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9月9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吹蜡烛”实验【实验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漏斗【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桌上。2.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被吹灭吗?【实验结果】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实验分析】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如果吹气时,用力大,空气流速大,气压低,外面的空气会从喇叭口中央向内跑,从而在蜡烛周围形成气流,也能将蜡烛熄
2、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013年9月16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热水温度变化的实验【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注意事项】0分钟的温度应该是液柱在最高点的数
3、据,也就是液柱刚要回落时的温度;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温度计与烧杯位置不变,不能将温度计拿出烧杯读数。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9月23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容器对热水温度变化影响的实验【实验材料】钢化保温杯、玻璃杯、瓷杯、纸杯、水温计【实验步骤】1在钢化保温杯、玻璃杯、瓷杯、纸杯里同时倒上相同温度(50-80)等量的热水。2.每隔3分钟观测一次水温,作好记录。环境钢化保温杯玻璃杯陶瓷杯纸杯开始温度3分钟6分钟9分钟12分钟15分钟我的发现【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温度降低的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玻璃杯、陶瓷杯、纸杯、保温杯。【实验结
4、论】不同结构、材料的容器保温效果不相同。【注意事项】本实验观察的侧重点是相同时间不同容器内热水降温的快慢差别,所用的仪器应尽量在大小、形状上差不多。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9月30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外部环境的温度对水温变化的影响【实验材料】两个水槽、三个烧杯、三支水温计、三个铁架台【实验步骤】1在一个水槽里倒上一半温水(40左右),一个水槽里倒上一半冷水。2.在三个烧杯里同时倒上相同温度(50-80)、等量的热水。3.将两个杯子分别放进水槽里,另一个放到常态下(室温),分别用铁架台悬吊一支水温计,调整水温计液泡与烧杯中水的位置,使液泡均悬浮于水中
5、。4.仔细观察三杯水中水温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环境温水中凉水中室温下开始温度2分钟3分钟10分钟我的发现【实验现象】温水水槽中热水降温速度最慢,冷水水槽中热水降温速度最快,常态下的热水降温速度居中。【实验结论】外部环境的温度影响热水降温的速度。【注意事项】冷水尽量用自来水,或者在自来水中预先加点冰块,以保证冷水和室温间有一定的温差。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10月15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罐头瓶量筒的制作【实验材料】玻璃罐头瓶(或透明塑料瓶)、笔、白纸、量筒【实验步骤】1在玻璃罐头瓶(透明塑料瓶)的外壁贴一张纸条。2.用一个标准量筒量好10
6、0毫升的水,倒入瓶内,在纸条上画出液面的位置。3.再用量筒向瓶内倒入400毫升水,画出500毫升的标度线。4.将100毫升与500毫升两条标度线之间的距离等分成4份,依次划出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标度线。并将相邻的两条标度线之间的距离二等分,依次标出50、150毫升450毫升的标度线,一个型号为500毫升的简易量筒就做好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10月22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制作不倒翁【实验材料】兵乓球、胶皮球、白乳胶、碎布或碎彩纸、橡皮泥【实验步骤】1在胶皮球的顶端开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孔,从孔口向球底部装进相当于球体三分
7、之一左右体积的橡皮泥做不倒翁的身体。2.用白乳胶把乒乓球粘到胶皮球的小圆孔上,做不倒翁的头部。3.用碎布或彩纸剪出不倒翁的五官和四肢,分别贴在头和身体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10月29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探究太阳与影子关系的实验【实验材料】一支手电筒、一根铅笔(或蜡笔、蜡烛)【实验步骤】1将铅笔竖直立在桌面上。2.将手电筒平放在桌子上,距离铅笔大约一尺左右。打开手电筒,让光束照射在铅笔上。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的影子,并用粉笔将影子描绘下来。3.拿起手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德位置变化,沿弧形轨迹在铅笔的南侧自东向西移动,始终保持手电筒与
8、铅笔大约一尺左右的距离。手电筒每移动一点距离,注意停留下来,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影子的样子,并随时将影子描绘下来。4.保持这样的观察方法,直至手电筒围绕铅笔正好转半圈。5.将上面的实验重复做几次。可以每次更换铅笔的高度与位置,其他试验方法保持不变。用描绘的方法记录影子时可更换不同颜色的彩笔,以免混淆。6.根据实验,分析影子随手电筒的光变化的规律,同时分析手电筒位置的变化引起光线变化的情况。【实验结论】铅笔影子的变化与手电筒的位置密切相关。影子与手电筒光的方向相反,当手电筒的光斜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长,光线较暗;当手电筒的光直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短,光线较强。【实验说明】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
9、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影子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早晨与傍晚太阳是斜射地面的,温度相对较低。中午太阳是直射地面的,温度相对较高。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11月5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观察测量影子的变化【实验材料】标杆(可用高度1米的竹竿)、粉笔、卷尺、记录纸、铅笔【实验步骤】1选择空旷的、没有障碍物遮挡、阳光充足的地方(比如操场)、使标杆与地面垂直。2.从早晨开始,每节课
10、后在阳光下,用粉笔在地上画出标杆的影子,用卷尺测量影长,把时间和影长记录下来。可以每隔5分钟做一次记录。3.傍晚,对一天的观测记录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利用方格图绘制示意图,也可以绘制影子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变化与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4.对影子的变化进行预测,第二天再重复测量。进行多天多次测量之后,进一步发现影子的秘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11月12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制作沙漏【制作材料】大小相同的宽口玻璃瓶两个,软木塞两个,细沙、胶带【制作步骤】1分别在两个瓶塞的中心各钻一个
11、能让细沙均匀流过的小孔。2.把甲瓶装满细沙后塞紧两个瓶塞,吧甲瓶放倒在乙瓶上,使两个木塞的小孔相对,细沙可以流到乙瓶中去。3.看着表,每隔1分钟轻轻摇动乙瓶,使沙子平铺在瓶内,用笔在瓶外画个记号,标上“1”;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画上2、3、4等时间记号。4.沙子流完后,把甲乙两瓶位置换过来,同样方法,在甲瓶外画好时间记号。5.用胶带将甲乙两瓶的瓶口处连接起来,这样,沙瓶计时器做好了。【使用方法】在开始做 练习题时,把两个瓶子架好,让沙子流动。做完练习题,看看瓶子,就知道用了多少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11月26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制作
12、水钟【制作材料】玻璃杯、吸管、橡皮泥、胶带、中间带孔的珠子(孔能让吸管通过)、盛水容器(可用方便面盒代替)【制作步骤】1将吸管用橡皮泥固定在玻璃杯的杯底,在吸管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胶带做标记。2.将吸管穿入中间带孔的珠子。3.在盛水容器的底部开一个小孔,放在玻璃杯上方,向容器中注满水。4.随着水滴入杯子,珠子会因水的浮力而升起来,当珠子上升到某一标记处,记下时间,并确定每一小格标记所代表的时间。5.可以通过调节孔的大小调节水滴的快慢。6.待明确了吸管上所有标记代表的时间后,水钟就做好了。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12月10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水表面的张
13、力【实验器材】:水、玻璃杯、胶头滴管、曲别针、【实验目的】:证明水有表面张力【实验步骤】:1、将玻璃杯用滴管帮助装满水,直到能清晰看到水的凸面为止。2、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要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现象】:水有表面张力。【注意】:实验的桌子一定要平稳,最后放入的曲别针使水溢出,不计入数量。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12月17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毛细现象【实验器材】:水槽、布条、实心和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实验目的】: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实验步骤】:1、把报纸的一端浸在
14、水里,水沿着报纸往上爬。2、把布条的一端浸在水里,水沿着布条往上爬。3、把实心玻璃棒的一端浸在水里,水不沿着玻璃棒不往上爬。4、把空心玻璃管的一端浸在水里,水沿着玻璃管上升【实验现象】:水沿着布条、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材料向上爬。【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13年12月24日 实验班级: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李志民【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实验器材】:蜡烛、(小饮料瓶、大饮料瓶)去掉底、培养皿、红色水、火柴【实验目的】:认识到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气体,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判断出空气中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实验步骤】:1、在三个培养皿内分别粘好三个一样长的蜡烛,倒入同样多的红色水,并分别点燃蜡烛。2、把一大一小两个饮料瓶(瓶上拧紧瓶盖)分别同时罩到两支燃烧着的蜡烛上,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用小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封装设计模式探索-深度研究
- 2025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装修施工方案制定
- 2025至2030年中国玻封热敏电阻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四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
- 二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
- 2025年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届高考英语 716个阅读理解高频词清单
- 报建协议书模板
- 汽车配件购销合同范文
- 贵州省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施工项目平移合同范本
- (高清版)JTGT 3360-01-2018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 胰岛素注射的护理
-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素质评价表
- 2024年消防产品项目营销策划方案
- 闻道课件播放器
- 五星级酒店收入测算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