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济南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_第1页
2013-济南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_第2页
2013-济南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_第3页
2013-济南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_第4页
2013-济南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济南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房玉霞 王翠萍 摘要    农业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刻不容缓。本文采用熵权法和加权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准则层构建了20132017年济南市生态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其分值。结果表明,济南市农业发展综合效益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经济效益得分起伏较大,社会效益处于先上升后下降的状态,生态效益总体处于上升状态。为使济南市农业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需采取提高科技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减少化肥和农药等施用量、强化政府投

2、资力度等相应措施。关键词    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山东济南;20132017年    f323            a   1007-5739(2019)17-0216-03                                         

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bstract    agri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

4、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urgent. in this paper,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jinan city from 2013 to 2017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entropy weight and weighting from the thre

5、e criteria of economic benefit,social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and its score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nan city were on the rise in general,the scores of economic benefits fluctuated greatly,the social benefits rose firs

6、t and then decreased,and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were on the rise in general. in order to make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 jinan city sustainable,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such as increas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strengthening personnel training,reduci

7、ng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application,and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investment.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development level;evaluation index;jinan shandong;2013-2017自古以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1,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人口众多,但耕地面积较少,为保障粮食产量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2。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

8、农业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专家认为我国农业应从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益的生态农业转变。生态农业是依据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建立起能实现较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模式3。发展生态农业是缓解资源压力和减轻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4。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提出“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5,自此全国各地开始探索生态农业实践,但是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6。目前,农业发展水平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我国很多学者对各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做出评价。例如,2003年,李  瑾等7对天津都市型生

9、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进行研究;2004年,陈良8对江苏省金湖县农业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初步研究;2006年,刘长海等9研究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2007年,周妙燕等10应用spss模型对浙江金华地区8个县市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2014年,徐敏雄等11建立了四川省德昌县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2016年,王丽娟等12研究了浙江省基于swot分析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2016年,李新华等13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2017年,洪雅芳等14研究了福建省县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2018年,周一沁15应用

10、层次分析法对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对济南市生态农业发展开展评价研究,以期为济南市农业发展提供方向。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济南市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6°0137°32、东经116°11117°44,南依泰山、北跨黄河,面积7 998 km2。济南现在共辖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章丘七区和平阴、济阳、商河三县。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23.3万人,户籍总人口632.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62.55万人,

11、占总人口的57.29%。济南具有良好的农业资源,悠久的蔬菜种植传统,享有“中国精品菜篮”的美誉,培育出“章丘大葱”“商河大蒜”“平阴玫瑰”“香玲核桃”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国际市场亦具有较高知名度。1.2    数据来源本次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实地调查以及查阅各地区环保局、统计局、农业局和林业局等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书籍和期刊等相关资料。1.3    研究方法1.3.1    构建指标体系。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准则层选取可直观反映济南市农业发展的16个指标对该市农业发展进行评价,具体指标见表1。1.3.2 

12、;   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1)数据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2)第j项指标熵值计算。计算公式如下:(3)指标权重计算。计算公式如下:1.3.3    加权法计算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2    结果与分析2.1    原始数据由表2可看出,20132017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有效灌溉面积等均稳步增加,森林覆盖率较稳定,农药使用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恩格尔系数以及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等逐渐下降。2.2    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为使济南市农业发展评价体系各指标数据之间存

13、在可比性,本文按照上述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农业发展体系各指标分为正向和负向2种类型,共同组成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2.3    权重计算结果本文采用熵值法来确定济南市农业发展水平各指标权重,此方法可克服人为主观因素,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在综合评价层中,经济效应的权重最大,为0.485 9;其次为生态效益,为0.265 3;最低为社会效益,为0.248 9。在指标层权重中,前5位分别为农林牧渔业投资、农用化肥施用量、木材产量、造林面积和农村恩格尔系数。2.4    各指标分值计算结果由表5中各评价指标的评价分

14、值可以看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农用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等大体上均呈递增趋势,森林覆盖率趋于稳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和造林面积等指标总体上趋于下降。2.5    济南市农业发展评价得分从表6和图1中可看出,20132017年济南市农业发展综合效益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014年得分最高,是2013年的1.76倍,20152017年趋于稳定;经济效益得分起伏较大,2014年上升较大,但2015年又大幅下降,2016年、2017年上升并趋于稳定;社会效益先上升后下降,20132015年平稳上升,2015

15、2017年处于下降趋势,2015年社会效益得分是2017年的2.51倍;20132017年生态效益总体处于上升状态,仅2016年得分较低。3    结论与讨论本文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个准则层构建了20132017年济南生态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加权法计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评分。综合效益分值总体为增长趋势,在2015年后趋于稳定。2013年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2015年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2014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2016年与2017年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

16、效益。生态效益总体为稳定增长的趋势,说明生态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近年来,济南市农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使济南市农业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需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提高科技支持力度,加强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解放农业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16;加强生态农业科技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和一些生态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减少农用化肥、农药和薄膜等危害环境的农用品的施用量17;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支持生态农业投资,并合理利用外资,引进相关项目;将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相结合18,推动农业创新发展,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等。4    参考文献1 卢良恕.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j.中

17、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4-6.2 杨林章,冯彦房,施卫明,等.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96-101.3 和炳全,盛薇.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现代化农业,2012(11):37-40.4 翟勇.中國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5 刘钦.江苏省生态农业县建设成效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6 骆世明.农业生态转型态势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路径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1):1-7.7 李瑾,李树德.天津都市型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3(

18、5):57-60.8 陈良.江苏省金湖县农业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初探j.中国农村经济,2004(6):54-60.9 刘长海,骆有庆,廉振民,等.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17):4463-4464.10 周妙燕,骆乐.基于spss模型的金华地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乡镇经济,2007(2):43-46.11 徐敏雄,周潇,曹青青.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评价研究:以四川省德昌县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3):52-54.12 王丽娟,刘玉,费建琴,等.基于swot分析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1):65-71.13 李新华,朱振林,杨丽萍,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6,48(11):169-172.14 洪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