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_第1页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_第2页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_第3页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_第4页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方针政策,有效的遏制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防止重大水害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本年度防治水计划,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一、计划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防治水规定3、防治水中长期防治水规划4、2014年采掘部署计划5、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6、防治水示范矿井验收标准二、组织机构组 长:肖仁万副组长:李益平成 员:生产一线各科室科长、各区队长、技术员下设探放队队长:陈海林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

2、公司设在生产科,生产科科长陈珍凡任办公室主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水灾隐患。办公室成员:生产科地质人员与相关科室人员三、交通位置石柱县兴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坪煤矿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朝乡万富村三星组,相对于石柱县城方位:N5°E,直距约15km。矿井井口坐标:地理坐标:东经108°1053,北纬30°1510;西安坐标:X=3345686.175,Y=36517473.763,Z=+766m。距大坪煤矿矿区北端3km处有公路通过,南端5km处有忠石公路通过,且矿区有公路与两条主线公路相通,通过两条主线公路南至石柱45km,北至西沱港53km,

3、北西至忠县港33km,由忠县港或西沱港沿长江上可达重庆,下可达上海及沿江各港,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1。四、地形地貌大坪煤矿矿区总体地形为南东高、北西低,最高点位于北东侧山头,标高+1591.2m,最低点位于主平硐西侧低洼地带,标高+356.2m,相对高差1235m,地表植被覆盖较好,地形受构造控制明显,地形坡角25°35°,属剥蚀侵蚀作用形成的中山岩溶地貌。五、气象矿区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据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气象局11年(19861996年)的观测资料,石柱城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017.7mm,最大年降雨量1255.9mm(19

4、89年),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量占全年的7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673.5mm,相对湿度80%;年平均气温16.3,最高气温38.6(1991年8月15日),最低气温零下3(1989年1月26日);冬季早晚有雾,风向多为偏东风,平均风速0.7m/s。六、水文及地震1、水文矿区水网属长江水系,矿区范围内地形坡度起伏不大,总体是南东高、北西低,受大气降雨补给,矿区内无河流、水库、堰塘等大型水体,有多条季节性冲沟。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420m。2、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加速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5、(GB5001-2001),地震基本烈度为度。七、相邻矿井关系矿区范围北侧现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赶家桥煤矿,该矿井于1982年建矿,开采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K1煤层,该矿于2006年10月获得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编号为5000000630351,有效期5年,为个人独资企业,设计生产能力30kt/a,矿区范围由21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标高为+775+200m,矿区面积0.7677km2,为合法生产矿井。矿区范围南侧现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荣胜煤矿(已关闭),该矿井于1982年建矿,开采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K1煤层,该矿于2006年10月获得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

6、理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编号为500000030229,为个人独资企业,设计生产能力30kt/a,矿区范围由21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标高为+1275+940m,矿区面积0.4019km2。该矿由于生产能力达不到标准,已关闭。矿区范围东侧现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权胜煤矿,该矿井于1982年建矿,开采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K1煤层,该矿于2006年10月获得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编号为5000000520118,有效期5年,为个人独资企业,设计生产能力30kt/a,矿区范围由24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标高为+1350+775m,矿区面积2.3903km2,为合法生产矿井。依据重

7、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出示的矿权设置,核实了大坪煤矿与权胜煤矿平面上存在重叠,但由于开采标高无重叠现象,所以矿权无纠纷、无争议。详见相邻矿井关系位置图1-1-2。图1-1-2 相邻矿井关系示意图八、矿井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估,矿山地面为荒山及旱地,荒山有少量松树及灌木。现有少量住户,无水库、堰塘等地表水体,无风景名胜古迹、农业科技园区、商品粮基地及重要通讯线路等,矿区范围内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现状基本稳定。采矿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不强烈,对地表地下水影响较强烈,放炮震动对地表建构筑物影响不强烈。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中等,损失小,危险性小。现划定矿界

8、范围K1煤层适宜开采。九、电源条件矿井电源:矿井现有10kV主电源一回LGJ-50,5km,来自鱼池镇变电站;备用10kV电源来自鱼忠线路,距离8km,形成矿井的双电源供电,能够满足矿山用电需求。十、水源条件矿山供水采用矿区山间溪流和矿井抽排出井水,经过滤处理后进入蓄水池,可满足全矿生产生活用水。第二章 地质特征一、井田地层矿区出露最老地层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最新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地层。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主要为中厚层状至薄层状灰岩,上部含角砾状灰岩,厚830950m。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上部为紫红色泥岩,厚1025m,中部为浅灰灰色厚层至中厚层状灰岩

9、,厚约300m,下部为深灰色钙质页岩,厚2.00m。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为灰至深灰色灰岩,上部及下部均含燧石结核,平均厚约230m。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为大坪煤矿含煤地层,平行不整合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地层之上。岩性主要为燧石灰岩、钙质页岩、铝土页岩及煤层组成。平均厚度48.23m,该层中上部以泥岩为主夹薄层状灰岩,底部为厚约0.453.5m的铝土岩,平均厚1.50m,铝土岩上部为K1(二脉)煤层,K1(二脉)煤厚0.320.79m。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灰岩,具沥青嗅味,厚度不详。详见煤矿综合地层柱状图1-2-1。图1-2-1 综合地层柱状图二、地质

10、构造1、褶曲矿区位于方斗山背斜东翼近轴部,为单斜构造。方斗山背斜南起石柱县之土坎,经矿区向北东延伸至奉节长滩井消失,全长200km,背斜轴部走向断层发育,北西翼地层及煤遭受破坏严重,南东翼基本无破坏,地层完整,层序正常。区内背斜轴向大致为N30E,两翼不对称,南东翼较缓约58°,北西翼F4断层下降盘产状较陡,浅部发生倒转,F4断层上升盘较平缓,最大倾角35°。2、断层矿区内的主要断层有两条,属走向逆断层,自北西至南东分别为F4、F5,现分述如下:F4断层:该断层为一走向逆断层,断层走向约N60°E,断层面倾向东南,矿区内倾角约40°60°,水平

11、断距约450m,该断层地面露头良好,断层两盘产状,岩性变化明显,断层破坏性较大,造成西翼煤层下落较深。F5断层:该断层为一走向逆断层,走向与F4断层平行,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约45°65°,水平断距约500m。矿区开采的K1(二脉)煤层位于F4断层上盘,F5断层下盘,地层产状:南东倾向100120°,倾角3845°,属单斜构造。综上所述,矿区地质构造复杂。详见构造纲要图1-2-2。图1-2-2 构造纲要示意图三、煤层及煤质1、可采煤层K1(二脉)煤层:该煤层位于吴家坪组底部,下距茅口组平均5.0m;上距长兴组35m,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煤厚0.40

12、m0.76m,煤层较稳定,煤层在南西向至北东向有增厚的趋势,煤层底板为灰白色粘土岩,平均厚约1.5m,老底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石灰岩,煤层局部有伪顶,其厚0.100.30m,直接顶为黑色灰质泥岩,上部为薄层状灰岩及泥岩,平均厚7.45m,老顶为燧石灰岩。2、煤质该煤层呈黑色,条痕呈褐黑至黑色,似玻璃光泽,属半暗半亮型煤。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5年3月所作煤质检测报告(质检编号:2005-0152),K1煤层的煤质特征见表1-2-1。表1-2-1 煤层煤质特征表煤层编号水分(Mad) (%)灰份Ad(%)挥发份Vr()硫份St()固定炭FCnd()发热量Q(KJ/kg)K10

13、.4925.7229.404.9952.4528.73按国家标准(GB/T15224,1-2004、2-2004、3-2004)煤炭分级:大坪煤矿所开采的K1(二脉)煤层属中灰、高硫、高热值肥煤,适宜用作动力煤,火力发电用煤,一般工业用煤及民用煤。四、水文地质1、矿区水文地质概况矿井所采K1(二脉)煤层位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其顶板充水含水层主要为长兴组吴家坪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底板充水含水层为茅口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长兴组吴家坪组、茅口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中等,对矿井充水起主要作用。而含水层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故矿井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含水层水。其次为浅部老窑水。2

14、、含、隔水层(1)二叠系上长兴组(P2c)含水层,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陷含水层,富水性中等。(2)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含水层(P2w)吴家坪组主要为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本层岩性可溶性较好,富水性中等。(3)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含水层(P1m)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岩溶发育以垂直、水平类型为主,但含水性随着埋藏深度加深,岩溶发育程度减弱,富水性中等。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矿井涌水量明显受季节及大气降雨的影响,雨季矿井涌水量明显大于旱季,矿井涌水高峰值一般在暴雨或持续降雨后1015小时出现,据调查统计:矿井洪水期最大涌水量

15、约为一般季节正常涌水量的2.0倍,因此大气降雨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大。(2)含水层:二叠系上统长兴组石灰岩岩溶含水层中所含地下水,是矿井的主要直接水源,受采动裂隙的影响,它们沿着构造裂隙、采动裂隙等通道进入矿井,成为矿井水的主要来源,因此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大。(3)老空水:矿区内矿井水由于随采随排,目前尚未积聚有老空水,所以老空(窑)不是其充水水源。(4)地表水体:矿区内无水库、堰塘等大的地表水体,因此地表水仅为本矿井的有限补给水源。(5)断层:矿区地表未见断层出露,矿井井下仅见少量断距13m的逆断层,井巷揭穿时多干燥无水,仅局部地带见有少量滴水,其富水性弱,不导水,因此断层对矿井

16、充水无影响。4、矿井涌水量预计根据重庆一三六地质队2010年7月提供的重庆市石柱县兴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坪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矿现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h。矿井的开采面积为2.425km2,未开采煤层的剩余面积0.9039km2,按矿井现在的涌水量采用比拟法计算出矿井将新增涌水量为:新增矿井正常涌水量:新增矿井最大涌水量:Q正、Q大矿井预计增加的正常涌水量和矿井最大涌水量QO正、QO大矿井现在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S1未开采的煤层面积SO已开采的煤层面积预计矿井将来的总涌水量为:矿井正常涌水量:15+12.05=27.05m3/h矿井最大涌水量:30+24.

17、1=54.1m3/h据此按水文地质比拟法预计大坪煤矿最大涌水量54.1m3/h,正常涌水量27.05m3/h。5、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根据重庆一三六地质队2010年7月提供的重庆市石柱县兴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坪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井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P2w岩溶裂隙含水层,其富水性中等;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P1m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中等。矿井水主要来自于顶底板含水层,以涌水或淋水方式涌入矿井。故矿井属以顶底板岩溶裂隙水为主的充水矿床,有一定的补给水源,补给条件一般。目前本矿尚未积聚有老空水,矿井正常涌水量小于180 m3/h,最大涌水量小于300 m3/h。矿井采掘工程受水害影

18、响,但不威胁矿井安全,防治水工作简单。因此,本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二、煤层顶底板煤层底板为灰白色粘土岩,平均厚约1.5m,老底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石灰岩,煤层局部有伪顶,其厚0.100.30m,直接顶为黑色灰质泥岩,上部为薄层状灰岩及泥岩,平均厚7.45m,老顶为燧石灰岩。煤层顶底板稳定性差,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顶板管理。三、煤层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及地温1、瓦斯根据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文件(渝煤监管201148号)“关于石柱县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鉴定石柱县大坪煤矿为高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38m3/min,相对瓦斯涌出

19、量为8.49m3/t;2009年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9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3m3/min,鉴定为高瓦斯矿井。2、煤层自燃性及煤尘爆炸性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5年3月所作煤质检测报告,质检编号:2005-0152,K1煤层自燃倾向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3、地温据重庆市相关矿井资料,常温带深度在2080m,恒温度深度在20100m之间,温度为17.819.3,一般在19左右,与本矿区年平均气温相近,往下为地温增温带,其地温梯度为0.131.71/100m。预计开采期间的空气温度比当地温度升高0.655.16,对采掘活动影响不大。第三章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20、一、地面防治水规划:1、主平硐井口后面为山沟,是矿井主要水患发生地,在山沟中部需要挖设排水沟和下部水沟连通,保证水流及时排放,同时在降大到暴雨时使用编制袋挡水。2、风井口地势高,洪水能够及时排放。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大雨冲坏主扇房、值班室和风井口的通风设施。3、对井口低洼地点填平压实,并且挖设排水沟,水沟能够满足需要。修水沟时必须避开裂隙和透水岩层,过煤层露头时采取措施处理。4、报废井口和钻孔及时填埋、封孔,防止向井下供水。5、井下水排放到远处的洪沟内,避免再渗入井下。6、办公区和住宅区布置在地势较高地点,需要每年春季对排水沟进行清理维护。7、禁止将矸石,岩石和垃圾堆放到洪水可能冲刷到的地点。8、

21、作好天气预报的收看收听工作,降大雨和暴雨前能够提前预防。9、保证铲车和运输设备的完好,发水时能够及时出动。库房内准备足够的编制袋、铁锹、水泥等材料,便于防洪。 二、井下防治水规划: 1、进行采掘活动时对可疑地点作到先探后掘。 2、在采掘工作面上部和矿井边界留设隔水煤柱,禁止开采。 3、了解矿井的地质构造带情况,作好探放水工作。4、在每次降大雨或者暴雨时和雨后,观察井下水文情况,并且报告矿调度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对井下临时水仓每年清理一次;水沟定期清理,保证积水及时排放。一、本年度地面防治水计划:1、加固主平硐北面山沟的拦洪坝,修建排水沟,保证洪水能够及时排放,保证矿井的安全。2、对井口低

22、洼地点填平压实,并且挖设排水沟,水沟能够满足需要。修水沟时必须避开裂隙和透水岩层,过煤层露头时采取措施处理。3、今年8月份对办公区和住宅区排水沟进行清理维护。4、禁止将矸石,岩石和垃圾堆放到洪水可能冲刷到的地点。5、作好天气预报的收看收听工作,降大雨和暴雨前能够提前预防。6、保证铲车和运输设备的完好,发水时能够及时出动。库房内准备足够的编制袋、铁锹、水泥等材料,便于防洪。二、本年度井下防治水计划:1、对2111回采工作面、+565、+630掘进工作面进行探放工作。平巷内按照要求挖设排水沟。2、在采掘工作面上部和矿井边界留设隔水煤柱,上部煤柱留设垂直高度8米,边界煤柱东西长度20米,禁止开采。 3、了解矿井的地质构造带情况,作好防水工作。4、在每次降大雨或者暴雨时和雨后,观察井下水文情况,并且报告矿调度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今年9月份对井下临时水仓每年清理一次;水沟定期清理,保证积水及时排放。第五章 避 灾一、地面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