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教学策略 叶小可【摘要】语文是三分课内七分课外的学科。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猜想与推测结合、绘制思维导图、分享与交流、展示与续编等策略论述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有效教学。【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猜想与推测;思维导图;分享与交流;展示与续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种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同时也指出在高年级段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不少于100万字。而统编教材也基于这一点,把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內容,编入教材,
2、把课外阅读课程化,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读书的种子。如何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笔者从以下策略进行了探究。一、猜想与推测结合,激发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外阅读课程化的过程中,教师可在阅读之前做好相应的导读,就像电视和电影的预告片一样,吊足学生阅读的胃口,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欲望。(一)看封面、封底猜书中内容一本书的封面与书的内容直接相关,在此基础上还写有书名、作者、出版社以及其它相关信息。在新书见面会前,教师先把封面和封底的信息做成ppt,让学生猜测书本的内容。如,在二年级共读汉克,这头鹿这本书时,教师在书还没到之前就在班级组织了汉克,这头鹿的封面猜想会
3、:教师布置学生在黑板上根据题目画出各种鹿的样子;教师把封面投出,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与自己画的鹿的相同与不同,找到了自信;根据封面,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这是一头强壮的鹿。”有的说:“图画上画了两头鹿,肯定讲了鹿妈妈和鹿儿子的故事。”有的一眼就认出了画上的是一头驼鹿,而且是一头公鹿,因为母鹿没有角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根据封面编故事并写下来。经过这一系列的的导读,二年级的学生竟然把450字的作文纸写满了,有的甚至还不够写。新书发下来了,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还与自己编的故事找相同与不同,读书效果非常好。(二)读部分章节猜书本内容目录记载着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如果教师在学生还没接触新
4、书前能就书的目录中的一些章节“剧透”给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笔者在教授整本书阅读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先出示第一章节不安分的乔纳森的文段,让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觉得乔纳森是个怎样的人?你觉得他称得上是巨人吗?接着引导学生猜想:一个星期天,乔纳森叔叔来我家串门了,猜猜看,他给我带来了怎样的一份礼物呢?有的说:“乔纳森叔叔带来了水果。”有的说:“他带来了一箱牛奶。”学生们各抒己见,当教师把乔纳森叔叔带来的礼物一段话出示时,学生们目瞪口呆,悄悄嘀咕“太怪了,竟然是满满一箱的小矮人。而且每个小矮人都有作用,还要找到它们摆放的位置。这位叔叔好有意思。”通过这样的预告,学生们都急不可待地
5、要买这本书来一睹为快。导读为课外阅读课程化做好铺垫,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二、绘制思维导图,再现阅读的情节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各级的关系有层次的体现出来,有助于建立记忆链接,有助于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人物,情节的梳理。比如,读完了骑鹅旅行记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了“尼尔斯跟随雁群”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遇到的各种人物及他们的关系,制作出思维导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每个人物的经历有了清楚的了解,这相当于整本书的情节再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制图前总体框架的布局设想,制图中事件的精简语言描述,从而能完整地对书本故事情节的复述,避免了阅读的走马观花,对书中人物的形象的认识就更加饱满、更加
6、全面,就不会只是抠住一点说:“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学生们的认识空间就打开了。三、分享与交流,提升阅读的品味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编入教材,如,六年级下册外国名著单元。要学生把整本书读下来,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放任自流地阅读,一些学生也会因为没有教师的监督而读不下去。教师此时提供一定的平台让他们展示交流,在班级办一场分享会,交流阅读心得,学生既会在任务的驱动下把书读完,又在交流中吸收新的观点,激发新的思考。如,在共读驯鹿苔原之苔原劫这本书时,在前面第一章节写的是“阿拉斯加苔原地区的环境以及因纽特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学生读起来就觉得很枯燥乏味,有点读不下去的念头。这时,
7、教师相应作出布置:查阅“苔原的图片及资料,因纽特人的生活习惯”并组织交流。学生通过交流与分享自己查阅的资料,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提高了学生读下去的欲望。在读书分享交流会上让学生对书中的人物、情节等内容互相出题,从而让学生达到“无需扬鞭自奋蹄”的效果。学生会自主地来回翻阅书本,无形中帮助学生熟悉故事内容和人物个性。在学生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对书本内容进行了再梳理。增强了学生读下去的信心。在读捡到一座城堡这本书中,学生根据导读单的要求找出了书中的四字词语,并能选择其中的很多词语写一段话。在读书分享会中,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成果,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还可通过分享书
8、本中的优美句段,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主人公的精神。学生品味书中文字的生动性,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及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在教师的分享和引导中得到提升。四、展示与续编,延伸阅读的意义在课外阅读课程化中,交流与分享并不是整本书阅读的终结,在它之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延伸。班级举行的读书会和朗诵会为学生提供了整本书阅读的展示平台。在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书中的精彩的情节变成课本剧的形式在读书会中展示。让学生把书中妙不可言的情节,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夸张的面部表情在同学面前表演,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思想的碰撞与知识的再建构。通过学生声情并茂地对书本文段的朗诵,学生新的阅读愿望被激发。笔者在指导阅读
9、驯鹿苔原之苔原劫一书中时,学生朗诵了一段关于猎犬独自猎杀了一头驯鹿时的文段,有学生在课下就和教师交流他了解到的猎犬的知识,延伸了阅读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续编故事是学生在阅读完整书本后的再创造过程,是检验学生读书质量的尺子。学生根据书本的故事情节,通过书中的某一环节、某一写法或书本的结尾进行续编,从而达到对故事的再现与再造的过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完很久很久以前这本童话故事书后,根据书本的写法,学生创作了和太阳早起的公鸡红屁股的猴子黑白的大熊猫等作品,其中,勤劳的牛还获得了“百班千人”读书的优秀作品奖。在读完驯鹿苔原之苔原劫后,学生根据书本情节,教师布置了一份请以“伯特”的身份写给爸爸的一封信,再现了故事的情节,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了提高。温儒敏教授指出,读书既要精读,也要泛读,得学会“连滚带爬”的读,让学生海量的读。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整本书,再纳入教学,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才能让学生一气呵成地读下去,才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受到文化的熏染,与先贤对话,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他们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参考文献:1魏丽.浅谈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及策略j.教育革新,2015(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结构建筑的日照模拟与优化考核试卷
- 畜牧养殖疫病防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考核试卷
- 纸板容器操作人员素质提升考核试卷
- 稻谷种植农业产业链协同创新考核试卷
- 喷枪在现代建筑外墙涂装的应用考核试卷
- 竹材采运项目管理与招投标实务考核试卷
- 灯具行业展会策划与参展技巧考核试卷
- 西藏大学《第二外语1(日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09BJ13-4 钢制防火门窗、防火卷帘
-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解读
- 幼儿园红色小故事PPT: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 三轮车驾驶安全操作规程(机动三轮车和电动三轮车)
- UC2845的应用和PWM变压器设计
- 导向系统设计(课堂PPT)
-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虫虫虫(一)》教案
- 七年级下册英语阅读和完型填空训练及答案
- 标准田字格-A4纸空白打印版
- 各种纸类中英对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