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检查结果应该怎么看!_第1页
B超检查结果应该怎么看!_第2页
B超检查结果应该怎么看!_第3页
B超检查结果应该怎么看!_第4页
B超检查结果应该怎么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超检查结果应该怎么看?一、B超检查的部位应包括肝脏、胆囊和脾,其中,肝硬化病人还应该进行腹水检查。二、正常肝脏的B超声像图显示切面轮廓规则、光滑,顶部厚而下缘锐薄。肝脏厚度与体型有关,右肝最大斜径不超过1214厘米,肝右叶前后径不超过 810厘米;左肝顶部厚不超过56厘米,长度不超过59厘米;肝尾叶长度和厚不超过4。5厘米。肝实质的回声由大小相似、辉度相近、分布均匀的密集细小光点组成。三、正常人门静脉主干内径一般小于1。2厘米;1。3厘米时,提示门静脉高压。正常脾脏B超显示边界整齐、光滑、脾脏内部为密集低回声,分布均匀;正常脾脏厚度,女性一般小于3。5厘米,男性一般小于4厘米;脾脏长径为10

2、12厘米,肋下不可探及。空腹时正常胆囊形状如梨或茄子,长径48厘米,横径23。5厘米。四、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明显,肝实质内可见弥漫性散在的线状回声,回声增粗、增强,有时可见小结节回声,随病变发展,出现肝结构紊乱、肝实质不均质改变,肝表面呈粗细不等的结节状,凹凸不平。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大于1。3厘米。伴有腹水时,于肝脏后方显示液性暗区,中等量以上腹水在肝脏周围均为液区。五、对于慢性肝炎,无论轻重,B超医生都会报告“肝脏弥漫性病变”。如果肝脏有了明显的不均质改变、门静增宽或腹水,医生则会报告肝硬化。如果B超发现肝脏内出现局限性回声异常,则应警惕肝癌的发生。六、彩色多普勒超声(

3、简称:彩超)可显示癌肿周围有血管包绕,多为肝动脉血流或动静脉瘘,并常伴肝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慢性肝炎常伴有胆囊壁增厚、胆囊腔缩小等非特异性胆囊炎改变。1, 肝结石肝结石就是肝内结石,是指肝脏内的胆小管有结石,也有可能是单纯的原发性肝内结石,也有可能是总胆管结石向上游走堆积所造成的,如总胆管结石或是胆囊结石。其实,真正形成肝内结石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有些学者认为和寄生虫的感染有关,但还是没有确定致病因子。如果肝内已经形成结石,就必须寻求医师治疗,以服药溶解结石,或开刀取出,在平常保养时,建议您食用乳蓟+姜黄,它是保养肝脏最佳的健康食品,它可以协助各种肝脏问题复原,使结石不易发生。一要注意饮食和饮

4、水卫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净,然后用开水或凉开水冲一冲,以防吃入蛔虫及残留农药。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良好习惯。二要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忌吃含胆固醇较高的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二忌吃含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油煎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炸食品。少吃含钙高的食物等。2, 肝囊肿肝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可分为寄生虫性非寄生虫性和先天遗传性肝囊肿的问题病因:肝囊肿病因单子大多数系肝内小胆管发育障碍所致单发性肝囊肿的发生是周四由于异位胆管造成肝囊肿生长缓慢所以可能花费长期或终生无清楚症状

5、其出诊临床表现也随囊肿位置大小数目以及有无压迫邻近器官和有无并发症而异常见的肝囊肿有单纯性肝囊肿潴留性肝囊肿老年的肝囊肿困难一般系退行性病变所致中青年时期发生的“肝囊肿”一般明年系先天性胆管囊肿其次为潴留性囊肿多为肝内某个胆小管因联系炎症水肿癍痕或结石引起分泌及胆汁潴留而引起肝囊肿的临床表现:肝囊肿是肝内一种常见良性病变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达%囊肿大小差别较大小的直径cm大的cm左右巨大者可占据大半个腹腔,可为单个亦可为多个中小肝囊肿患者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常在健康体检时发现较大囊肿的病人常见有上腹部不适隐痛右肩酸痛等症状很久若囊肿合并出血继发感染时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肝区疼痛等症状巨大囊肿可影

6、响继续到消化系统,导致进食困难家里和大量不能平卧肝囊肿治疗最佳尺寸是cm穿刺硬化没钱治疗一次可使囊肿消失cm以上者有时需行次治疗囊肿才消失肝囊肿的检查:B型超声有病检查是诊断肝囊肿的首选方法CT检查可明确囊肿的大小部位形态和数目大的肝囊肿可因其所在部位不同X线检查可显示膈肌抬高或胃肠受压移位等征象多发性肝囊肿人工病人还应仁心检查肾肺胰以及主任其他脏器有无囊肿(多囊病)或先天性畸形小的肝囊肿而又无症状监督者不需特殊处理;大而又出现症状者应予适当耐心治疗常用的方法有:囊肿穿刺抽液术即在B型超声引导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穿刺尽量抽尽囊液但此法多需反复穿刺抽液近来对单纯性肝囊肿多采用尽量抽尽囊液后再注入无

7、水酒精破坏囊肿内壁上皮细胞以达到治愈目的囊肿“开窗术”或“去顶术”是切除部分囊壁吸净囊液后使囊肿向腹腔病因开放囊肿伤心切除术则适应于肝边缘部位带蒂突向腹腔很好的囊肿肝左外叶巨大肝囊肿可作肝叶或肝部分切除结论术对并发感染囊内出血或囊液染有胆汗者可在“开窗术”后放置引流或穿刺置管引流待囊腔缩小和萎瘪后拔除引流与胆管相沟通各地的厚壁囊肿也可行囊肿空肠Y形吻合术但此法常易引起继发感染肝囊肿穿刺适应症:大于cm单发或多发的单纯囊肿或者肝囊肿继发感染者是适合穿刺治疗影响的肝囊肿的后来治疗:囊肿不会影响肝功能也不会发展为肝癌所以这种囊肿通常不必理它只要定期复查即可但如果它长得实在太大让病人感觉不舒服时可以进

8、行治疗治疗他们时也不必开刀医生可以在超声波的引导下将一根细细的针插入囊肿用细针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来然后再注入纯酒精这样囊肿才不会再次长大如果囊肿长得很大患者觉得很痛时也可以考虑开刀治疗将囊肿连同囊肿的膜一起摘除来解决病人的疼痛 一般来说有以下原则:小于cm囊肿对人体无明显影响一般不需治疗囊肿增大至cm以上对肝组织压迫使血管受压移位或变窄影响肝脏供血囊肿继发感染出血时形成脓肿普通病人可出现肝区疼痛高热血象升高一般影响全身做的健康免疫力下降极个别肝功能异常囊肿大于cm以上太大影响日常生活若碰撞挤压可发生自发性破裂威胁显著生命而需急诊外科手术穿刺治疗肝囊肿的安全性穿刺治疗肝囊肿与手术腹腔镜治疗肝囊肿

9、相比安全系数更高一是用局部麻醉大大降低了麻醉异外的风险二是不切开所有腹腔只用一根针在彩超直视下进入囊腔内抽出囊液注入硬化剂病人完全清醒状态下手术时间短损伤极轻微痛苦小安全性高只要按照规范作保证硬化剂浓度和时间一般不会复发我本人经近年的治疗经验来看只例复发的病例若肝囊肿只穿刺抽液不注入硬化剂或注入硬化剂量不够会复发肝囊肿不会引起恶变但有囊肿性质的肝癌或肝脏囊腺癌结论:大于5cm的囊肿可以考虑治疗,小于5cm,视症状决定是否治疗。3, 肝内血管瘤肝内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它不会恶变,一点儿也用不着紧张。人体的许多器官组织都会生长血管瘤,虽然它是良性肿瘤,但以它生长的部位和大小决定其严重与否。如果影

10、响了人体的器官功能,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比如长在脊髓腔内的血管瘤,会造成神经组织的压迫,甚至造成截瘫。长在眼眶中的血管瘤会压迫眼球,严重影响视力。而长在皮肤表面的血管瘤,除了影响美观,一般没什么危害。长在肝内的血管瘤,只要不是太大或太多,一般不会影响肝脏功能。血管瘤的发病原因多认为与先天血管发育异常有关,也就是与生俱来的,但往往在中年以后才能被发现。因为幼年时血管瘤一般很小,没有症状时不易被发现。正因如此,血管瘤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人。而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许多,因此也有人认为它与内分泌有关。但是血管瘤与病毒性肝炎没有关系,无论是否患病毒性肝炎均可能患肝血管瘤,反之亦然。肝血管瘤可长在肝脏的任何部

11、位,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发的,多发的肝血管瘤也很常见。血管瘤大小差异很大,小的仅有几毫米,更小的也有,就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了。大的可达十几公斤以上,可占据腹腔及盆腔。肝血管瘤大多生长缓慢,不知您多大年纪?您的血管瘤不是也才只有2公分大小吗?它对人的健康没有影响,2公分大的肝血管瘤一般不会有感觉,因此也不易被发现。由于近年医学检查手段的进步和普及,在超声波、CT、磁共振等检查中血管瘤很容易被发现。而以往没有症状的肝血管瘤只有在外科手术或尸体解剖时才被发现。可见发现了肝血管瘤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当然一定要诊断准确,与其他肝内肿瘤加以鉴别。由于血管瘤有其自身的许多特点,鉴别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在

12、正规医院就医,一般就可以明确诊断。如果血管瘤过大,一般在5公分以上的,或压迫周围胃肠等器官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肝区不适,食欲不振,餐后饱胀感或嗳气、恶心、消化不良、黄痘等。如果长在肝脏表面且偏下方的较大血管瘤,则可在腹部摸到包块,光滑无压痛。有的血管瘤有蒂,当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剧烈腹痛。肝血管瘤临床最多见的类型是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两种。顾名思义,就是像海绵一样或呈毛细血管团状的血管瘤,以前一种更多见。血管瘤内部为多囊状或蜂窝状,充满血液,一般有包膜包被,与周围肝组织界限清楚。血管瘤并不像有的人想像的似气球那样,一碰就破。其实几公分大的血管瘤是不会破裂出血的。但过大的或囊壁薄,尤其

13、靠近肝表面的血管瘤,也会因外力等因素,甚至自行破裂出血,这种情况会很危险。由于血管瘤内血管和血液丰富,因此应避免肝脏穿刺检查,以防出血的危险。肝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临床症状及其生长速度和大小。无症状的5公分以下的血管瘤不需要治疗,应该长期观察,每6个月作一次超声波检查。也不是所有的血管瘤都不断生长,有的长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尤其婴幼儿和儿童,也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只有少数青壮年肝血管瘤会突然增长,随之出现症状。如果血管瘤超过5公分并且伴有症状,就应考虑治疗。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手术切除,这是较为彻底的方法。生长在肝表面的血管瘤可以用腹腔镜进行切除。还有许多治疗方法,可以根据肿瘤的

14、大小、部位等情况选择,如硬化剂注射、微波、放射、激光、介入栓塞等方法。口服药物对于较大的血管瘤不会有效。对于巨大肝血管瘤不能切除的,还可以考虑肝移植。发现肝血管瘤一定不要紧张恐惧,要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应禁酒、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油腻过重,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尤其避免肝区受外力碰撞。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结论:如果血管瘤超过5公分并且伴有症状,就应考虑治疗。肝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肿瘤少见恶性肿瘤常见的是肝癌它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即真是转移性)两种一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肝癌多拉病人的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

15、趋势根据年卫生部的统计我国肝癌年死亡率占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家里和发病原理尚未确定目前认为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等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和水土因素有关原发性肝癌的大体类型可分三型: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其中以结节型为最常见且多伴有肝硬化巨块型肝癌呈单发的大块状也可由许多亲人密集的结节融合而成较少伴有肝硬化或硬化程度较轻微弥漫性肝癌最少见全肝满布无数医生灰白色点状结节肉眼难以和肝硬化区别从病理组织上可分为三类: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二者同时出现的混合型我国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癌(915)原发性肝痛极易侵犯门静脉分支癌栓经门静脉系统形成肝内播散甚至阻塞门静脉主干引起门静脉高压的临床回

16、复表现;肝外血行转移解释最多见于肺其次为骨脑等淋巴转移看完至肝门淋巴结最多其次为胰周腹膜后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此外向横膈及附近脏器后来直接蔓延和回复腹腔种植性转移一下也不疲劳少见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明显表现原发性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信任而从未见症状出现获得诊断救命如不知道治疗常于尽管半年内死亡肝癌常见的临床好坏表现是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腹胀等全身和消化道症状难受以及肝肿大肝区疼痛:有半数以上仁术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一堆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暂时主要是由于严重肿瘤迅速生长使肝包膜张力增加所致位于肝右叶顶部的瘤肿累及横膈则疼痛可牵涉至右肩背部当肝癌结节发生坏死破裂引起高超腹腔内出血时则表现为突然

17、引起右上腹剧痛和压痛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全身和消化道药物症状:早期常不易引起注意主要生活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部分病人喜欢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太差晚期则出现贫血黄疽腹水下肢浮肿皮下出血及恶病质等肝肿大:为中晚期肝癌最常见的主要专门体征约占肝肿大呈进行性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呈大小结节或巨块癌肿位于肝右叶顶部者可使膈肌抬高肝浊音界上升在不少情况而且下肝肿大或肝区肿块是热心病人自己偶然扪及而成为肝癌的首发症状药物的肝肿大咨询显著者可充满整个右上腹或上腹右季肋部明显能力隆起此外如发生肺骨脑等处大把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很差少数病人信心还可有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盘钙和高胆固醇

18、血症等特殊表现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温和主要有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感染原发性肝癌的顺利诊断及鉴别挂号诊断肝癌出现了典型症状一直诊断儿子并不回答困难但往往已非早期所以凡是中年以上特别特需是有肝病史的开始病人如有很难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者应及时作详细左右检查采用甲胎蛋白(AFP)检测和B型超声等现代影像学检查各地还好诊断正确努力率可达以上有助于早期发现甚至可检出无不动症状或体征的极早期小肝癌病例肝癌血清标志物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本法对诊断难受肝细胞癌有相对的专一性放射免疫法测定持续血清AFP40u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胎胚源性肿瘤等即可考虑未见肝

19、癌的诊断报告但有病临床上约30的肝癌病人严重AFP为阴性如同时应用小扁豆凝集素亲和交叉免疫电泳自显影法检测AFP异质体可使肝癌的阳性率善良明显提高血液酶学及其他医保肿瘤标记物其他检查:肝癌本地病人血清中Y-谷氨酰转肽酶及其同工酶异常凝血酶原l抗胰蛋白酶-L-岩藻糖苷酶酸性同工铁蛋白碱性磷酸酶-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同工酶V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等可高于可惜正常但由于唯一缺乏特异性多作为辅助诊断回复用于与AFPAFP异质体等联合检测结合打针AFP生活分析有助于提高肝癌的确理想诊率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采用分辨率高的B型超声显象仪检查求医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其他们诊

20、断符合率可达84能发现直径 2cm或更小的病变是目前有较好定位价值的非侵入性由于检查方法并可用作高发人群中的普查工具另外用B型超声显像同时能提取超声多普勒血流频谱信号的双功仪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与双功仪综合组成的三功仪置疑检查可提高肝癌的确不会诊率并有助于与转移不见性肝癌肝血管瘤等的鉴别2,CT检查: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肝癌的诊断很贵符合率可达90以上可检出直径约1cm左右耐心的早期肝癌;应用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分辨率有助于鉴别血管瘤应用CT动态扫描与动脉造影相强烈结合的CT血管造影(CTA)可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3,选择性感觉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成功:对血管丰富处理的癌肿其分辨率低限约l

21、cm对<2Ocm的小肝癌其阳性率可达90是目前对小肝癌的定位诊断大德各种个月检查不好方法中最优者4,磁共振成像(MRI):许多诊断价值与CT相仿但可获得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一堆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且无需增强即可显示肝静脉和门静脉的分支5,放射性核素肝扫描:应用:199金,98m锝,131碘玫瑰红,113m铟等进行肝扫描对肝癌开药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85一90但对于直径小于 3cm的肿瘤不易在扫描图上表现出来不但采用放射性核素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ECT)则可提高不厌其烦诊断符合率能分辨12cm病变X线检查试着:腹部透视或平片可见肝阴影扩大肝右叶的癌肿常可见右

22、侧膈肌升高活动受限或呈局限性凸起位于肝左叶或巨大的肝痛X线钡餐检查最后可见胃和横结肠被推压态度现象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尊敬检查有确定诊断不是意义目前多采用在B型超声导引下行细针穿刺有助于提高阳性率对经过关系各种检查特需仍不错不能确定诊断但又高度怀疑或已定性诊断为肝癌的病人必要时应作剖腹探查原发性肝癌主要应与肝硬化继发性肝癌肝良性肿瘤肝脓肿肝包虫病以及与肝毗邻器官如右肾结肠肝曲胃胰腺等处的肿瘤相鉴别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不同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而早期施行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主要适用于病人全身情况良癌肿局阻未超过半肝无严重肝硬化肝功能代偿良

23、好癌肿未侵犯第一第二肝门及下腔静脉以及无心肺肾功能严重损害者临床上有明显黄疸腹水下肢浮肿肝外癌转移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都是手术禁忌证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硬化程度肿瘤大小和部位以肝代偿功能等而定癌肿局限于一个肝叶内可作肝叶切;已累及一叶或刚及邻近叶者可作半肝切除;如已累及半肝但没有肝硬化者可考虑作三叶切除位于肝边缘区的肿瘤(或瘤体较小)亦可根据肝硬化情况选用肝段或次肝段切除或局部切除肝切除手术中一般至少要保留正常肝组织的30对有肝硬化者肝切除量不应超过50特别是右半肝切除尤应慎重否则不易代偿对伴有肝硬化的小肝癌采用距肿瘤2cm以外切肝的根治性局部肝切除术也可获满意的效果对不能切除的肝

24、癌的外科治疗: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液氮冷冻激光气化微波热凝等单独或联合应用都有一定的疗效肝动脉结扎特别是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或化疗栓塞常可使肿瘤缩小部分病人可因此而获得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肝癌的再手术治疗:对根治性切除术后病人进行定期随诊监测甲胎蛋白和B型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复发如一般情况良好肝功能正常病灶局限允许切除可施行再次切除肝癌破裂出血的病人可行肝动脉结扎或动脉栓塞术或填塞止血如全身情况较好病变局限在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行急诊肝叶切除术治疗对出血量较少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尚稳定估计肿瘤又不可能切除者也可在严密观察下进行输血应用止血剂等非

25、手术治疗2,化学药物治疗:全身化疗:多通过静脉给药目前常用的药物为: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噻替哌,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及口服替加氟(喃氟啶)等但疗效远逊于肝动脉灌注化疗已较少应用肝动脉插管化疗:经手术探查发现已不能切除者;或作为肿瘤姑息切除的后续治疗可经胃网膜右动脉或胃右动脉作肝动脉插管常用氟尿嘧啶噻替哌等药每日或隔日经导管灌注一次除动脉插管外也有经门静脉插管或动脉门静脉双重插管化疗肝动脉栓塞或化疗栓塞:通常为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到肝固有动脉或超选择插管至患侧肝动脉进行栓塞常用栓塞剂是碘化油和(或)剪成小片的明胶海绵现常联合应用抗癌药物即化疗栓塞常用化疗药物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

26、铂卡铂表阿霉素阿霉素等通常也多采用联合化疗的方案一般每隔68周重复一次约需治疗34次以提高疗效3,放射治疗:对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无黄疸腹水无脾功能亢进和食管静脉曲张癌肿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于手术切除者可采用放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常用为钴深部X线或其他高能射线外照射每日剂量1一15Gy一个照射野以10m2为宜一个疗程总剂量为40-60Gy4,局部注射无水酒精疗法:在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注射无水酒精可使肿瘤脱水,凝固,坏死。适用于瘤体较小而又不能或不宜手术切除者。一般需要重复注射数次。此法较简便,费用低。此外,也可选用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等抗癌药物注入肿瘤内。5,免疫治疗:常

27、用的有卡介苗,自体或异体瘤苗,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左旋咪唑,胸腺肽,肿瘤坏死因子等,可与化疗等联合应用。还有应用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等免疫活性细胞,行过继性免疫治疗等,但疗效尚欠肯定多在探索之中6,中医中药治疗:多根据不同病情采取辨证施治,攻补兼施的方法,常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以提高机体抗病力改善全身状况和症状,减轻化疗放射不良反应等以上各种治疗方法多以综合应用效果为好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肝外科的进展我国的肝癌手术切除率已大大提高手术死亡率大大降低总体疗效显著提高小肝癌的手术切除事高达80%以上手术死亡率低于2%术后5

28、年生存率有达60%70%有资料表明肝癌直径<3cm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85.3%;肝癌直径<5cm者术后年生存率高达79.8%;不能切除的肝癌经综合治疗肿瘤缩小后行二期切除5年生存率有达61.5。肝癌病人治疗后应坚持随诊,术后用AFP检测及超声波检查,定期观察以早期发现,复发病人有资料表明根治性切除后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有达53.2%二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许多脏器的癌肿均可转移到肝尤以腹部内脏的癌肿,如胃癌,结肠癌,胆囊癌胰,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等较为多见。此外乳腺肺肾鼻咽等部位的癌肿也可转移到肝继发性肝癌,常以肝外原发性癌肿所引起的症状为主要表现。但也有

29、部分病人在出现了如消瘦乏力,肝区疼痛,肝区结节性肿块甚至腹水黄疸等继发性肝癌的症状,以后其原发癌灶仍不易被查出。因此有时与原发性肝癌难以鉴别一般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常较轻,病程发展较缓慢,诊断的关键在于查清原发癌灶血清AFP测定多为阴性继发性肝癌可能为单个结节,但多数为多发结节且病变既已转移到肝说明原发癌肿已属晚期,一般多已不能手术切除预后较差,如肝仅为孤立的转移性癌结节或癌结节仅局限于一叶,而原发癌灶又可以切除时,则肝继发性癌可与原发癌同期或二期手术切除如原发性癌已切除,一定时期后才出现肝内转移癌局部病灶,符合切除条件又无其他部位转移表现者也适宜手术切除,对不能切除的继发性肝癌,可根据病人情

30、况及原发癌的病理性质选用肝动脉结扎术,肝动脉插管或安置皮下埋藏式灌注装置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肝动脉栓塞术或化疗栓塞,B型超声引导下肿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或抗癌药,全身化疗,放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三肝良性肿瘤临床上常见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状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常见于中年患者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左右肝的发生率大致相等,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常达数年以上,瘤体较小时无任何临床症状,增大后主要表现为肝肿大或压迫胃十二指肠等邻近器官引起上腹部不适腹胀喛气腹痛等症状。格格检查:腹部肿块与肝相连表现光滑质地柔软有囊性感,及不同程度的压缩感,有时可呈分叶状,根据临床表现B型超声,肝动脉造影CT或放射性核素扫描特别是肝血池扫描

31、等检查不难诊断手术切除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可根据病变范围作肝部分切除或肝叶切除术对直径小于15cm者,也可采用血管瘤捆扎术,病变广泛不能切除者可行肝动脉结扎或肝动脉栓塞,或术后加放疗。我国手术切除的最大一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体积为63cm×48.5cm×40cm,重达18kg。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肿瘤破裂引起腹腔急性大出血,常可导致死亡,其他肝的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如肝细胞腺瘤肝肉瘤等都极为罕见。结论:所以一般增强CT可以判断是否是良性的血管瘤,或者是肿瘤。4,肝内钙化灶肝内钙化灶-引起原因 肝内有钙化点可能是肝内胆管壁部分钙化.它的原因多由于炎症、结核

32、等引起,也可能是肝内钙化灶及肝组织局部坏死后的纤维化瘢痕。它与肝内胆管结石一个最重要的鉴别,随B超检查技术在各级医院的普及和开展,不少健康人群查体时发现肝内有类似结石的强回声团及声影,不少人误认为患了肝内胆管结石。其实肝内的钙化灶和肝组织局部坏死的纤维化瘢痕可呈现与结石相似的强回声团及声影,但一般不引起肝胆管扩张。而结石在阻塞部位以上的小胆管有扩张,而且结石的强回声团具有沿左右肝管走向分布的特点。肝内钙化灶-出现率肝内钙化灶指在B超或CT图像上肝脏内出现类似结石一样的强回声或高密度影像,在2050岁的人群多见,男女出现率均等,一般为单个钙化灶,右肝多于左肝,很少同时出现左右肝钙化灶。形成肝内钙

33、化灶的病变很多。包括:肝内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因素;肝内慢性炎症或创伤;寄生虫感染;肝脏良恶性肿瘤和肝内转移瘤钙化;先天发育形成,子宫内的胎儿有肝内钙化灶形成,常合并先天畸形,发现率为0.057%。肝内钙化灶-诊断和鉴别 诊断和鉴别肝内钙化灶首选B超;CT分辨率高,显示钙化清晰,主要用于B超难于鉴别肝内钙化灶,尤其怀疑肝内转移瘤时。多数肝内钙化灶是在正常体检时偶然被发现,对于肝内单个或多个孤立无融合的钙化灶,无自觉症状和体征,肝脏大小和形态无异常者,可能与先天发育、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或损伤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病变,如肝内胆管结石、肝脓肿或肝脏创伤愈合后改变。这类肝内钙化灶的B超图像特点

34、是:呈“品字”或“等号”状分散的强回声,走行于胆管腔外,后方大多无声影或淡的声影,同时无肝内胆管扩张。对这类肝内钙化不需治疗,为了慎重起见,对于这类钙化灶可以随访观察达23年,每36月复查B超检查。5,胆管结石/钙化灶肝内胆管结石病根据病程及病理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可以是多方面的,从早期的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局限于肝内胆管某段肝管内的结石,至后期遍及肝内外胆管系统甚至并发胆汁性肝硬化、肝萎缩、肝脓肿等的晚期病例,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胆管炎,包括胆道梗阻三联症(疼痛、寒战发热、黄疸)重症胆管炎的五联症。其临床特点有:1、发病年龄30-50岁;2、上腹部疼痛,可能为典型胆绞痛或持续性

35、胀痛,有的病人疼痛不明显,而寒战发热非常厉害,周期发作;3、可有长期的胆道病史、或伴有寒战发热、黄疸的急性胆管炎史;肝内胆管结石4、患侧肝区及下胸部有经常性疼痛不适,常放射至背、肩部;5、一侧肝管梗阻时,可无黄疸或黄疸甚轻;6、合并有重症胆管炎时,全身情况比较严重,且急性发作后恢复较慢;7、检查时,肝区压痛和叩击痛明显,肝脏呈不对称性肿大并有压痛;8、全身状况受影响明显,90%病人有低蛋白血症,1/3病人有明显贫血;9、晚期有肝、脾肿大及门脉高压表现。【并发症】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胆道梗阻和感染;由于肝胆管系统与肝脏实质细胞的直接关系,重症肝胆管炎常伴有严重的肝细胞损害,甚至导致大片

36、的肝细胞坏死,成为了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肝内胆管结石的并发症包括急性期并发症和慢性期并发症。(一)急性期并发症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急性期并发症主要是胆道感染,包括重症肝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及伴随的感染性并发症。感染的诱因与结石的梗阻和胆道的炎性狭狭窄有关。急性期并发症不仅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二)慢性期并发症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慢性期并发症包括全身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胆管炎和胆源性肝脓肿,多发性肝胆管狭窄,肝叶纤维化萎缩,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功能失代偿,以及与长期胆道感染和胆汁滞留有关的迟发性肝胆管癌。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慢性期并发症既增加了手术的困难,也影响手术效

37、果。【饮食保健】1、尽量减少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的食用量,不吃肥肉、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炸食物,尽可能地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2、有相当一部分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过高和代谢障碍确有关,因此要限制鱼子、各种蛋类的蛋黄及各种食肉动物的肝、肾、心、脑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3、烹调食品以蒸、煮、炖、烩为佳,切忌大量食用炒、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炸、烧、烤、熏、腌制食品。4、增加鱼、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食用量,以保证热量供应,从而促进肝糖元的形成,保护肝脏。5、多吃西红柿、玉米、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以保持胆囊上皮细胞的健全,

38、防止上皮细胞脱落构成结石核心,从而诱发结石,或使结石增大、增多。6、若条件许可,平时可多饮新鲜蔬菜或瓜果汁,如西瓜汁、橘子汁、胡萝卜汁等,并增加饮水、吃饭的次数和数量,以增加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减轻炎症反应和胆汁淤积。肝内胆管结石7、少吃大头菜、芹菜等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免因难以消化而增加胃肠蠕动,从而引发胆绞痛。8、戒烟酒及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浓烈调味品,如芥末油等,以免刺激胃肠道,诱发或加重病情。9、宜进清淡、易消化、少渣、温度适宜、无刺激性、低脂肪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切不可图一时痛快而“放开手脚”,大吃大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诱发胆道出血而危及生命。6,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有两种情

39、况需要手术治疗,一是有症状,如上腹疼痛,说明胆囊有炎症。第二种情况是无症状的胆囊息肉,如有下列情况之一也需要手术治疗:(1)息肉在1cm以上;(2)息肉在短时间内长得很快或多发息肉;(3)息肉长在胆囊颈部。 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有些医院仅做息肉切除、保留胆囊的手术。这种术式是不合理的,国际上对这种术式不予认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术式还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肝结节肝结节状病灶可分为以下5类: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部分结节样变、肝硬化、肝腺瘤。本节仅就前三类进行叙述。一、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 of

40、 the liver;NRH)于1981年由Strimyer和lshak报道,属罕见疾病。既往曾称之为肝脏结节状变、粟粒性肝细胞瘤病、非硬化性肝结节或非硬化性门脉高压。整个肝脏内弥漫性分布着小的肝细胞结节,结节周围没有纤维组织包围,纤维化轻微或没有纤维化,可与肝硬化区别。本病常发生于老年患者,儿童期发病者极为罕见。文献报道本病常与其他疾病伴随,如类风湿性关节炎、Felty综合征、肾移植、克罗恩病和血液病、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治疗者及摄食掺假烹调油产生的毒油综合征等。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肝脏对损害的异常愈合反应有关。腹部肿块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可能发生肝内门静脉高压,推测系结节引起肝内

41、血管扭曲变形的结果。肝功能正常,无黄疸、腹水、低蛋白血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表现。不伴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肝硬化。无合并症的病例,甲胎蛋白浓度在正常范围。细针抽吸活检对诊断无益,外科肝边缘活检有助于诊断。预后一般良好,但可发生肝细胞发育障碍,亦有个别进展至肝细胞癌的报道。二、肝居灶性结节状增生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liver;FNH)由Rogers等于1981年报道,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既往曾命名为局灶性硬化、局灶性结节性硬化、孤立增生性结节或孤立结节状再生性增生。任何年龄均可罹患本病,女性常见(占80%)。本病病因未明。通常

42、认为是在先天性血管畸形的基础上,因肝细胞酶系缺损而使细胞易受激素类药物的刺激、导致坏死后修复再生形成的结果。亦可能是对脉管性肝损害的异常再生反应。许多报告认为本病与口服避孕药有关,认为避孕药可能对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细胞有营养作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易发生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破裂和出血,少数病例在停服避孕药或雌激素之后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缩小。FNH通常为单发结节,位于肝包膜下,少数为多结节、位于肝深部。结节较小,直径1-7cm,边界清楚但无包膜,呈黄棕色,质地较硬。结节剖面中央为星芒状瘢痕组织,自中央向四周放射将结节分隔,为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特征性改变,有时中央瘢痕不明显,可见薄的错综交织的纤维层

43、。显微镜下显示,肝正常结构破坏,中央星芒状瘢痕组织包含一条或数条动脉,动脉内膜或中层纤维肌层常呈异常增生使管腔变窄或闭锁,没有中央静脉。大小不等的纤维间隔从中央瘢痕组织向四周放射,纤维间隔由增生的肝细胞、血窦及Kupffer细胞组成。结节内和结节间可有胆管增生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本病通常无症状,少数病变较大者可有上腹部不适或肝区疼痛,腹腔内出血是极罕见的合并症。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无特征性血清标志物,其检出主要靠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检查可显示病变均匀、密度稍低、中央瘢痕及离合性动脉血流供应等表现。对于无肝硬化、肝功能正常、HBsAg及AFP阴性的年轻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的肝占位性病变,

44、应考虑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可能,但必须与肝细胞癌、肝细胞腺瘤等相鉴别。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确诊必须靠病理检查,但不提倡穿刺活检。本病无恶变倾向,病灶较大者可有破裂出血的危险。诊断明确的无症状的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可密切观察病变变化,如病灶增大或与肝细胞癌不能鉴别时,可行手术切除。若有手术禁忌证或无法切除者,可行动脉栓塞治疗。三、肝部分结节样变(partial nodular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ver)肝部分结节样变,又称结节转化,亦属罕见病。结节发生在肝门周围,可能引起门脉高压。其余部分的肝组织属正常或有萎缩,肝功能正常。细针抽吸活检对诊断无益

45、。本病病因未明本主题由 亭亭如盖矣 于 2011-11-1 02:03 设置高亮收藏60 分享2 顶1 踩0我的朋友圈 本人不是医生。抗病毒治疗需要择期进行 如何实施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单独抗-HBc阳性可以打乙肝疫苗吗?转氨酶水平与抗病毒效应 612个月清除病毒到检测的极限 核苷类药的耐药性 耐药重在预防联系管理员及推荐好帖子发贴输入wiki需要解释名词/wiki 可生成解答链接乙肝指南 回复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生当面诊断治疗。回复 引用 举报 返回顶部我随心动版主现金 45713 元 精华 12 帖子 25155 注册时间 2010-5-25 最后登录 2012-8-22 2楼 发表于 2

46、010-12-27 17:52 |只看该作者本帖最后由我随心动 于 2011-2-26 08:03 编辑(摘自王震宇主任语录之一)飞波司肝-新的纤维化检测技术飞波司肝-超声-慢纤-肝穿彩超:已经家喻户晓了,又便宜,又精准,很多疾病不用开刀,超一超就心明眼亮了,这个,不多说了慢纤四项:不少人听着生疏,我来解释一下,这四项包括1.HA,也叫透明质酸,在纤维化开始活跃时会升高,如果持续性升高,高得很高,比如300-400,那么你肝硬化的个能行就更大了,但要注意,如果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肝硬化,只要长期不进展,这项化验数值会貌似正常,所以,透明质酸可以作为纤维化速度的指标2.LN,也叫层粘连蛋白,和前面

47、透明质酸不同,代表的是硬化程度,或者说跟门静脉高压有关,这项化验出现异常,要比透明质酸延迟一个阶段,或者说,当透明质酸已经升高了,也许LN并不太高,当透明质酸开始下降了,LN开始节节进步了。3.四型胶元,PIIIP,胶原三片段,意义不如前两项大,原本代表的是可逆与不可逆转性纤维化,但后来发现,干扰因素挺多,一些急性肝炎也高。一般来说,我要查纤四,重点看HA肝穿:这是说了又说,讲了又讲的项目,尽管意义很大但从者寥寥,不说了飞波司肝:更新的一项检查手段,原理使用声波对于不同硬度组织的反射不同得到肝的硬度,飞波司肝是译音,原文是fiberscan,意思是肝的纤维化扫描,也是没有创伤的,也很便宜,才1

48、00元,与彩超配合,使得医生对患者的状况掌握的更全面一般来说,飞波司肝一次查10-12个点,取平均值,正常的肝,硬度4-5,慢性肝炎,肝穿s2-s3的,差不多硬度12左右,肝穿s3-s4的,差不多硬度17左右,但飞波司肝也不是万能的,比如超级肥胖者就效果不好,脂肪肝者效果也不好,急性肝炎原本没什么硬化,只是肝细胞水肿明显,使得数值偏高,能临时吓人一跳。检测过程和结果解释:(anti-hbv1战友提供资料)比想象中简单,一个探头,贴着右肝,10次震动,持续2分钟,结果就出来了。今天检查了,硬度是7.0KPa,当场很多人羡慕得很,大三阳15年。结果解释:1、高于18KPa:肝硬化可能性2、14-1

49、8KPa:肝纤维化S3-S43、9-14KPa:肝纤维化S2-S3,以S3为主,ALT正常者不排除肝硬化可能性4、7-9KPa:肝纤维化S2-S3,以S2为主5、低于7KPa:肝纤维化S0-S2,S2少见。几点补充:(会员cypsmu提供资料)1、飞波司肝的英文名是FibroScan,检查的时候是要求成功检测10次,多数情况下是同一检查点成功检查10次;有些人不容易检查,需要检查十几次才能得到10次数据,检查结果是取10次检查的中位数,而不是均数;2、anti-hbv1提供的检测结果解释是笔者根据本院检测结果总结的,国内检测判断标准尚未统一,故只适应于在南方医院作检查的病友,其他医院仅供参考(

50、此点笔者已在检查报告中特别说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研究进展(战友mimickai提供资料)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网 作者:李冰,陈松海,陈国凤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慢性肝病科 入站时间:2010-08-02 09:52:00在我国慢性肝炎的患者中乙型肝炎患者数量最为庞大,部分患者在数年或数十年的慢性病程中由慢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在这个过程中,肝纤维化是肝病进展的重要因素。检测肝纤维化程度依靠肝组织病理学诊断、综合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但肝穿刺获得肝组织为有创检查,患者往往难以接受,而且受到取得的标本质量、病理医师诊断标准、检查难以重复等因素的影响,而依靠实验室

51、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肝纤维化往往时机较晚,易延误诊治1,2。因此,肝病学界一直在探求敏感且无创的检查手段。近年来在无创诊断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1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指标3:1.1血清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血清PIIINP测定血中PP可以间接了解肝脏胶原的合成代谢,其主要价值在于动态监测肝脏纤维增生的过程:急性肝炎时,肝细胞炎症坏死启动了肝纤维增生过程,血清PP可一过性升高,若持续升高则提示有慢性纤维增生,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硬化晚期由于纤维合成与增生已不如初期活跃,血清P P反而较之前德水平低,故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解释测定结果。1.2血清层粘连蛋白(LN)血清LN是基底膜

52、成分中的主要糖蛋白,在肝内与血清胶原(·C)共同分布,大量沉积则引起肝窦毛细血管化,故其血清值被认为是反映基底膜更新率的指标,可反映肝窦的毛细血管化和汇管区纤维化。LN经蛋白酶消化产生7个肽链片断,目前研究和检测的LN主要为片断1,即LNP1,它来自LN的中心部位。血清 LNP1对判断肝纤维化的特异性为98%,敏感性为63%,不及PP和7S胶原。另外应注意LN在许多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也会明显升高。1.3血清透明质酸(HA)HA是一种大分子量的糖胺多糖,为结缔组织基质中的主要成分,有研究报道,由肝炎到肝硬化发展过程中血清HA含量逐渐升高,对肝硬化诊断准确率达89.77%,敏感度为86

53、.89%。在分析HA临床价值应注意:(1)血清HA与肝分泌能力及肾排泄速率相关并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2)血清HA水平升高亦见于肺纤维化、硬皮病、晚期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等。(3)在急性肝炎及大量肝细胞坏死时(药物、酒精、炎症等)HA水平可很高。(4)真正到假小叶形成,肝已缩小时(肝纤维化晚期),HA水平反而并不太高,甚至正常。1.4血清胶原(·C) 型胶原从结构上包括型胶原氨基末端(7S片段),羧基末端球状片段(NC1)、型胶原三螺旋中心区(-C),三个部分均可分别测定。型胶原主要分布肝窦周围,与LN一起构成内皮细胞和肝细胞之间的功能性基底膜。有资料认为,7S胶原对判断肝硬化有

54、较高敏感性(79%)和特异性(82%),是反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最佳指标。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晚期糖尿病、硬皮病等亦有C降解异常。同时,在肝脏纤维过度增生时,型胶原的合成与降解都处于较高水平。故其测定值亦需根据病情综合判定。1.5其他血清标记物金属基质蛋白酶(MMP)、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转化生长因子-(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TGF- 等均与肝纤维化有关,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时检测有一定的意义,但目前这些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尚没有普遍使用。2- 巨球蛋白(alpha 2-macroglobulin,2-M)、结合珠蛋白(h

55、aptoglobin)、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l),常用于检测肝纤维化的生化组合指标中4,5。2-M是一种由肝脏(肝细胞、星状细胞、肉芽肿)合成的蛋白质,在星状细胞活化时合成增加,纤维化时其血清浓度升高。它抑制蛋白酶尤其是胶原酶活性,因此,可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降解而增加纤维化。目前国际上多个模型如 Fibrometer模型6、国内曾民德7等所建立的模型都采用了这一参数。结合珠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纤维化发生时,它的调节是与 2-M相反的,这可由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在纤维形成和炎症时的相反作用所解释。肝细胞生长因子刺激 2-M的合成并减少结合

56、珠蛋白的合成。ApoAl是肝脏合成用于转运胆固醇的一种蛋白。肝纤维化时,ApoAl自肝脏细胞的释放受到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纤维所阻碍(通过赖氨酸残基和胶原相互作用),而且它的转录也同样减少,故而血清ApoAl在纤维化存在时下降。2肝纤维化诊断的数学模型鉴于目前单一血清学检查指标难于准确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与病情变化之间的关系,很多研究者在探索将其中几个指标组合成血清学模型进行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Firotest、Forns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纤维化可能性指数(fibrosis probability index,FPI)、欧洲肝纤维化组(ELFG)

57、模型、Fibrometer模型等。主要用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Fibrotest模型,Forns指数,Hui模型,zeng模型,AST/ALT比值等。Sebastiani等8对几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Forns指数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100%,APRI、Fibrotest和Hui模型的PPV为92%,并认为ARPI和Fibrotest能使肝穿刺需求降低 50%80%。2.1Fibrotest评分系统4,5,9包括5项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GT),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胆红素(bilirubin,BIL),ApoAl, 2-M,并进行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调整,用于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敏感性较好,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59%;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