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数学考试大纲考试目标【数与代数】1. 有理数( 1) 有 理数的意义( 2) 用 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3) 有 理数的大小比较( 4) 求 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内不含字母)( 5) 乘 方的意义( 6) 有 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2. 实数( 1) 平 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 2) 用 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 3) 开 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 4) 求 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求实数的立方根( 5) 无 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6) 实 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 7) 对 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
2、解释和推断( 8) 用 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9) 近 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10) 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11) 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 代数式( 1) 用 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 用 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 3) 解 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4) 求 代数式的值( 5) 整 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6) 用 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7) 整 式和分式的概念( 8) 简 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5.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 不 等式的意义( 2) 不 等式的基本性质( 3) 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4) 不 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6. 函数( 1) 常 量、变量的意义( 2) 举 出函数的实例( 3) 函 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4) 结 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5) 求 简单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6) 求 函数值( 7) 用 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8) 结 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9) 平 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10) 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 11) 运用分
4、式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12) 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4. 方程与方程组( 1) 根 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2) 解 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3) 解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方程中分式不超过两个)( 4) 用 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5) 用 观察、画图或计算等方法估计方程的解( 6) 根 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9) 一 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意义10)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示法11) 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12) 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13
5、) 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14) 理解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5) 通过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16) 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17) 运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18) 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19) 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空间与图形】7. 图形的认识( 1 )认 识点、线、面( 2 )角 的概念与表示( 3 )认 识度、分、秒,能进行度、分、秒的简单换算( 4 )角 的大小比较或估计( 5 )角 度的和差计算( 6 )角 平分线及其性质8. 相交线与平行线( 1) 补 角、余角、对顶角等概念( 2)
6、 等 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3) 垂 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 4) 点 到直线的距离和两跳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5) 过 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6) 用 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7) 线 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8) 两 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9) 过 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10) 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9. 三角形( 1) 三 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 2) 画 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3) 三 角形中线及其性质( 4) 全 等三角形的概念( 5
7、) 三 角形全等的条件( 6) 等 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7) 等 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8) 判 定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9) 勾 股定理及其简单运用10. 四边形3) 平 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4) 平 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5) 平 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之关系间的6) 判 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7) 等 腰梯形的有关性质8) 判 定等腰梯形的依据11. 圆1) 圆 及其有关概念2) 弧 、弦、圆心角的关系3) 点 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 圆 的简单性质5
8、) 圆 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6) 三 角形的内心和外心7) 切 线的概念8) 切 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1) 多 边形的概念( 2) 多 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9) 判 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5) 基 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6) 根 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14. 图形与变换1) 轴 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2) 轴 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3) 按 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4) 找
9、 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或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5) 等 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相关性质6) 平 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7) 探 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10) 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12. 尺规作图1) 基 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 利 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3) 过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4) 对 于尺规作图题,应保留作图痕迹13. 视图与展开
10、图1) 画 基本几何体 (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2) 判 断简单物体(基本几何体地简单组合)的三视图3) 根 据三视图描述简单几何体或简单物体的实物原型4) 直 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8) 应 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或他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9) 欣 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5. 图形的相似( 1) 比 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 2) 黄 金分割( 3) 图 形相似、三角形相似的概念( 4) 图 形相似的简单性质( 5) 两 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依据( 6) 观 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相似( 7) 利 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6.
11、 三角函数( 1) 锐角三角函数sinA , cosA, tanA的概念( 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17. 图形与坐标(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2)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3)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4)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5)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18. 图形与证明( 1)证明的作用、反例的作用( 2)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 3)命题的构成(区分条件与结论)( 4)逆命题的概念( 5)两个互逆命题的关
12、系( 6)反证法的含义( 7)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8)掌握下列“证明的依据”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平行; 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角及其夹边,或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9)利用“证明的依据”(上一条目)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命题: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内错角相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统计与概率】19. 统计( 1)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2)抽样的意义( 3)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 4)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13、 5)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6)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7)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8)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9)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10)极差和方差的概念( 11)极差和方差的计算( 12) 用极差和方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13) 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 14) 数、频率的概念等、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内错角相 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 平行)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 一点(内心) 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 理,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 交与一点(外心)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 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及其应用( 17) 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18) 从有关实际问题的资料中获得数据信息, 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 19) 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0. 概率( 1)概率的意义( 2)运用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3)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 5)理解大量重复实验的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生态级商用空气净化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外贸海关合同范本
- 货场装卸合同范本
- 高温胁迫下小麦穗发育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及TaXTH12.5a基因的功能验证
- 鄂尔多斯地区绵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不同发育阶段肝片吸虫转录组学研究
- 诉讼程序中的国籍认定问题研究
- 2025年中国涂料印花专用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水牛角座席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水晶宗教工艺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条架舒适家用电暖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2-2023年(备考资料)辐射防护-医学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10
- 公司员工离职申请表
- 浅谈班级的文化建设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 PMC年终个人总结精编ppt
- DBJ∕T 15-129-2017 集中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监测及评价标准
- U8-EAI二次开发说明
- Q∕GDW 11612.4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1部分:物理层通信协议
- 2006 年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试卷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 疫情期间离市外出审批表
-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