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9正交试验法在过滤研究试验中的应用_第1页
试验9正交试验法在过滤研究试验中的应用_第2页
试验9正交试验法在过滤研究试验中的应用_第3页
试验9正交试验法在过滤研究试验中的应用_第4页
试验9正交试验法在过滤研究试验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9正交试验法在过滤研究实验中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 掌握恒压过滤常数 匚、S、1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匚、S、:. 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2学习滤饼的压缩性指数S和物料常数 '的测定方法。d83. 学习兀:一类关系的实验确定方法。4. 学习用正交试验法来安排实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小实验工作 量的目的。5. 学习对正交试验法的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分析出每个因素重要性的大小,指出试验指标随各因素变化的趋势,了解适宜操作条件的确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设定试验指标、因素和水平。因课时限制,分 4个小组合作共 同完成一个正交表。故统一规定试验指标为恒压过滤常数 匚,设定 的因素及其水平如表

2、9-1所示。并假定各因素之间无交互作用。2. 为便于处理实验结果,统一选择正交表 -:'?| ,表头设计见表 9-3 (A)所示。3. 按表9-3 (A)的表头设计,填入与各因素水平对应的数据,使 它变成直观的“实验方案”表格。4分小组进行实验,测定每个实验条件下的过滤常数 匚、"、厂5.对试验指标匚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指出各个因素重要性 的大小;讨论匚随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以提高过滤速度为目标, 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三、实验原理1恒压过滤常数 匚、J、1的测定方法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进行液一固系统的分离过程,过滤介质通常 采用带有许多毛细孔的物质如帆布、 毛毯、多孔陶瓷

3、等。含有固体颗 粒的悬浮液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液体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表面上,从而使液固两相分离。在过滤过程中,由于固体颗粒不断地被截留在介质表面上,滤饼 厚度增加,液体流过固体颗粒之间的孔道加长,而使流体阻力增加, 故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逐渐下降。随着过滤进行,若得到相同的滤 液量,则过滤时间增加。恒压过滤方程-一(9-1)式中:佥一单位过滤面积获得的滤液体积,m3 / m2;匕一单位过滤面积上的虚拟滤液体积,m3 / m2;一一实际过滤时间,s;虚拟过滤时间,s;匚一过滤常数,m2/s。将式(4-1 )进行微分可得:酬 J 2(9-2)de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式,于普通坐标上标绘后

4、-的关系,可得直线2 2其斜率为匸,截距为丄宀,从而求出匚、。至于1可由下式求出:当各数据点的时间间隔不大时,A5匸可用增量之比上来代替(9-3)在本实验装置中,若在计量瓶中收集的滤液量达到100ml时作为 恒压过滤时间的零点那么,在此之前从真空吸滤器出口到计量瓶之间的管线中已有的滤液 再加上计量瓶中100ml滤液,这两部分滤液可视为常量(用J表示), 这些滤液对应的滤饼视为过滤介质以外的另一层过滤介质。在整理数据时,应考虑进去,则方程式(4-2)变为:(各套为200ml)过滤常数的定义式:(9-4)两边取对数ir - =當数一 一 、因,故匚与二的关系在对数坐标上标绘时应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

5、率为_,由此可得滤饼的压缩性指数 然后代入 式(4-4)求物料特性常数- o2. 正交试验法原理,参阅化工基础实验第3章。四、实验装置1本实验共有八套装置,设备流程如图9-1所示,滤液桶内放有已 配制具有一定浓度的硅藻土溶液(滤浆)。 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使 滤浆浓度均匀(但不要出现打旋现象),用真空泵使系统产生真空, 作为过滤推动力。滤液在计量瓶内计量。2. 滤浆升温靠电热,用调压变压器即时调节电热器的加热电压来 控温。每个滤浆内有电热器两个。3. 滤浆浓度的两个水平分别指存放在两个滤浆桶内浓度不同的两 种滤浆,低浓度者为水平1,高浓度者为水平2。4过滤介质的水平1、2分别指真空吸滤器G2、

6、G3。真空吸滤器 的过滤面积为0.00385m。图9-1正交试验法在过滤研究实验中的应用的流程图1搅拌装置;2温度显示仪;3真空吸滤器;4电热棒;5调 节阀;6滤液计量瓶;7放液阀;8放液阀;9真空表;10进气阀;11缓冲罐;12调节阀;13 真空泵;14滤浆槽五、实验方法1每次实验分8个小组进行,第1 4小组为第一大组,第5 8 小组为第二大组。每个小组完成正交表中两个试验号的试验,每个大 组负责完成一个正交表的全部试验。2. 同一滤浆桶内,先做低温,后做高温。两个滤浆桶内同一水平 的温度应相等。3. 每组先把低温下的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回归过滤常数,回归相 关系数大于0.95为单组实验合格,

7、否则重新实验。使用同一滤浆桶 的两组均合格后,才能升温。4. 每一大组用同一台计算机汇总并整理全部实验数据,每个小组 打印一份结果。5. 每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开动电动搅拌器将滤浆槽内硅藻土料浆搅拌均匀(但不要使滤 浆出现打旋现象)。将真空吸滤器按图示安装好,放入滤浆槽中,注 意滤浆要浸没吸滤器。打开进气阀,关闭调节阀5。然后接通真空泵电闸。调节进气阀 10,使真空表读数恒定于指定值,然后打开调节阀5,进行抽滤,待计量瓶中收集的滤液量达到 100ml时,按表计时, 作为恒压过滤零点。记录滤液每增加100ml所用的时间。当计量瓶读 数为800ml时停表并立即关闭调节阀 5。打开进气阀 10 和 8

8、,待真空表读数降到零时,停真空泵。打开 调节阀 5,利用系统内大气压把吸附在吸滤器上滤饼卸到槽内。放出 计量瓶内滤液,并倒回滤浆槽内。卸下吸滤器清洗待用。&结束实验后,切断真空泵、电动搅拌器电源,清洗真空吸滤器 并使设备复原。六、注意事项1每次实验前都必须认真核对将做的实验是否符合正交表中因素 和水平的规定。2每个人实验的好坏,都会对整个大组的实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每个人都应认真实验,切不可粗心大意!4. 放置真空吸滤器时,一定要把它浸没在滤浆中,并且要垂直放 置,防止气体吸入, 破坏物料连续进入系统和避免在器内形成滤饼厚 度不均匀的现象。3. 开关玻璃旋塞时,不要用力过猛,不

9、许向外拔,以免损坏。4每次实验后应该把吸滤器清洗干净5. 加热滤浆时加热电压不能超过 220V。当滤浆温度快升到温度的 水平2所规定温度时,加热电压应迅速降到4050V。然后再酌情调 节电压进行升温或保温。七、报告内容1. 列出全部过滤操作的原始数据,见表 9-2。2. 用最小二乘法或作图法求解正交表中一个试验的_;_、!、:。3. 把计算机输出的恒压过滤常数 _;、"、填入表4-3( A )中。4. 按表4-3 ( B)的格式对试验指标K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并写出表中某列值的计算举例。5. 画出表示K随各因素水平变化趋势的线图,并做理论分析。&由本次正交试验可得出的结论。7.回答下列思考题 为什么每次实验结束后,都得把滤饼和滤液倒回滤浆槽内?本实验装置真空表的读数是否真正反映实际过滤推动力?为 什么?表9-1正交试验的因素和水平因素压强差过滤温度滤浆浓度过滤介质水平PmmHgt CCM1300室温:C低浓度G22400室温高浓度G3+ 10C35004600表9-2过滤操作的原始数据表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100200300400500600700102030405060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