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公益林冰雪灾后恢复营林技术_第1页
浅谈生态公益林冰雪灾后恢复营林技术_第2页
浅谈生态公益林冰雪灾后恢复营林技术_第3页
浅谈生态公益林冰雪灾后恢复营林技术_第4页
浅谈生态公益林冰雪灾后恢复营林技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生态公益林冰雪灾后恢复营林技术    郑海波摘 要:林木资源是我国众多资源中的一种,它的使用和栽培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林木资源的投入使用已经比较紧张,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浪费现象,所以造林是一种保护林木资源以及共建生态平衡的主要手段。但是在营林造林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冰雪灾害过后,严重影响了营林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有关工作人员能够把握好恢复营林的技术,加快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步伐,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冰雪灾害;营林技术由于我国

2、地大物博,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各种灾害也是时有发生,近几年我国南方暴雪现象也是十分严重,这不仅仅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影响,同时还对我国的营林工作造成了阻碍,所以,对于营林技术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在冰雪自然灾害过后,要求工作人员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并且具备专业的技能,能够控制好恢复营林的技术,从而加快我国营林的建设步伐,促进生态的平衡发展,这有利于我国生态公益林的营造和保护,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 生态公益林灾后恢复重建的营林技术1营造林的原则营林造林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林木资源,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以及良好发展。而在营林造林的过程只有遵循一定分的原则,才能

3、真正加快建设的步伐。尤其是在冰雪灾后的林木重建工作中,不能盲目的去重新建设,一定要遵循设计的原则,这样才能做到工作的有序进行,进而提高恢复营林的工作效率。而在营林造林的重建工作中,一般是要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要注意因地制宜的原则,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才能保证树木的生长环境不受影响,从而保障林木的成活率,使其恢复营林的工作具有意义,不至于白忙一场;其次,要注意树种的选择,不能单一,遵循混交造林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林木具有多样性;还有,造林技术要具有高标准,这是对于冰雪灾后对于恢复营林技术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技术上做到一定的保证,才能实现营林工作的快速进行,收到良好的效果,进而保证营林的质量;另外,还

4、要遵循交通便利的原则,这是指林木种植的区域要相对集中,不能断开,这样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展开,在实际的营林造林中也会出现问题;不仅如此,在冰雪灾后的重建工作中,还要求工作人员能够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同时也要遵循先重点再一般的原则。先把简单的,能够轻松完成的工作放在前面,也把比较重要的工作放在前面进行,这是开展恢复营林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水土流失上就要重点考虑,恢复土壤活力才是关键,尤其是在开发过度的地方,一定要优先进行恢复建设。还有,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的地段也应该优先进行恢复建造林木。如此,才能真正确冰雪灾后营林工作的有效展开,有利于保护我国生态公益林的建造以及发展。2造林技术(1)清

5、理方式采用小块状清理,清理的杂、灌、草采用块状堆沤,以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为防止水土流失,不采用炼山的方式进行林地清理,在林地清理过程中要尽量保留林地中原有的未受冰凍的乡土乔木和幼树。(2)造林方式与密度结合造林地现状的实际,灾后恢复的造林方式可采用全面改造型和补植套种型二种:全面改造型造林密度为2505株/ha,即株行距为2.0×2.0m;补植套种型补植密度为1334株/ha,即株行距为2.5×3.0m。(3)整地整地以穴垦为主,植穴规格采用50×50×40cm。植穴整地采用明穴方式,使土壤有一段风化、熟佛的时间,有利于清除土壤中的病虫害和

6、提高土壤肥力。(4)基肥根据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为了加快幼树的生长,设计造林每穴施复合肥0.15kg作基肥,施放应于栽前一个月左右,结合回表土,当回土至半时施入基肥与表土充分混合,让它发酵后再栽植,以防基肥发酵伤根,充分发挥基肥的作用。(5)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是造林成败的关键,根据水源涵养林的特点及其作用,造林树种主要是以优良的乡土阔叶树为主有:木荷、枫香、油桐、油茶、杨梅、红荷、米老排、黎蒴栲、杜英、火力楠等。通过这些造林,可以改变林地单一的树种,丰富森林植被,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使其突出速生丰产效果,提高灾后恢复重建速度。(6)混交方式

7、水源涵养林造林采取水平带状混交的方式,使营造的林分既整齐美观,又能减少种间竟争,增强依存关系。(7)苗木苗木要选择12年生、粗壮、顶芽饱满、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无损伤的苗木,确保造林成效。(8)栽植栽植季节选择12月份,在春季透雨后的阴雨天进行,春分前完成。栽植前应用黄泥浆浆根,栽植时根系要顺畅,不窝根,苗要扶正,回土要细,回土后轻轻提苗,然后适当压实,回土成馒头状,与山坡形成反倾斜,以利于保水、保土、保肥。栽植12个月后,要全面检查苗木的成活情况,发现死株和缺株应及时补植,确保造林成活率。2.2.9抚育栽植后连续三年进行抚育,每年12次。抚育季节于每年56月或89月进行,全面劈除林内灌木、藤

8、蔓、杂草,对部分长势较弱的幼树进行、松土、培土,减少植物物种间的土、肥、和对光照的竞争,促使目的幼树速生快长。二 项目的实施与监管(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资金到位,措施得力。加强对灾后恢复项目工程的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确保专项资金的正确使用。(2)宣传到位,提高认识,全民参与,共同维护。加大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抗灾救灾意识,共同参与和维护灾后恢复重建工作。(3)建立好监督管理机制,对项目工程进行认真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确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工程的实施和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成效,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实行工程承包责任制;实行合同化管理,按规划设计进行施工。一包三年,实行三包

9、,即包造林、包抚育三年、包质量指标。由各有关林业站和林场管理总站分别负责集体和林场的工程质量检查监理和技术指导。实行工序管理制度,造林工程分为林地清理、整地、挖穴、回表土、施肥、栽植、抚育等工序,要求对每个工序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某一工序不合格,不能转入下一环节,必须进行返工,直到质量合格为止。确保造林成活率:结合当年抚育工作进行全面的成活率检查,发现死株应及时补植,保证造林成活率当年达95%,第二、第三年分别达92%和90%以上。做好抚育管理工作:认真执行抚育技术要求,按时进行抚育,杜绝“重种轻管”思想,确保种植的幼树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早日郁闭成林。三 结语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是为了我国的经济和自然能够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有关部门和人员应该重视这项基础建设工程。然而,冰雪灾害的来临使得营林的工作难度也有所增加,严重阻碍了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营造,对于自然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树立好灾后重建的思想,在多方面上都要加以综合的考量,将可能影响灾后重建的因素列出来,进而应对这些问题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进而能够促进我国营林工作步伐的加快。其中必不可少的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就是恢复营林技术的应用,只有运用合理的技术,结合冰雪灾后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科学的恢复营林方案,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生态公益林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