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_第1页
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_第2页
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_第3页
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_第4页
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梁光恒摘要文章从“生态园林”的概念,统一性、景观性、均衡性、生态性4大设计原则,植物在生态设计中的“观叶与观花植物的结合”、“层次感”、“季节性”、“互补性”等配置形式进行讨论,阐释了“衬托与对比”这两种最常用的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特别强调植物种类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选用需要注意植物不同的生态特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特性、对阳光空气水份的偏好,以及注意环境保护的环保性等,还针对在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的植物配置提出几个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探析1.“生态园林”的概念及设计原则

2、当前,“生态园林”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大体上形成了3方面的共识:一是应当具有艺术美与观赏性,即环境美化、宜居,适合休憩、游览等。二是应当具备改善环境的功能,借助绿色植物的生物作用,可以防风,固土,吸尘,减少噪音,净化水体与空气,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等。三是应当具备科学合理的时空构造绿色植物群落,营造人类宜居的生态环境。在设计原则上,“生态园林”具有统一性、景观性、均衡性、生态性4大原则。其中,统一性要求景观在种类、色彩等方面要不尽相同,在差异中保持一定的和谐相似。景观性要求通过各种植物材料的造景突出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均衡性要求把植物的种类、质地、体量等要均衡,凸显稳定、顺眼。生态性

3、要求充分考量各种物种所具有的生态特点、合理配置,凸显物种补充,符合生态良性循环的物链。2.植物在生态设计中的配置形式2.1注意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的结合叶色为紫红色的红枫、红叶李,到了秋天变为红色叶的槭树及变为黄色叶的银杏等,他们均属于叶色多变、非常漂亮的观赏性花木植物,而正是他们与观花植物相互组合,能够大大地延长园林的观赏周期。此外,像深绿色的云杉与油松,青色的香樟树,青绿色的梧桐树,青绿色的草坪与柳树等等,他们均属于常青树种,具有非常高的观赏性,把他们与色泽反差大的植物展开搭配会受到良好的园林观赏效果。2.2注意层次感拼花艺术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讲究色彩的搭配以及层次的配置。将各种各样的花色与叶

4、色跟高矮不一的植物进行搭配,将会使得园林的层次与色彩显得丰富与多样。例如十米长的红枫树木、五米长的桧柏树木、三米长的红叶李树木、一米长的黄杨球树木等进行搭配,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展开4层排列组合,将会组成红色、棕色、绿色、黄色4层树种,并且它们的花期各不相同,这样就大大地延长了园林的观赏周期。2.3注意植物配置要有显著的季节性配置植物时需避开雷同、造作或者单调,最好塑造“春夏秋冬各有景,而且四景各不同”,例如春天“繁花似锦”、夏天则“绿树成阴”、秋天则“叶色异样”、冬天则“银装素裹”。景观,这样的景观能够让游人感觉走进了大自然一样。依照4个季节的特点,选用每个季节有特点的树种,例如早春选用桃花、

5、迎春等,晚春则选用棣棠、玫瑰等。初夏选用紫薇、木槿等。秋天选用红枫、枫香以及山里红等。冬天选用梅花、桧柏、油松等。四个季节的配置效果应当遵循“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理念。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最常用手法是衬托与对比通过植物各异的型态特点,借助花形花色、叶形叶色、姿态、高低等进行对比,进而展现植物的艺术美是襯托与对比的表现手法。尤其是进行“树丛”的组合,需注意他们彼此之间的协调性,不应当把姿色与形态相差较大的树种搭配于一块。还应当借助垂直和水平的差异对比、明暗色彩的差异对比、体形差异的对比等进行配置。其次是注意植物配置的韵律与起伏,其中韵律又分为自由韵律与严格韵律。特别是在地带狭长与道路两旁

6、的植物最能展现出韵律美,这时候就要在配置时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与空间的交替变换,使得高低错落配置,有伏有起,营造韵律的美,进而避免格局的单调与呆板。为了克服园林背景层次的单调性,可以选用地被植物、花卉、灌木、乔木等展开多层次的搭配。把花色、花期不相同的植物进行分层、相间搭配,以维护园林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例如,背景树通常需高过前景树,并且栽种的密度应当大些,最好能够植造一道深绿色的屏障,使得跟前景树加以衬托。4.植物种类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选用由于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特征,因此在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时,应当坚持“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的方针,选用各具特色的植物,并注意其生长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

7、们的观赏功能。第一,需按照当时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植物配置,尤其在技术与经济相对薄弱的地方。比如说,该地区常年受到亚热带的影响,建议选用优良的乔木类和落叶树种以及像山杜英这类耐寒常绿树种。第二,需按照当时当地的土壤特点进行植物的种植,比如说红花继木、茶花、杜鹃等树种需种植在酸性土壤里,适合ph值在5.5到6.5的土质里生长;而枸杞、夹竹桃、桃叶珊瑚、棕榈、黄杨等树种需种植在碱性土壤里,适合ph植在7.5到8.5的土质里生长。第三,需按照树种对阳光、空气、水份等的偏好程度科学、合理安排植物配置的场地和绿地。第四,植物的配置需符合环保的要求。很多植物不仅仅有美化、绿化、观赏的功能,还有吸尘、隔音、防

8、风固沙、防火等环保作用。所以,在园林设计过程种,应当注意植物的配置,需按照当时当地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比如说,在广西柳州工业污染相对严重的地区,园林周围的工厂粉尘比较多,当地的居住人口比较稠密,这时的园林植物配置应当多一点悬铃木、龙柏、桧柏等容易吸附粉尘的植物。在排放有害气体比较严重的工业园区周围的园林,应当多种植一点像棕榈、海桐、广玉兰等易吸附有害气体的植物。5.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是植物群落。每一类植物群落都应当具备一定的面积与规模,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在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两方面合理规范植物的种群,确保植物群落生长的稳定性,并且植物群落的结合并非

9、简单的地被、藤本、灌木、乔木等的结合,而应当充分考虑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生长特性、稳定特性以及园林特性,在这个基础上寻找园林植物的生态与美学上的最佳结合点。其次是应当遵循“互惠共生”原则,促使植物之间的协调生长。不同的植物配置在一起,需要考虑植物间的互惠共生,促使植物协调生长。比如说,桑、核桃、雪松、桦木、云杉等物种跟菌根具有“共生”性。黑接骨木的分泌物对云杉根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白蜡与皂荚也能相互促进生长时。但是需要注意,松树、苹果树不宜跟松树、白桦、云杉等种植在一起。最后,园林设计时的植物配置应当彰显地方特色。因为所处的地区环境的不一样,在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自然资源、自然条件、民族特点上等均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园林设计时因地制宜,坚持实事求是,将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当地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人文特色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有把握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历史特点、地域文化特色等结合在一起的,才能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