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审美教育于语文阅读教学中_第1页
寓审美教育于语文阅读教学中_第2页
寓审美教育于语文阅读教学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寓审美教育于语文阅读教学中丽甄景坤山东省寿光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262700俄国革命家、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 感觉,是类似于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们无私 的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如同我们亲爱的人一样。”可见,美包含着一种 可爱的、为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 章时,产牛一种类似于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 那种幸福、那种向往,进而将主体的己有经验和新知衔接、贯通,帮助主体完成 认识的升华,推进语文学习向更高层次发展。因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就会 成为审美主体(阅读者)与审美对

2、象(文木)之间的桥梁,引导主体更深刻地理 解知识、体验情感,达到接受者主观情感与客观文木所蕴含情感的有机统一,使 学牛在享受美的同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健全人格、提升语文素养。那么,在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地组织实施、全方位培养学牛的审美情感,特 别是通过阅读教学得以实现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从学牛的心理需求出发,做好阅读中的审美教育研究表明,审美心理时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认知心理时空的特殊时空表 象,是美感活动的感性直观形式,是审美主体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所内化而成的 审美心理结构,它在审美心理活动中具有主动整合对象的感性材料与主体的心理 内容的作用,具有超越性、有机性和互渗

3、性。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 通万里”,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的“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都很好 地说明了审美教育的超越性这一特点。试想,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没 有审美心理时空超越性的特点,我们如何能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 里船”这一意境?如何能理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巨大愁绪?审美心 理时空的有机性主要表现为它是由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以及无意识欲 望等心理因素介入的复合时空表象。这也正是审美反应不同于刻板摹写对象的重 要心理原因,它能够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审美心理吋空的互渗性则 是指吋间感和空间感相互渗透、

4、相互融合的特点。正因为有这一点,我们才能很 好地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体现的意境,才会在欣赏“踏花归来马 蹄香”这一诗句吋,脑海里出现“蜂飞蝶绕于马蹄”的生动画面;也正因为有这 一点,我们才能很好地理解并运用通感这种艺术手法。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 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思维方式,创设接受者审美心理吋空平台。因此,从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出发,从阅读的文章体裁与作者的心理活 动岀发,去教育学生进行阅读与学习,无疑对全面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发现和 创新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学习的心理新吋空要想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行之有效,语文教师还得利

5、用多种教学 媒体、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心理新吋空,达到“心入 于境”、“超然心悟”的状态。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又终于感情的。现代语文阅 读教学,大都是从欣赏文章入手的,而且是对文章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 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 唾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能鼓舞人呢? ”因此,我们在中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中,可通过朗读、表演、讨论、交流等体验方式,把有声语言、肢体语言与 无声文字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并组织参与 到语文阅读的学习活动中

6、。要用文章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勾画 的文体结构,去激起学生的审美欲望和强烈的审美动机,叩击学生的学习心灵, 达到情感的共鸣。三、师生平等对话,激活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活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 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只有当主体是一个具体的 主体、真正人性的主体时,它才能有情感。因此,转变教师观念,尊重学生的个 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师生进行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主动、自觉地与学生平等对 话,使学生敢于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欣赏习惯、生活经验等去感知、体察、感 悟文本中的

7、审美对象。我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坚决杜绝那种将教师自己的审美 体验强“塞”给学生的现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验是自己的,他人完全无法 代替。个体的经历、教养、习惯、个性等主观因素都将造成审美吋体验的不同。 只有学生在自由的精神状态下自愿地接受审美教育,并把它作为i种精神的享受 而丝毫没有被强迫、被干扰的感觉,才能达到教育的深远效应的作用,才能完成 用美的规律实现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任务,使学生逐步成为全面、和谐、自由发展 的具有美好理想的人。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必 须克服阅读教学活动中那种唯教师是从、唯参考答案是从的现象,还学生名副其 实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总之,中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他们思 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只能起“导演”的作用。而这种导演的作用, 一不是教师自己在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