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真菌性病害调查及防治措施_第1页
马铃薯真菌性病害调查及防治措施_第2页
马铃薯真菌性病害调查及防治措施_第3页
马铃薯真菌性病害调查及防治措施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马铃薯真菌性病害调查及防治措施    武苏明马铃薯是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重要农作物,粮菜兼用。在陕北神木地区,生育期和有效积温适合于马铃薯的生长。由于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本地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连作重茬,造成马铃薯病害种类日益增多,尤其是真菌性病害的传播,给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一、马铃薯真菌病害的调查1.马铃薯晚疫病晚疫病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叶上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开始为水渍状斑点,天气潮湿时很快扩大,病斑与健康部位交接处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叶背

2、更为明显。严重时病斑可扩展到主脉或叶柄,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呈褐色,不产生霉轮。薯块发病时形成淡褐色或紫色不规则病斑,稍微下陷,病斑下面的薯肉呈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部分;切开后可见深度不等的锈褐色坏死斑,边缘不整齐。茎部被侵染后,则在皮层上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潮湿条件下也可发生白色霉层。调查发现:连年重茬种植、感病品种面积加大、种薯种性退化严重、农户缺乏预防意识和防治措施混乱是造成晚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2.马铃薯干腐病干腐多发生在块茎上,病薯外表可见黑褐色稍凹陷斑块,切开病薯,腐烂组织呈黑色、黑褐色、淡褐色或黄褐色,病薯进一步形成空洞。病斑多发

3、生在块茎脐部,初期在块茎病部表面呈暗色的凹痕,逐渐发展使薯皮变成典型的皱缩或形成不规则的同轴褶叠。发病重的块茎病部边缘呈浅灰色或粉红色多泡状突起,剥去表皮,病组织呈淡褐色至黑色粒状并有暗红色斑。髓部有空腔,干燥时白色菌丝充满空腔。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呈肉红色糊状物,无特殊气味。湿度低时,内部患病组织呈褐色并变干,至干硬而皱缩。病菌均以菌丝体及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依靠雨水溅射而传播,从伤口或芽眼侵入致病。本病在田间可染病,外观症状不表现或不明显,贮藏期或贮运销售过程中通过接触传染陆续显现症状。贮藏或贮运时通风条件差,或伤口多易发病。 3.马铃薯枯萎病马铃

4、薯枯萎病在炎热和干燥的季节发生在马铃薯种植区,发生比较严重。一般块茎感病,表面出现斑点和腐烂,内部维管束变色,严重影响块茎质量;植株感病,根系皮层腐烂维管束变色,植株在成熟前死亡,降低马铃薯的产量。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带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田间湿度大、土温高于28或重茬地、低洼地易发病。4.马铃薯茎基腐病马铃薯茎基腐又称黑痣病,是一种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当其侵染幼芽后,形成腐芽,造成缺苗。而当植株下部受害时叶子发黄,茎基部形成褐色凹陷病斑,造成茎的死亡。当块茎感病时,可造成畸形、破裂,

5、且在块茎上形成菌核,菌核紧贴块茎表面,且冲洗不掉。病菌以菌核随病薯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薯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一般春寒、空气潮湿,或播种后土温低发病较重。黏重土壤、田间高温有利于发病。5.马铃薯癌肿病马铃薯癌肿病又名黑瘤病,被本地群众称为“疙瘩洋芋”,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真菌病害,属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植株感病后,块茎不能食用,同时也不能用作饲料,给马铃薯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发病时,幼薯变成畸形,较大薯块遭受感染时,病菌首先从芽眼入侵,从芽眼的外表发展成为增生组织,形成畸形癌肿。发病原因主要与环境因素、品种和耕作制度、人为活动、贮藏方式、不合理施肥等有关。二、防

6、治措施马铃薯真菌性病害复杂多样导致马铃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在防治上应优先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种薯,结合轮作和药剂防治的措施,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1.农业防治选育抗病品种,这是防治马铃薯真菌性病害的重要措施,尤其对马铃薯晚疫病是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方法。建立无病种薯田,培育无病种薯。带病种薯是马铃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建立无病种薯田,是防治马铃薯病害的根本措施。采用各种栽培措施。如作物轮作、间套作、选用健康种薯,早播和适时割蔓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在晚疫病的防治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马铃薯连作会引起多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宜实行合理轮作。但马铃薯是茄科作物,不能与烟草、茄子、

7、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轮作,否则将造成与茄科作物共有病害如青枯病、疫病、癌肿病、病毒病等的严重发生;也不能与甘薯等块根作物轮作,否则将造成与其共有病害如疮痴病、线虫病等的严重发生。因此,应与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纤维作物轮作,轮作年限应在3年以上。2.生物防治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生物防治在病害防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研究也越来越多。由于生物防治对人畜等无毒、无害、安全,而且对病原菌特异性强,有利于生态平衡。因此寻求广谱、高效的微生物农药用以防治马铃薯常见病害,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在病虫害防治的历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因为农药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畜造成危害,所以,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慎重,合理使用农药,充分发挥农药的效能,避免对人畜产生毒害和对环境造成污染。对马铃薯上的重要病害如马铃薯晚疫病要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前期,应及时到田间仔细调查,若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并且销毁,并在中心病株周围4060米的范围内喷施药剂,防止其扩散蔓延。如发病的范围较大,要用药剂进行喷施防治,要注意药剂应均匀喷到叶的正反面和全株各个部位。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