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_第1页
贵州省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_第2页
贵州省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_第3页
贵州省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_第4页
贵州省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省安龙县同煤有限公司'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017年度)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2017年1月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 长:王庆平技术负责人:令狐克锦项目负责人:令狐克锦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2017年1月报告编写人员项目姓名职称负责编写 章节签字项目负责人令狐克锦工程师地层构造项 目 组 成 员令狐克锦工程师绪论、瓦斯何建国技术员煤层、煤质、 资源李军技术员其他开采条 件报告 审核人令狐克锦工程师地质类型划 分技术负 责人令狐克锦工程师水文地质矿长王庆平1 绪论11.1目的与任务11.2报告编写依据11.3煤矿概况21.4以往地质工作42 地层构造52.

2、 1地层和含煤地层 522构造62. 2地质构造复杂程度63 煤层、煤质和资源/储量73. 1煤层赋存特征73.2煤种及煤质73. 3煤炭资源/储量83. 4煤层稳定程度划分84 瓦斯94.1煤层瓦斯参数和矿井瓦斯等级 94. 2矿井瓦斯赋存规律94. 3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94. 4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104. 5矿井瓦斯类型划分105 水文地质105. 1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105.2充水因素分析及周边煤矿、老窑采空区分布状况 115.3矿井涌水量及突水情况135.4煤矿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155.5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166其他开采地质条件166. 1煤层

3、顶底板特征166.2地层产状要素166. 3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天窗166.4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类型划分177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结果177. 1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要素综述177.2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178 煤矿地质工作建议179附图181绪论1.1目的与任务为了加强和规范我矿地质工作,进一步查明矿井隐蔽致灾地质 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根据国家安监总 局、国家煤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调 2013135号)文件的精神,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对本矿的地质类 型进行调查,提交本报告。本次工作主要任务是:一、调查研究矿井地层、地质构造,确定地质构造复杂的程度;

4、二、调查研究煤层赋存情况,确定煤层稳定性;三、调查测定矿井瓦斯含量,确定矿井瓦斯类型;四、调查研究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矿井地质类型;五、调查了解矿井煤层顶底板、煤层倾角以及其他特殊地质因素, 确定其类型。六、根据调查及有关资料,综合分析矿井存在的地质条件,对矿 井地质类型进行划分并提出矿井防灾措施。1.2报告编写依据1.2.1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9年8月27日第一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

5、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 作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5)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6)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第28号令;(7)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3.2技术资料(1)贵州省安龙县龙山镇泓发煤矿2014年度矿山储量年报;(2)贵州省安龙县龙山镇泓发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3)贵州省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2013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1.3煤矿概况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位,地理坐标:东经106° 26 29至 105° 28,

6、17,北纬 25。227 05 至 25。237 32,矿区距安龙县 城北平距约35公里,行政区划隶属黔西南州安龙县龙山镇所辖;矿 山距南昆铁路80km左右,矿区有柏油公路与安龙一贞丰县级公路相 连,交通较为便利。矿区地势高,矿区无居民居住。矿区为侵蚀形成的碎屑岩脊状山陡坡地形。最高点为矿区中部的 山头标高1877,m,最低点为矿区外南面冲沟,标髙1225. 8mo最大相 对高差为661.2m,为中切割地区。矿区地处珠江流域,位于北盘江水系支流大田河上游局部分地表 分水岭龙头大山一带,地表分水岭位于矿区的中部,地表水及地下水 以地表分水岭为界,北东部流向北东汇入内盘江支流大田河,南西部 向南西

7、流汇入龙山河,在花障南东者堡处汇入地下排泄至大田河,汇 入点标高927. 4m,排汇枇杷树处排泄,排泄点标高840m。大田河是 区域内的最大河流,也是区域内的最低排水基准面,标高800m。据区域水文资料,矿区处于地表分水岭地带,地下水埋深为30100mo在调查区泉点不多,井泉点有四处出露,均位于矿区北东 部,为碎屑岩基岩裂隙,流量小,流量一般在1. 12. 15l/so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春寒冷,夏秋凉爽,雨水充沛。 据安龙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3. 63°c (1990年-2000年),年平均 气温最高14.4°c (1998年),年平均气温最低139 (199

8、5年),日最 高气温32. 6°c (1994年8月6 0),日最低气温7. 6°c (1999年1月 12 b)o年平均降雨量1254. 7mm (1990年一2000年),年最大降雨量 1435. 1mm (1996年),年最小降雨量1067.6mm (1990年),月最大降 雨量247nun (1996年7月)。每年5月中旬-10月中旬为大雨、暴雨 季节,常有冰雹,其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o 1月份多为凌冻期。 年平均蒸发量1114. 6mm(1990年-200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1744. 3 小时(19902000 年)。区内无大的河流,但冲沟较发育,且多呈树

9、枝状分布,切割较深, 沟水流量变化较大,雨季常发生山洪,枯季流量小至干涸,动态变化 显著。龙山泓发煤矿地处珠江上游的北盘江流域上游,区内为第四系、 煤系地层,岩性多为泥岩、粉砂泥岩,泥砂岩,有一定的隔水性,大 气降水不易渗入地下,地表水系不发育,矿区地表水多为“v”型冲 沟水。冲沟流程短,流量受季节性控制明显,大多在雨季时增大,旱 季时减小甚至干涸。一般小于ll/s o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分为碎屑岩裂隙水,部分为孔隙水。大气降 水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本矿是各种证照齐全的合法矿井。证照号码分别为: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0061120067612 ;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黔)mk安许

10、证字2008号;工商营业执照:91520000780155846yo采矿许可证拐点坐标:该矿区范围及深度由以下6个拐点坐标圈定:点号x坐标y坐标12809573. 99635545070.64422808993. 99635547370.64432807860.99635546480.64442807935. 99635546370.64452806880. 9963555100. 64462807410. 99635544340. 644矿井面积4. 3437km2,采矿标高:1780-700m。矿井1992年经安龙县政府批准筹建,设计规模为3万t/a.,属 个体经营,1993年开始投产采c

11、2、c3煤层,1993年至2002年间, 因价格因素,矿山采矿量小,矿山规模日产40t左右,年采煤炭能力 在1.5x10%左右;2002年底烟煤价格上涨,矿山投资规模在500万 元左右。矿山规模日产100t左右,2003年采处煤炭约3x10*左右; 年利润在200万元左右;2005年以来,矿山进行整改,对原有生产 矿井拓宽拓高,设置较好的通风系统,矿山采用井下炮采,电瓶机车 运输,回采率大于90%。实现年产5万吨;2008年10月依法取得15 万t/a的采矿许可证。1. 4以往地质工作(1)1998年贵州省地矿局一 0二地质队提交的贵州省安龙县 龙山泓发煤矿矿区地质简测报告。(2)贵州省地矿局

12、一一七地质大队2004年7月提交的贵州省 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3)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七地质大队2007年7月提交的贵州省 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4)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9月提交的安 龙县龙山泓发煤矿(变更)开采方案设计。(5)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五地质大队2012年12月提交的贵州 省安龙县龙山镇泓发煤矿2012年度矿山储量年报。(6)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七地质大队2013年12月提交的贵州 省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2013年度储量年报。(7)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七地质大队2014年12月提交的贵州 省安龙县龙山泓发煤矿2014年度矿山储量年报。2 地层构

13、造2. 1地层和含煤地层该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钮构造变 形区,其区域位置位于龙山向斜南西翼。矿区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统火 把冲组(hh)、二桥组(he)及第四系。从老至新简述如下:(1)、上三叠统火把冲组(t3h):主要由石英砂岩、细砂岩、 粘土岩及煤层(线)等组成。与下伏地层把南组呈整合接触,厚looomo 按岩性特性分为三个段,各段间为连续沉积。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第一段(t:h):分布于矿山之外。岩性以棕黄色薄层细砂岩及棕 黄、灰白色粘土岩为主,夹粘土岩、炭质粘土岩、钙质粘土岩及20-21 层煤线及(c1:俗称矮煤)煤层,底部以一层厚3-5m灰绿色中粒石 英砂岩与下伏

14、地层(t3b)分界,厚80-200m。第二段(丁3於)分布于矿山矿山南缘。由灰、紫灰色粘土岩,浅 棕色厚层状细砂岩为主,夹少量灰、棕黄色砂质粘土岩及粉砂岩,含 植物化石和铁质结核,含煤线10-25层,底部以具有人字形构造石 英砂岩与下伏地层分界,厚160290nio第三段(tj?)分布于矿山南部。由浅灰、灰、黄灰绿色厚层至 块状粗至细粒石英砂岩、细砂岩、粘土岩等组成不等厚互层。砂岩中 具斜层理构造,含煤线9-12层及煤层(c2、c3)o顶部以砾岩为标 志与二桥组分界,中部以一层灰绿色厚层一块状细砂至粗砂岩为标志 层,厚6672m,底部以厚1015m的石英砂岩与第二段为界,厚 420-500m。

15、(2) 二桥组(tse):分布于矿山北部。岩性主要为灰绿、黑灰 色薄层粉砂岩及粘土岩夹灰色薄至中厚层细至中粒石英砂岩,底部夹 炭质粘土岩及煤线,未见顶厚度大于125叽(3) 、第四系(q):主要零星分布于沟谷及缓坡地带。由残坡积 物、塌积物(粘土、亚粘土及岩块、碎石等)组成。厚0-5m左右。2、构造工作区位于兴仁向斜(龙头山向斜)南西翼。区内构造简单,为 单斜构造。地层总体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15。左右。 局部见小挠曲现象,断裂构造不发育。2. 2地质构造对采区合理划分的影响本区地质构造对采区划分影响小,矿井两条上山沿井筒布置,单 翼走向将近2km,故将c3煤层上山部分自井田中部为界

16、划分为两个 采区,下山部分划分为一个采区,c2煤层上山部分和下山部分各划 分为一个采区。整个矿井划分为5个采区,以水平+142501标高为界, c3煤层上山部分以井田中心线为界,东翼为一采区,西翼为三采区, 下山部分为二采区,c2煤层上山部分为四采区,下山部分为五采区。23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根据以上分析,本区无较大断层影响,断裂构造不发育。因此矿 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3 煤层、煤质和资源/储量3. 1煤层赋存特征龙山煤矿区(田)含煤岩系为上三叠统火把冲组,厚度1000m左 右,主要由石英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及煤层(线)等组成。含煤层 (线)80余层,但在全区可采煤层,自上而下仅有c2、

17、c3两层煤,0. 790. 84m. 0. 870. 9m,煤层顺层产出,煤层厚度较稳定,分布 整个龙山煤矿区(田);肉眼观察,c2、c3两层煤皆为黑色、块煤、 呈玻璃或金刚光泽,性脆,阶梯及参差状断口,属气肥煤。3.2煤种及煤质煤的宏观物理性质:肉眼观察,煤岩为黑色,呈玻璃或金刚光泽, 性脆,阶梯及参差状断口,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较发育,含 黄铁矿结核及细脉。显微特征:据贵州地矿局102地质大队1998年对龙山煤田南部(兴 仁向斜南翼)镜下的坚定矿石(特征)具显微结构,凝胶化基质及木 煤体呈显微分子形态,非均匀性强,凝胶化基质84%,丝炭化基质及 镜煤丝炭812%,角质化物质呈条带状,

18、含量15%,黄铁矿包裹于 基质体中,含量13%,其他矿物及杂质1-2%。另外,根据土法炼焦 结果观察,cl、c2、c3煤层的结焦性较强,机械强度中等。煤层的化学性质:煤质分析结果表煤层编号煤样分析项目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 炭()全硫(%)发热量(mj/kg1)磷(%)粘结性c2原煤0. 9522. 7639. 6447. 002.9827. 10<0. 05粘结性强c3原煤1.3319. 7444. 1845. 652. 7532.51<0. 05粘结性强c2煤层:属低灰中硫特高热值烟煤,厚10790. 84m,块煤。c3煤层:属低中灰中高硫特高热值烟煤,厚0. 8

19、70. 90m,块煤。3.3煤炭资源/储量2014年,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七地质大队2014年度矿山储量年报 显示,矿井剩余总资源量45& 33万吨(c2煤层188.09万吨,c3煤 层270. 34万吨)。3. 4煤层稳定程度划分c2 煤层:厚 0. 790. 84m,块煤,煤层中夹有5层歼石,歼石岩性为炭质粘土岩,歼石总厚小10cm,带状分布,歼石厚度不稳定, 有的尖灭,煤层被分割不完整,煤层直接顶底板为炭质粘土岩,厚度0. 1-0. 3m,沿煤层分布,岩界线清楚。煤层间接顶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较稳定。c3煤层:厚0. 870. 90m,块煤,无夹歼,煤层顶底板为粉砂岩, 厚度大于l

20、m,沿煤层分布,厚度稳定,围岩界线清楚。经查阅相关资料,依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有关规定,矿井煤层稳定程度划分为简单一中等类型。4 瓦斯4. 1煤层瓦斯参数和矿井瓦斯等级2016年10月份本矿委托贵州省动能煤炭技术发展服务有限公司 进行了年度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鉴定结果为:矿井最大平均绝 对瓦斯涌出量为2. 48m7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85m%,矿井瓦斯 等级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并提交了报告,报告编号:动能一安龙 no04o4. 2矿井瓦斯赋存规律从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汇总表看出,11305 运输巷三旬中最大的一天涌出量分别为:cil 0. 35m7min和co2

21、0. 24m7min; 11305回风巷三旬中最大的一天涌出量分别为:ch4- 0. 7m7min和co2 一035m3/min; 11306运输巷三旬中最大的一天涌出量 分别为:ch4 0. 21m3/min和co2 0. 13m3/min;回风平巷三旬中最大 的一天涌出量分别为:chi 2. 48m3/min和co2114m3/mino由此可知矿井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中,回采区分别占28. 2%和 30. 7%,掘进区分别占8. 5 %和11.4%,采空区分别占63.3%和57.9%。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矿瓦斯来源主要为采煤面工作面和局部 采空区漏风,瓦斯主要赋存在c3煤层中。4. 3矿

22、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5)287号、黔煤 行管字(2007)116号、黔煤生产1 2008 ) 1378号、黔能源煤炭 (2011)790号、黔能源煤炭(2012)486号、黔能源煤炭(2015) 201号”,本矿井2011年瓦斯绝对涌出量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为4. 68m3/min ,瓦斯相对涌出量9. 71m3/t ;二氧化碳绝对涌岀量2. 34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4. 35m3/1o瓦斯等级为低瓦斯。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 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 ) 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 设项目煤与瓦

23、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本矿井不在突出区域。采用aq1018-2006中的分源预测法计算矿井瓦斯涌出量,矿井开 采到最大垂深时,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将达到22.23m7t,绝对 瓦斯涌出量将达到7. 02m7mino当煤层埋深为330m时,矿井绝对瓦 斯涌出量为5m7mino当煤层埋深为198m时,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3m3/mino4. 4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未发现煤与瓦斯区域突出的迹象,因此不 可能发生煤与瓦斯区域突出的危险。4. 5矿井瓦斯类型划分2016年10月份本矿委托贵州省动能煤炭技术发展服务有限公司 进行了年度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鉴定结果为:矿井最

24、大平均绝 对瓦斯涌出量为2. 48m7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 85m3/t,矿井瓦斯 等级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因此矿井瓦斯类型为简单类型。5水文地质5. 1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5. 1. 1区内各含水层及断层的富水性情况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残坡积层、三叠系上统火把冲组、二桥组。 火把冲组为中厚层石英砂岩、细砂岩、粘土岩、炭质粘土岩、泥质粉 砂岩及煤层等组成;二桥组为薄层粉砂岩及粘土岩夹煤线。根据岩性 组合,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两种及以 相应的含水岩组。(1) 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残坡 积泥土中,调查区内其厚度在0-5m,分布于区

25、内的冲沟内、低洼谷 地和山坡的缓坡地带。其透水性较好,但流量小,动态变化大,含水 微弱,富水性贫乏。泉水多具季节性,流量一般0. 5l/so(2) 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含水岩层:岩性主要为三叠系上统火 把冲组、二桥组石英砂岩、细砂岩、粘土岩、炭质粘土岩、粉砂岩、 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煤层等,地下水的赋存空间为节理、层间 裂隙及构造裂隙,储集空间规模小,富水性弱,其泉水一般出露于地 层的分界面上,流量一般1.10-2. 15l/s,地下径流模数小于 ll/s - km2o含水微弱。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分布广泛是矿区内主要 的地下水类型和含水岩组。5. 1.2隔水岩组上三叠统火把冲组(t3h),岩

26、性以砂、泥、页岩为主,深部风化 裂隙弱,该类岩组致密,导水性极弱,为隔水岩组。5.1.3含水层性质及单位涌水量类别本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最小 涌水量为235.2m3/d,最大涌水量为492m3/d,枯季平均涌水量 291. 6m3/d,雨季平均涌水量397. 2 m3/d,全年平均排水量340. 3m3/d, 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5. 2充水因素分析及周边煤矿、老窑采空区分布状况5.2. 1矿井充水因素分析(1) 地表水:季节性的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山坡紊 流的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 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

27、状、脉状裂隙密集,他们与煤 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冲沟水可沿风化裂隙、老窑及原矿井浅部 采空区渗入或突入井下。若煤层埋藏深度小于安全深度可能引发地面 塌陷、地裂缝,导致地表季节性冲沟的地表水沿采动地裂缝直接进入 矿井,为矿井开采的直接充水因素。(2) 第四系孔隙水: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残坡积层,含水性弱, 加之厚度不大,蓄水量有限,对煤矿开采影响小。(3) 基岩裂隙水:在采掘过程中地下水通过巷道顶板、侧壁岩 石裂隙进入矿井,为矿井的直接充水因素。(4) 废弃老窑、采空区积水:该区经过多年的开采,老窑及采 空区分布较广,且开采煤层多与自然边坡形成反向坡,而火把冲组以 砂、泥、页岩为主,深部风化裂

28、隙弱,起一定的隔水作用,使老窑采 空区、采空区易形成多个水窑。老矿井的采空区与现矿井巷道导通, 老矿井积水可以通过平巷自排地面,对矿床开采影响小。综上所述区内侵蚀基准面海拔标髙为+ 1225. 8n)。开采位于最低侵 蚀基准面以下的煤层时,矿井充水以裂隙水为主,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属中等。在断层交错地带、采空区密集地带、煤层低于最低侵蚀基准 面地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将增大。5.2.2矿井及周边煤矿、老窑采空区分布状况(1) 采空区情况矿区采煤历史悠久,在煤层露头附近进行采煤活动,形成了多个 废弃小煤窑,在该矿井附近老确及小窑公布较多,本次调查煤窑开采 规模较大的有三个(ld1/ld2/ld3

29、),据访与龙山镇泓发煤矿导通,对 矿山开采隐患消除,邻近矿区釆空无法查证,对矿山开釆存在一定的 隐患。我矿均采用平碉开拓,主平碉标高+1425,均低于各采面、采空区,采空区水经主平碉自流出井口,无积水。2、老窑及采空区积水区内三叠系上统火把冲(t3h)分布较广,民采煤炭历史悠久, 老窑开采历史悠久,现已封闭或垮塌。由于本区地处偏僻,不通电, 老碉(煤窖)规模都较小,均有积水、帮壁有垮塌现象。5.3矿井涌水量及突水情况(1)大气入渗系数法矿井位于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区,矿井充水主要因素为火把冲组 煤系地层及二桥组砂页岩地层,矿井涌水量采用大气降水渗入法计 算,原则上是根据矿区地貌、岩性、构造等的差

30、异,来确定矿区的渗 入系数、汇入面积等有关水文地质参数,按公式进行计算,大气降水 的渗入量为矿井涌水量。采用大气降水渗入系数法预算矿坑涌水量, 计算结果见下表:表一大气降水补给量预算结果表类别计算公式结果参数值正常补给量(m3/d)qlpas/t542.8a=o. oss=3. 15x10 卅1=1. 2547m t=365d最大补给量(m3/d)q,=aas/t,1300. 10=0. 05s=3. 158x10m2a' =0. 247mt” =30d备注a降雨入渗系数 a:年平均降水量ai月最大降 水量t:年天数r:月天数 s:面积表二岩层静储量预算结果表给水度疏干时 间t (d)

31、疏干面 积s (m2)含水层 厚度h(m)疏干体积v(id3)计算公式释水量q(m3/d)0. 005365x103. 158x1062071. 156x109q2=|lvt895. 5备注|1:给水度的经验系数值t:疏干时间取十年s:疏干面积为首期开采地段面积h:含水层厚度表三大气降水渗入系数法预算结果表类别计算公式结果正常涌水量(代/d)q 二 q1+q21438.3最大涌水量(m3/d)qmax=qi' +q22195.6(2) 水文地质比拟法根据矿井涌水量实测资料,采用比拟法进行估算未开采区域的矿 井涌水量。其公式为:q-预测矿井涌水量(ni'/d);q厂-矿井现状实测

32、涌水量(nf7d);f-矿区开采面积(km2);fi-现状矿井实际采区面积(km2);s预测未来地下水位下降值(m);s】一矿区现状水位降深值(m)o未来矿坑涌水量估算结果见表四。表四 龙山泓发煤矿矿井涌水量估算表井巷控制面积(km2)地下水位降深(m)实测矿井涌水量(m3/d)预测矿井未来开采区涌水量(m7d)ffs)sqi旱qi雨q 旱 minq 甬 max0. 7563. 158326.8604.5235.24921336.02794. 7根据以上两种计算结果,对最大涌水量按两种方法的平均数作为 未来矿井的最大涌水量,矿井未来涌水量来年应为1336. 02495. 2m3/d,从中体上看

33、,矿井水量中等。5.4煤矿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1) 裂隙水:大气降水易沿裂隙透入井下,使矿井涌水量增大, 突水可能性不大;(2) 老窑水:由于矿区村名采矿历史较久,形成的老窑容易积 水;当采掘活动接近或贯穿老窑时,容易发生突水;(3) 采空区积水:整合前各矿开采已经形成了较大面积的采空 区,由于部分矿井关闭,采空区容易积水,当采掘作业接近或贯穿采 空区时,容易发生透水;(4) 裂隙水、老窑积水、采空区积水:是矿井开采的重要充水 因素,在开采浅部煤层时,采空区积水和老窑积水易渗入矿井而成为 矿井直接充水水源。尤其采空区积水对开采区域突水威胁较大。综上所述区内侵蚀基准面海拔标高为+1225. 8mo开采位于最低侵 蚀基准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