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刺法中职_第1页
毫针刺法中职_第2页
毫针刺法中职_第3页
毫针刺法中职_第4页
毫针刺法中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11-261acupuncture techniques2021-11-262 掌握毫针的基本知识,熟悉毫针刺法的进掌握毫针的基本知识,熟悉毫针刺法的进针操作。针操作。 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30:42:194皮肤针(梅花针)皮肤针(梅花针)0:42:1952021-11-266针尖 松针状松针状 钩钩 钝钝针柄 圈柄、花柄(盘龙针)平柄、管柄圈柄、花柄(盘龙针)平柄、管柄针尾 角度角度 艾灸艾灸 针身 光滑挺直光滑挺直 弹性弹性 锈蚀锈蚀 弯曲弯曲 针根 牢固牢固 锈蚀锈蚀 松动松动构造与检查2021-11-267长短规格粗细规格寸寸11.52

2、2.5345毫米毫米mm2540506575100125号数号数26272829303132毫米毫米mm0.450.420.380.340.320.300.28规 格2021-11-268针刺操作,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针刺操作,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 刺手刺手 ”按压穴位局部的手称为按压穴位局部的手称为“ 押手押手 ”l临床施术时,一般是右手持针,左手按临床施术时,一般是右手持针,左手按压,故称:压,故称:l右手为刺手,右手为刺手,l左手为押左手为押(压压)手。手。进针进针2021-11-269刺手的作用刺手的作用掌握毫针掌握毫针刺手持针的姿势刺手持针的姿势 以以拇、食、中指拇、食、中指三指夹持三

3、指夹持 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 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 快速透入皮肤,再行捻转,快速透入皮肤,再行捻转, 刺向深层。刺向深层。2021-11-2610押手的作用押手的作用 主要是主要是固定穴位固定穴位皮肤,皮肤,使针能准确地刺中腧穴,另使针能准确地刺中腧穴,另外可外可夹持针身夹持针身,以助刺手进,以助刺手进针,使长针针身有所依靠,针,使长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不致摇晃和弯曲。 2021-11-2611长短粗细 个人情况个人情况 年龄年龄 性别性别 体质体质 胖瘦胖瘦 部位部位 头面头面 四肢四肢 胸背胸背 腰臀腰臀 病情病情 虚实虚实

4、表里(深浅)寒热表里(深浅)寒热 急慢急慢 注意:一穴一针一穴一针 选择针具 质量(地)不锈钢针不锈钢针 金针金针 银针银针 磁极针磁极针 检查各部检查各部2021-11-2612选择体位 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便于留针、患者舒适仰卧位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前侧面)腧穴部分(前侧面)腧穴常用体位仰卧位仰卧位 俯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侧卧位 仰靠坐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侧伏坐位2021-11-2613体 位俯卧位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

5、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常用体位仰卧位仰卧位 俯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侧卧位 仰靠坐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侧伏坐位针刺前的准备2021-11-2614体 位侧卧位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常用体位仰卧位仰卧位 俯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侧卧位 仰靠坐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侧伏坐位针刺前的准备2021-11-2615体 位仰靠坐位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前头、颜面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常用体位仰卧位仰卧位 俯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侧卧位 仰靠坐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俯

6、伏坐位 侧伏坐位侧伏坐位针刺前的准备2021-11-2616体 位俯伏坐位俯伏坐位 适宜于取后头和项、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背部的腧穴常用体位仰卧位仰卧位 俯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侧卧位 仰靠坐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侧伏坐位针刺前的准备2021-11-2617体 位侧伏坐位侧伏坐位 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注 意 暴露与松弛暴露与松弛 针刺期间勿改变体位针刺期间勿改变体位 医生适当的位置医生适当的位置常用体位仰卧位仰卧位 俯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侧卧位 仰靠坐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侧伏坐位针刺前的准备总原则:要

7、使病人舒适总原则:要使病人舒适,耐久耐久和便于医生操作为原则和便于医生操作为原则2021-11-2618消 毒针具器械消毒高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 1-1.4kg/cm1-1.4kg/cm2 2 115-123 115-123o oc 30minc 30min药液浸泡消毒法药液浸泡消毒法 75%75%酒精酒精 30-60min30-60min 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 水沸后水沸后15-20min15-20min医生手指消毒针刺部位消毒治疗室内消毒针刺前的准备2021-11-2619持针法 刺手 掌握针具掌握针具 相应手法相应手法押手 固定腧穴固定腧穴 协助进针协助进针 多指持针法多指持针法难

8、经难经知为针者信其左知为针者信其左 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减轻疼痛减轻疼痛 调节针感调节针感二指持针法二指持针法2021-11-2620 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毫针的针刺方法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指切进针法2021-11-2621 押手拇食两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刺押手拇食两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刺手拇食指执持针柄,手拇食指执持针柄, 将针尖对准穴位,双手配合将针尖对准穴位,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

9、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毫针的针刺方法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双手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挟持进针法2021-11-2622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向用押手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刺手持针从其间将针刺入。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刺手持针从其间将针刺入。双手进针法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 毫针的针刺方法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2021-11-2623 即用押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刺即用押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刺手持针

10、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腧穴的进针毫针的针刺方法双手进针法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提捏进针法提捏进针法2021-11-2624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 直刺直刺针刺的角度毫针的针刺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腧穴适用于大部分腧穴斜刺斜刺肌肉浅薄肌肉浅薄 重要器官重要器官 疤痕疤痕平刺(横刺)平刺(横刺) 皮薄肉少皮薄肉少 头面部头面部 透针透针0:42:2125针刺的方向毫针的针刺方法u依经脉循行依经脉循行u依穴位与病位依穴位与病位 针尖对向病痛部针尖对向病痛部0:42:2126针刺的深度 个

11、体差异个体差异 年龄、体质、胖瘦等年龄、体质、胖瘦等 病病 情情 虚实表里寒热虚实表里寒热/ /急慢急慢 时时 令令 春夏浅春夏浅 秋冬深秋冬深 针针 感感 感应敏感感应敏感 感应迟钝感应迟钝毫针的针刺方法凡刺浅深,惊针则止凡刺浅深,惊针则止 针灸大成针灸大成部位部位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参考腧穴常用深度0:42:2127行针手法 广义广义 从进针至出针的整个过程从进针至出针的整个过程 狭义狭义 进针后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和为进针后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和为 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的操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的操 作方法(运针)作方法(运针)行针概念行针概念行针法 行针基本手法 行针辅助手法

12、0:42:2228 提针与插针结合提针与插针结合, ,对穴位施行上对穴位施行上 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3-5(3-5分分) ) 基本手法基本手法提插法 捻转法行针与得气提插法幅度幅度/ /层次层次/ /频率频率/ /时间时间0:42:2229 刺手挟持针柄前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刺手挟持针柄前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 (180-360)(180-360)行针与得气捻转法角度角度/ /频率频率/ /时间时间基本手法基本手法提插法 捻转法0:42:2230辅助手法辅助手法 方法 指用手顺着经脉的指用手顺着经脉的循行经路循行经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柔地循按。作用 疏通

13、气血疏通气血 激发经气激发经气行针与得气u循法 u弹柄法u刮柄法u摇柄法u飞法 u震颤法循 法为了为了促使针后得气促使针后得气或或 加强针感加强针感的一些方法。的一些方法。0:42:2231方法 弹动针尾弹动针尾/ /针柄,针柄,使针体振动使针体振动作用:催气催气 守气守气辅助手法辅助手法行针与得气u循法u弹柄法u刮柄法u摇柄法u飞法u震颤法弹柄法0:42:2232方法 刮动针柄,使针体振动刮动针柄,使针体振动作用 刮法可加强针感,促使刮法可加强针感,促使针感的扩散。针感的扩散。辅助手法辅助手法行针与得气刮柄法u循法u弹柄法u刮柄法u摇柄法u飞法u震颤法0:42:2233方法 直立而摇边摇边退

14、直立而摇边摇边退 卧针而摇不进不退卧针而摇不进不退作用 泄气泄气 行气行气辅助手法辅助手法行针与得气摇柄法u循法u弹柄法u刮柄法u摇柄法u飞法u震颤法0:42:2234 方法 以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以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 ,细细捻搓数细细捻搓数 次次, ,然后放开两指然后放开两指, ,一搓一放一搓一放, ,反复数次反复数次, , 状如飞鸟展翅状如飞鸟展翅, ,故称飞法。故称飞法。作用 催气、行气催气、行气行针与得气飞法u循法u弹柄法u刮柄法u摇柄法u飞法u震颤法辅助手法辅助手法0:42:2235 方法 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 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作,使针

15、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作用 催气催气 守气守气行针与得气震颤法u循法u弹柄法u刮柄法u摇柄法u飞法u震颤法辅助手法辅助手法2021-11-2636 2 2棉团练针棉团练针 提插、速刺提插、速刺 指力、手法、灵活协调性指力、手法、灵活协调性/ /精神专注精神专注 1 1纸垫练针纸垫练针 捻转与指力捻转与指力2021-11-2637得气的表现得气的表现l针刺未得气时,病人无特殊感觉,医生感到针针刺未得气时,病人无特殊感觉,医生感到针下空虚无物。下空虚无物。l其他问题其他问题 金元金元. .窦汉卿窦汉卿 医者医者 手下沉紧手下沉紧/ /如鱼吞钩饵如鱼吞钩饵/ /徐和徐和 患者患者 酸酸/ /麻麻/ /胀胀

16、/ /重(热重(热/ /凉)凉) 或传导或见局部肌肉跳动或传导或见局部肌肉跳动2021-11-26381 1、是取得针刺疗效的保证、是取得针刺疗效的保证2 2、反映出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轻重。、反映出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轻重。3 3、判断疾病的转归及疗效的快慢。、判断疾病的转归及疗效的快慢。4 4、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前提。、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前提。得气的意义2021-11-2639留针 方法方法 静留与动留静留与动留l 时间时间 寒证、痹证、痛证、痉挛性疾病寒证、痹证、痛证、痉挛性疾病 从从10分钟至几个小时不等,一般在分钟至几个小时不等,一般在半小时半小时左右。左右。 意义:意义:便于继续行

17、针施术和维持针感时间,加强疗效。便于继续行针施术和维持针感时间,加强疗效。 注意观察注意观察 相关问题相关问题 出针 防止出血与疼痛防止出血与疼痛-慢慢针灸聚英 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 太急伤气。出针不可猛出, 必须作三、四次,徐徐转而出之 则无血,若猛出必见血也。2021-11-2640针刺流程消毒消毒 间间 歇歇 行行针针单手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指切 夹持夹持舒张舒张 提捏提捏管针进针法管针进针法常用补泻手法常用补泻手法提插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捻转补泻疾徐补泻疾徐补泻开阖补泻开阖补泻呼吸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迎随补泻热补凉泻热补凉泻进针进针得气得气留针留针行针行针

18、补泻补泻出针出针针刺角度方向深度针刺角度方向深度行针基本手法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提插法捻转法捻转法行针辅助手法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循法 弹法弹法刮法刮法 摇法摇法飞法飞法 震颤震颤l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一次性毫针、消毒棉签、消毒酒精,弯盘1个。l2、与患者充分沟通。l3、体位: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l4、消毒:术者手消毒、穴位消毒。l5、进针 l6、运针得气l7、留针l8、出针2021-11-26412021-11-2642 原因 由于患者体位不适,由于患者体位不适,精神紧张,饥饿精神紧张,饥饿,体质虚,体质虚 弱,或针刺时手法过重所致。弱,或针刺时手法过重所致

19、。 症状 突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突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 汗、恶心呕吐、精神疲惫、脉沉细汗、恶心呕吐、精神疲惫、脉沉细; ;严重者严重者 四肢厥冷、神智不清、二便失禁、唇甲青四肢厥冷、神智不清、二便失禁、唇甲青 紫、脉细微欲绝。紫、脉细微欲绝。 处理 出现晕针症状时,应镇静,立即出针,使病出现晕针症状时,应镇静,立即出针,使病 人平卧,人平卧,头部稍低头部稍低,给予饮温开水或糖水即,给予饮温开水或糖水即 可恢复,重者可掐人中、内关,或灸足三里、可恢复,重者可掐人中、内关,或灸足三里、 百会。百会。 预防 针对原因针对原因/ /注意观察注意观察 晕晕针针2021-11-2643原因 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留针时间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留针时间现象 针体活动困难针体活动困难 或伴疼痛或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