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班试卷语文解析_第1页
插班试卷语文解析_第2页
插班试卷语文解析_第3页
插班试卷语文解析_第4页
插班试卷语文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方明珠学校2015 w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插班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40分)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20分)(1)博学而笃志, 。(论语)(2分)(2)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2分)(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的句子是:, "(4分)(4)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4分)(5)默写朱熹的观书有感。(8分)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1)后来发生了 fen qi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2)从悬崖边向下望,感到 ty n mu xu cn (),我绝对没有

2、办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3任何不ch en zh i ()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4)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y i s i b u g u(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和王红是一对形影不离 的好朋友,每天在一起学习和锻炼。 b.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不仅令孩子笑的前仰后合,还 令一向严肃的大人们都忍俊不禁 。 c.这道题他给我讲了很多遍我也不懂,直到他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我才恍然大悟。 d.全班同学独具慧眼地发现了小明的绘画天赋,一致推举他参加中山 市的绘画大赛。4 .下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3、是()(3分)a.陈小东经常做好事,老师夸耀他是个好孩子。(“夸耀”改为“夸奖”)b.阅读名著开拓了我的视野, 也提高了我的写作。(在“写作”后加“水 平”)c.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删去“在心里”)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的复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将“提 高”改为“改善”)5 .依照例句仿写。(6分)例句:母亲的慈爱如二月的春风拂去我心中的忧愁。老师的教导如。朋友的情谊如。 二、阅读理解(60分)(一)陈太丘与朋友期(16分)陈太丘与朋友期,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日:“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4、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太丘舍去.()(2)尊君在不 ()(3)下车引之()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8 .结合选文,回答下列问题。(1)元方是从那两方面来反驳父亲朋友的? (4分)(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分)(二)吕蒙正(11分)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子也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

5、列尤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9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星小子也参政耶(因此)b.蒙正佯为不闻(假装)c.蒙正遽 止之(赶紧、立刻)d.悔不穷问(尽)10 .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11 .选文赞扬了吕蒙正什么样的品格?我们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5分)(三)如果地球失去海洋(10分) 从宇宙中俯视,我们居住的地球无疑是一颗湛蓝色的美丽星球,而 那美丽的蓝色,正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一占地表面积71%勺海洋。海洋孕育 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也

6、为无数的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床;海洋参与海陆间 水循环,维持了地球大气中的水平衡;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水能和生物能资 源,正在默默地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海洋对于地球和地球生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你有没有想过,会有 一天,地球将会失去海洋呢?如果海洋真的消失了,地球又会变成什么样 呢?十亿年后,地球不再拥有海洋。大海会从地球上消失?这在大多数人 看来无疑属于无稽之谈。像许多恒星一样,太阳的亮度正以极慢的速度逐渐 增强。45亿年前,太阳系刚形成的时候,太阳的亮度约为现在的70%据此计算,太阳的亮度是以平均每 10亿年7%勺速度在增长。今天的太阳虽然已 到中年,但亮度的增长仍没有停止,这就意味着太阳的辐射仍

7、在不断增强。太阳辐射增强的速度虽然极慢,但却是不可逆转的,对地球的影响也 远比人类活动严重得多。不断增强的太阳辐射使海洋变暖,海水蒸发速度加 快,因此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加;而水蒸气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又会引起 地表温度的增加,从而反过来加速海水的蒸发。长此以往,地球在未来的某 一阶段会发生不可控的气候变暖,那时的海洋会变成一锅沸水,不断地从地 表蒸发,而液体水最终将从地球表面消失。到那时,地球再也无法保持适宜 生物生存的15° c左右的气温,而会变成一个火炉。这种变化是以亿年为单位的,因此,在可见的将来还不会发生,那么 何时会发生呢?科学家推测,10亿年后,太阳的亮度要比现在增加7%

8、这足以使海水沸腾直至全部蒸发。换句话说,10亿年后,地球上将不再拥有海洋。如果我们拿着一幅世界地图来想象,当海平面不断下降时,会发生什么 呢?第一,陆地会连成片。海平面下降50米,整体看上世界版图变化不大,只是斯里兰卡、新几内亚、英国、爪哇和加里曼丹会和自己的邻居接壤; 海平面下降100米,海平面下降 3000米,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一一大洋 中脊山峰将破水而出,形成陆地上新的山群,大量的新大陆出现;海平面下 降5000米,世界上绝大部分海洋彼此隔绝,地图上遍布黄色的土地;海平 面再往下降的话,海洋将会完全消失,最终,地球呈现如同火星类似的地表 结构,地表不再有液态水的存在。第二,气候变极端。我

9、们知道,水对平衡大气温度非常重要,因此海 洋在地球上一直扮演着气温缓冲带的角色。去过沙漠旅行的人都知道,沙漠 的昼夜温差大得吓人,而在海洋环绕的地区,有许多四季如春的岛国,如塞 班岛、斐济岛等等,这些岛屿上的昼夜温差只有几度,不敏感的人或许都察 觉不到,正是海洋起到了缓冲作用。放大来看,如果地球上失去了海洋,昼 夜的温差必然会急剧增加,地球将面临极端气候的挑战。第三,生物变稀少。随着海水温度的上升,海洋中的生物生存环境会 受到最为直接的威胁,浅层海水中的生物不得不试图向更深的海水中“移 民”,以找到一个相对“凉爽”的居所,而深层海水中的生物生存空间将被 压缩,并要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海洋生物圈

10、竞争激烈,当海水完全蒸发, 海洋生物将全部灭绝,无一幸免。但是随着海洋消失,大批陆地生物死亡, 只有一些能够生活在土壤里的动物、沙漠动物和极地动物有可能存活下来。但是考虑到海水完全消失时地球表面的气温会高达70 c,因此基本可以确定,当地球失去大海时,整个地球已经成为了一颗“死星”。第四,人类要搬家。10亿年后,当海洋从地球上消失,宇宙中又将多 出一颗像金星一样似乎“从未有过”任何生命的星球,而这颗星球的颜色也 失去了曾经的蔚蓝,而显示着土壤、沙石与矿脉的暗沉颜色。不过,我们也 并不需要为子孙后代忧心,或许用不了多久,科学家就能够找到太阳系外适 宜人类居住,同样有着广袤海洋的宜居星球。12 .

11、下列对失去海洋后的地球环境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 .海洋消失后地球的表面将不会存在液态水。b.海洋消失后地球上将会出现更多的极端气候。c.海洋消失之后地表的温度会高达70 c,整个地球将会成为一颗“死星”。d.当海洋从地球上消失后, 地球将成为宇宙中又一颗 “从未有过生命” 的星球。13,下列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分)a.我们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呈现的湛蓝色是因为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由海洋覆盖。b.如果没有水来平衡大气温度,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将会加大。c.随着海水温度的上升,浅层海水中的生物不得不向深水迁徙,这势 必会让海洋生物圈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d.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导致的温室效应

12、正在不断给地球“加热”,这些人类活动是海洋最终从地球上消失的直接原因。14.结合本文,说说为什么地球不能失去海洋? (4分)(四)怀念李老师(23分)匡国才在盛满了书的书房里,我坐在李老师对面,他沉默着,沉思着,一支 接一支地吸烟。不大的房间,一会功夫就烟雾缭绕,如同仙境了。好一会, 他抬起了眼,看着我,像一位慈父,更是导师,几乎一字一顿地说:“回去,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一定不要放下笔。可能一篇没有效果,两篇也没有效果, 但写得多了,你就会跟别人不一样了。一定不要放下笔!”这是李老师在看完我的学士毕业论文的时候跟我说的。今天,十八年过去了,想起李老师和蔼慈祥的面容,谆谆教导,我的 眼睛发潮,鼻子

13、发酸,因为我辜负了李老师对我的教导和期望。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还有点天之骄子的味道,在学校里有老师的教导和宠爱,有同学的友情,感觉世间的一种美好与灿烂。可带着梦,带着这种 美好和灿烂进入到现实,感觉到一种极大的不适应。因为这种不适应而努力 想矮化自己适应环境的心境,我几乎有十年不再读书,不再写文章,也不看 报纸。井里的青蛙有看不到大海的烦恼吗?但这是自欺欺人罢了。在十年中,每每想到李老师的嘱咐,心里就发 慌发虚,感觉对不起他。越到后来,这种感觉就越强烈。我又拿起了笔,在 报刊上投稿,也屡屡能够发表。但我知道,离李老师的希望还差很远。而李老师的形象,又不断在我眼前浮现了。他是我大学时的老师,教我们

14、明清文学。上大学的时候,我们虽然满 怀求知的热望,但对老师的学识,并没有多深的认识。记得那时特别崇拜口才表达特别好的老师。有的老师的口才,确实是因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而 有的老师仅仅是吹嘘罢了。工作以后,想想那老师所教的部分,几乎一无所 知。而上学时,却崇拜得五体投地。相对这些或者激情澎湃或者胡吹海聊的 老师,李老师的讲课不生动不形象不煽情。他穿着朴实,在印象中,总是那 种蓝灰色的中山装。面容清瘦,讲课声音缓慢而低沉。在一百多个人的大教 室中,没有麦克风,听他的课,如果不上心,很快就能昏昏入睡。 但听进去, 能听到他思路清晰措词严谨而简约,既有个人独到的见解又顾及到本科生本身需要的基础性。好好

15、听他的课,还是受益匪浅。但我真正认识到李老师的学术水平还是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们确定方向后,学校为我们分派了指导老师,我的指导老师就是李老师。那时, 我是个特别内向的小姑娘,见了任何老师,都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但不知道 为什么,见到不苟言笑的李老师,竟感到一种意外的平静和亲近。但开始的时候,仅仅是个大致方向罢了,对于论文怎么写,脑子里一 片混沌。那时去见李老师,不需要任何客套,他把我领进书房,对面坐下, 就让我自己讲论文的思路。我仅仅有个想法罢了,哪里有什么思路,就边想 边说,磕磕绊绊,但李老师不发一言,当时也没有吸烟,用鼓励的眼神看着 我,静静地听。等我讲完了,他就起身,给我列了一个书目,说

16、:“回去,看这些书,再集中一点考虑。”我回去,搜罗来老师要求看的书,沉进去,全面地读,最后,终于确 定了具体的方向:明清小说中,现代情爱观的萌芽。再去找老师,我讲了李卓吾的心性说,在明清小说中,现代情爱观的 一些要素:如唐伯虎的故事,如许仙的故事,这都表现了一种现代恋爱中自 由的因素。我还是讲得磕磕绊绊,他还是那么耐心仔细地听。听完了,他拿 出两本书:情史。他自己的,用牛皮纸仔细地包着。?我又回去,看情史,写论文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因为在“三言 两拍”中的许多故事,情史中都有,但它们的叙述,甚至它们所要表达 的主题,它们对人物的褒贬是不一样的。通过这种对比阅读,我看到了元明 清这些爱情故事嬉变

17、的脉络,也看到了思想发展的脉络,这样,我写论文几 乎就是顺理成章了。?在对比中阅读,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这是李老师教给我的。当我的论文初稿完成,交给老师看的时候,我几乎能看到了一向严谨而不苟 言笑的老师,脸上洋溢着一种喜悦。他很痛快地说,回去,再誉抄一遍就可 以了。?最后,我去交定稿的时候,他问了我的毕业去向,突然我能感觉他的 一种别样的情感。他沉默着,坐下来,一支支地吸烟,后来,跟我说了那些 话。?毕业后,每每想起这些话就感觉惭愧和不安。现在,想起他的表情, 他的话语,就感觉一种鼓励和鞭策。?在莫言蛙的研究会上,见到山东师大的老师,问起李老师,才知 道他已经去世十多年了。得到这个消息,我有一种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