维制作人造纤维。看书、交流、讨论并列出提纲。由小组长代表发
40、言。提供探究合作平台小结投影学生方案1氢氧化铜的制取;2制取铜氨溶液;3棉花溶解;4化学纤维制取。观看、聆听实验巡视、点拨、答疑。实验(注意规范操作)动手能力培养总结实验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现象。比较同学们制得的化学纤维与天然纤维有何不同。(拉一拉看哪个先断。)比起天然纤维,化学纤维长、粗、有韧性(不容易断),便于编织。比较各小组成果。学会对实验的评价过渡化学合成技术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帮助化学家合成或从自然界分离出更多的物质,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这是化学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展示图片)观看PPT图片1-9感性认识,激发兴趣问题表4-1的数据变化,你有何认识?看书、思考回答。分析统计能力交流讨论全球还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在增产粮食的问题上,你能提出解决的方案吗?如果你是农民,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生物学家,你提出怎样的方案?如果你是化学家,你提出怎样的方案? 学生讨论反馈交流讨论结果:(可能结果)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高效化肥;3农药;4作物套种等过渡工业生产和生活:关于合成氨和DDT的使用观看PPT图片10-11交流讨论P90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吉林省高中数学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扬州市江大桥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玉溪民族中学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高一上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保定市重点初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珠海市示范名校英语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北京市丰台区市级名校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部分重点高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一中生物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指导课件
-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诊疗规范2022版
- 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课件: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
- 认知行为疗法(CBT)实操讲座
- 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评分表
- 融资融券知识测评题目+答案
- 企业宣传视频制作方案(技术方案)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抖音直播商业模式研究5000字【(论文)】
-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全文PPT
- 固体酸催化材料1:多金属氧酸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