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三章课后题_第1页
通信原理第三章课后题_第2页
通信原理第三章课后题_第3页
通信原理第三章课后题_第4页
通信原理第三章课后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21.41.61.822.22.42.62.83通信原理答案第三章3.1已调信号为S(t(1 1.5cos mt) cos ct,画出包络检波后的输出波形解:由于1 1.5cos mt不恒大于等于零,所以信号过调幅,调制后的信号如下图:2.521.510.50-0.5-1-1.5-2-2.5因此包络检波后的输出波型为:3.6将双边带抑制载波信号与一同频但不同相的载波相加,然后进行理想包络检波,求检波输出信号。解:设DSB信号为:f(t)COSct,其中c为载波频率;同频不同相的载波为:Acos(ctT);相加后的信号为:S(t) = f (t) cos ct - Acos( c )。那么

2、有:S(t) = f (t)cos ct A cos ct cos - As in ctsin= (f(t) Acos )cos( ct)Asin( ct)sin=(f (t) A cos )2 - (Asi n )2 cos( ct 旳理想包络检波后的输出信号为:So (t , (f (t) Acos )2 (Asin )2珂A+f(t)cos柯J二卫牟Y A+f(t)cos©当A很大时,So(t)三A f (t)cos3.10已知某非线性信道的输入输出关系为:Vo(ta1Vi(t) a2V2i(t)其中ai,a2为常数,Vo(t),Vi(t)分别为输出、输入信号。设输入信号Vi(

3、t) =Acos(2二fqt)cos(2二fmt) A? cos(2二fc2t)cos(2 fm2t)若fcl =1OOkHz, fc2 = 200kHz,如=fm210kHz,而且输出信号通过一个通带为85kHz至215kHz的滤波器。问滤波器输出频谱中有哪些分量?解:a1V (t)中含有以下频率分量:£ 二屯f=90kHz,f2二fc1- fm1 = 110kHzf3 二fq- fm2=190kHZ,f4二fc2 fm 210kHz因为:a2V(t)二 a2Vi(t) Vi (t)所以a2Vi2(t)中含有频率分量为fj f j (i, j =1,2,3,4),即以下频率分量:直

4、流,2f1 =180kHz,2f2 =220kHz,2f3 =380kHz,2f4 =420kHzf2 - f20kHz, f1 f200kHz, f3 -100kHz, f1 f280kHzf4 - f120kHz, f4 f300kHzf3 - f2 =80kHz, f2 f3 =300kHz, f4 - f2 =100kHz, f2 f320kHzf4 - f 20kHz, f3 f 400kHz所以 V°(t)中含有以下频率分量:20kHz, 90kHz, 100kHz, 110kHz, 120kHz, 180kHz, 190kHz, 200kHz, 210kHz, 220k

5、Hz, 280kHz, 300kHz, 320kHz, 380kHz, 400kHz, 420kHz。经过85kHz到215kHz滤波后输出频谱中有以下分量:90kHz, 100kHz, 110kHz, 120kHz, 180kHz, 190kHz, 200kHz, 210kHz。3.14已知消息信号频带为300到3400Hz,用滤波法实现单边带调制,载频为40 MHz=设假设带通滤波器过渡带只能做到中心频率的1%画出单边带调制系统的方框图,并画出各点频谱。解:上下频带间隔为:300 2 = 600 Hz , 600 “(1%) = 60kHz所以第一次载频应<60kHz。若第一次载频为

6、60kHz,那么上下频带间隔60.3k 2 = 120.6kHz,而 120.6k 亠(1%) =12.06MHz <40MHz ;所以,此题应该采用三次调制的方法,取三次的载频分别为600KHz , 5MHz和40MHz(取其它满足滤波器过渡带的条件载频也可以)。系统可如下图实现Si(t)-Hi(n各点的频谱如下图3.16设单边带调制信号为SssB(t),它的希尔伯特变换为SSsB(t),消息信号为f(t),它的希尔伯特变换为?(t),载波幅度为A,频率为fc。证明: f(t) ¥【SssB(t)cos2fct) SssB(t)Sin(2二fct及 f (t)SssB(t)c

7、os(2 二 fct) §ssB(t)s in (2 二皿 画出由上式原理构成的单边带接收机方框图解: 证明:单边带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SssB(t)二 & f (t) cos(2二f 衣)吃?(t) sin(2二f)2 2对上式两边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SssB(t)二 AC f (t)sin(2二f£) & ?(t)cos(2二以)2 2 cos(2fct) sin(2fct)得:SssB(t)cos(2fct) s?ssB(t)sin(2 -fct)=AC f(t)coV(2fct) 一今?(t)sin(2%t)cos(2fct) 乡 f(t)sin2(2fct) 号?(t)cos(2fct)sin(2%t) Ac pf(t)即:f(t)SssB(t)C0S(2 二 fct) SssB(t)(2%t)Ac同理 cos(2二fct)- sin(2二fct)得:AcsssB(t)cos(2fct) -SssB(t)sin(2 :fct)=今?(t)cos2(2%t) 今 f(t)sin(2 :fct)cos(2 :fct) -AC f (t)cos(2二fct)s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