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美学应用研究_第1页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美学应用研究_第2页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美学应用研究_第3页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美学应用研究_第4页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美学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美学应用研究    谷嘉洁摘 要:地铁作为城市发展的产物,是展示城市区域形象,传递城市精神的特殊空间场所。随着城市的经济文化建设,地铁空间从功能性向人文性的转变尤为重要。文章通过部分地铁公共艺术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从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空间表现、形态结构和表现内涵等多方面探究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美学应用特点,提出完善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路径。关键词:公共艺术;地铁空间;表现形式一、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随着科技与时代的不断进步,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有永久性公共艺术、阶段性公共艺术两种表现形式。永久

2、性公共艺术是在地铁空间中通过装置、景观、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表现的。壁画作为地铁空间常见的表现形式,早期采用陶瓷、铸铜等材料,后期随着数码互动、灯光影像等科技手段的发展,壁画的表现方法逐渐丰富,并具有一定的空间和艺术表现力。阶段性公共艺术具有一定的时期性,是通过公共艺术展览及活动的形式丰富地铁空间,比如艺术画廊、摄影展览、行为艺术(快闪活动)等。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表现公共艺术的趣味性,拉近人与地铁空间的距离。二、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空间表现地铁位于地下空间,封闭性较强,良好的公共艺术表现可以减少乘客的心理不适与压力。公共艺术在地铁室内室外空间中的不同表现方式尤为重要,墙面、地面、顶面、楼梯

3、、站台、柱面的表现形成了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表现方式。楼梯、电梯作为地铁空间的第一展示面,具有引领、导向的作用。楼梯、坡道、电梯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在第一时间带给人美的享受。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地铁站是最具美感和最艺术的地铁站。瑞典注重自然艺术,将艺术运用于大自然之中,将地铁站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地下山洞模样。在地铁的楼梯口,可通过雕塑、绘画、岩画等形式体现公共艺术。墙面作为公共艺术的最佳展示点,可以通过大面积铺画,表现文字、壁画、浮雕等想要表达的主题。墙面和柱面是地铁下层的侧立面,是人们行动时视觉最大的接触面,墙面和柱面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采用有趣的卡通图案和色彩,减轻地下空间的压抑感和沉重感。地面和顶面

4、作为地铁空间的对立面,具有相对应的特点,需要环境统一。地铁站内空间的顶面因为空间的限制相对于外部空间来说比较矮小,因此,如何通过公共艺术设计减少地铁顶面低垂带给人的不适感十分重要。地铁站的地面装饰一般具有导向性,通过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进行划分及引导,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三、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形态结构通过对现有地铁界面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形态符号解构,可以發现它们均由图形、色彩等符号排列组合而成。图形作为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重要表现方式,点线面构成了图形的视觉元素。点作为单独的图形元素,具有稳定、圆满的特性。同一空间不同点的组合会使人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两点的距离大小变化也会给人不同的心理

5、感受,经过不同方式组合的点可以产生不同的规律,具有趣味性。线作为点运动的轨迹,具有行动性的特质。直线可分为垂直、水平线、斜线三种表现方式,曲线则可分为几何曲线、不规则曲线等形式。线的曲折、粗细、长短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线的相互排列能塑造虚实空间的视觉感受。面的形成可让视觉更加充实,通过形态、色彩、肌理的表现让视觉被填满,产生美的感受。点线面三者结合可形成独特的地铁公共艺术,通过点线面的运用,将美的视觉效果表现在地铁空间中。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绪表达,也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地铁站台和站厅的安全线运用黄色,因为明亮的黄色具有警示和提醒的作用。指示牌使用蓝色、紫色,指示乘客按照箭头方

6、向前行。绿色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安全,一般安全出口的标志多用绿色。四、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表现内涵(一)设计美学表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变化,让地铁空间的设计有了更多可能,年轻化的审美变迁造就了不同的表现风格,有简洁风、民族风、波普风等。地铁的设计应该符合造型美、意蕴美、创意美的特质。公共艺术在地铁中的表现可以打造不同的风格,给乘客带来美的体验。(二)人文美学表现随着城市的经济文化建设,地铁空间如何从功能性向人文性转变尤为重要。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城市风格,人文表现公共艺术的主题很多来源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如上海地铁豫园站,运用了插画风格,用老照片与剪影的方式还原了上海人民挑货、交谈、游玩的

7、场景,让20世纪80年代的老上海重新显现在人们眼前,表现了上海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精神。(三)心理美学表现乘客上下班出行的时候,首要的活动场所就是车站。地铁作为人流量比较大的场所,除了具有使用功能以外,还应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较快的生活节奏给人们带来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压抑沉闷的氛围会让乘客产生烦闷的情感,而温馨有趣的地铁空间氛围会让乘客放松自己的心情。地铁空间通过色彩、造型、装饰,以及人性化的设备,可以让乘客有一个好的体验感,放松乘客心情。五、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完善与思考本文通过网上调研与实地调研的方式,了解了国内外各具特色的地铁站。网上调研了上海汉中路站、上海自然博物馆站、上海豫园站、台湾南

8、港站、武汉光谷站,以及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实地调研了长沙地铁四号线的黄土岭站、汉王陵公园站。通过调研国内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情况可以发现,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从艺术形式来看,国外的公共艺术种类多样,表现形式较为新颖,我国表现形式以壁画为主,其他形式较少。从传达效果来看,我国现有的地铁公共艺术受商业影响严重,商业广告充斥着地铁空间,不少公共艺术文化低俗,过度追求视觉形式,容易引起乘客的视觉厌倦。有的设计师注重时尚感,忽略了与城市精神文化的结合,脱离人民群众,不符合公共艺术的设计概念;有的设计师过分解读人们的审美,忽略了艺术的意义,公共艺术作品低俗无趣,脱离了艺术的高雅

9、性、趣味性。但是,总体而言,随着地铁公共艺术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公共艺术形式和效果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完善地铁公共艺术。(一)挖掘城市文化,紧抓城市特色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需要符合城市的整体风格,与城市的人文精神呼应,在进行艺术表达的同时建设地铁空间的人文氛围。如长沙被称为“楚汉名城”,具有浓厚的湖湘文化底蕴,在地铁公共艺术建设中,可通过“书香地铁”主题,打造具有人文性的地铁空间,做到传播文化、营造学习氛围的作用。(二)重视科学规划,提升艺术多样性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应当注重科学规划,通过艺术管理形式,加强公共艺术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以通过各种艺术的融合,将地铁公共艺术的形式变

10、得多元化,富有趣味性。(三)合理匹配情景,紧抓互动需求地铁公共艺术需要匹配当代人群的生活场景,满足乘车者的需求。在公共艺术的领域中挖掘用户的情感、心理需求,将用户场景做得更具趣味性,使更具趣味的文案呈现在他们眼前。将公共艺术与人群需求结合,在美学的基本范畴中,把握美的本质,让地铁空间与用户产生愉悦的互动。六、结语在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现代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形式逐渐多元化,正在从“功能”地铁向“人文艺术”地铁转变。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也需要注意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地域性、开放性、互动性特点,进行科学的艺术规划,真正发挥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的作用,达到美观、科学、趣味的艺术效果。参考文

11、献:1迟奕晗,王心旭.新媒体介入地铁公共艺术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地铁公共艺术为例j.戏剧之家,2019(25):132-133.2陈思学.公共艺术塑造地铁人文艺术空间:广州地铁声光音乐会项目负责人方思源访谈j.公共艺术,2019(3):66-69.3崔冬晖.当代中国轨道交通空间设计方法新趋势的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9.4吴福珍.广州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地铁公共艺术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7):43-44.5石峰.徐州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地域性创意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2):10-11.6袁也君.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

12、018.7艾瑜.大连地铁站地域性公共艺术塑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8董娅南.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4):57-58.9武定宇,王浩臣.互动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可行性探索j.美术研究,2016(2):111-114.10卢斌,余其彦.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必要性及其原则:武汉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向度研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4):12-15.11武定宇,宿辰.从艺术装点空间到艺术激活空间: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三十年的发展与演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4):1-4,8.12庞聪,温晓镭.基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构建探究j.大连大学学报,2020(2):98-101.13王超.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设计的共生性研究:以地铁空间为例j.大眾文艺,2020(17):87-88.14曾雨荪.当代公共艺术多元化介入城市地铁空间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27):181.15卞云飞,张琴.地域文化在武汉地铁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转译与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