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笪重光书法艺术及书学思想初探_第1页
清代笪重光书法艺术及书学思想初探_第2页
清代笪重光书法艺术及书学思想初探_第3页
清代笪重光书法艺术及书学思想初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清代笪重光书法艺术及书学思想初探    郝迎超摘要:在以文人书法为书法经典体系的构建者的背景中,传统帖学仍然在清代书法史上占据主流地位。清代书法将传承下来的晚明传统书风与“唐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將柔美与骨力恰当的结合起来,传承并丰富了帖学书法的创新发展。而明清之际,诸多明代遗民,隐迹山林,寄情于翰墨,成就了不少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书法家。随着清王朝的政治巩固与社会逐渐安定,在康熙盛世时,这些有着官宦经历的明代遗民,则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步入仕途,成了清朝文人书法中的重要人物,笪重光就是其中一位。他的书法取法魏晋,上至章草下至苏米,靡所不习。

2、虽略受董氏书风影响,而又有自家面目。其著名的书学名篇书筏和其书学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关键词:帖学;遗民;丈人画法;书筏;笪重光一、笪重光书法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关于清代书法,历来论者俱多以帖学式微,碑学大兴为概括,所以在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研究清代书法史时往往过多偏向于碑学,而作为笪重光等不太被认知的书画家,他们将传承下来的晚明传统书风与“唐法晋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将柔美与骨力恰当的结合起来,传承并丰富了帖学书法的创新发展。其书法取法魏晋,追述宋元,尤其是在其隐居茅山后,有了大量的时间来书写与著述,其理论代表书作书筏、画笙都间接影响了后世的画家与书法家,应该说对于笪重光书法的初探是冰

3、山一角,对其更深入的研究更会对清代帖学初期的审美风尚以及风格形成的研究产生重要的意义。二、笪重光书法面貌与影响(一)选出董书风气,王丈治对其书法推崇备至与笪重光同乡的王文治,为老乡的书法推崇不遗余力,也对笪氏的书法也颇有研究,这也对王文治早期书风有一定影响。王文治有很详细的论述了笪重光书法作品之取径:“江上书上至章草下至苏米,靡所不习,恨不能确然指其得笔之渊源。然其游丝袅空、萧然自得之处,无所秉承不能独造也。一日偶临嵇叔夜绝交书,恍然大悟日:此吾乡江上先生之书之所自出也。自此以后,凡见笪书无一点一画不了然其来处矣。”(快雨堂题跋?笪江上尺牍)赵鸥波云:“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学之便可名世。”真甘

4、苦之言欤王文治此语虽然只是一己之推测,但他对笪书如此穷索苦究,应该也是能比较接近事实的。包世臣在其所撰艺舟双楫?国朝书品中将笪重光行书置“能品下”第三名(在笪重光前者为神品、妙品上一人邓石如;妙品下二人刘墉小真书、姚鼐行草书;能品上七人释邱山真及行书、宋珏分及榜书、傅山草书、姜宸英行书、邓石如草书、刘墉榜书、黄乙生行榜书;能品下二十三人王铎草书、周亮工草书),也可谓评价极高了。(二)擅长小楷,以唐法运魏晋超妙之致笪重光小楷取米芾,法度尤严,纯以唐法运魏晋超妙之致。清朝学者吴修在昭代尺牍小传中称其“书出入苏、米,其纵逸之致”。王文治在陕雨堂跋评价笪重光云:“上至章草,下至苏、米,靡所不习,小楷法

5、度尤严,纯以唐法运魏晋超妙之致。”昆仑堂美术馆藏笪重光小楷嘉州集一册,录五言律二十四首。笪重光的小楷书传世极少,所以此册尤显珍贵。于秀雅姿媚中显出强健新意,运笔挺劲犀利,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肤润洒脱的风神。三、从书筏窥探笪重光的书学思想(一)布白巧妙说笪重光对于布白的关注有着独特的心得,他在书筏中几次提到黑白与分布的问题,如“匡廓之白,手布均齐;散乱之白,眼布匀称”、“巧妙在于布白”、“黑圆而白方,架宽而丝紧”、“墨之度量为分,白之虚净为布”等等。(二)结体佳构说笪重光在书筏中也提出:“体方而棱圆,栋直而纲曲,佳构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笪重光也反对那种一成不变,死板呆滞的结构和线条,他在强调结体

6、的端庄感的同时,也提出了“方”与“圆”,“直”与“曲'这两对矛盾的命题。从技法方面看,笪重光提出了“黑圆而白方,架宽而丝紧”的技巧。笪重光主张笔画要浑圆温厚,布白要方正挺括。笔画的间架结构要宽展,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承接和呼应要紧密。这一说法主要是针对楷隶等结体和运笔相对来说较为宽博严整的字体来说的。四、结语在清代早期帖学的研究中,笪重光是不可逾越的一位书家。因为同乡王文治的推崇而留名清史。其书法受董其昌书风影响而有出尘之逸气,取法魏晋,而又出入苏米,有入道之清气。将传承下来的晚明传统书风与“唐法晋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将柔美与骨力恰当的结合起来,传承并丰富了帖学书法的发展。其在茅山所著书法理论书筏综论笔法、墨法、布白、风韵等几个方面,论述都较重要,文辞简明扼要,足见作者的书法功底和修养之深,这些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后来的学者和书家。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年2期文艺生活·中旬刊的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