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感应式电能表20120806_第1页
第二章 感应式电能表20120806_第2页
第二章 感应式电能表20120806_第3页
第二章 感应式电能表20120806_第4页
第二章 感应式电能表2012080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电能计量技术主讲教师:郭壮志2第二章第二章 感应式电能表感应式电能表 本章主要内容n感应式电能表基本原理感应式电能表基本原理n感应式电能表的误差特性感应式电能表的误差特性n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 本章学习难点n感应式电能表工作原理感应式电能表工作原理n感应式电能表误差特性感应式电能表误差特性30、引论、引论n感应式仪表定义感应式仪表定义利用固定交流磁场与该磁场在可动部分的导体所感应的电利用固定交流磁场与该磁场在可动部分的导体所感应的电流之间的作用力而工作的仪表,称为流之间的作用力而工作的仪表,称为感应式仪表感应式仪表。n感应式仪表组成感应式仪表组成

2、测量机构测量机构和和辅助部件辅助部件(基架、底座、外壳、端钮盒和铭牌)(基架、底座、外壳、端钮盒和铭牌)组成。组成。4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一、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一、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n测量机构测量机构由驱动元件(由驱动元件(电流线圈、电压线圈电流线圈、电压线圈)、转动元件()、转动元件(铝盘铝盘)、)、制动元件(制动元件(永久磁铁永久磁铁)、上轴承、下轴承、计度器组成。)、上轴承、下轴承、计度器组成。n辅助元件辅助元件由基架、外壳、端钮盒、铭牌(由基架、外壳、端钮盒、铭牌(标明主要参数标明主要参数)组成。)组成。5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

3、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轴承上轴承下轴承下轴承蜗轮蜗轮蜗杆蜗杆转轴转轴6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二、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驱动力二、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驱动力n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原理(电磁场理论电磁场理论)正弦变化的电流产生正弦变化的磁场正弦变化的电流产生正弦变化的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n载流导体电磁力方向判别方法载流导体电磁力方向判别方法左手定则左手定则载流导体载流导体SN受力方向受力方向7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n 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右

4、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的指向就是磁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的指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感线的环绕方向; 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极。8n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磁通分布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磁通分布电压线圈产生磁通电压线圈产生磁

5、通A)磁通磁通B)磁通磁通电流线圈产生磁通电流线圈产生磁通A)磁通磁通 ,沿电流铁芯、回磁极到电流铁芯另一边。,沿电流铁芯、回磁极到电流铁芯另一边。B)磁通磁通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流铁芯气隙转盘气隙电压铁芯气隙转盘气隙中心柱上磁轭两边柱回磁极 气隙转盘气隙IF中心柱上磁轭两边柱下磁轭I UF U 9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电流线圈交变工作磁通和电压线圈交变磁通的共同作用下,产在电流线圈交变工作磁通和电压线圈交变磁通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作用力矩,推动感应式电能表转盘转动。生作用力矩,推动感应式电能表转盘转动。

6、10n移进磁场移进磁场基本假设基本假设 电压铁芯和电流铁芯工作在不饱和状态,则在正弦交流电电压铁芯和电流铁芯工作在不饱和状态,则在正弦交流电压和电流的作用下,压和电流的作用下, 各工作磁通的波形按正弦规律变化。各工作磁通的波形按正弦规律变化。 忽略电流磁通回路中的损耗,则电流磁通忽略电流磁通回路中的损耗,则电流磁通 与负载电流与负载电流 同相位。同相位。 电压线圈的感抗很大,电压工作磁通电压线圈的感抗很大,电压工作磁通 滞后电压滞后电压 约约90度。度。 负载为感性,其功率因数角为负载为感性,其功率因数角为 。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IIUU 11以电流

7、工作磁通为参考轴,各工作磁通及其在转盘内的电以电流工作磁通为参考轴,各工作磁通及其在转盘内的电流间的相位关系如图所示,它们的瞬时值为:流间的相位关系如图所示,它们的瞬时值为: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sinIIwt sin(180 )IIwt sin()UUwt 2sin(90 )PIPIiIwt2 sin(90 )PIPIiIwt2sin(90)PUPUiIwt磁通和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相量图磁通和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相量图12各工作磁通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下所示:各工作磁通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下所示:移进磁场在转盘内感应电流,产生驱动力矩来带动转盘

8、移进磁场在转盘内感应电流,产生驱动力矩来带动转盘向移进磁场的方向移动,即从相位超前的磁通位置移向向移进磁场的方向移动,即从相位超前的磁通位置移向相位滞后的磁通位置。相位滞后的磁通位置。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波形图移进磁场13n 驱动力矩驱动力矩 电磁力与作用力臂的乘积即为使转盘转动的驱动力矩。电磁力与作用力臂的乘积即为使转盘转动的驱动力矩。 p p pm c iQM形成形成驱动力矩瞬时值驱动力矩瞬时值表达式表达式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形成IfUf形成14 由于转盘的转动惯量较大,因此转盘的转动方向决定于瞬时转矩

9、在一个周由于转盘的转动惯量较大,因此转盘的转动方向决定于瞬时转矩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即期的平均值,即 作用在转盘上的瞬时力矩有两个,分别为:作用在转盘上的瞬时力矩有两个,分别为: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转矩如下一个周期内的平均转矩如下: : 0(1/)TMTmdtsinsin()ppt iItpp若,则0(1/2 )sinsin()cosTppppMIttd tKI 11U PI22I PUm = cim = cicossinco s()sin11PIU1PIUo22PUI2PUIM = K I= K I M = K I90 += -K I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

10、原理15QQQ1Q2MMMMMMQ121 PIU2 PUIM =M -M =K Isin +K Isin作用在转盘上的总为两力矩之差,设驱动力矩使转盘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与方向一致的力矩取正值,与方向相反 的力矩取负 值,得 PIIPUUIU I, MsinI QK 因为感应电流,所以驱动力矩为 上式式感应电能表驱动力矩的基本公式,它表明:电能表的驱动力矩与穿过转盘上式式感应电能表驱动力矩的基本公式,它表明:电能表的驱动力矩与穿过转盘的两个磁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角的正弦的乘积成正比。的两个磁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角的正弦的乘积成正比。 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

11、原理16 驱动力矩与负载功率的关系驱动力矩与负载功率的关系 在感应式电能表中,确定了驱动力矩和负载功率的关系才可以实现电能的准确计量。电压线圈电压U可近似地认为: 4.44UUUfUU ( 2 )/IIMIR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一定的电压线圈匝数和一定的电源频率下,电压磁通大致与外加电压成正比,即 根据磁路欧姆定律,流经电流线圈的负载电流I和电流工作磁通 的关系为: III 代入驱动力矩的表达式,得 sinQMKUI 单相电能表要准确实现有功电能计量需要使驱动力矩与有功功率 成正比,即: cosUIP sincosQMKUIKUIK P17n 当

12、电能表的负载功率不变时,转盘就受到当电能表的负载功率不变时,转盘就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不变的驱动力矩的作用。一个大小和方向不变的驱动力矩的作用。为使转盘在恒定的功率下作等速旋转,就为使转盘在恒定的功率下作等速旋转,就需要对转盘施加一个与驱动力矩大小相等、需要对转盘施加一个与驱动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矩,这个反作用力矩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矩,这个反作用力矩就是就是制动力矩制动力矩。设置永久磁铁就是对转盘。设置永久磁铁就是对转盘产生一个制动力矩,使转盘转速保持和负产生一个制动力矩,使转盘转速保持和负载功率成正比的关系。载功率成正比的关系。TTTMF h制动力矩表达式制动力矩表达式2TTTTM

13、Knh制动力矩的形成制动力矩的形成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n制动力矩制动力矩TFn 因为制动力因为制动力 而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 所以:所以:TTTIFTTIn n 制动力矩总是与转速制动力矩总是与转速n n成正比变化,故能阻止转盘加速转动。这正是要保证成正比变化,故能阻止转盘加速转动。这正是要保证电能表正确工作必须满足的另一个主要条件。电能表正确工作必须满足的另一个主要条件。18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n 转盘转速与负载消耗电能的关系转盘转速与负载消耗电能的关系 N=nT=APT=AW 根据上述公式可看出,负载消耗

14、的电能与转盘的转数成正比。根据上述公式可看出,负载消耗的电能与转盘的转数成正比。n 电能表常数、电能表功率、电能表转数间关系电能表常数、电能表功率、电能表转数间关系 (1)直接接入)直接接入 (2)间接接入)间接接入NN3600 100010003600NnNAPTP NNNNNNUIPUIK KPUINNNN3600 10003600 1000UInnAK K PP19n 误差原因误差原因:电能表在工作过程中除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外,还有:电能表在工作过程中除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外,还有抑制力矩、摩擦力矩和补偿力矩等附加力矩的作用,将破坏转盘抑制力矩、摩擦力矩和补偿力矩等附加力矩的作用,将破坏转

15、盘转速和负载功率成正比的关系,引起电能表计量误差。转速和负载功率成正比的关系,引起电能表计量误差。n 误差分类误差分类 基本误差:基本误差:电能表在规定电压、频率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相对电能表在规定电压、频率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相对误差值。误差值。 附加误差:附加误差:电能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压、频率和温度等外界电能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压、频率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变化所产生的误差。条件变化所产生的误差。20一、电能表的负载特性曲线1、影响负载特性曲线的因素、影响负载特性曲线的因素n负载特性曲线:负载特性曲线: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随着负载电流和负载功率因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随着负载电流和负载功率因数的变

16、化的曲线,也称为数的变化的曲线,也称为基本误差特性曲线基本误差特性曲线。n影响负载特性曲线的因素:影响负载特性曲线的因素: (1)抑制力矩的影响抑制力矩的影响 a) 抑制力矩抑制力矩:转盘连续转动时,除制动磁通形成的制动力矩外,:转盘连续转动时,除制动磁通形成的制动力矩外,还切割交流电流、电压工作磁通,在转盘中产生感应电流,与还切割交流电流、电压工作磁通,在转盘中产生感应电流,与交变的磁通相互作用,也形成阻碍转盘转动的力矩,此力矩与交变的磁通相互作用,也形成阻碍转盘转动的力矩,此力矩与所作用的磁通的平方成正比。所作用的磁通的平方成正比。 nKMnKMUUUIII22,21b) 电流抑制力矩 随

17、负载电流的三次方变化,驱动力矩 随电流的一次方变化,当负载电流变化时,将破坏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出现电流抑制力矩产生的误差,为电流抑制误差。c) 电压抑制力矩 随负载电压的三次方变化,电能表一般在接近额定电压下运行,测定基本误差在额定电压下进行,所以电压抑制力矩 只随转速变化,和制动力矩转速变化的基本作用相同,对电能表不会引起明显附加误差。d) 抑制力矩产生的误差为负误差。 IMQMUMUM2 323,IIIIUUUUMKnK i MKnK u 22(2)摩擦力矩的影响a)摩擦力矩:当转动元件旋转时,转轴与转轴之间、计度器的传动齿轮之间,必然产生一个与驱动力矩方向相反的力矩,即摩擦力矩。b)摩

18、擦力矩总是阻碍转盘转动,使电能表产生负误差,驱动力矩越大误差越小,否则就越大。(3)电流铁芯磁化曲线的非线性影响a)轻载时,工作磁通沿0a变化,比理想计算值小,出 现负误差。b)负载电流增大时,工作磁通沿ab变化,比理想值大, 出现正误差。c)达到b点时,继续增大,将出现负误差。2ncnbaMmmmm电流铁芯的磁化曲线电流铁芯的磁化曲线23(4)补偿力矩a) 补偿力矩的作用:补偿电流抑制力矩、摩擦力矩引起的负误差及铁芯磁化曲线产生的负误差。b) 补偿力矩产生方法:在电压磁极放置铜片。c) 补偿力矩从相位超前的磁通移到相位滞后的磁通。轻载补偿装置轻载补偿装置24(1)负载特性曲线 电能表的力矩平

19、衡公式为: 电能表实际以转速 作匀速转动。2 2、负载特性曲线、负载特性曲线IUMTBQMMMMMMn电能表的实际负载特性曲线电能表的实际负载特性曲线理想的负载特性曲线理想的负载特性曲线25(2)改善负载特性曲线方法a) 改善轻负载电流范围负载特性曲线的方法: 选用磁导率高且比较稳定的材料作为贴芯材料。 增大电流铁芯截面,缩短铁芯长度。 用一部分电压磁通磁化电流铁芯,可以增加驱动转矩。b) 改善大负载电流范围负载特性曲线的方法: 增大永久磁铁制动力矩,从而减小电流抑制力矩对总制动力矩的影响。 增加电压工作磁通,当总驱动力矩不变时,可增加电压工作磁通,减小电流工作磁通,从而减小电流抑制力矩的负误

20、差。 电流铁芯增加磁通路,从而使饱和点低。26二、电能表的附加误差 电能表的附加误差:电能表所在的外界条件条件改变后,电能表产生的误差称为电能表的附加误差。1、电压影响 (1)电压抑制力矩变化:电压升高,抑制力矩比驱动力矩增加快,产生负误差;电压降低,抑制力矩比驱动力矩减小快,产生正误差。(2)对电压铁芯磁化曲线产生影响:电压增加电压工作磁通增加快,产生正误差,否则产生负误差。(3)补偿力矩变化:电压升高补偿力矩引起正误差,电压降低补偿力矩引起负误差。272、温度影响(1)制动磁通的变化:温度升高,制动磁通减少,产生正的温度附加误差;温度降低,制动磁通增加,产生负的温度附加误差。(2)电压、电

21、流工作磁通变化:温度升高时,电能表转速加快,产生正的温度误差。反之,温度降低,则产生负的温度误差。磁通随着温度的变化,电流抑制力矩也要变化,但不显著。温度对电流工作磁通的影响温度对电流工作磁通的影响28(3)内向角变化 当温度升高后:导致转盘转速下降,引起负误差,温度降低,转盘转速加快,引起正误差。(4)DT8有功电能表综合误差特性曲线(5)减小温度误差的措施: 制动电磁铁上加装补偿片-磁性合金片。 电压、电流工作磁通的路径上加装补偿片。UUQTRMn DT8型有功电能表的温度误差特性型有功电能表的温度误差特性293、频率影响(1)电压工作磁通变化:频率降低,电压磁通减小,驱动力矩降低,产生负

22、误差;频率升高,电压磁通增加,驱动力矩增加,产生正误差。(2)电流工作磁通变化:负载电流不变、频率升高时,电流有功损耗增加,激磁电流减小,工作磁通减小,产生负误差。(3)电压抑制力矩变化:频率升高,电压工作磁通减小,抑制力矩减小,电能表转速加快,产生正误差。(4)轻负载补偿力矩变化:频率升高,电压工作磁通减少,补偿力矩随之减小,电能表转速减慢,引起正误差。304、其他附加的影响(1)自热影响;(2)电流、电压波形畸变的影响;(3)倾斜影响。(4)总之,电能表的附加误差除了上述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不稳定运行的影响、负载功率因数的影响、三相电压不对称的影响、相序的影响等。31第三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

23、整装置安装调整装置的必要性:电能表在设计制造时,由于材料性能不完全相同,制造及装配等工艺的偏差影响,使得每只电能表的负载特性不完全相同,必须安装相应的调整装置,使其误差调到满足预定的负载特性曲线。调整装置需满足的要求: 应该有足够的调整范围及调整精度; 调整装置之间的相互影响要小; 应保证调整方便、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和足够稳定等。32第三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一、满载调整装置1、满载调整装置: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标定电流和 的条件下,调整电能表的制动力矩,改变转盘转速的机构,称为满载调整装置。2、工作原理:靠调整制动磁铁来改变制动力矩,使电能表的负载特性曲线上下平行移动。3、调整装置类型

24、 根据公式 满载调整装置的类型主要有: (1)改变作用力臂的满载调整装置(2)改变制动磁通的满载调整装置(3)改变转盘感应电流大小的满载调整装置cos1.02(/)TTTnKKhP33第三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 改变作用力臂的满载调整装置34第三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 改变制动磁通的满载调整装置35第三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 改变制动磁铁的磁通在转盘中感应电流大小的满载调整装置36第三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二、相位角调整装置1、相位调整装置:在额定电压、标定电流和 的条件下,调节电流工作磁通与电压工作磁通之间的相位角,使其满足 的关系,称为相位调整装置。2、调整原理:一般通过调

25、整 和 相位,来改变磁通路径上的有功损耗,来实现相位角的改变。3、调整装置类型(1)改变电流工作磁通相位角的调整装置(2)改变电压工作磁通相位角的调整装置(3)改变电压非工作磁通相位角的调整装置cos0.590IaUa37第三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三、轻载调整装置1、轻载调整装置:为了改变轻负载范围内的负载特性曲线而调整补偿力矩的机构,称为轻载调整装置。2、工作原理:与产生补偿力矩的原理相同,即在电压铁芯的磁极附近设置可移动的导磁或不导磁金属部件,以使电压磁通对转动元件的对称轴成不对称分布,导致两部分电压工作磁通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同,从而形成移进磁场,产生补偿力矩。3、调整装置类型(1)移动金属框(片)的轻载调整装置(2)移动铁磁部件的轻载调整装置38第三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四、潜动及防潜措施1、潜动:电能计量装置经轻载调整后,可能出现当负载电流为零时,电能表转盘仍然连续转动的现象,称为电压潜动,简称潜动。2、产生潜动的途径(1)电压铁芯倾斜(2)电流铁芯倾斜(3)回磁极移动(4)电压辅助磁通路径上的气隙不相等3、防潜措施(1)安装防潜装置(2)电能表的转盘上钻孔39小结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输出量和负载所消耗电能量的一种仪表装置。它由驱动元件、转动元件、制动元件、轴承和计度器等组成。实际运行中,电能表在驱动力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