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最新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全册教案苏教版 2012.09.041 课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 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2 课 身边的物品3 课 情感的记录4 课 又画又做又印5 课 当一回蔡伦6 课 多变的颜色7 课 物品上的花廊8 课 生活中的图表9 课 走近古人的生活衣食住行1 课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 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情感
2、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 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系。认识 17 世纪荷兰风景画,静物画技艺的娴熟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的重要阶段。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景和日常的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之间的区别 ,提高对风景画、静
3、物画所表现的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受学力。如何引导学生对分析美术作品有初步认识。课时建议l2课时1、课前准备收集一些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放人磁带或课件中 ) ;优美的轻音乐,各类相关绘画作品资料;各种不同风景照片资料;收集不同造型的静物。2 教学过程从听觉引入,聆听自然中的声音以及优美的音乐,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不超过6 个字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例如是陶醉的、沉迷的或胸怀宽广的等)。教师出示一些精彩的自然风光照片提示,把刚才对自然声音及优美音乐的体会、感受以绘画的形式简单表现出来(在这里作画的手段学生可自行选择,如绘画,拼贴及制作都可以)。画完后各小组学生可选择比较典型的作品,进行自我描述,老师
4、设问:你所创作的这幅画中景色是否曾经见过,如见过的话可向大家共享你真实的感受。从中可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家和我们有着一致的感受,只是他们在描绘的时候更深入、更富有激情,他们用绘画语言进行表现。师生共同欣赏作品 ,在欣赏中教师采用风景照片和风景油画进行比较,小组讨论照片与油画有着怎样的不同的感受(教师在这里要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风景中自然与艺术、自然与精神、自然与情感的关系 )。由此得出结论:照片只是真实地记录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而风景绘画不仅是再现了自然之美,而且融人了画家的精神、情感和艺术之美。选择i2幅作品进行重点赏析、评价 ,如霍贝玛的林间小道在这里重点突出的是平常的一条路,一排树给人自然、纯朴
5、的感觉。在此并简要介绍荷兰风景画及部分画家,由此得出:自然之美,只有融人r作者,欣赏者的精神情感,才是最美的风景。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生活环境中最平常的风量、自然之美。三、教学评价建议(1)学否在奉单元的学习中 ,理解什么是风景画和静物画 ,从中拓展思维,从而认识生活中常志景物中的美感。(2)学否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感受、理解领会自然与艺术、自然与精神,以及自然与情感的关系。(3)学否通过欣赏,对国外风景、静物画的发展历程有初步了解。(4)学否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一定的概括学力 ,并积极参与、交流和表达观点。四、教师教学随笔(1)初中是学生的认知过程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阶
6、段,针对欣赏评述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垒面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分析能力。(2)教师要充分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并在欣赏作品同时,提出12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有利于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探究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3)开展评述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对学生评述的内容进行评价的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和语言表达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第 2 课 身边的物品教学目标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 ,练习 ,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 ,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
7、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二、教学难点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教师: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最好能做成多媒体演示,便于学生直观了解和比较) 。学生:分组带水果、文具用品。2、教学策略引导阶段:欣赏和分析:以教材为主,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类似图片。从古
8、至今许多画家都把描绘身边的物品作为记录生活的一部分,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它们,并借助这些静物的表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舞蹈纹彩陶盆上刻画了新石器时代人的生活情景。 ( 出示范画 ,在对话中说明这些作品的时代和不同的表现方法,逐渐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物品的外观造型、色彩、材质、图形等方面,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学生评述。 )教师归纳:生活中的物品千姿百态、造型各异,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当作绘画对象画下来,我们就称它为 “静物 ” 。体验阶段:(1) 展示多张以不同材料、不同内容表现的静物画图片。请学生在欣赏、评价自己喜欢的静物画作品的同时,尝试去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2)教师结合范图分析归纳
9、:线在绘画中被广泛运用 ,是最原始、最基本,最概括、最富有表现力的手段。如:线可以概括物品的外形轮廓、特征动态,也可以表现对象的内在结构,还可以用变化的线,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刚、柔、深、浅等变化 ,表现物品的质感、透视、空间美系等。请学生就手边现有的工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彩色水笔等,用线造型的方式,分组写生课桌上的文具盒、教科书或者各种水果,注意物品之间的位置、比例关系。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线的表现便于我们捕捉对象的形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增强静物的体积感,教师结合范图分析明暗产生的原因、明暗变化的规律 ,明暗造型在静物表现中的作用。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评
10、述明暗造型表现静物的方法。3、作业过程请学生根据所学的明暗造型知识,在线造型静物练习的基础上,按照静物的光源,依据明暗变化规律,给其上简单明暗(上明暗的工具不限,上明暗的方法不限) 。4 活动要求展示的生活物品要有代表性,最好能激发和调动学生讨论兴趣的物品。展示的静物作品除表现者的表现意图或情感。要求学生能用线基本表现出物品的大小、结构、比例等关系 ,对明暗造型不作深入要求,但要了解相关知识点。5、评价方式(1)通过小组相互交流作业,各自提出不同意见。(2)师生共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作业。6、评价点(1)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 (2)静物表现方法是否与他人不同。 (3) 了解了哪些相关知
11、识。(第二课时 )1、课前准备学生生活或学习中较熟悉的物品,如书包、课本、文具用品、体育用品,也可请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物品。2 教学策略引导阶段: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并说出理由。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一一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体验阶段:(1)请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摆放。(2)根据每组摆放的情况,请学生代表先作点评,教师再作分析总结,如何根据主题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等。然后再由小组共同作适当调整。3 3) 每组学生根据调整好的静物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表现。表现工具不限,表现形式主要以线造型为主
12、,可适当添加一些明暗。总结归纳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点是如何采用不同构图、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现物体的 ,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个性。3、活动要求(1)每班分组时,可分成46人一个小维,摆放的物品不宜太复杂,否则会降低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性。(2)学生根据自我的能力大小,有选择性地表现对象。三、学习评价建议(1)学生能否通过欣赏和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静物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2) 学生能否借助线来表现自己对身边物品的观察和理解。(3) 学生能否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后、大小、高低、构图等关系。(4) 学生能否彼此合作,共同完成静物组合的摆放。四、教学资料库写生 ,是指直接对照
13、实物、实景进行客观描绘的一种表现形式。素描写生,是用单色工具在“二维 ” 的平面画纸上,摹写客观物体 “三维 ” 空间的绘画方法。写生表现的三大要素是:形体、色彩、空间。静物的种类很多,初学者在刚开始静物写生时,要选择比较简单的物体作为训练对象。一般说来,形状单纯、表面平整、色彩单一、近似几何体的物体较为简单,例如茶杯、纸盒、鸡蛋之类。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可以添加比较复杂的物体,例如玻璃器皿、竹编器、毛皮等、还可以将石膏几何体与静物布置在一起,使两者产生强烈对比 ,以增强画者对人造物与自然物的不同感受。一组静物一般需要36个物体。在挑选物体时大家要注意选择形状、色彩、材质不同的物种。但在同一组
14、物体选择上尽量保持物品用途的一致性,例如以书包、书本、铅笔盒组成的有学习内容的组合物体作为写生的对象。【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高 14 厘米 ,口径 29厘米。腹部最大直径28厘米 ,底径 10 厘米。 1972 年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现藏历史博物馆。它上面的彩绘内容,是直接地表现了原始人愉快而欢乐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此盆由泥质红陶制成,器形较大。盆的唇部及内外壁均有彩绘 ,盆外和唇部装饰简单。画的是平行带、勾叶圆点纹和弧线三角纹一类的几何纹样。腹内壁上部彩绘是主体纹饰,由三列相同的舞蹈场面所构成,舞蹈纹图案每组 5 人 ,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辫发,摆向划一,
15、环绕盆沿形成圆圈,列队而舞,这是一支欢乐的舞蹈队伍。此彩陶盆的出土,使我们形象地看到原始舞蹈的情景,为探索我国氏族公社时期的原始舞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纵观舞蹈纹盆的整体画面,线条简练、流畅 ,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中人物占有突出的地位,且神态逼真 ,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26 / 23第 3 课 情感的记录教学目标懂得色彩的协调与对比关系对表现人的情绪、情感中所起的作用。能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绘画工具,来表现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品质。教学重点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学习色彩在素描作品上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在实物面前如何运用主观色彩,恰当地搭
16、配以传达个人的情感。教学过程(两课时)(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凡高的向日葵、星月夜等代表作以及多幅以淡彩手法表现的绘画作品;收集若干表现人的喜、忧、哀、乐等情绪的音乐片段;准备一张表现 “书桌一角 ”的铅笔素描稿;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自己喜欢的色彩静物作品数张;毛笔、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彩色铅笔等。2、教学策略引导阶段:(1)请学生就自己平时的感受,谈一谈自己在情绪处理方面的经验。(2)播放音乐片段,请学生通过欣赏来时论音乐家是用怎样的乐曲来打动人的情感的 ,展示优秀绘画作品 ,请学生讨论分析:绘画是借助哪些表现语言来反映画家情感的。(3)通过图片展示,
17、文字说明 ,分析画面色彩组成、介绍色彩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4)试分析绘画中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不同,色彩对于表现情感的作用。体验阶段:(1)欣赏多张不同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的淡彩绘画作品,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画面的效果讨论作品的风格特点。(2)教师在准备好的铅笔素描稿上,用水彩颜料进行演示,了解淡彩的表现过程与方法。(3)请学生根据自带的色彩静物作品,选择喜欢的工具,尝试用淡彩画的表现步骤和方法来进行色彩改变或临摹。总结归纳阶段: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体验,根据自己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交流。3 教学评价学生能否积极参与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讨论;学生能否按自己的
18、愿望去改画作品。4 活动要求(1)收集的音乐片段代表性要强 ,能较直观地激发学生参与判断的兴趣。(2) 淡彩作品可通过上网搜寻查找,内容可以是风景、静物、卡通人物或动物。(3)学生在收集色彩静物作品时,不宜选择太复杂的、容易挫伤和降低学生在临摹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品。或者由教师进行色彩静物作品的收集,按照每班24人一张,从网上收集若干张打印成彩色统一尺寸,并封塑保存。(第二课时 )1、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多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工具的色彩静物作品;收集尽可能多的色彩表现工具。学生: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或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等,按组带好若干支塑料花或真花及放置的容器。2、教学策略
19、引导阶段:请学生就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谈谈自己喜欢的色彩,说明原因。请学生再根据自己平时表现色彩的感受,谈谈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工具。体验阶段:(1) 展示欣赏多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工具的色彩绘画作品。(2)请学生将自带的花和容器摆放于课桌上,以46人为一组,讨论花卉的组合搭配。(3) 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直接用主观色彩表现静物。总结归纳阶段:(1)用色彩表现对象时,最主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第一感受画出来,而不是纯粹地模仿实物。可根据自己的感受适当对颜色、形状作夸张、变形。色彩表现时,恰当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如水粉、水彩使用时,要注意颜色的调配及与水的比例;彩色铅笔使用时,要注意用笔的轻重、浓淡
20、等。(2) 展示的色彩绘画作品 ,表现形式和表现工具要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从中获得自己喜欢的表现工具和形式,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创作欲望。花和容器的摆放主要根据学生讨论商量的意见,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和喜欢的内容表现。3、教学建议还可让学生带着绘画工具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寻找自己喜欢的花草进行写生,并将其色彩个性化 , 用文字记录观察和表现的过程。三、学习评价建议(1)能否通过对色彩知识的了解,学会欣赏和理解色彩绘画作品。(2)能否通过对色彩表现形式、表现工具的了解,大胆进行色彩尝试。第 4 课 又画又做又印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感悟纸版画材料的质感和艺术美,体验造型的乐趣。技能目标:运用多
21、种材料制作纸版画,学会制作方法,提高造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情感目标:欣赏优秀范例,启发创作思维。在评论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及语言表达力,培养互相尊重、互相接纳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第一课时)常规的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 )多种技法的运用。教学难点(第一课时)纸版画黑白灰层次的表现。(第二课时)线条、形状、空间、肌理等造型元素的理解和运用。建议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静物 ,风景纸版画;第二课时:人物纸版画。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案例1、课前准备教具:范画、各种纸材、剪刀、棉线、双面胶、油墨或水粉、滚筒。学具:树叶、卡纸、剪刀、双面胶,鸭嘴笔、水粉、文具盒。2、教学策略分组
22、学习,加强合作,提高教率。3、教学程序分组(1)课前把班级学生分为34人一个小组,分头准备制作工具,收集各种树叶。(2)友情提醒:不要随意摘采公共场所的花木,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在野外找寻各种材料。导入(1)教师出示一幅剪纸作品。问题:这叫什么艺术?学生争相发言:民间艺术剪纸。(2)教师接着拿出水粉颜料在剪纸上涂色,学生则露出不解的神情,有的发出惊讶的声音:老师在干什么 ?(3)涂好色后,拿出纸拓印。揭开画面展示给学生看,新的效果产生了。引入纸版画的教学。导思(1)根据刚才的制作想一想纸版画要用哪些材料?(2)请你推测一下制作步骤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纸版画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4)
23、纸版画:以纸材为主要的媒介,运用画、剪、刻、贴、印等技法,创造出具有黑白灰韵味的画面效果。具有一版多印、操作简便、安全等特点,便于课堂学习。步骤:先构思画稿,再剪贴形象,最后上色拓印。a、重新观察刚才老师用剪纸变来的纸版画,你能找出其中的不足吗?学生大胆发言:画面单调、层次不丰富(培养质疑的学习品质)。b、你能用什么办法让画面变得更丰富?可以剪贴细节,让其凸凹感强些,可以粘贴树叶等实物(有的学生头脑灵活马上能联系到课前准备的材料)。c、你认为做一幅成功的纸版画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可以结合欣赏课本范例谈一谈)?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点、线、面结台;夸张、变形突出主体形象,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表达自
24、己最真实的感受并富有创意。导练(1) 印制树叶。把收集来的树叶涂上水粉颜料,再拓印下来,看谁的树叶最美、最特别。简便易行的操作能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2)变化组合(课后拓展 ) 。把大小各异的花、叶组合成各种造型再拓印。教师可以出示几种造型提示学生:金鱼、瓢虫、舞蹈动作等。作业请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小组特点的题目开始制作。表现静物的题目:漂亮的花瓶、餐桌、我的自行车等。表现景物的题目:美丽的校园、春天来了、家乡的变化等。(2) 画稿尽量简练和概括,注意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要素。a、花瓶等静物上要加上点、线的装饰。b、线条要有疏密的变化。c、注意画面黑白灰层次分明,节奏明快。(3)
25、 制版。a、分层剪贴、撕贴、镂刻均可;根据画面表现的内容,纸、布,树叶、线可综合使用,产生丰富的画面效果。b、让学生学会先剪大形,再剪小形,复杂形分开剪制的方法。c、可以做出特殊肌理:揉皱的纸印出石头效果,布纹印出粗糙的墙面或屋顶。(4) 上色。a、要均匀,油印要使用滚筒。b、水粉可以用鸭嘴笔上色,色要浓厚些,少掺水。(5) 印制。小技巧:在上色前先把纸均匀打湿,待纸没有明水、处于半平半湿时即可印制 ,这样印制出的画面着色均匀、效果较好。特别要注意把纸的一端固定,当第一遍印制局部效果不佳时还可再上一次色(墨),直至印制满意为止。用文具盒平整的底部磨压简便易行效果很好。互评互相欣赏作业,感受不同
26、的材料、不同的题材、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说一说从别的小组的制作中你学到了什么 ?6、学习评价建议学生的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增进了友谊 ,展现了个性;我基本掌握了纸版画的印制方法;这节课我学得很轻松,我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下次会努力改进。大家的评价画面中的点、线、面分布是否合理;小组成员能否团结合作、各尽其职;作品是否新颖独特;能否综合运用多种材料制版,并体现出天然的美感,是否有成功的体验;是否珍视他人的意见。评价方式方式多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教师也要向学生征求台理的建议,以便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第二课时案例1、课前准备教具:教学幻灯片、滚筒、油墨。学具:卡纸、旧画报、线团
27、、颜料、鸭嘴笔、剪刀、双面胶。2、教学策略观察、描述、实践、展示。3、教学程序欣赏感悟(1)教师打出保罗克利两幅人物版画作品休息、自画像的幻灯片。教师:你能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吗 ?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作简单的描述 ?(2)学生交流 ,互相补充。睿智的大脑、深邃的目光、精神的短发、休闲的服饰、优雅的动作无不折射出他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艺术家。 (训练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教师小结: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善于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来表现人物的外在美和内在美。(6) 揭示本课主题:人物纸版画。语言表达(1) 用简练、概括的话来描述一位你熟悉的人。可以是生活中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同桌、老
28、师等;也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2) 一位同学描述,其他同学猜测他描述的是谁?评价他的描述是否准确。构思构图(1) 表现他的典型动作:抽烟、看书等;表现他的典型特征:戴眼镜、卷头发、大胡子等;表现富有趣味的卡通人物等。(2)合理运用综合材料来表现:如头发可用线团 , 眼镜可以用细铁丝。(3) 想一想,你还有哪些奇妙的点子?c、制作时间。d、作者姓名。4、版画的装裱版画的装裱很特别,把画放在两张稍厚纸的中间,然后按画心的尺寸在上面的纸上裁出一个方框,大小以露出画心为准。上下两张纸夹住画心,不使用胶水或者糨糊,名签在最上面的纸上。教师教学随笔纸版画是手工和绘画的综合体,它材料简单,便于学生
29、准备;制作省力,便于学生操作,还可以利用树叶、线团、布等实物进行拓印,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又画又做又印 ,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增长了知识 ,发展了艺术感知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吹塑纸版画。第 5 课 当一回蔡伦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古代造纸技术。通过实践与体验,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他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杰出贡献。通过创造性造纸和装订图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学习内容了解造纸技术。学会自制纸张,并用自己制作的纸张装订成书。教学重点纸张制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教学难点a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所蕴涵的历史价值。b 设计制造出富有创意
30、的纸张。建议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准备教师:有关甲骨文、竹简、帛书的资料(实物、图片或课件),纸张制作的多媒体操件。学生:制作纸张的工具和材料(榨汁机、装水容器、木版、网、旧报纸、布、卷筒纸巾或特别松软的废旧纸,绢框两个 ,一个有网 ,一个没网 )。环境:多媒体教室。2、教学思路a、导入: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电、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仅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究竟是那四种发明呢(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谁能说出它的发明者吗
31、 (东汉,蔡伦)?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蔡伦 ”, 感悟一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b 、认知:(1)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了解纸张制造的一般方法。(2)让学生口述纸张制造过程,集体讨论古代造纸技术的科学性。c、实践:(1)学生24人一组进行造纸工具和材料的整理、制作。要求分工合理,体现团结协作精神。(2)进行纸张制作,小组讨论如何制造出厚薄均匀、质地优良的纸张。d 、感悟:利用老师提供的有关甲骨文、竹简、帛书的资料(实物、图片或课件), 集体讨论用纸张书写的优越性。说出造纸技术的历史价值和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e、创新:1 1) 结合课本知识 ,设计制造出具有艺术效果的
32、纸张。制作过程中可以播放音乐烘托气氛。(2)小组讨论,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制造出别具一格的纸张?给自己设计制造出的纸张命名。(3)将自己设计制造的纸张装订成书。小组间互相交流,并介绍自己的创意。f、拓展:(1)参观造纸厂,或是查找资料、通过网络了解现代造纸技术。(2)让学生设想一下,如何运用现代造纸技术制作具有艺术效果的纸张,用 300 字左右的文字进行说明。g、总结:教师从学生作业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进行指导性评价。也可以举办作品展览,集体评选优秀作品。第 6 课 多变的颜色1、教学目标通过搜集相关材料及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自主探讨,积极合作 ,运用色彩与堞材进行创
33、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是在了解彩色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多样的色彩构成练习。难点是利用媒材进行设计和表达。3、建议课时:2 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1)教具:色彩基础知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器材。(2)学具:课前收集相关媒材,准备绘制工具及水粉颜料。2 教学过程利用现代电教手段,引导学生赏析。组织学生丰动探讨多变的顾色,激发学生设计、绘制、展示的热情。第一课时探讨、学习。第二课时设计、绘制、展示。(1) 导入。通过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播放日常生活中缤纷的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视觉印象。a、花卉、蔬果的色彩;b
34、 、自然界季节变化中的色彩;c、建筑物的色彩d 、服装的色彩;e、工业产品的色彩。结合所观看的图像,感受绚丽多变的色彩带给我们视觉的享受。(2)组织讨论。师生共同参与,营造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选择一组图像中的色彩,组织学生讨论。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传递着视觉信息,波及我们的心灵。促进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感想。(3) 利用多媒体课件传授色彩基础知识。英国科学家牛顿揭开光色之迷。了解红、橙、黄、绿、青、蓝、紫顺序排列的光谱和牛顿色坏。色彩与光的关系。色彩是以光色为主体而客观存在的。三原色。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三原色为红、黄、蓝。色相、纯度、明度。(4)通过观察和调
35、色练习感知色彩的特性。运用课件,演示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及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学生作色彩明度或色相渐变练习。(5)选择课前收集的媒材进行色彩练习。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以自由组合的形式,讨论制定涂色方案,重新设计所收集媒材的色彩。通过绘制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6) 展示点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叙述。教师以赞许的语言进行点评。第二课时1 课前准备(1)教具:形式多样的色彩构成作品及图像资料,多媒体器材。(2) 学具:收集自然界中不同色彩的物品如小石块、树叶等,绘制的工具和材料。2、教学过程(1) 导入。交流第一课的心得和体会。欣赏同学们各自收集的不同色彩的物品。自然中的
36、色彩丰富而微妙,说说自己的感受。(2)模仿自然的色彩。你准备的材料如何,是否能与同学合作使用。分析所收集物品的色彩,用什么颜色可以调配。分别将收集的石块、树叶等物品的色彩临摹下来,平涂在15厘米x15厘米的铅画纸上。调色过程中遇到困难,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3)集体合作完成拼贴作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制定拼贴方案。按同学们制定的方案将色块拼贴在墙面或预先准备的板面上。组织同学畅谈对这些色彩作品的感受。方案 (二 )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教具:三棱镜折射光谱的影像片段,关于色彩的图片资料,绘制工具及材料,多媒体器材。学具:课前收集,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如包装盒、纸杯等,绘制工具及材料。2
37、、教学过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有关光色的知识信息,利用所收集的媒材进行色彩构成的练习。(1) 导入。播放三棱镜折射光谱的图像。色彩是我们的眼睛对不同光线的感觉,是光的特性。英国科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将穿过的阳光折射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光谱,并提出 “白光是各种颜色的混合体”的理论。寻找生活中的色彩。a 组织学生讨论, 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作为发言人,b 开展小组竞赛,活跃课堂气氛?c、教师及时给予点评。(2)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分类展示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色彩。展示生活用品的色彩,引导学生领悟色彩所蕴含的设计成分和心理作用。提出问题 ,生活用品除了注重其功用之外,你是
38、否对它的颜色也很在意?能说说你了解的色彩知识吗 ?(3)运用多媒体传递色彩的知识信息。原色、间色、复色。色相、纯度、明度。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4)在观察与尝试中了解色彩的特性。演示三原色调配其他色相的颜色。演示色彩明度和纯度的变化。学生选择一项作简单的练习。(5) 为课前收集的物品重新设计色彩。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改变所收集物品的颜色。对比色渐变、明度渐变等。依自己的喜好,制定涂色方案,用新颖的形式突出自己的个性。(6)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简要叙述自己的作品。(7)评价。学生选择同学作品互评;教师点评。a 不以绘制技法的高低论优劣。b 是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第二课时1
39、课前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器材。2 2) 学具:绘画制作的材料、工具、颜色。2 教学过程(1 ) 导入。多媒体展示不同色调的图片。不同的色彩对人们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启发学生回忆对不同色彩的感觉。生活中不同的色彩设计,会有不同的气氛,会带来不同的心理影响和情感体验。a、对红色的感觉。b 对蓝色的感觉。(2) 用多媒体欣赏大师的作品。凡高作品的色彩感觉跳动、热烈。毕加索作品的色彩感觉单纯、悦目。蒙克作品的色彩感觉郁闷、不安。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颜色。(3) 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或感觉。找感觉。如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彩表现。a 启发 ,甜甜的感觉像什么颜色。痛的感
40、觉像什么。厌烦的感觉像什幺样的形状和线条;b 、表现 , 选择自己感觉最深的印象用颜色大胆表达。(4) 把自己喜爱的颜色和表现形式运用到设计中。用喜爱的颜色制作一件风景作品。用带有情感的笔触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为一件物品重新设计色彩。(5) 交流、 |平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交流经验和感想;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教师选择部分作品进行点评。三、学习评价建议1 是否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2 是否在绘制过程中有创新意识。3 能否简要叙述自己的作品。第 7 课 物品上的花廊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感悟春天的美,领略自然中的美的形状与色彩,发现花朵外形的轮廓美”形与形的 “组合美 ”, 花、叶近乎对称的
41、“形式美 ”, 追求变化后 “似与不似之间 ”的 “变形美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实践与创造:根据收集来的各种材料,通过手绘或其他方法,设计制作一件单独纹样图案和一件二方连续纹样图案。收集各式各样废旧的纸盒、花瓶,准备各色彩纸和水粉颜料,尝试用你喜爱的方式建一个花的家,美化物品。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视觉感受;对同学设计的图案进行合理的评价,能从老师和同学的合理评价中得到启发,逐步使自己的艺术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见课本2829页。(1)欣赏春天的美:叶绿花艳感悟花由田野走进艺术作品的变化过程,讨论花的家
42、在乔迁中发生了什么变化。(2)形式美的法则:形状的对称与均衡美,节奏与韵律美,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整体的变化统第二部分:见课本 303l页。图案可分为单独式和连续式两大类。单独纹样图案分自由式和适合式两种 ,它有对称和均衡两种骨式。连续纹样图案分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的骨式有波浪式、折线式、散点式等。图案的广泛应用:服饰、瓷器工艺品、建筑墙纸等。第三部分:见课本 3233页。(1) 用彩纸折叠、粘贴、制作立体的花。(2) 用水粉在废旧纸盒上绘制四方连续纹样。教学重点(1)设计并手绘一件单独纹样图案。(第l课时)(2)运用手绘或实物拓印、刻印 ,折叠剪纸等方法设计制作一件=方连续纹样图案。
43、 (第 2 课时 )(3)用水粉在废旧纸盒上绘制四方连续纹样,也可以剪贴装饰纸盒。 (第 3课时 )教学难点(1) 加强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应用性,激活创造欲望。(第 l 课时 )(2)形式美的运用。 (第 2课时 )(3)盒子内壁本身的色彩有的深、有的浅,有冷暖倾向性,如何把它与图案色彩有机配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美感。实现图案造型与盒子造型的和谐统一。 (第 3 课时 )建议课时: 3 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第 1 课时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调动视觉、听觉、触觉感受自然美,激发表现欲。1 课前准备教具:歌曲春天在哪里 ,单独纹样图案的范例。学具:收集各种各样、色彩各异的花朵、树叶,水粉笔、水粉
44、、调色盒、清水杯。2、教学思路(1)创设春天的情境。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上台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春天的美姿。(2)讨论交流。a 寻找花朵、树叶形状和色彩美的规律:对称、节奏、韵律等。b 运用触觉、视觉、嗅觉来体悟美:树叶轻柔光滑的质感、花的香、色彩的鲜艳。(3)教师点拨知识点。a、一朵花与一排花在图案构成上的联系、区别:单独与连续。b 、实物与图案的联系、区别:写生与变化。(4)设计图案。制作一幅单独纹样图案,要有创意:可添加上点、线装饰,也可概括减化。(5) 展示、评议作业。把花朵和树叶与你设计的图案放在一起,比较谁更美。(6)课后拓展。为你设计的图案配上一首春天的诗。第 2 课时教
45、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课前收集图案应用的例子,课上共同分享,探讨 =方连续纹样图案的制作技巧。1 课前准备教具:收集生活中图案应用的实例图片 ,如古代瓦当、画像石、画像砖等精美图案,瓷器上的装饰图案,服饰上的图案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它们做成幻灯片课件。学具:学生准备各种树的叶片,水粉工具。2、教学思路(1)欣赏感悟。教师:出示幻灯片:古代瓦当、画像石、画像砖、瓷器上的纹样,服饰上的图案等。学生:激发美化生活的欲望,培养对民族工艺热爱的情感。(2)讨论制作方法。手指印、刻印、实物拓印、实物粘贴、彩纸剪贴、手绘等。你选择哪一种?你还有什么新方法?你最想用它来美化什么物品?(3)作业设计、方法指导。a
46、 、手指印成一朵花的单元,然后重复单元,b 、刻印的外形要概括;c、实物拓印调色要干?d 、手绘要先起草划分单元,力求准确 ,e、用剪彩纸时要注意安全;f、实物粘贴要牢固。(4)升华设计。根据拓印的树叶图案进行艺术再加工,如长形树叶拓印的图案可加工成鱼形, 圆形树叶拓印的图案可加工成人脸,在拓印的基础上手绘,实现第二次创新。(5)展示成果 ,相互评述。(6) 拓展。为自己的鞋子或裤子设计一件图案,可手绘也可用线绣。第 3 课时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1、课前准备教具:水粉工具、装饰好的瓶子范例。学具:水粉工具、鸭嘴笔、各式瓶子。2 教学过程欣赏、观察与发现。l 教师出示装饰好的瓶子范例(在纸上画好
47、图案后,卷成圆柱形,放入瓶内),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问学生:你们觉得装饰过后的瓶子美吗?想不想看看它原来的样子呢?教师把瓶内的装饰纸抽出 ,瓶子顿时失去光彩。2 谈一谈你的两次观感。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 没有装饰的废旧瓶子就像人老了一样,风采不在 ,但是经过化妆和美容后又焕然一新;有的说 ,瓶子里面的东西用完了 ,它的使命也应终结了 , 经过图案装饰等于叉赋予了第二次生命;有的说 , 工艺设计师是瓶子的第一个妈妈,而现在我们要当它的第二个蚂妈。3、通过交流发言将学生引入设计师的角色。思维点拨。1、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各式瓶子展示给大家,并作个性介绍。2、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给它穿上新衣?3 交
48、流思想,学生发言。 技艺讲解示范(重点难点的突破) 。1、先根据瓶子的形状来剪裁纸的大小。2、起草构思:在纸上描绘什么样的图案。提示:可以是在瓶子的颈部横带状的二方连续,也可以是布满内壁的四方连续,根据瓶子特点来设计。3、均匀上色。4、待色彩干后,置于瓶子内壁。 作业要求。为你的瓶子穿上一件富有个性的新衣。友情提醒:l 可以同桌合作完成。2 瘦长形的瓶子可穿上横带状装饰的花衣。胖圆形的瓶子可穿上竖条状装饰的花衣。3 你可把海底世界搬到瓶子的家。展览评述。l 多方面评价学生的作业,重视过程的参与,重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2、课后拓展:写一篇设计小感悟。第 8 课 生活中的图表1、教学目标体验与发
49、现:深人生活,在收集统计数据、观察记录事物变化的过程中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实践与创造:采用一种新颖的方法设计课程表、日历、钟表等,表现独特的创意。欣赏与评价:学会从实用、美观的角度来评价设计,体现出设计形式美。2、学习内容本课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见课本3435页。(1)欣赏各式各样的图表:贝壳日历、路牌标识、课程表、公园游览图表等,体悟图表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2)理解图表的三个特性:准确性、可读性、艺术性。第二部分:见课本3637页。学习图表设计的各种方法,围绕一个主题,小组合作设计图表。3 教学重点图表设计方法。4 教学难点图表数据统计、创意制作。5、建议课时: 1 课时二、
50、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观察、记录事物的变化 ,制作图表。1、课前准备教具:各种图表范例。学具:课前根据选定的图表主题 ,收集信息样本,如小蝌蚪、蚕纸、豆子等实物 ,记录其变化;各种制作材料。2 教学思路(1)事先布置学习任务。教师:把学生分成4 人一组,各组自行选定图表的课题。学生:可以请教生物、劳技老师或者家长,寻求技术指导。(2)数据统计途径。a 到家乡个体专业户的养殖场、手工作坊(不要去鞭炮作坊)观察记录 ,或者自己创造条件,到自然中寻找。b、留心记录每天的天气变化。(3)课堂点拨知识点。a 欣赏课本上的图表。思考:图表设计要具备哪些要求?漂亮实用的图表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
51、的 ?你准备采用哪种方法设计?b 实用 要求数据科学、易于认读。美观 要求材料新颖,方法独特。c 除了课本上的 7 种方法以外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4) 用手绘或纸贴的方式设计图表。a、小组集体制作一份图表,要有创意:注意色彩的对比与协调。b、教师巡视指导。(5) 展示、评议作业。从图表的功能、创意、工艺、装饰等几个方面来评价同学的制作。(6)课后拓展。根据最近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制作一份图表。第 9 课 走近古人的生活衣食住行1、教学目标认知领域:通过对古代与衣食住行相关的艺术形式的学习,使学生对其中著名的作品有所认识和理解,并对那个时代的艺术概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技能领域;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
52、度出发,对各个不同时期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艺术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领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创造领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民族艺术品面前,有一个较为客观、正确的评价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2 教学重点赏析与衣食住行相关的艺术,体会古人的生活方式,理解服饰艺术的渊源及经典服饰的品种。对青铜艺术中的 “鼎 ”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相关的知识。对明清家具及古人的居住环境以及出行的工具有一定的认识。3、教学难点固和 “衣食住行 ”相关的艺术体系过大,牵涉的历史知识较多,需认知的面较广,所以有时较难把握住整课的教学重点。而以点盖面的教学方式,有时无法系统讲解相关知识从而造成知识断层 ,使学生无法理解。在本课中要平衡好重点、难点 ,选取几个重要的历史片断, 以点盖面重点讲述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古人生活的角度来理解与古人生活相关的艺术形式,重点|井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其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商业综合体改造抵押协议
- 2025年度养猪场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协议
- 2025年度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安全保密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饮料企业财务代理记帐服务合同
- 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商业广场改造贷款协议
- 2025年度公司终止职工劳动合同解除与就业援助合同
- 2025年北京绿色生态居住区拆迁补偿与生态修复合同
- 2025年度商铺转租定金及租赁期终止处理合同
- 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技术课件
- 单兵综合演练
- 疼痛中医护理
- 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
- GB/T 24091-2024适应气候变化脆弱性、影响和风险评估指南
- 现代物流基础题库与参考答案
- 特色疗法中药穴位敷贴课件
- 2024宠物租赁服务详细协议协议
- 2024年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500题)含答案解析
- 2024至2030年串叶松香草种子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生活垃圾我知道(课件)二年级下册劳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