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品质管理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7二、工程概况三、针对分为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砌体工程。一)混凝土工程1、蜂窝现象:混凝土局部出现酥松、砂浆、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 似蜂窝状的窟窿。(1)产生原因1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 表面被粘损。2 )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实,灌注砼时缝隙漏浆。3)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2)控制措施模板组装前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砼 前,模板应浇水充分
2、湿润,模板缝隙拼装严密,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 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砼浇捣后要进 行合理的养护。(3)处理办法1)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2)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 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3)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注 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2、麻面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 麻点,形成粗糙面, 但无钢筋外露现象。(1)产生原因1 )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 浆少石子多。2 )砼和易性差,振捣不
3、密实。3 )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 成混凝土离析。4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密实或下料与 振捣配合不到位,未振捣又下料。5 )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 重漏浆。(2)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 塌落度适合;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 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 浇完间隙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根子”。(3)处理办法表面做粉刷的,可不作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
4、水充分 润湿后,采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3、孔洞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 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 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1)产生原因1 )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2 )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3 )砼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4 )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5 )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6 )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 形成松散状态。(2)控制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确保充满构件,认 真分层振捣密实
5、,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 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3)处理办法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处,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 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润湿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4、露筋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1)产生原因1 )砼灌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2 )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砼水泥 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3 )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4 )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5 )砼保护层振
6、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 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2)控制措施浇灌混凝土前,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准确, 并加强检查,钢 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 性;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确保不漏浆;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严禁 撞击钢筋,操作工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 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拆模时间,防治过早拆模,碰坏棱角。(3)处理办法1)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 筋部位抹平。2)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 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7、。5、缝隙、夹层现象:混凝土内夹层存在水平或松散的混凝土。(1)产生原因1 )在灌注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灌注前,捣实不够。2 )灌注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 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 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2)控制措施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 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 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3)处理办法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缝
8、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 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 理。6、缺棱掉角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 不规则,棱角有缺 陷。(1)产生原因1 )木模板在灌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 灌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 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2 )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3 )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 )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2)控制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 1.2N/mm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 护棱角
9、,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3)处理办法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 认真养护。二)模板工程1、墙体垂直度偏现象:墙体垂直度存在偏差,有的整道墙倾斜,有的墙只 是一端倾斜。(1)产生原因1 )支模时未用线坠靠吊,或拧紧穿墙螺栓后未进行检查。2 )大模板地脚螺栓固定不牢,模板受物体猛烈冲撞后发生倾斜变形。3 )模板支搭不牢,地脚螺栓未拧紧,振捣混凝土时过猛,使模板发生 变位。(2)控制措施1 )支模时要反复用线坠靠吊。先安装正面模板,通过地脚螺栓调整, 用线坠靠吊垂直后再安装反面
10、模板,然后在反面模板外侧用线坠校核,最 后用穿墙螺栓固定正反面模板。2 )支模完毕要认真检查,如发现较大冲撞,应重新用线坠复核校正。(3)处理办法1 )垂直偏差在3mm以下的,可将部分墙面剔毛,用107胶水泥浆刮平; 超过3mn而在15mm以内的,应将部分墙面剔毛后,用1: 2或1: 2.5水泥 砂浆抹平压实找平。2 )如垂直偏差过大,应在拆模后立即将混凝土凿除,重新支模浇筑混 凝土。2、墙体烂根现象:混凝土墙根与楼板接角部位出现蜂窝、 麻面或露筋,有 的墙根内夹有木片、水泥袋纸等杂物。(1)产生原因1 )第一层混凝土浇灌过厚,振捣棒插入深度不够,底位未振透。2 )混凝土铺设后没有及时振捣,混
11、凝土内的水分被楼板吸收,振捣困 难。3)混凝土配比控制不准,搅拌不匀,坍落度太大,材料离析。4)未将墙体根部木屑杂物等清理干净。(2)控制措施1 )支模前,在模板下脚相应的楼板位置抹水泥砂浆找平层。2 )模板下部的缝隙应用木条等塞严,但切忌让木条等伸入混凝土墙体 内。3)坚持分层浇筑混凝土,第一层浇筑厚度必须控制在 50c m以内。4)支模前检查墙体根部是否有杂物,如有杂物要及时进行清理。(3)处理办法1 )对于烂根较严重部位,应先将表面蜂窝、麻面部分剔除,再用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分层找平。2 )对于已夹入木片等的烂根部位,在拆模后应立即将杂物彻底剔除, 然后捻入高强度干硬砂浆。3
12、 )对于轻微的麻面,可以在拆模后立即铲除表面的黄褐色砂、石子,然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3、墙面粘连,缺棱掉角现象:墙体拆模时,模板上粘连了较大面积混凝土 表皮,造成现浇墙体上及门洞口拆模后缺棱掉角。(1)产生原因1 )混凝土用水量控制不严,质量波动大。2 )模板清理不干净,积留混凝土残渣。3 )未使用模板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匀。(2)控制措施1 )清理模板和涂刷隔离剂必须认真,要有专人检查验收。2 )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3 )控制模板的使用次数,及时更换废、旧模板。(3)处理办法1 )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
13、2.5水泥砂浆抹平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 真养护。2)模板拆除后修补前必须经过现场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现场代表检查后 方可按上述要求进行隐蔽修补,不许擅自修补隐蔽。三)钢筋工程1、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现象: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入模时放不进去, 或划刮模板。(1)产生原因钢筋骨架外形不准,这与各号钢筋加工外形是否准确有关,如成型工序能确保各部尺寸合格,就应从安装质量上找原因。影响安装质量有两点: 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2)控制措施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扌L偏斜或骨架扭曲。(3)处理办法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整理安装绑
14、扎。切忌 用锤子敲击,以免骨架其他部位变形或松扣。2、平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准现象: 浇筑混凝土前发现平板中钢筋的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1)产生原因1)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或垫块垫得太少。(2)控制措施1)检查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够。2)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层偏 差,例如用铁丝将网片绑吊在模板楞上。(3)处理办法浇筑混凝土前发现保护层不准,可以采取以上预防措施补救;如构件 已成型而发现保护层不准(经凿开混凝土观察或用必要的仪器探测确认) 则应根据平板受力状态和结构重要程度,结合保护层厚度实际偏差状况, 对
15、其采取加固措施,严重的则应报废。3、露筋现象:混凝土结构构件拆模时发现其表面有钢筋露出。(1)产生原因保护层砂浆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 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振捣混凝土时, 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2)控制措施砂浆垫块垫得适量可靠;对于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 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需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 模板,挤牢垫块。此外,钢筋骨架如果是在模外绑扎,要控制好它的总外 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3)处理办法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 应沿周围敲开或凿
16、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平。为保证修 复灰浆或砂浆与混凝土接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子刷净, 根据露筋严重程度采取措施补救,以封闭钢筋表面(采用树脂之类材料涂 刷)防止其锈蚀为前提,影响构件受力性能的应对构件进行专门加固。4、箍筋间距不一致现象:按图纸上标注的箍筋间距绑扎梁的钢筋骨架, 最 后发现未一个间距与其他间距不一致,或实际所用箍筋数量与钢筋材料表 上的数量不符。(1)产生原因图纸上所注间距为近似值,按近似值绑扎,则间距或根数有出入。(2)控制措施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筋实际分布间距,供绑扎钢筋骨架时 作为依据。有时,也可以按图纸要求的间距,从梁的中心点向两
17、端画线。事实上,这类预防措施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制定的。(3)处理办法如箍筋已绑扎成钢筋骨架,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一个或两个箍筋。5、绑扎搭接接头松脱现象:在钢筋骨架搬运过程中或振捣混凝土时, 发现 绑扎搭接接头松脱。(1)产生原因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2)控制措施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扎接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尽量在模内或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避免搬运有搭接接头的钢筋骨 架。(3)处理办法将松脱的接头再用铁丝绑紧。如条件允许,可用电弧焊焊上几点。6、双层网片移位现象:配有双层钢筋(这里所谓双“层”是指在构件截面 上部和下部都配有钢筋,并不是通常所说
18、“单筋构件”在受拉区的两层配筋)网片的平板,一般常见上部网片向构件截面中部移位 (向下沉落),但 只有构件被碰损露筋时才能发现。(1)产生原因网片固定方法不当;振捣碰撞;绑扎不牢;被施工人员踩踏。(2)控制措施利用一些套箍或各种“马凳”之类支架将上、下网片予以相互联系,成为整体;在板面架设跳板,供施工人员行走(跳板可支于底模或其他物件上,不能直接铺在钢筋网片上)。(3)处理办法当发现双层网片(实际上是指上层网片)移位情况时,构件已制成,故应通过计算确定构件是否报废或降级使用(即降低使用荷载)7、钢筋遗漏现象:在检查核对绑扎好的钢筋骨架时,发现某号钢筋遗漏。(1)产生原因施工管理不当,没有深入熟
19、悉图纸内容和研究各号钢筋安装顺序。(2)控制措施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基本上记住图纸内容,并按钢筋材料表核对配料 单和料牌,检查钢筋规格是否齐全准确,形状、数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在 熟悉图纸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各号钢筋绑扎安装顺序和步骤;整个钢筋骨 架绑完后,应清理现场,检查有没有某号钢筋遗留。(3)处理办法漏掉的钢筋要全部补上。对于构造简单的骨架,将所遗漏的钢筋放进 骨架,即可继续绑扎;对于构造比较复杂的骨架,贝S要拆除其内的部分钢 筋才能补上。对于已浇筑混凝土的结构物或构件,如果发现某号钢筋遗漏, 则要通过结构性能分析来确定处理方案。8骨架歪斜现象:钢筋骨架绑完后或堆放一段时间后产生歪斜现象。(1
20、)产生原因1 )绑扎不牢,或绑扣形式选择不当;接点间隔绑扣时,绑扎点太稀。2 )梁中纵向构造钢筋或拉筋太少;柱中纵向构造钢筋少,未按规范规 定设置复合箍筋。3 )堆放骨架的地面不平;骨架受压或受意外力碰撞。(2)控制措施1 )按设计规范规定,柱(一般指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即截面的 长边长度)大于或等于600mn8寸,在侧面应设置直径为10-16mm的纵向构 造钢筋,并相应地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当柱子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 应设置复合箍筋(但当柱子截面的短边长度不大于 400mm且纵向钢筋不多 于4根时,可不设置复合箍筋),以使大部分纵向钢筋能被箍筋套住, 位于 箍筋转角处。有时图纸上并未
21、按以上规定设置纵向构造钢筋或复合箍筋, 则在施工时要加上,以改善钢筋骨架的牢靠程度,防止歪斜。2 )加强钢筋骨架的保护和管理工作。(3)处理办法根据钢筋骨架歪斜状况和程度进行修复或加固。9、剪力墙钢筋偏位现象:剪力墙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出现局部钢筋位置偏移。(1)产生原因1)钢筋绑扎过程中,钢筋绑扎接头及垫块安装不牢现松脱现象。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振捣不利产生钢筋位置偏移。3)限位钢筋固定过程中,存在定位偏差的现象。(2)控制措施1)对各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注意钢筋绑扎接头及垫块安装质量。2)加强对振捣手的班前教育,要求注意对钢筋的保护,在混凝土浇筑 过程中,派专人看模发现钢筋偏位及时予以
22、纠正。3)做好限位钢筋的检查工作,对定位不牢的处重新予以限位。(3)处理办法钢筋偏位处采用调直加筋的处理办法,必要时采用加筋焊接加强处理。四)砌体工程1、混水墙通缝(1)现象1)砖层间竖缝相互搭接小于 25mm出现错缝。2)里外皮砖缺丁砖拉结,互不相咬,形成“两层皮”及周圈通天缝。(2)主要是由于组砌方法错误造成的。1)碎砖集中使用,上下皮砖竖缝错不开,影响砌体整体强度。2)砖柱采用包心砌法。3)打制七分砖数量不够,排砖满足不了内外砖墙竖缝相互搭砌的要求。(3)预防措施1)应使操作者不但要掌握砖砌体组砌方法, 同时还要懂得正确的组砌 形式不单纯是为了美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传递荷载的需要。2)为
23、了节约,允许使用半砖头,但上下皮砖竖缝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四分之一砖长,半砖头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3)不论清、混水砖墙,砖竖缝搭接长度均不得小于四分之一砖长, 内 外皮砖层最多隔三皮砖就应有一层丁砖拉结。4)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2、砌砖留搓错误,接搓不严(1)现象1)纵横墙交接处、转角处留直搓。2)在120mm砖墙留阴搓或只放拉结筋不留搓。3)构造柱不留大马牙搓,或留了大马牙搓上下不顺直,断面过小,搓 口先进后退。4) 拉结筋长度、间距、数量不够,120mm墙每道拉结筋只理一根。5)接搓缝不平、不直、不通顺,塞砂浆不严实,接砖的上缝、竖缝透亮。原因分析1)施工组织不当,造成留搓过多或随意留搓。2) 操作人员对留搓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习惯留直搓或留阴搓,图 方便漏放拉结筋或拉结筋间距、数量不够。3)退留搓方法不统一,使接搓砖的上部灰缝难塞严,平直度难控制,接搓部位不顺直。(3)预防措施1)在做施工组织计划时,应统一安排施工留搓,尽量减少留搓部位, 减少留搓洞口对墙体断面的削弱,以利于房屋整体性。2)砖墙的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对不能同时砌筑的而必须留搓时,应砌成斜搓,斜搓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如留置斜搓有困难时,除转角外,也可留直搓,但必须砌成阳搓,并加设拉结筋,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地的安全防火与消防措施考核试卷
- 放射性金属矿选矿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研究考核试卷
- 客户服务中的危机处理考核试卷
- 《香烟及干扰物燃烧灰烬样品特征成分分析及辨识技术研究》
- 《企业经营风险、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2024至2030年中国镀铬月牙扳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预处理的工艺研究》
- 《丝路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 2024-2030年中国橡塑保温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椴木灵芝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财政收支业务管理制度
- 精神科病例分享演讲比赛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
- 小学新教材解读培训
- MOOC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摊位布局规划方案
- 注塑工艺损耗率
- 钢结构漏雨维修方案
- (含附件)ktv承包协议书模板-2024
- (高清版)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 2024年强基计划解读 课件-2024届高三下学期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