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教材分析句容二中 夏剑平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本章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章,要学好祖国地理,认识和了解祖国地理全貌,首先要学好第一章这个开篇之章,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和多民族的大家庭等地理基础知识。本章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对我国最基本的地理国情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从而逐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和初步的可持续发展观,并为学习以后各章内容打下基础。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由“位置优越”、“国土辽阔”、“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三个部分组成,是对祖国最基本的地
2、理国情的了解和认识,知识点多,需记忆的内容多,应结合读图、识图,充分掌握。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2、优越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领土面积、四至点、濒监海洋、主要邻国。4、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方法简介:1、运用“东西半球图”或“中国在世界位置图”辅助教学,首先在空间位置上搞清楚,然后再记忆相关文字内容。2、教材第2页图1.1读图难度大,指导学生读图时,应充分利用赤道和东西半球分界线辅助读图,也可放弃。3、利用第3页活动内容进行比较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优越性。4、读图识记:(1)陆地领土960万平
3、方千米(300万海洋图土),世界第三位。(2)领土四至点。(3)濒临海洋(四海二洋),重要岛屿、群岛、海峡。(4)陆上领国14个,隔海相望邻国6个(掌握主要国家)。5、行政区划:(1)分为三级(省、县、乡)。(2)34个省级行政区(注重读图,在空间位置上了解,注意简称)。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内容简析:本节内容由“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东多西少”二部分形成,是对我国人口总数、人口增长、人口政策、人口分布等问题作简单的阐述,理解和记忆并重。教学重点:1、人口众多。2、人口政策。3、人口分布。教学方法简介:1、了解我国目前人口总人口已超过13亿,位居世界第一,了解人口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
4、环境带来的压力(可举例说明)。2、说明近二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加人口仍是一个大数目。3、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数量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4、人口分布:(1)东多西少,极不均匀。(2)黑河一滕冲人口分界线。(3)人口密度计算并分析运用。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内容简析:本节内容由“56个民族”、“民族分布”二部分组成,是对我国多民族国情的简单阐述,注意了解和记忆。教学重点:1、56个民族。2、民族分布。教学方法简介:1、识记:(1)56个民族,1个人数众多的汉族,其他55个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2)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壮族,再了解4-6个人
5、口较多的少数民族。(3)民族政策:一律平等。2、读图:民族分布:(1)汉族:遍布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2)少数民族:以东北、西北、西南为主。(3)各民族分布总特征:大杂居,小聚居。(教师可加以简单说明,帮助理解)。提示:1、本章内容知识面广,知识点多,需记忆的内容多,教学时不应面面俱到,但重要知识点必须点到、点透,要求学生牢牢记住,教师要多注意检查,及时查漏补缺。2、要充分运用地图进行读图识记,既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又提高学生空间位置的判别能力,不能一概死记硬背。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教材分析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句容二中 笪薏娟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我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
6、的影响。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颜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多地形图的技能。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了解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清理情况。教学内容:地形 气候 河湖。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一、教学要求:1、运用分层颜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及各级阶梯的特征。识记分界线的山脉名称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怎样影响。2、让学
7、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熟悉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地形分布中起到的“骨架”作用,总结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3、总结我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成因及治理,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二、结构分析:“地势呈阶梯状分析”、“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三方面内容看视平行,但内在层层递进,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地势、地形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让指导学生从多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引导他们去讨论这些特征对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运用、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从而从更深
8、层次地理解内容。三、内容点析:1、课文以图导课,从图:2.1、2.2,让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地势三级阶梯,及分界山脉,从图中可以方便知道各个地形区的海跋高度,活动更是深化对地势三级阶梯的掌握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2、图2.4告诉学生有五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了解它们的分布,并引导学生理解山脉是如何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这一含义。拿不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活动让学生深刻掌握内容。3、山区面积大,是我国地形的一大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山区利弊,让学生科学刻观地认识自然,研究如何进行山区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四、重、难点突破:其突破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动地
9、由图了解,论证,深化内容。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一、教学要求:1、通过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降水争布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等值线图的能力,学会分析气温、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温度带及干湿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区等,使学生明确地理形环境的巨大差异性。3、了解我国气候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同时明确我国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因而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下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二、结构分析:“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在要素其内容是并列的,但其二者与“季风气候显著”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
10、三、内容点析:1、“南北气温的差异”:课文从图2.13、2.14着手,让学生读出冬夏我国温差状况得出: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气温最低处在青藏高原),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在于纬主差异夏季普遍高温在于纬度及太阳直射点北移,北方日照时间长的原因,青藏高原气温低因其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原因。通过图(2.15)掌握5个温度带的划分,及各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的分布。活动讨论了解气温对生产、生活、建筑影响。2、“东西干湿的差异”:通过读图2.16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明确降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了解干湿区划分的依据读图2.17了解各干湿区呈现不同的植被景观。活动是
11、让学生加深了解不同干湿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3、季风气候显著:读图2.19、2.20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来源,风向,及其特点进一步明确前面“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明确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季风气候在气湿和降水分布上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重难点突破:引导学生阅读图总结地理现象,前后知识连贯、融记贯通,深刻掌握知识点。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一、教学要求:1、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统计资料认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能够初步
12、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结构分析:源头 湖湖基础 源流概况 入海水系形状植被覆盖气温降水地形地势 水文特征水害治理资源利用三、内容点析:1、众多的河湖:用图突出内外流河面积的差异,突出了内外流河的概念。图文叠加分析得出:(1)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多出现在夏季,(2)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方河流的差异,(3)西北内陆地区河流的特征。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掌握。2、黄河的治理:从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地形区,注入海洋入手,告诉学生其丰富的水力集中在上中游,其巨大的贡献还在于“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及其水资源(灌溉)
13、。分析黄河成灾的原因;地形、气候、人类活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忧患的原因及所采取的治理措施。3、长江的开发:长江的源流概况,上中下游段划分,其“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等优势,长江水能开发利用不足,目前干支流治理及开发利用现状,活动内容,让学生深刻了解长江的巨大带动和幅射作用,明确长江开发的重要性,并发长江的开发献计献策。课文内容为1年级下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埋下了伏笔。四、重、难点突破了解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掌握其地理要素,引导综合地分析、研究习题,拿出切实的措施。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教材分析句容市第二中学 徐家军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2
14、、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了解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一、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可再生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与我们自然资源的种类及作用非再生资源资源丰富、人均不足活动:行为评价、分组讨论、提出倡议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让学生联系实际生产、生活实例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
15、切联系,利用教材提供的事例,也可适当补充相关事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差别,并提出不同种类的资源应有区别的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并通过相关事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合理也可能失去其“继续利用”的特性,从而培养学生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数字说明,文字分析,阅读资料等形式,认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第二节 土地资源一、本节内容知识结构:耕 地、林 地、草 地、建 设用 地土地资源的利用什么是土地总量丰富利类型齐全我国土地资源特点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比例构成不合理弊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各类土地资源破坏坏严重合理利用每一
16、寸土地二、教学重、难点及建议:本节内容重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难点是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特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读图分析,并结合前面所学的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理解完成。通过教材图3.6分析得出不同的土地类型,利用方式和途径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读图3.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和阅读材料,得出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通过读图3.9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分析得出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并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分布的理解。最后通过学生观察书本插图3.13结合自己平
17、时所见所闻,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这样一个事实,自然过渡到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引起学生共鸣,树立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节 水资源一、本节内容知识结构水是宝贵的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南多北少 夏冬秋春多 少污浪染 费、 严 重 总人量均丰不富 足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治理、保护对策二、教学重、难点及建议:本节内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相应对策,我国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是难点,需要精心处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文资料,另外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央学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18、,按活动教材要求进行社会调查实践。例如:通过读图3.16图3.17及相关资料,比较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结论及产生的原因,通过复习前面已学的我国气候的知识联系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河流知识等,讨论解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分析其影响,研究最佳治理方案。在学生对我国水资源问题有了一定认识,我国所面临的严重缺水形势,自然过渡到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这部分教学让学生根据布置的社会调查结果和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达成共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节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教材分析句容市第二中学 徐敏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
19、交通运输网络在地区分布上的特点。2、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3、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4、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5、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6、了解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7、能够从各个角度说明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一些事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我国的主要铁路和高速公路,同时重点又在铁路上(“三横五纵”,列车车次和时刻表)。第三部分说明交通枢纽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功能所在。最后,教材通过比较各种交通运输的优缺点,使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本节内容共
20、有四个标题,思路非常明确,重点是主要的交通运输线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地图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格局并记住主要的铁路线和重要的交通枢纽。通过比较,教会学生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经济的旅程计划。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共分四部分。每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农业存在地区差异(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垂直差异)。第三部分说明了由于各地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不同,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必须要因地制宜。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农业在人口增长、
21、耕地减少、环境日益恶化形势下解决的基本途径。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本节重点是农业的地区差异和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家业生产。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运用资料、图片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内容:本节教材共分三部分,前后联系,贯穿一条主线:发展工业的重要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我国工业分布现状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工业未来发展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本节重点是我国主
22、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及工业发展的前景。在教学中,通过分析资料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运用地图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通过活动,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燕尾服的条件。播放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录像,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材分析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句容二中 笪薏娟教学目标:1、复习地球的形状、大小。2、复习地球仪经纬网,进一步建立空间概念。3、进一步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4、巩固了解地图的三要素,掌握地形图的判读,让学生熟练运用地图。教学重点:1、地球形状、大小。
23、2、经纬网建立空间概念。3、地球运动及意义。4、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图运动。教学难点:1、东西半球位置判读。2、地球公转意义。3、地形图的判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球体),大小(5.132km2、4 km、6.371 km)2、地球仪:经线、经度、东西半球判读。 纬线、纬度、特殊纬线及意义。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公转的共同点:方向相同。2、地球自转公转的差异:施转中心、周期、地理意义。三、地图:1、地图三要素。2、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次地形图判读。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四、练习总结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练习一、你会判断吗?1、有关地球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 A、圆形 B、天圆地方 C、天如斗笠 D、球体2、最长的纬线圈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3、本初子午线是指( ) A、赤道 B、0°经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春夜喜雨听评课记录
- 12份数学听评课记录
- 大一思想政治课件
- 1025t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 专题五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 《财务分析工商》课件
- 《旅游资源学绪论》课件
- 《诸子散文》课件
- 世界粮食日珍惜节约粮食主题127
- 《湖南凤凰垮桥事故》课件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考任务3-国开(NMG)-参考资料
-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主题
- GB 30254-2024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完美着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武汉纺织大学
- 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完整版)
- 我国储烟害虫烟草甲的发生现状与治理对策
- 春节习俗介绍新年春节介绍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v带-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 汽车出口贸易合同协议书范本标准版
- 检定校准确认表.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