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规模化羊场肉羊防疫现状及建议_第1页
非规模化羊场肉羊防疫现状及建议_第2页
非规模化羊场肉羊防疫现状及建议_第3页
非规模化羊场肉羊防疫现状及建议_第4页
非规模化羊场肉羊防疫现状及建议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非规模化羊场肉羊防疫现状及建议    姚淑娟 汤继顺摘要    作为肉羊养殖大省,安徽省肉羊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散养户肉羊养殖数量仍占有一定比例。养殖过程中这些非规模化肉羊养殖场受到内外各种因素制约,存在饲养管理粗放、防疫意识淡薄、卫生消毒不认真、疾病未能及时有效诊治等问题。本文阐述了非规模化羊场肉羊养殖现状及防疫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肉羊养殖提供参考。关键词    肉羊;非规模化养殖;防疫;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    s851.3       

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5-0222-02                                                                     &#

3、16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近年来,人们对羊肉的消费需求持续旺盛,肉羊养殖效益提高,促进了安徽省养羊业的快速发展。安徽省作为中原肉羊优势区,省内肉羊养殖主要集中在宿州、淮北、阜阳、亳州、蚌埠、淮南和六安等市,其中规模化肉羊养殖作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得到很大的技术支持和财政经费支持,发展速度很快;而中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非规模化羊场)由于介入门槛低、投资少,在安徽省肉羊养殖数量上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1。因此,在肉羊产业化进程中规模化和非规模化养殖将长期并存,共同推动着安

4、徽肉羊产业的发展。在肉羊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疾病的威胁也在不断加大,一些常见的羊病频繁发生,极大地降低了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2。非规模化羊场在饲养管理方面与规模化羊场存在一定的差距,实际养殖效益不高,其中疫病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疫病控制作为肉羊养殖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养不如少死”。随着跨区域交易,肉羊疾病也呈现出种类增多、防控难度增大的趋势3。肉羊疫病防治情况好坏决定着这些养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在缺乏技术支持等条件下,有必要了解肉羊养殖主产区部分市(县)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和散養户的肉羊养殖方式、养殖规模、卫生消毒、疾病防疫、发病情况、药物存储、疫苗免疫、兽药使用以及粪污处理等情况。1 &

5、#160;  非规模化羊场养殖现状本次调查时间是2019年210月,主要集中在皖北、皖西北等市(县),根据每个县的养殖状况及养殖分布选择35个养殖数量在30200只非规模养殖场。调查的养殖场饲养的绵羊品种主要有小尾寒羊、湖羊、杜泊羊、杂交绵羊等,山羊品种主要有安徽白山羊、波尔山羊、波杂羊、南江黄羊和黑山羊等。养殖方式为放牧和补饲。大部分的羊场坐落在村庄或居民区中,羊舍建设不符合污染防治要求,普遍存在脏、乱、差、臭等现象,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饲养管理比较粗放,羊群未进行有效分群且管理混乱、设施简陋,导致羊病较多。没有专业的畜牧兽医人员,疫病防疫能力较弱。2   &

6、#160;非规模化羊场肉羊疫病防治现状2.1    肉羊养殖技术存在问题非规模化养殖场受资金投入不足和养殖场地的影响,普遍采取放牧和圈养相结合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羊只来源主要是本省或外省购买,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并固执传统观念,认为肉羊本身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疫病防制不重要4。引进种羊或育肥羊时不调查流行病学情况,检疫不科学或不检,引种的同时引入病原。育肥羊没有疾病治疗记录,遇病乱用抗生素,防疫与治疗混乱。肉羊育肥过程中虽接种疫苗,但由于免疫计划不科学或疫苗存在问题,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魏氏梭菌病、羊痘等也会暴发。另外,羊口疮和羊布氏杆菌病对

7、养殖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但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兽药投入包括预防和治疗投入,但大部分养殖户不重视预防用药投入。肉羊一旦发病,治疗成本提高。大部分羊场无专门的兽药储藏室,兽药购买渠道来自市场,质量无法确定。兽药和疫苗储存混乱,其中疫苗存在过期使用或未按要求低温存储,药品受热受潮失效现象普遍。消毒药品种单一,各个养殖场常用的消毒药主要是碱类(烧碱、生石灰等)、卤素类(漂白粉等)和季铵盐类(新洁尔灭、洗必泰等)等,且常年不更换。养殖场内、外的消毒工作开展不具体或未制定消毒计划,平均每周消毒0.251.00次。羊场粪污水处理粗放,无专门晒粪场地和污水处理设施。2.2    常见多发病

8、严重影响肉羊健康肉羊的病死率高表明非规模化羊场养殖过程中防疫存在问题。肉羊疫病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从致病源上可分为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以及普通病等;从危害器官部位可分为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以及皮肤疾病等;从疫病的传播来源可分为输入性疾病和内源性疾病等。目前,疫苗免疫对羊场防御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羊痘、羊魏氏梭菌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起到重要作用。但除此之外,一些常见肉羊疾病,如羊运输应激综合征、羔羊腹泻、羊寄生虫病和营养代谢病等造成的养殖损失也不容忽视。运输应激易发生在羊进场后的15 d左右,是目前养羊场遇到的新情况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育肥

9、羊经长途运输拥挤、环境变化以及致病因素的影响超过羊只本身所能忍受的限度,引起免疫能力降低和致病菌侵袭,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甚至混合症状,严重影响肉羊生长,甚至导致死亡。羔羊腹泻是导致羔羊死亡率高的一种多发病症,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科学和环境卫生差导致初生或断奶羔羊发生消化不良,或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泻5,降低羔羊成活率和严重影响后期生长。寄生虫分为体内和体表2类,肉羊寄生虫病属于慢性消耗类型疾病,长期影响后会造成育肥羊营养不良,出现高死亡率,严重损害养殖效益6。另外,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忽视育肥羊群发生营养代谢病的潜在危害,该病与肉羊饲养密度、精粗日粮营养配比、运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2。调

10、查发现,一些养殖户羊只饲养密度过大,饲料配比随意,日粮中va、vd、ve和微量元素缺乏等,肉羊出现营养代谢疾病。2.3    环境卫生亟需改善环境控制的好坏能反映一个养殖场是否具有较好的管理能力和能否可持续发展。环境因素包括养殖密度、温度、湿度、光照及通风等因素,与养殖效益密切相关,但非规模化羊场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众所周知,适宜环境下能发挥肉羊最大的生长性能,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疫病发生。饲养密度大可导致羊舍环境温度升高,空气潮湿、污浊,滋生病原微生物等,羊群无法正常采食与休息,争斗频繁。研究发现,肉羊生长最佳温度为1525 ,温度过低或过高会造成羊只生产性能下降,母

11、羊繁殖性能低下,羔羊成活率下降。羊舍适宜的相对湿度是55%60%,最高不超过75%。宁干勿湿,潮湿环境易患疥癣、湿疹、腐蹄病、呼吸道疾病等7。高温高湿和高温低湿都会减弱肉羊皮肤和外露黏膜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粪污、污染的垫料以及未及时清理的饲料残渣等发酵产生有害气体(主要为nh3和h2s),会造成肉羊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质变弱,易感染疾病。光照主要调节生理机能,尤其是对繁殖机能具有重要影响,能促进羔羊机体钙的吸收。通过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能调控母羊体内生殖激素的分泌,影响发情8。3    建议3.1    积极改变传统养殖方式,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根据新形

12、势下羊场疾病特点,抛弃传统养殖观念,做好肉羊疫病防治工作。人员素养方面,养殖户要树立疫病防范意识,重视技术学习和培训,提高肉羊疾病的防治水平。饲养管理方面,进羊时重视预防肉羊运输应激综合征,严格检疫和驱虫,确保无病后方可进场和混群,减少输入性疾病的风险;圈舍建设要科学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圈舍入口处设消毒池,设置专门的隔离舍和疾病诊断室,兽药采购要规范并科学储存,防止突发性疾病造成的养殖损失;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并做好转群、出栏、进羊前圈舍羊床和器械等的消毒工作,保证羊体、羊舍卫生,防止饲草精料霉变和确保饮水洁净;加强羔羊的饲养管理和日常圈舍防护工作,改善养殖环境,降低饲养密度,提高成活率

13、;科学调配精粗日粮,保证饲料营养均衡。总之,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是为了给肉羊创造较好的生长条件,保证羊只健康和发挥肉羊的生产潜力9-10。3.2    建立羊场疾病防治程序,扼制重大疫病暴发防大于治。在羊场规划和日常饲养中,必须从疫病防疫角度出发,制定免疫程序,完善用药制度。应积极重视病羊隔离,无害化淘汰,减少疫病的传播途径。同时,完善消毒措施和设施、定期驱虫,严禁人员随意出入,杜绝多种动物混养等。肉羊养殖中疾病防治首先主要是预防,根据本地区肉羊流行病学和羊场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制定一套科学的免疫程序,杜绝一些重大烈性传染病传播11。目前,羊场接种的疫苗对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

14、魏氏梭菌病、羊痘、小反刍兽疫等传染病起到关键预防作用。另外,还要规范用药程序和科学用药,重视基础母羊群、羔羊和育肥羊的饲养管理和普通疾病的防治,避免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降低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确保养殖效益12。3.3    加强羊场环境治理,实现羊粪资源化利用大多数中小型羊场缺乏运行成本低且环境效益好的粪污处理技术方法,大量羊粪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因此,非规模化羊场粪污处理应当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变废为宝,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要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能有效解决发展养羊业與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13。鉴于养殖场粪污通用处理方式,建议羊粪堆肥处

15、理后再作耕肥,即羊粪经堆积发酵处理后还田,利用微生物好氧发酵产生高温杀死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等,从而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采用快速腐熟发酵的方法,在羊粪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农作物秸秆并堆肥,利用秸秆吸收羊粪的水分并产生热量,杀死粪污原料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缩短羊粪的发酵周期,实现羊粪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4    结语在当前形势下发展肉羊养殖,须重视肉羊的疾病防治。非规模羊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养殖效益,就要提高养殖水平,加强饲养管理,积极重视养殖中出现的肉羊疾病新情况,防病于未然。5    参考文献1 韩振兴,牛文静,常向阳.中原肉羊优

16、势区肉羊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7):1-5.2 曹婧.舍饲肉羊疾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11):41-42.3 王立克,胡忠泽,庞训胜,等.安徽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6(1):1-4.4 宝斯尔.肉羊养殖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现代畜牧科技,2020(3):9-10.5 祁磊.羔羊腹泻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9(8):118-119.6 李杰.羊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3):110.7 温海霞,杨冬有,王红,等.论环境对肉羊及产业的影响j.北方牧业,2019(18):19-20.8 王忻,刘月琴,张英杰,等.光照控制对蒙古羊发情排卵及相关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