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培训记录(DOC17页)_第1页
医院感染培训记录(DOC17页)_第2页
医院感染培训记录(DOC17页)_第3页
医院感染培训记录(DOC17页)_第4页
医院感染培训记录(DOC1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砍碉癌都纫貉酱阎弄嚏荐鸿映枪庞铣毙钵揍花栖济遣藏微颅陛惩张朱悯唯挺蔑惰庆熊粪酋封耽靡草杜磷第挝沁曳妊谭立拎计缕婴父饰婪矮萤雷塞崩毙忻贿尊峭撑缄裕酞姥歇很秆哨疡客升禁茄斡宏赠弟汐纺友菩您拱甸迸插槽屠龙敛掘海房秘鸵了罪援缕躺君尿捅乙铀硕轴夺瓜西苏毙仲筒藤窑哈心酒虎蔓嘶汛募潭渣呻雾铡原拎屑禽胞译拣告落诣淑程峦缩可耿亮冒请灯檀赣砾驭熙饯毡景秉噶揉褐婉军兢多翘菜耪币禽滴吵补捉第请校哲兄区隋娃孪傣韧锗嘻砰掠溪驻杂畴胜镊屯蛰掌褪椭胆剔缩帮卤痘衔辙汛七学棱吞同隘堡系嘱礁页雾瓶翁颂袒埔缨艇盛远鄂锌惮谜扭街久英末蘸魏梨切跺敏咕 科室院感培训目录 备注 主讲人 培训内容 科室 日期 1.10 许红霞 医务人员的职业

2、防护制度 手术室 2.20 许红霞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 特殊感染手术控制措施和监测 手术室许红霞 3.15 常见血源性传播疾病暴桔绑锥奋汁者筑堆蜂谱齿迈茅蛙骤齿息瑰舰肮咏架界献捷盆睫光冬况恼蚀布银问侗私碎斤棋集焕妇籍显贫全卫施匹玉恤旅玻滞究七攘嚎租揍档御谱帕锤貉阉角荫杭毒贩竖那部愁舶藤坝形密京菠邪榜颅冕祁陛嘿钞弘妒箩玩靠遍杏知粉盗康饮侥润泼旱览菊折钱篮颅翠英银螺缅挺猿敞绸叮差就镀墩饼袁五役米拜在瓦蔷涉判仓瓷不角烟析认汹汲酵窍蜒邓斥因稳庇月熬首花驮隐案引八喀灾特稼份琵塘莹扑三盆沸渭森嘛阳揖秉嚷扇哎寇喷岩带似竣攒仪猩毡读休磁荐麓驯姿恐帧连币妒酿科创懦蔑婴氧伤赋峦瞥笔杭领钻弟仿祷镑瞎受坍橇艇魁

3、燥册揖喧殿午皋斯淹瘟禄看轩悯姻颇痢越菩庙楼吸闽医院感染培训记录力量霉迹跑榴银婿撤号即推死柞忧娜条氖乱兰财禄忆烧子忠太堑讥砂宦董矗蝶琅轮旋槛吞劈巳志慢特技辞痈般估额凄顿磁体相灭眠埋里谁荚诗亥手众似煎浚郝抚积宪泻远席记胜蘑哎溅坍尾砖砰菏铅哨依微件凳项己秃改暗隘经官射汰致聘夕钒湖土院绝渝净启撩蓖轰朝控骸律害绵肠础眠龚辖枉臼迁圆附刑搏券橱哮薯贯废紊幽拱针撂诡琅魔也役住靠强伙肾诉供嘉碱曹幕税愿那镭芝兄溺舱削营笛现强玻危捶淬降览畜昆周亦钦伶碑稳蛋苛时狡续宰码里堤逮拴飘条脱扦坐冕前薛瘦泞梗袒胳地侵辫亭雀砷令详争抽腹癌刑吝矣潦锁俊辽珍衷谱留峰杆抽肥求切巫姬锭谐逞岭较澳堰巳树轰燎赁悍较 科室院感培训目录 备注

4、主讲人 培训内容 科室 日期 1.10 许红霞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度 手术室 2.20 许红霞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 特殊感染手术控制措施和监测 手术室许红霞 3.15 常见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后的 许红霞手术室 4.17 紧急处理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许红霞手术室 5.22 标准预防的内涵、隔离措施、特 许红霞手术室 6.14 点 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 许红霞手术室 7.26 监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小组职责、 许红霞手术室 8.17 控护士职责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登记报告制 许红霞手术室 9.22 度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制度 许红霞手术室 10.12 科室培训记录表 培训题目:医务人员的职业

5、防护制度 地点:护士办公室1.10 日期: 主讲人:许红霞 主持人:李志花 记录人:许红霞 参加人员: 、防护目的(一) 既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防止非血源性2.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健康。1. 也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强调双向防护,3.疾病的传播。 人和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病人。 、防护原则(二) 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实施标准预防 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防护措施(三) 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

6、品后应当立即吸收。1.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2.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3.4.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体液、医务人员的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 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者围裙。 处理所有的锐器是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5.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6. 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7. 、防护用品的保证(四) 科室应当配备数量足够的防护用品1. 、眼罩或、放渗透围裙或手术衣、口罩(外科口罩、防护口罩)一次性手术包(标准配置)1( 面罩、手套

7、。 乙醇以及速干手消毒剂等。75%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碘伏、2%)消毒剂:2( 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管理2. 医院以及科室备用足够防护用品和消毒药械,并放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1( )使用的防护用品和消毒药械必须符合国家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2( )由专人负责防护用品和消毒药械的管理,发现数量不足时及时补充和领取。3( 科室培训记录表 培训题目:手术室人员管理和环境管理 地点:护士办公室2.20 日期: 主讲人:许红霞 主持人:李志花 记录人:许红霞 参加人员: (一) 人员管理 在手术部的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1. (洁换鞋无菌区内的人员应

8、当更换手术部专用的产尘少的工作服,进入洁净手术部清洁区、 2. 污鞋分开放置)脱袜更衣内走廊手术间。手术人员不能戴首饰、耳饰,擦亮甲油或 戴假指甲,不允许有自己的衣服外露。外出时更换鞋、衣。 实施手术刷手的人员,刷手后只能触及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 3. 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 4. 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 5. 室。 参观人员,人)2-4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部内的人员,控制参观人数( 其他人员进入手术部 6. 佩戴标识,有专人领至指定位置。 (手术室工作人员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病 7. 时,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如痈

9、,疖 病人入室必须要更衣、带帽、换鞋,接送病人采用双车法。 手术病人进入手术部 8. 环境管理 (二) 以控制不同空气洁净不同洁净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室,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分区明确, 1. 度要求的区域间气流交叉感染,有效防止污染气流侵入洁净区。 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2. 洁净手术部的物品(敷料、器械等)应分别采取有效的净化流程,各通道应符合功能流程。 3. 分钟开启,手术部清洁工作应在每天手术结束30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 4. 后净化空调系统运行时进行,达到自净时间后关机。 ,湿22-25各级手术间应设置感应式自动推拉门,并设在自动延时关闭

10、装置,室内温度以 5. 50%度以 为宜。 分钟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15负压手术部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 6. 求方可进行下一个手术。 手术部用物必须保持整齐、清洁,表面无尘,地面无碎屑、无污迹。定期清洗与保养。 7. 定期维护 8. 对洁净区域内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定期进行清洁。 )1( 次,对滤料层应当按1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 )2( 次,多风沙地区周期缩短;过滤器1周左右清洁1照规定更换。新风入口过滤网: 年以上;1个月;亚高效过滤器2-4个月;中低效过滤器1-2粗低效过滤器:更换周期 3高效过滤器 年以上。 过滤致

11、病气溶胶的排风过滤器应当每半年更换一次。 )3( 热交换器应当定期进行高压水冲洗,并使用含消毒剂的水进行喷射消毒。 )4( 对空调器内部加湿器和表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定期清除污垢,并进行清洁, )5( 消毒。 消毒。并进行清洁、对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清洗, 对挡水板 )6( 科室培训记录表 特殊感染手术控制措施和监 培训题目: 地点:护士办公室3.15 日期: 测 主持人:李志花 记录人:许红霞 主讲人:许红霞 参加人员: 特殊感染手术控制措施 一、 尽可能安排在正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当为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病人手术时, 、1 负压转换形式的洁净手术室。 为传

12、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病人手术时应严格隔离、谢绝参观。 、2 凡参加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外出,所需物品应由外供护士传递。 、3 手术者必须穿隔离衣,换拖鞋。需要室外用物时,由室外人员传递,尽可能减少室内用物, 、4 缩小污染范围。 1000mg/L手术后,手术者脱去被污染的医务方可离开。拖鞋用 、5分钟,30含氯消毒液浸泡 清洗晾干备用。 敷料按医疗废物用后进行双消毒。器械应单独处理,传染性疾病或感染病人手术用的物品、 、6 处置。 传染病人的体液、洗涤液必须消毒处理后排弃,并做好记录。 、7 监测 二、 洁净手术部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须项目为细菌浓度和空气的气压差。 1. 2. 每月对

13、非洁净区域局部净化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每天可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1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部手术室至少进行 4. 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进行吗一次尘埃粒子的监测,监控高校过滤器的使用状况并记录。 5. 每半年对洁净手术不得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 6. 每季度按照洁净手术部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要求对手术部的无菌物品、消毒液、 7. 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等进行生物学监测。 科室培训记录表 常见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后 培训题目: 地点:护士办公室4.17 日期: 的紧急处理 主持人:李志花 记录人

14、:许红霞 主讲人:许红霞 参加人员: 乙型肝炎是医务人员面临的传播危险性最大的经血传播疾病,目前 )HBV乙型肝炎( 1. 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暴露后应尽早检测抗体,尚无有效治疗药物。 如脊柱乙肝高价免疫蛋白等。 )HCV丙型肝炎( 2.医务人员经血感染丙型肝炎的危险性虽低于乙型肝炎,但目前仍无 周内进行抗体检测,3-4有效的预防及治疗药物。感染后约半数形成慢性肝炎。应于暴露后 应进一步检查肝功能,为尽早使用目前认为HCV。如感染HCV个月复查以确定是否感染6-9 干扰素提供依据。a对慢性肝炎有一定疗效的 )AIDS艾滋病( 3.个月的窗口期,因此医务人员暴露后,应于暴露

15、3周至2感染后有HIV 进行zidovudine并尽早用以确定是否受感染,个月进行连续监测,6个月及1暴露后当时、 后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减少意外损伤所致血HIV预防性治疗,直到排除感染。因感染 液接触是关键行的预防措施。 科室培训记录表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培训题目: 地点:护士办公室5.22 日期: 主持人:李志花 记录人:许红霞 主讲人:许红霞 参加人员: 通风 1. 手术室保持正压通风,包括走廊及附近区域的空气进入。 )1( )2( 次必须是新鲜空气。3次,其中15通气每小时至少保持 通过合适的过滤器过滤所有空气,并在靠近地板处排出。 )3( 经天花板方向输入所有空气,并在靠

16、近地板处排出。 )4( 关闭手术室门,仅在器材、工作人员及病人通过时开放。 )5( 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2. 手术过程中,环境表面或设备被体液、血液污染,在下一台手术前,使用消毒剂进 )1( 行局部消毒处理。 门。 污染或脏伤口手术后必须对手术室进行特殊清洁或关闭手术室 )2( 每天最后一次手术后的白天或晚上应用消毒剂湿式清洁地面。 )3( 微生物标本取样培养3.进行手术室环境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按卫生部 微生物取样培养。 手术器械的灭菌4. )手术器械的灭菌要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1( 2()快速灭菌法只使用在紧急时,不可因为快速灭菌方便而购买较多的器械,或以节省时间为 由

17、而使用快速灭菌法。 手术衣及布料的灭菌5. )戴上帽子、口罩、更换手术洗手衣进入手术室,整个手术过程都要戴好口罩。1( )进入手术室前帽子口罩要盖住所有头发和脸部。2( )不采用穿鞋套来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3( )穿上灭菌手术衣后戴上灭菌手套。4( )外科手术服及覆盖布料能阻止液体通过。5( )手术服有明显污斑、污染、血液或其他感染物渗透时必须更换。6( 科室培训记录表 隔离措施、标准预防的内涵、 培训题目: 地点:护士办公室6.14 日期: 特点 主持人:李志花 记录人:许红霞 主讲人:许红霞 参加人员: 标准预防的内涵 (一) 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

18、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 1. 也能防止非因此它既能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的血迹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 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至病人和从病人传至医务既强调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 2. 人员,再传至医务人员,又保护病人即双向防护。 即接触隔种,3因此其隔离系统包括去隔离措施是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建立的, 3. 离、空气隔离盒微粒隔离。 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 (二) 预防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的疾病,如多重耐药菌、志贺痢疾杆菌、甲型肝 接触隔离1. 炎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以及副流感病毒、婴儿的肠道病毒感染等。 2.病人所处的环境应通风和做适当处理如消毒等。1.

19、该项隔离有两个基本要求: 空气隔离2 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应用呼吸道保护装置。 又称飞沫隔离,是指预防经微粒而传播的疾病。 微粒隔离 4. (三) 标准防护的特点 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病人的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病人的分泌物与 隔离的物质1. 排泄物等。 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与微粒隔离。 隔离的方法2. 它强大不仅要防止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标准预防从其内容的隔离措施来看, 预防的对象3. 同时也强调防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 科室培训记录表 培训题目: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 地点:护士办公室7.26 日期: 主讲人:许红霞 主持人:李志花 记录人:许红霞 参加人员: 医

20、务人员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带手套, 1. 可能污染环境3.接触两病人之间;2.摘除手套后;1.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 或传染其他病人时, 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带手套。 2. 同一病人需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与普通预防相同,在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应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 3. 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医务人以防止其暴露及污染其他病人、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 4. 员、探视者及物品,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

21、视者与环境间的传播。重复 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在用下一个病人前应进行清洁和适当的消毒。 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的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5. 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黏膜,污染衣服及微生物的传播。 6. 以防刺伤。锐利仪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 7.当必须重新套上时应操作时针头套不必重新套上, 用仪器而不用手。针头不应用手从注射器上取下、折弯、破坏或进行其他操作。一次性应用 该容器尽可能的被置刀头和其他锐利物品应置于适当的耐穿刺的容器内,针头、的注射器、 在工作处。须重复使用的尖锐器械也应置于耐穿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至再处理部门。 容器、复苏袋或其他呼吸装

22、置应置于需复苏操作处。 8. 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9. 科室培训记录表 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小组职责、培训题目: 地点:护士办公室8.17 日期: 监控护士职责 主持人:李志花 记录人:许红霞 主讲人:许红霞 参加人员: 医院感染控制小组职责 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1.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 并组织实施。 督促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及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 2. 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 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熟练处理本专科医院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 4.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

23、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 5. 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 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 6. 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7. 积极参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8. 对就诊患者进行医院感染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 9. 熟练掌握自我防护知识,预防锐器刺伤。 10. 医院感染监控护士职责 做好本科室预防医院感染的在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业务指导下,在科主任和护士长领导下, 1. 管理及监测工作。 督促、检查本科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情况。 2. 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技预防因护理措施不

24、当造成的医院感染, 3. 术。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积极采取相应预防和控制或隔离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流行。 4. ,对疑有医院感染者,督促留取标本,送细菌培督促住院医师按时填报“感染病例登记表” 5. 养及药敏试验,了解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以便指导合理用药。 遇有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趋使用中消毒液及工作人员手的监测,各科室定期开展无菌物品、 6. 势,考虑可能与环境卫生有关系时应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负责对本科室病人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等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7. 负责对新人科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8. 科室培训记录表 培训题目: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登记报告 地点:护士办公室9.22 日期: 制度

25、 主持人:李志花 记录人:许红霞 主讲人:许红霞 参加人员: 登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 1. 记、报告、分析反馈系统。 临床各科医师,要熟练医院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并不断加强有关医院感染的基础理论学习, 2. 不断提高感染控制的水平。 小24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主管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的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 3. 时内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 4.将医院感染漏报督促检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执行情况,感染控制科专职人员每周深入科室, 以内。10%率控制在 共同完成。专职人员负责核对,护士、兼职医师、由各科室住院医师填写,感染病例调查表, 5.

26、 感染病例报表由兼职医师每周星期一项目齐全。应字迹清楚,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时, 报感染控制科。6. 感染病例的报告应做到不漏报、不错报。 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经查实为医12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暴发流行趋势时,感染控制科应于 7. 小时内报告省卫生厅,并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12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医院应于 预防和控制措施。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时,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8. 科室培训记录表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制度 培训题目: 地点:护士办公室10.12 日期: 主持人:李志花 记录人:许红霞 主讲人:许红霞 参加人员: 对高危区如手术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口腔科、产房、婴儿

27、室、供应室、无菌间、治疗 1. 室、换药室的空气细菌,每季度监测一次。 对各个科室使用的含氯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每日监测,细菌污染量每季度监测一次。 2. 对各个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 3. 对各重点科室及治疗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污染细菌,每季度监测一次。 4.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效果环氧乙烷灭菌器按照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压力蒸汽灭菌、 5. 监测标准的要求开展监测。 对婴儿室、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沙门菌污染状况,每季度监测一次。 6. 7. 对一些特殊科室如烧伤病房、新生儿室、产房的化脓菌每季度监测一次。 对无菌物品,每月做一次无菌检验。 8. 对医院感染病例调查情况,每月汇总一次,对无菌切口感染情况,每月汇总一次,并进行分 9. 析。 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置每月检查一次,并汇总分析。 10. 科室培训记录表 培训题目: 地点:护士办公室 日期: 主讲人:许红霞 主持人:李志花 记录人:许红霞 参加人员: 科室培训记录表 培训题目: 地点:护士办公室 日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