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马拉松运动猝死的特征与根源分析及防范对策_第1页
我国城市马拉松运动猝死的特征与根源分析及防范对策_第2页
我国城市马拉松运动猝死的特征与根源分析及防范对策_第3页
我国城市马拉松运动猝死的特征与根源分析及防范对策_第4页
我国城市马拉松运动猝死的特征与根源分析及防范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城市马拉松运动猝死的特征与根源分析及防范对策    潘炎摘 要:城市马拉松是近年来火爆全国的赛事,但赛事开展也伴随着参赛选手受伤甚至猝死的现实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伤害,给城市马拉松运动的开展和全民健身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业余选手运动猝死事故的调查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加以分析,探讨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生运动猝死的特征与根源,探寻相应有效的防范对策,以期减少或避免马拉松猝死事故的发生。关键词:城市马拉松 运动猝死 特征 根源 防范对策:g80 :a :2095-281

2、3(2017)07(b)-0243-03从“马甲线”到“a4腰”,从“平板支撑”到“路跑”,随着人们体育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飞速增长,各类与运动相关的非创伤性意外发生率也逐渐增多。城市马拉松是近几年来火爆全国的赛事,其全民参与的草根性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但赛事的开展也伴随着参赛选手受伤甚至猝死的现实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帶来了巨大的伤害,给城市马拉松运动的开展和全民健身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響。许多人都在质疑我国城市马拉松的发展是不是太快,这些质疑的声音大多数都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对猝死事件过分渲染,却并没有对问题进行全面剖析,更没有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该文就目前国内城市马

3、拉松赛业余选手运动猝死事故的调查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加以分析,探讨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生运动猝死的特征与根源,探寻相应有效的防范对策,以期减少或避免运动猝死事故的发生。1 运动猝死的概念猝,意指突然地;猝死(sudden death)是指自然发生的、出乎预料的突然死亡;运动猝死是指与运动相关的猝死。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心脏研究学会(ishr)对运动猝死的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或进行体育运动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非创伤性死亡1。不像其他运动损伤,运动猝死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死亡率极高,而且大多是发生在平时身体健康的人群。国内外研究表明,除了少数较为特

4、殊的病例外,运动猝死大多数都有因可寻。2 马拉松运动猝死的特征分析20042016年总共发生了21起马拉松运动猝死事故,其中男性20人,女性1人。除去3人年龄不详外,2040岁年龄段共有14人,4160岁年龄段共有4人,年龄分布的高峰在30岁以下,其中2030岁最多,平均年龄约为31.67岁。在21起猝死事故中,14起集中在1012月份,14月发生5起,57月份发生4起。全程马拉松项目仅发生3起猝死事故,事故多发生在终点前4公里之内。综合往期发生的事故与相关研究来看,我国城市马拉松运动猝死事故有四个共性特征。2.1 性别男性猝死的比率远远大于女性,原因在于:(1)国内马拉松男女参赛比例大致为7

5、3,男女心脏病发病比率大致为41,而马拉松猝死者90%均为心脏病;(2)女性一般采取低强度的奔跑形式,男性则更为激烈,速度较快;(3)女性在跑动中身体出现不适症后更容易停止运动,男性则会选择继续坚持。2.2 年龄猝死多发于青年人,原因在于:(1)青年男性好胜心强烈,参赛往往只靠一腔热情;(2)一些身体素质还不错的猝死者,平常只从事短距离或者其他体育锻炼,便自以为训练有素,而马拉松跑除了考验耐力还需要一定的训练与技巧;(3)在身体出现不适反应时仍要坚持完成比赛,在这种极限条件下更容易激发隐藏的心脏疾病,导致猝死。2.3 时间节律猝死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寒冷与高温等月份,原因在于寒冷或高温条件下,人体

6、的运动能力会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上身体适应性较差,参赛选手通过不恰当的方式坚持长时间运动,这样更容易发生运动猝死。2.4 参赛项目半程马拉松是发生运动猝死事故最多的项目,原因在于:(1)许多参赛跑者认为半程马拉松的距离仅为全程马拉松的一半,难度应当也打对折,这种“难度打折”的想法也让业余跑者参赛的态度更加轻率;(2)参加全马的选手通常参加过多次比赛,经验丰富跑龄更长,半马及迷你跑的参赛选手多为“菜鸟”,容易盲目追求速度并忽视自身的身体状况,加大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另外,事故发生地点多在终点线前4公里之内,极点和冲刺阶段是马拉松运动猝死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绝大部分跑者在长时间奔跑后都会产生极点,但有

7、些跑者不顾身体反应咬牙坚持加重了身体的负担,即将完赛时参赛选手盲目冲刺也容易造成机体供血不足,心脏负担增加。3 事故频发的根源分析3.1 参赛者3.1.1 身体素质下降2016年北京国际马拉松参赛总人数为3万人,2039岁的参赛者有1万8千多人,占了总人数的一大半。在其余各大城市马拉松赛事中,同样也以年轻参赛者居多。但是年轻人由于时间、场地、兴趣等客观原因的限制,导致参与锻炼的机会少,造成体质持续下降。年轻人的体质下降严重,身体素质不好自然就参与不了这些高强度的运动,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国际马拉松赛上常见古稀老者健步如飞,猝死者往往是中青年2。3.1.2 运动健身常识匮乏许

8、多人片面的认为,只要运动就能对身体健康有益。人体是个精密的系统, 不少人在运动时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可大家往往以为这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不予理睬,甚至认为这正表明自己的运动量不够导致身体变差, 更加坚定了继续运动、加大运动量的信念3。在城市马拉松的参赛者中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问题,较少关注一些运动常识,不顾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一意孤行。据报道,很多参赛选手距离终点还有800 m就开始冲刺,有的选手穿着休闲裤就跑起了半马,2012年广州国际马拉松其中一名猝死者甚至边跑边拿着手机发微博,这些行为都透露出他们对于运动基本常识的缺乏。3.1.3 盲目跟风中华医学运动医疗分会侯任

9、主委陈世益曾说,“马拉松越来越火,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大家切不能用一种赶时髦的心态参与其中4。”团购热、国学热、选秀热、养生热等一系列热潮一波接着一波,如今路跑热席卷全国,城市马拉松成了人们竞相参加的赛事。一方面确实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体现了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也映射了部分人群的盲目跟风。他们看到别人跑马拉松、晒成绩、晒装备,自己也想加入其中,殊不知自己并不具备参赛的能力,就这样鲁莽的参加马拉松赛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3.2 举办方3.2.1 盲目追求商业利益城市马拉松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赛事盈利的主要途径为赞助费用,由于热度不断攀升,近年城市马拉松赛的赞助也颇受企业青睐。

10、以杭州马拉松为例,赛事成本为1 200万元,通过各企业对赛事的商业赞助等,收入达2 000余万元,这样算下来一场比赛的净收入可以达到800多万元,毛利约67%5。如果按照这样的效益计算,加上马拉松赛事每年的增长速度,巨大的经济利益自然吸引了众多的目光。除了城市形象的提升、促进旅游业发展之外,其产业链中还有体育用品、上游制造、媒介、房地产等周边领域。各地竞相举办马拉松赛,许多其实是利益驱动,盲目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赛事本身,从时不时发生的意外以及媒体的报道来看,赛事的级别与保障并没有跟上赛事发展的步伐。3.2.2 賽事法律规制不健全,组织管理能力有限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放低了民间办赛

11、的门槛,中国田协全面取消了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审批,进一步为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商业化扫清制度壁垒。但是简政放权的形式也导致了赛事机制的不健全,没有制度法规的约束造成了办赛水平参差不齐,赛事进行过程当中乱象丛生的现象。赛事举办必然会制定许多方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由于城市马拉松赛事的规模庞大、参赛选手众多,因此不少马拉松比赛的组织较为混乱。比赛中经常出现如厕难、补给不足、赛事服务质量不佳、替跑等问题,海口马拉松甚至出现了“一场马拉松瘫痪一座城”的质疑。3.2.3 医疗保障机制堪忧,公共急救设备严重缺位因参赛人数众多,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事对参赛选手资格审查不严,虽然不少马拉松赛事组织方在赛前会要求选手提

12、供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或者有以往半程马拉松以上的参赛经历证明,但即便是上海、北京、厦门等在国际上颇有名气的马拉松比赛中,也存在顶替他人报名资格、伪造体检合格证明或者参赛经历证明的现象6。而在2012年广州马拉松猝死事故中,选手晕倒后20 min救护车才赶到,在未配备呼吸设备的情况下又等了20 min第2辆救护车才姗姗来迟。另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为止全国设置的ade设备总数不超过500台,对应受训的人数较少,公共急救配备严重缺位。4 降低事故发生的防范对策4.1 以政策为导向,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国民身体素质下降是我国城市马拉松业余参赛选手发生猝死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较快,但城乡

13、发展不均衡、青少年体质仍在倒退等问题依然尖锐。针对薄弱环节,应以政策为导向,通过国家政策的助力引动,逐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首先,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加大青少年体育工作关注力度,着力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其次,加大对基层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力量,增强群众体育的科学指导;最后,随着我国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变化,群众体育活动的条件、环境、组织管理模式也随之变化,着力改善群众体育活动的条件与环境,让更多人群有时间参与运动、有场地开展运动、有条件进行运动。4.2 普及马拉松运动知识,提高体育风险意识马拉松是一项极具魅力又充满挑战性的运动,但是许多业余选手往往缺乏基

14、本的运动知识,仅仅为了炫耀而参赛,轻视比赛难度、忽略自身局限也是猝死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普及马拉松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马拉松参赛风险的认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猝死事故的发生。首先,跑步爱好者应掌握该项目的运动知识,在报名参赛前充分了解自身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同时也要提高体育风险意识,避免出现轻视比赛、盲目参赛等问题;其次,组委会则应将普及马拉松相关运动常识以及参赛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工作放在平时,不能仅依靠赛前的临时突击,有效增强参赛选手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后,保险公司可以推出适合于广大运动人群的运动健身保险,这样对于运动人群来说,既能够提高自身体育风险意识,也可以有效避免个体风险。4.

15、3 完善马拉松赛事法律规制,提高办赛水平完善城市赛事马拉松赛事法律规制,其中包含赛事举办机制、医疗保障机制以及赛事法律法规。首先,办赛门槛虽然降低,但并不代表办赛可以不需要门槛,完善赛事的举办机制,制定办赛标准,能够有效提高城市马拉松赛事的质量;其次,完善赛事医疗保障机制,提升赛事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现场的医务监督与急救准备,能够有效规避运动猝死风险,充分保障参赛选手生命安全;最后,完善赛事法律法规,能够保证赛事运作的过程、工作流程,使赛事有法可依,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7,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4.4 严格审查参赛资格,人性化赛事服务国际上把运动猝死的预防分为三级,而一级预防就是在既往“没有”

16、心脏病的人群中进行,因为有25%的猝死者来源于这一人群8。因此,通过体检和审查机制能够及早识别一些运动猝死的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参赛者多年的身体健康状况,为今后体育赛事报名提供更为快捷的健康确认。严格的参赛资格审查,有助于将事故扼杀在源头,同时通过赛事后勤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提升选手参赛体验,主办方多提供一点贴心服务,对选手来说就意味着降低赛事风险9。5 结语马拉松猝死事故的发生虽然打击了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对举办城市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运动猝死不应成为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阻碍,也不应成为跑步爱好者参与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绊脚石。任何运动都存在风险,尤其是马拉松这类

17、高强度大负荷的运动,只有理性对待马拉松猝死,了解事故发生的特征与根源,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较低事故发生风险。业余选手参赛应当量力而行是目前“中国马拉松之殇”最实用可行的办法之一,但同时也需要引起整个社会尤其是全国体育、教育、卫生系统的足够重视,而赛事组织者也应对其各方面工作不断加以完善和努力。参考文献1 王学农.运动与猝死(综述)j.体育学刊,2003,10(1):67-69.2 新华网.中国式马拉松悲剧eb/ol.http:/3 于文谦,王乐,刘小溪.2005年北京國际马拉松比赛猝死事件给我们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168-1170.4 网易.马拉松调研:跑步决不可盲目,健身切忌跟风eb/ol.http:/5 中国财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