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1至6页,第n卷7至11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 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12 分
2、)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 u)隽(j u n)永忙不迭(di e)返璞(pd )归真B.信笺(qi a n)洗漱(Shu)一溜(li U)烟恪(k e)守不渝C.收敛(li a n)蕴藉(ji e)一刹(ch a)那敷衍塞(se) jD.整饬(ch i)框(ku a ng)架肇(zh a o)事者心无旁鹜 (wu)【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和字形的辨析。A项堯C;un)永.uan, E项信笺qiHn)jUn, D项心无旁螯一一心无旁鹫。【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
3、点睛】字音需要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义辨法。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 意思辨析正误。如骛:追求。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4、。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答案】D【解析】试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和成语的正确运用.正确理解词语的竜思,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选项。结台 "人文素养中匕主要讲疔美"的內a或者內容也可Cb 不是说算与美是对立的”可知,前面主要讲 两者的不同发展方向,可用吩道扬嬲0达到与算”地位相当,可用疔分J6抗礼笃综合D项正确。【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
5、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如“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可知,前面主要讲两者的不同发展方向;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 宜居的城市形象。B.
6、 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 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C.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 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D. 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搭配不当,“营造” “形象”不当,可以是“城市环境”;B项语义重复,“又” “再次”去掉一个。C项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应该是“完成后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语病主要
7、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 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如本题A项搭配不当,“营造”“形象”不当,可以是“城市环境”。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如 B项语义重复,“又”“再次”去掉一个。注意题干的要求,
8、 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4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硒.的一项是A. 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B. 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 学问和技能。C. 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 之南。D. 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答案】B【解析】试题井析:本题主语考查文化常识。B项"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秤中的宮六艺”'指的六种经书忆诗炭书竦易 套礼淤春秋滋乐為【考
9、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六艺,含义有二:1.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2 .指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 谓诗、书、礼、易、春秋、乐。结合语境分析,师说中主要强调从师 学习,应该选择与书本有关的含义。二、(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题。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 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时间是
10、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 计 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 月亮、 谷物的成熟期等, 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 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 用以测量 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 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 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 是各国的特定历法。 世界现行历法 最为普遍的有: 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 我国当今使用的 公历就是这一历法, 作
11、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 实质上也是以地 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 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 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 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 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 “农历”,或俗称的“阴历” “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 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 例如春节、 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 而确定的。 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 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
12、的钟情和依恋。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 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 人们将一年 365 天平分为 24 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 时间标识制度。 在某些历史时期, 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 但在汉代刘安著 淮南子 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 节气七十二物候。 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 把自然界的变化、 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 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 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以上在我
13、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 各有其科学依据、 计算方法和 历史发展进程。 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 充,形成了协调并用、 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 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 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 ,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 “阴历”也称“农历” “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 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B. 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C. 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
14、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为确立 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D. 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6 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 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B. 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C. 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D. 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
15、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 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B. 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C.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D. 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 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答案】5 . A6 . C7 . D【解析】试题分析:人项I阴
16、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衣阴历"不当,本选项对应信息 在原文第三段后半部分,由原文可知“夏历"农历”俗称邛月历必旧历3是“我国目廈代开始使用、 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 又裁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走的轧【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o【名师点睛】 本题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 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强拉因果” “因果倒置” “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 “以偏概全”等类型,解答时首先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17、然后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本题通过与原文对比就会发现,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 C 项的依据在原文第四段, D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这三项都 与原文内容相符;而 A 项则曲解了文意,以偏概全。6试题分析: C 项偷换概念,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文为“在某些历史时期, 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 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 称的记载了” ,首先, 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而是在某些历 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可能与现在不同;其次, 淮南子中记载的只是二十四节气的 名称,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
18、称” 这种情况。【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 本题既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 又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是天津卷 的常考题型。 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 隐含信息比较丰富, 必须 准确把握。 这类题目的命题手段一般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曲解文章的内容, 所以在理解 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将所给选项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 做 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 A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前半部分,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中间部分,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通过与原文对比分析
19、,可知这三项都与原文观点一致,C 项则改变了原文的表述,偷换了概念。7试题分析: A 项,“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 文第二段,由原文可知“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而“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只是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而制造的具 有普适性、 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 B 项强加因果, 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 由原文可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体系“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 的”。 C 项“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 的”不当, 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 原文为
20、“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 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 ,也就是说二 十四节气的制定并不是根据“月亮一年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 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 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有范围缩小或扩大、轻重范围失当、混淆已然未然、强加因 果、因果倒置、 以偏概全等,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 出每一段的关键句, 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 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最后将选项信息
21、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 找出答案。本题四个选项通过与原文比对,可 知 D 项正确。、(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题。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 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 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 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
22、,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 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 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 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 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
23、意若 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 .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 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岁凶,横道杀伤。凶:凶险B.闾里未尝让.让:责备C.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讽:背诵D.游必择友,不好苟 交苟:草率,随便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岁仓卒国绝,因家焉B. 或以书丑得鞭勉C. 处逸乐而.欲不放D
24、. 俗材因其微过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以行操为基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其孰能讥之乎10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是 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礼敬具备,矜庄寂寥 以笔著文,亦如此焉 贱无斗石之秩, 意若 食万钟 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行苟离俗A. B.C.D.1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B.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C. 才高而不尚苟作/ 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D. 才高而不尚苟作/ 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12.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王充
25、极少说别人的短处,而愿意说别人的长处。他为人清高自重,被人诬陷,也不 加辩白。B. 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高雅的朋友。C. 王充做官时不计较俸禄的多少和官位的高低,国君和将领召见时他考虑不周到就不对答。D. 文章从生活、读书、做官等多方面来写王充的为人处事,多采用对偶句式,既使人 物形象鲜明,又言简意赅,富有节奏感。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 (3 分)( 2)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3)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2 分)【答案】8A9C10 A11 C12 B13. (1)
26、又赶上兵荒马乱,怕被仇人捉住。(关键词:会、扰乱、“为所”的被动句式,全句大意。 )(2)他的言论初听时似乎很古怪,与众不同,直到把他的话听完了, 大家才认为说得很正确。 他的言论初听时似乎很古怪, 与众不同, 直到把他的话听完了, 大家才认为说得很正确。 (关键词:若、诡、是,全句大意。 )(3) (王充)爱广泛地阅读古书,喜欢听不同于流俗的言论。 (关键词:淫、甘,全句大意。 )【解析】S.试题分析:止I:项中的"凶'是年岁不好、遭遇灾年之意。【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弓。【名师点评】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单项选择试题,
27、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 入该句所在的上下文,考察其解释是否合乎该处语境。此外,还可根据平时所学,看各项实词的解释 平时是否学过,是否有道理。也可根据字形分析去揣测。9试题分析:题中,C项的血而种都作连词表轉折J相当于"£卩、然而叫A项的'焉3前句作代i司, 相当于'那是。后句作助词,置于词尾,相当于“的样子s B项的虽都作介词但前者表原因相当于“因为S后者相当于讨巴 项的“苴3前者作代词,相当于"他(的严;后者作副 词,相当于蹄难道叫【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评】 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掌
28、握能力。题中各选项的第一句是文本中的句子,第二句则是课本中学过的句子,因此可用对比法解答:即先回忆课本中句子里虚词的意义和 用法,再将此带入文本句子去考察,看它们是否相同。10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根据上下文明白题中 6个句子的意思,考察它们是不是表现了王充的美好品德;然后紧扣题干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这个要求,运用排谬法在四个选项寻找正确答案。【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名师点评】题中,“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的意思是:“(王充)跟同辈的伙伴一起玩,不喜欢随便打闹。”这属于王充的美好品德。“礼敬具备,矜庄寂寥”的意思是:“(王充)很懂礼貌,庄重寡言。”这也是讲王
29、充的美好品德。“以笔著文,亦如此焉”的意思是:“(王充)写文章也是如此。”这不属于美好品德,因此凡含此句的选项皆不是正确答案。由此排除C. D两项。“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的意思是:“(王充)卑贱得连斗石的俸禄都没有,而心情却与吃万钟俸禄的人差不多。”这也是王充的美好品德。“幽处独居,考论实虚”的意思是:“(王充)深居简出,考查论证世书俗说的虚实真伪。”这是美好品德。“行苟离俗”的意思是:“(只要这个人)品行不同于世俗,(王充就同他交朋友)。”这句讲的不是王充,因而应排除此句。试題分析:此题的断句标志可主要抿据旬式的对偶关系来考虎:“才高昭相对口辩y 荀作秤相对 “谈对3于是可知伺作”和级
30、谈对阳之后都应断句。再根据动词耒判断:动词“非聘的宾语“其人 后应断句。【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3O【名师点评】解答文言断句題,应该先将语段的大致青思弄懂看该语段犬致讲的件么内容。然后以动词 为重点分析语段,先找出动词的三语,确定句子中心,再找出宾语(或补语h在宾语(或补语之后 停顿。有时,也可根將其他断句的标志,比如某些句末和句首的虛词、某些特殊句式臥及J?掃句式等。12,试题分析:題中小项错误在于,该项"他追求好名声的诫去同文本中不好徼名于世"的说法相敢【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o【名师点评】解答此题, 要仔细阅读各选
31、项文字, 然后在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再逐一考察各选项说法同文本内容是否相符。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各选项文字, 然后在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再逐一考察各选项说法同文本内容是否相符。13试题分析:第(1)句的的“会”是恰好碰上,正赶上的意思;“扰乱”是社会不安定、兵荒马乱之意;“为所”表被动。第(2)句的“若”相当于“好像”;“诡”是“诡异、古怪”之意;“是”作形容词,“正确、对”之意。第(3)句的“淫”是多之意;“甘”作意动,相当于“喜欢”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o【名师点评】 做文言翻译,先要根据该句所处的上下文读懂大意,然后认真揣摩命题者在该句中设置的采分点,把每个采分
32、点的意思分析正确,再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出该句意思。一般来说,命题者设置的采分点多为通假字、多义字、古今异义字和特殊句式,翻译是一定把这下地方翻译准确。【参考译文】王充,是会稽郡上虞县人,字仲任。他祖上曾从军立有军功,被封为会稽郡的阳亭侯。才一年,因变乱而失去了爵位和封地,于是就在那里落了户,以种地养蚕为业。曾祖父王勇好意气用事,结果跟很多人都合不来。灾荒年头,他曾拦路杀伤过人,因此仇人众多。又赶上兵荒马乱,怕被仇人捉住,于是祖父王汎领着全家肩挑车载家当,准备到会稽郡城去安家,但中途在钱唐县留了下来,以经商为业。祖父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王蒙,次子叫王诵,王诵就是王充的父亲。王家祖祖辈辈好讲义气,到
33、了王蒙、王诵就更厉害了,所以王蒙、王诵在钱唐县又仗恃自己的勇力欺凌别人。后来,又与土豪丁伯等人结下了怨仇,只好全家又搬到上虞县居住。建武三年,王充出生。王充小时候,跟同辈的伙伴一起玩,不喜欢随便打闹。小伙伴们都喜欢捉鸟、捕蝉、猜钱、爬树,只有王充不愿玩这些, 王诵对此感到很惊奇。 王充六岁时,家里就教他认字写字,王充恭厚友爱孝顺,很懂礼貌,庄重寡言,有成年人的气派。父亲没有打过他,母亲没有责备过他,乡邻没有指责过他。八岁进书馆学习,书馆里的小孩子有一百多人, 都因为有过失而脱去衣服受责打, 或者因为字写得难看而被鞭打。 只有王充的书法 日见进步, 又没有什么过失。 学完了识字书写课程, 就离开
34、了教写字的老师, 去学习 论语 和尚书,每天能背诵一千字。读通了经书,品德也修养好了,就又辞别经师而去自己专 门研究,王充一写出文章,就得到许多人的好评。 所读的书也一天比一天多。王充才能虽高 但不喜欢随便写作, 口才很好可是不好与人谈论对答。 不是志同道合的人, 他可以整天不说 话。他的言论初听时似乎很古怪, 与众不同, 直到把他的话听完了, 大家才认为说得很正确。 王充写文章也是如此, 行事为人和侍奉尊长也是如此。 王充不图在社会上出名, 不为个人的 利害去求见长官。经常说别人的长处,很少说别人的缺点。他能够原谅别人的大错,也惋惜 别人细小的过失。 他喜欢隐蔽自己的才能, 不好自我炫耀。
35、尽力把修养操行作为做人的根本, 而羞于靠才能来沽名钓誉。 众人聚会坐在一起, 不问到自己便不说话; 受到污蔑中伤也不愿 自我辩解, 官位不升迁也不怀恨。 穷得连蔽身的简陋住宅都没有, 但胸怀比王公大人还要宽 广;卑贱得连斗石的俸禄都没有,而情怀却与吃万钟俸禄的人差不多。做了官不格外高兴, 丢了官也不特别悔恨。 处在逸乐之中时不放纵自己的欲望; 处在贫若的时候也不降低自己的 气节。 他爱广泛地阅读古书,喜欢听不同于流俗的言论。当时流行的书籍和世俗传说, 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于是就深居简出,考查论证世书俗说的虚实真伪。王充为人清高稳重,结交朋友很注意选择,从不随便与人结交。结识的人地位虽卑微, 年
36、纪虽轻, 但只要他的品行不同于世俗, 就一定和他交朋友。 王充好结交一些有才能有道德 的人,不喜欢滥交一些庸俗之辈。因此,有些庸俗之辈,就抓住王充一些微小的过失,匿名 攻击陷害他,但王充始终不去辩白,也并不因此而怨恨那些人。 14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 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 【注】,秋风斜月钓船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 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 3 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
37、析。(3 分)【答案】(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 独自欣赏美景。2)正因为能“清游” “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3 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解析】(1)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诗词内容。该题考核诗词内容。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
38、关键词(名词: 日、断桥、人、水、幽树、乌入手分析即可【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b【名师点睛】该题可以形成三个步骤:1找出描绘性句子,判断哪是叙述,哪是写景,从诗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2 细读,从哪些修饰语看出它是在描绘,如形容词、修辞手法。3再看哪些地方可以进行补充。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日落断桥人独立”为叙述,“水涵幽树鸟相依”为写景,答题时应用总概括性词语总述,从“幽”“人独立”“鸟相依”可以判断为“宁静”,其次再联系诗句运用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画面。(2)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心境是一种微
39、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o【名师点睛】分析心境, 即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是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三是注释暗示信息。该题中关注第二方面,从句中“心无累”“世有机”入手分析。(3)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诗词艺术手法。从尾句“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
40、舟归”,可以分析得出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所以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从更待两字可以分析为是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0【名师点睛】诗词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就是把握景、情、意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鉴赏时不仅要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且要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效果。本题重在对情和景的关系(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考核。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重点空缺部分。(1)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2) 羽扇纶巾,
41、谈笑间, o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4)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5) 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答案】(1)羁鸟恋旧林(2)檣橹灰飞烟灭(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不霁何虹(5)申 之以孝悌之义【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名句默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羁小檣橹"(强虏)雲叫其中指雨雪停止,天放時。复习时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
42、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 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注意。边诵边写。“羁”“檣橹” “霁”。这些难写的、生僻的、易错的字需五、(21分)阅读卜面的文章,元成1619 题。挺拔之姿朱以撒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 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
43、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穡,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一一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 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 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 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
44、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 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 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 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 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 过了,余韵袅袅。竹子从笋尖出
45、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 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 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一一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 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 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
46、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 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在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 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 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 竹间,在这里挥塵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
47、、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 精气神都聚于此了。 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一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 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 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力蓄
48、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 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 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 我还是固 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一一 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 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 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 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 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为.的两项是(4分)A. 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
49、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B. 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和郑板桥能循自然之道的风骨。C.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是说,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D. 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去卩“读”出了不同的内涵。E. 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论今,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17. 题目为“挺拔之姿”, 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 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3分)
50、18. 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5分)19. (9 分)(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 (3分)(2) 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80字左右)(6分)【答案】16. (4 分)BE17. ( 3分)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18. ( 5分)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19. (9分)(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2)学
51、生可以任取一点自由发挥。【解析】16.试题分析:B项文童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这一说法错误,原文是说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 草的芳香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二物。推测他一定是离竹林很远,浸能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 己砥节立行。E项,文童没有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对乡村文化的眷恋'文中没有体现。【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o【名师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 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 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先读懂文章,主要
52、是文意、 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17试题分析:这一题首先要明确低答出“合乎题旨”,然后理解“挺拔之姿”在文本中的含义。在文中“挺拔之姿”不仅指竹子外在的形态特征,更应该是竹子的内在特性,在 艰苦环境下的一种顽强奋进精神。 扭曲的竹子, 它有一种在艰苦环境下顽强拼搏不服输 的精神,所以是合乎题旨的。【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名师点睛】解答这题首先要结合文本主旨理解题目为“挺拔之姿”的含义, 然后到文中去 查看有关 “扭曲的竹子” 部分的文字描写, 明确这“扭曲的竹子” 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思
53、考作者刻画这一形象的用意及作用, 与文本题旨有无联系, 那么有关它的描写是否合 乎题旨就很明了了。18试题分析: 末段的文字写的是回到城里作者的所见所想,看到的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优雅而有骨感的纤纤细竹和古色古香的庭院, 感慨日子过得小巧婉约。 又想像山野中 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向上生长, 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的情形。 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 竹子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另外末段写竹抒情也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考点定位】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 赏析文章的句子或段落, 首先要找出句子或段落在文本中的位置。 这一题目标 很明确, 即赏
54、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答题时不仅要赏析段落的内容, 还有分析它最为文本 结尾段的作用,所以要结合文本主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解答。19试题分析: 竹子的精神气质在文本中有很多, 主要体现在作者对竹子的描写中及作者自 己对竹子所作的评价里,如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 上等, 要一一从文本中筛选并概括, 还要尽量答全面。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竹子的精 神品质,除了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外, 还考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答题内容 一定要积极乐观向上。【考点定位】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能力层级为探究 F。【名师点睛】这一题第一问比较简
55、单,问“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 ,这是对竹子 形象的分析概括。 第二问要求考生 “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 ,这一题回答具有性, 只需选择竹子的某一种精神气质进行解读即可, 但是解答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并且 有一定的字数要求,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获得高分。六、( 12 分)20下面是 2006 年度和 2016 年度有关“天津旅游” 的词云图, 是根据国内十大旅游网站筛选出的高频词汇生成的,字号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 关注度就越高。(9分)收E风景; 介门商屮 盘山历虫年、地档市反負区E :毎河门竄約 蓟县匕外冬 古文化街覽严 五大道杨柳青入天毎営/2(X)6年肉“兀泮推游&
56、quot;认岸2016 Q J4 “人泮旅谕“汶上、图7 k匕 丫欣狂7景区热情仝学濫 沁民俗文化相;河 特色休询蛊红 泥人张故届都'J*ts(1) 请对比两幅词云图,简要概括天津旅游十年间发生的变化。(3分)(2) 结合2016年度词云图反映的情况,为天津旅游写一段80字左右的宣传推介 短文。(6分)【答案】(1)例:2006年游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景观欣赏;2016年游人对城市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文化体验。(2 )内容表达【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團文转换宜功。本題题目出现的具体语境杲:下面是HD6年度和2016 年度有关“夭津旅游"的词云團,是根据国内十大轅游网站筛诜出的高频词汇生成的,字号越犬,表 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关注度就越高。题干是“请对比两幅词云團,简要概括天津旅游十年间发生 的变化"根抿題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外包招聘合同范本
- 2025年德州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劳动合同范本 股权
- 企业借贷合同质押合同范本
- 代理分红合同范本
- 买门头房合同范本
- 动迁协议合同范本
- 东莞摆摊餐饮转让合同范本
- 任意拆解合同范本
- 制作车辆抵押合同范本
-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中学校长2025春开学典礼讲话:以黄旭华之魂、DeepSeek 之智、哪吒之气逐梦新程
- 2025年01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公开招聘人民警察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光缆线路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本
-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融资效率实证研究》相关概念及国内外文献综述2600字
- 2025-2030全球锂电池用隔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成本合约规划培训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二元思辨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我与“别人”
- 《中央集成式商用车电驱动桥总成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