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技术在泵站出水管道施工中应用研究_第1页
顶管技术在泵站出水管道施工中应用研究_第2页
顶管技术在泵站出水管道施工中应用研究_第3页
顶管技术在泵站出水管道施工中应用研究_第4页
顶管技术在泵站出水管道施工中应用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顶管技术在泵站出水管道施工中应用研究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建工程也随之大规模 展开。其中顶管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大便利。笔 者结合工程实践,对泵站出水管道施工过程中顶管技术的应 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顶管技术属于非明挖施工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地下管道 施工中,其中在泵站出水管道施工中顶管技术发挥了极为重 要的作用,为工程建设节省大量资源。在顶管技术的应用过 程中,覆土厚度不宜过大,所选地形地貌应尽量平坦,地基 以砂土、粉土或淤泥质土为宜。应用顶管技术通常不会对建 筑物地基造成过大扰动,建筑物功能由此得以保全,而施工 过程中对外部环境造成影响较小,建筑物不会受到较大

2、损 伤,因而顶管技术也可视为一种绿色环保施工技术;同时顶 管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施工费用基本等同于或 更低于明挖施工,并有效规避了明挖施工所带来的搬迁问 题。工程概况某排涝泵站排涝总流量为13.0m3/s,装机总容量为 1120kw,潜水轴流泵共计四台。泵站构成部分主要包括出主 泵房、副厂房、出水管道以及进水池。出水管道土层分布情 况如下(自下而上):全风化花岗岩层以及卵石层均低于16. 5 高程,淤泥质土约在-16. 5m5.0m高程范围内,粉土则在 5.0m8. im范围内,杂填土则超出8. im高程。施工方在对 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调研分析后发现,该区域低下密布各类 管网和电缆,

3、搬迁耗费极大;且处于交通要地,车流量较大, 中断道路并修建临时通路耗费较高;工期较为紧迫,各类手 续申办和协调过于困难;出水管道明挖与应用顶管技术进行 施工所需费用也较为接近,因而施工方采取顶管技术施工方 案。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要领运用顶管设计方案来处理出水管道施工不仅有利于工 程如期完成,更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满足了时 间、空间以及经济性三者的需求。经分析发现,在施工过程 中选择顶管与沉井相结合的方案具有较大可行性,这满足了 施工覆土厚度、地形以及地质要求,安全性与经济性均较高。 参照设计要求与规范,取两根混凝土管作为出水管道用于穿 路和破堤,水泥管道强度为c25、壁厚0. 3m,

4、直径为2.0m, 管底高程为5. 0mo顶管施工流程工作井管径为2. 0m,设置在防堤迎水坡,为混凝土沉井, 以此来保证足够强度。工作井底高程为2. 0m,内径为7m*10m, 顶高程则为11.3m。沉井施工流程如下:放样和定位; 基坑开挖;素混凝土垫层、砂垫层;立模和扎筋;刃 脚混凝土浇捣;井壁混凝土第一次浇捣;井壁混凝土第 二次浇捣;井壁混凝土第三次浇捣;养护与拆模;沉 井下沉与封底。1.在沉井施工环节中,由于沉井设置在防洪堤迎水面, 为保证防洪堤以及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首先应采取放样 和定位,并在堤坝坡和外缘部位楔入钢板桩用于支护,经过 井壁混凝土三次浇捣,强度不低于70%后则可实施下

5、沉操作。2在沉井下沉环节中,该工程采用排水下沉法,在下沉 过程中一旦发生偏向中心位移或沉井偏斜则应立刻采取相 应处理措施给予纠正。沉井刃脚外壁则设置台阶,沉井下沉 过程中同井壁外围土层以及井壁之间构成空隙,在此空隙内 填充以膨润土泥浆,可有效控制下沉时产生的摩擦阻力,由 此提高下沉速度。3.在底板施工环节中,选取厚度为20cm的块石铺设在 井底,然后浇筑混凝土底板,底板厚50cm,强度为c25,布 筋间隔为200mm,同时以顶管轴线为依据来设置埋件。4在注浆环节中,为保持稳定性与整体性,该泵站施工 采取单管高压旋喷注浆法,注浆深度为9mo5在进行顶管施工时应重视顶管出洞环节。在顶管技术 中,正

6、常顶管前的作业是关键工序,极易导致作业事故。施 工人员应将工具管调零,针对工具管位置对应的井壁作加固 支撑处理,依次来避免管线走偏,一旦发生下跌则应采取主 顶油缸及时纠偏,出洞前应预先就工具管设定出一定数值的 初始角,以此来控制下跌。6工程所用顶管为泥水平衡式,在顶管施工中掘进机工 具管是施工机具中最为关键的一种,主要用于掘进、出土、 导向以及防塌,出土方式为机械切土与人共出土相结合。掘 进机工具管为挖掘面提供了稳定性保障,地层损失相对较 小,地面沉降也大幅降低;施工过程中运输并处理弃土也较 为便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1沉井下沉作业时应尽量控制倾斜、突沉过大。若因土 质发生变化而导致发

7、生严重倾斜与突沉,则应采取如下处理 方案:(1)在沉井较高一侧挖出刃脚下土体并保留相对一侧 的土体;(2)将取钢锭压在井顶上,钢锭重量以实际情况为 依据计算得出;(3)取数根垂直管插入相对较高一侧的井外 壁,压入压缩空气以及膨润土泥浆,减小井外壁产生的摩擦 阻力。2顶管纠偏。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方向偏移的发生几率 较高,所以纠偏操作是此间关键一环。纠偏方案应严格参照 测量所得倾斜仪基数、机头折角、前后尺读数、走动趋势以 及机尾处地面沉降量等。严禁在纠偏作业中出现超出0.5° 的大动作,若实际情况需要且处于非关键地段,可适当允许 操作,但应密切观测。纠偏作业完成后若折角未发生变动则 应停顶,并由相关工作人员对液压管路和电路进行检查,及 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轴线超差。下管后的纠偏作业应及 早开展,应对倾斜仪读数纠后趋势以及光点滞后变化进行密 切观察,同时告知压浆人员提高同步压浆量。结语本文对泵站出水管道施工过程中顶管技术的应用情况 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顶管技术的合理运用有效规避了民房 拆迁与道路阻断所带来的损失,属于绿色环保施工技术,实 现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而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