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问题的探讨_第1页
模块问题的探讨_第2页
模块问题的探讨_第3页
模块问题的探讨_第4页
模块问题的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模块问题的探讨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不单单是培养一种理念和能力,更要贴合实际生活,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实例,融会贯通。新课改中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其地理实践力。在此背景下,文章以海南省为例,从高中地理新增地域性课程模块为入手点,浅析当代高中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现状,新增地域性课程的优势,以及如何新增地域性课程。关键词:高中地理;海南省;核心素质;地域性课程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南端的岛型省份,北纬18°穿过海南省博鳌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本就具有非常典型的地域性特色,也经常作为考点在高考中出现。有其作为海南

2、省的考生,更需要对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有所掌握。一、当代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现状目前阶段我国对地理学科的教育模式。一直是初中两年,高中三年的模式。这种模式会导致高一学生对初中所学地理知识的陌生感。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知识一旦放下不再复习,将会被遗忘一大部分,仅有一小部分能够保存记忆。即便学生之前的地理成绩不错,在正式开始高中课程之后,会先从自然地理开始学起。且我们学习地理的顺序一般是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先学习世界地理。这对学生来说,世界自然地理的范围比较大,距离比较遥远,内容更加空洞,仅限于书本知识不具体,学习起来更具压力。很多学生必修一成绩较差也是与此相关。对地图

3、的不了解,对世界各地自然情况的不熟悉,对内容感到空洞。地理,尤其是自然地理,给我们传达的大部分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知识点。单纯去记忆很难获得好的成绩,需要通过我们以身边为例进行理解。学生们对地理这一学科的认知一般是文科,需要背,多做题,有答题模板等刻板印象。虽然地理学科确实需要记知识点,但非常重要的理解力被很多学生忽略。以海南省举例,学生们在学过经纬度之后,即便在已经知道中国在东半球,北半球的条件下,也依舊不清楚海南省所在的大概的经纬度范围。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植被类型等知识点都处于不确定状态。新增地域性课程模块就是打破这种僵局,是对初中和高中知识的一个衔接,是课本和生活之间的一条

4、纽带,是记忆和理解之间的一杆秤。二、新增地域性课程的优势(一)初中和高中知识的一个衔接初中地理从世界地理到中国地理到国内各省份地理,是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的一个布局模式。以自然地理为主,人文地理的篇幅较少。两年的知识学习和累积,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初三一年没有接触地理学科,知识点有所遗忘。刚刚迈入高中,是对之前学的知识进行一个重新拾起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伴随我们最熟悉的内容进行,那就是地域性课程。以海南省为例,通过海南省的海陆位置、经纬度范围来回忆起初中所学的七大洲四大洋、东西南北半球划分,几条重要的经纬线等知识点;通过对海南省热带季风气候知识点的回顾,重新复习世界各类气候类

5、型纬度划分等。由此也能在正式开始高中课程之前,系统的回顾初中所学内容,为此后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打好基础,做好准备。高中地理改版后,必修一的部分内容移至选择性必修一,但必修一的内容依旧是以自然地理为主。从地球外部宇宙环境到地球上的各个圈层到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及气候。这些知识点相对于已经停止地理学科学习一年的学生来说,范围太大,内容太空,不够贴合实际,不容易理解也难以上手。海南省地处热带地区,四面环海,隔琼州海峡与大陆相望,可以利用地域性优势,根据海南省特点,给学生讲解大气环流、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海南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海水运动、台风等各类自然灾害等知识点。 给刚刚来到高中校园生活学习的学生一个

6、缓冲,避免新增知识点给学生太大压力,造成学生心理恐慌甚至对地理学科的抵触。只有学生能学得懂,才会有继续想深入学习了解的心理,才能学好地理。(二)课本和生活之间的一条纽带“劝君多读书,不要读死书”。传统应试教育会将课本知识看得尤为重要,将高考作为决定人生命运的一大关卡。虽然即便到了今天,高考依旧很重要,但我们相信高考不是唯一的选择和出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将每一个人培养成大学生,而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所以教学不能墨守成规,近几年更是提出了。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将我们的地域性课程新增进高中教学课程中,便是教师引导学生作

7、为主体,站在学生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地理问题。例如,海南省虽处于热带地区,但也并非四季如夏,跟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均是夏季温度相对偏高降水较多,冬季气温相对偏低降水较少。针对这一生活中的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风影响温度高降水多,冬季受西北风影响温度,低降水少。那么在此后,若再遇到提问海南气候类型及特点时,学生便可根据现实生活现象推理出答案。同样举一反三,海南省夏季多台风,台风为何只会出现在夏季,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及台风过境时天气变化等知识点都可将生活与课本相结合,既将课本的知识学到,又将知识点融于生活,融会贯通。生活技能不单单可以从家庭和社会实践中获得,同样可以在书本中

8、获取。很多道理从他人口中得知的只是一个结果,例如台风刚过,不要着急出门,因为台风一会还会再来。但通过学习知识我们知道,风雨刚停,台风并未离我们而去,而是我们正处于台风眼,台风眼处于台风正中央,无风无雨天气晴,但台风眼过后风雨又至。新增地域性课程模块就是作为一条纽带,将课本中本区域相关的地理知识点与生活现象,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三)记忆和理解之间的一杆秤传统意义上理解地理,大多数人会单纯的认为地理是单纯文科,知识点需要死记硬背,背过知识点就可以拿高分。虽然不否认死记硬背也是提高分数的一种方式,但绝对不是最好的那种。地理学科尤其是自然地理方面,其知识点像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中的种种本就

9、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强硬的去记忆,而是要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所产生的结果,这样才会事半功倍。依旧拿海南省台风举例子,我们知道台风多产生于夏季,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于夏季呢?这就跟我们所学的气旋这一知识点相关,与此串联的还有我们的地转偏向力,大气环流,气压带与风带等知识点。通过一个台风的例子,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由一个知识点拓展到四、五个知识点。我们理解其中的原理之后,原理如何是需要我们去记忆,例如,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呈上升状态,四周空气向此聚集,又因为北半球受到右转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逆时针气旋现象,形成台风。新增的地域性课程模块就像记忆和理解之间的一杆秤。帮助我们将本地区相关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的知

10、识点串成一个整体,将生活中的例子带进知识点,把课本中的知识融入生活。平衡了记忆和理解之间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记忆。(四)增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海南省有一句宣传标语,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做到水绿山青是需要我们了解本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现状,结合实际,从根本出发,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学生们对于家乡的概念只存在于家庭、学校和周边生活环境。这样的认知无非是浅薄,当换了一个城市,换了一个省份,差不多的环境会使得对家乡的感情模糊。想要增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需要我们了解我们的家乡,我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俗。高中地理新增地域性课程模块,就是给了学校一个展示家乡的条件,给了孩子一个

11、了解家乡的机会。三、如何新增地域性课程模块以海南省为例,针对如何新增地域性课程模块,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课外实践。将班内同学分为几个大组,分别用举例子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海南省的气候及气候类型、海南省的植被类型及特点、海南省常见自然灾害及如何抗灾减灾、海南省各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等问题。例子贴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与十几年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能带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回忆起初中的相关地理知识点,并为高中正式课程做铺垫。第二个方面是知识点的串联及分散。根据同学们找到的例子及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将整个高中即将要学到的知识点大致串联,形成一个整体。学生们能清晰的看到自己即将进行三年的高

12、中地理学习模块组成。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更加具体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弱化学生对高中地理的恐惧感,及对空洞知识的不知所措。四、结语高中地理新增地域性课程模块。对学生而言是利大于弊的,利用34个课时对本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点梳理,形成对整个初中地理课程的回顾及高中地理课程的预习工作。学生们更愿意学,主动性更强,学习的效率也有所提升。在梳理的过程当中,也教会了学生们如何去学习地理学科。要结合生活理解知识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辅助,形成串联性的记忆,完成整体性的知识点汇总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点的记忆。最终形成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参考文献1徐志梅,高中地理教材适切性评价研究以产业活动为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年.01期2叶先进,基于学校地域文化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