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矿二1煤新井11042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_第1页
方山矿二1煤新井11042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_第2页
方山矿二1煤新井11042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_第3页
方山矿二1煤新井11042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_第4页
方山矿二1煤新井11042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平禹煤电有限公司方山矿二1煤新井11042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2014年12月前 言为了获得方山矿二1煤新井11042工作面最可靠的地表移动参数,掌握该地质采煤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方山矿二1煤新井决定建立11042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该工作面地表移动的观测和研究工作。11042采面地表移动观测与研究的主要内容:(1)掌握地质采煤条件与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关系;(2)获得综采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分布规律;(3)确定采面地质采煤条件下的角量参数、动态参数和预计参数。通过对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研究,为二1煤新井保护煤柱留设、征地、迁村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探求地表移

2、动规律,丰富和发展我国“三下”采煤技术。1 11042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11042工作面倾向长481m,走向宽155m,面积约74555m2,平均采深为544.5m,平均倾角14o,该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8m。采用走向长壁垮落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本工作面掘进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煤层顶板为大占砂岩弱含水层,含水性较弱,不发育,上分层在回采后顶板会产生冒落裂隙带。顶板水会随裂隙带流向采空区,预计采面在掘进或回采过程中,个别地段会因顶板破碎出现淋水情况,经过探放水后,对掘进或回采不会有大的影响;煤层底板直接含水层为L7-L8灰岩含水层,根据二1-11041回采前底板注浆加固打钻资料显示,L7-L8灰

3、岩水含水性丰富,但不发育,水量大,疏放效果明显,利于疏干,在回采期间底板受到破坏后,会出现底板涌水现象,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二1-11041采面在回采期间局部地段底板出现涌水现象。回采期间最大涌水量100m3/h,二1-11041工作面回采期间根据实际测量里段300米高程较低,一分层在回采后里段会有积水。二1-11042采面在施工期间受二1-11041采面老空水影响,低凹可能有积水区,同时还应注意底板灰岩水的变化。顶板主要含水层是山西组砂岩含水层由35层中、粗粒砂岩构成,厚1530m。其中大占砂岩、香炭砂岩较发育。据钻孔抽水试验,为弱裂隙承压水。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据钻孔简易

4、水文观测资料,该含水层漏失量很小。据附近煤矿资料,该含水层的充水方式一般以顶板淋水为主,因此该含水层的导水、富水性较差,一般不会威胁二1煤层开采。底板主要含水层是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含35层石灰岩,总厚度6.513.5m,平均9.00m。据区外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资料,区域内有4孔在该含水层发生漏水,且附近煤矿排水量较大,有两矿均发生过底板突水。因此,太原组上段灰岩导水、富水性较好,是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太原组下段灰岩水:由34层石灰岩组成,总厚约1020m,平均15m。该含水层含岩溶裂隙承压水,导水性、富水性强,但不均一。在断层带该含水层可能会进入矿井,在断层附近采煤时要注意防水。一般

5、不会影响回采期间安全生产,但在工作面回采期间也应注意。上寒武统、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位于矿区北部,井田外围出露寒武、奥陶系地层,岩溶、裂隙发育,井田内寒武、奥陶系垂向上距二1煤层约80m。主要岩性为厚层状细晶白云质灰岩、厚层状微细晶白云岩及钙质页岩、角砾状石灰岩等组成,总厚度约285m,是主采煤层二1煤的直接或间接充水水源。11042工作面上方主要为小煤窑和村庄,地表地势高低起伏,地面标高-18.664+31.306m。 2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1) 观测站设计原则为了能够获得准确、可靠、有代表性的观测资料,在观测站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a.观测线应设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

6、;b.观测线在观测期间不受邻近开采的影响;c.观测线的长度要大于地表移动盆地的范围;d.根据开采深度和设站目的,观测线上的测点应有一定的密度;e.观测站的控制点要设在移动盆地范围以外,埋设要牢固。控制点应埋至少0.5m以下。(2) 角量参数的选定由于该观测站为二1煤新井第一个观测站,角量参数的选定只能参照邻近相似地质采矿条件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成果资料。平顶山矿区的角度参数为: ,=81.6°其中 、上、下山移动角;走向移动角;煤层倾角(14°);最大下沉角(81.6°)。(3) 观测线位置的确定根据观测站设计原则,在11042工作面上方地表布置两条观测线。A号观测

7、线为工作面走向方向距下山边界60m的采空区上方并超出工作面长度的位置,B号观测线为工作面距离开切眼600m的采空区上方并超出工作面宽度的位置。详见图1、2。图1 A号观测线断面图图2 B号观测线断面图 观测站平面位置设计见附图。(4) 观测线长度的确定根据煤矿测量试行规程第217条规定,调整、取。以剖面法求得A号和B号观测线长度分别为1777.7m和2308.7m,共计4086.4m ,如图1所示。 A号观测线长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工作面走向长度(481m);为走向移动角的修正值。 同理可得B号观测线的长度:式中、分别为上、下山移动角的修正值;工作面倾斜长度(155m); 、分别为采区下边界和

8、上边界的开采深度(610m,479m);回采工作面平均开采深度(544.5m)。3 控制点及工作测点的个数和埋设方法(1) 控制点及工作测点数按煤矿测量试行规范规定,测点间距为25m,控制点间距为50m,由观测线长度计算得各测线控制点和工作测点的个数,见表1。表1 控制点和工作测点个数观测线编号控制点(个)工作测点(个)合计(个)A47276B49397合计8165173(2) 控制点和工作测点结构所有控制点和工作测点全部为混凝土予制桩,钢筋露出水泥桩的高度为5mm,如图2和图3。(3) 埋设方法a.埋设控制点应用全站仪根据施工测量要求按设计坐标在实地标定其位置,工作测点用全站仪标定,尽量使其

9、中心位于同一方向线上,用木桩做标志; 图2 控制点图 图3 工作测点图b.在所标定位置挖一直径为0.5m左右,控制点坑深为0.7m以上、工作测点坑深为0.5m以上的坑,坑底捣实,先铺一层0.1米厚的混凝土后放置予制桩,并用混凝土固定工作测点及控制点周围,固定高度分别为0.3m和0.5m;由十字桩拉线指示测点位置,控制点的偏心不要大于1cm,工作测点偏心不要大于5cm;c.在整个观测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控制点和工作测点严加保护,如有破坏应及时补埋;d.部分控制点和工作测点标定坐标见表2;表2 控制点和工作点坐标点号XYC1C2D1D2E1E2F1F2A1A72B1B93A36(B47)4 观测

10、项目、方法、精度和时间(1) 连接测量平面连接控制点的平面位置采用D级GPS或全站仪导线控制,点位误差不得大于7mm。全站仪导线布置如图4所示。图 4 连接测量平面图高程连接由GE001、GE003点分别向观测线控制点引测三等水准,形成附合水准网,如图5所示。图 5 连接测量水准网图观测站连接测量成果的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和常规方法一样,最终求出观测站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包括全面观测和加密水准测量两大部分,内业均采用严密平差进行数据处理。(2) 全面观测在观测站未受开采影响之前,独立进行两次全面观测。两次测得同一点的高程差值小于10mm,同一边长的长度差小于4mm,取两者平均

11、值作为原始数据。高程测量直接从观测站控制点开始,按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观测工作测点时,可使一些测点作为中间点,但视线不宜超过50m。若观测站两端有控制点,可进行附合水准测量;平面测量采用全站仪导线,正倒镜往返观测,直接测定出各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通过平面坐标反演,确定出各测点的支距和相邻测点之间在观测线方向的水平距离。(3) 日常观测在首次和末次全面观测之间适当加密水准测量次数,为判定地表是否开始移动,在回采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相当于0.10.5平均开采深度,即工作面回采163.4m),在预计可能首先移动的地表,选择若干个工作测点,每星期进行一次水准测量。重复水准测量的时间间隔,视地

12、表下沉的速度而定,一般是每隔13个月观测一次。在移动的活跃阶段,还应在下沉较大的区段,增加水准观测次数。观测站的各项观测,一般情况下可参照表3的程序进行。为了保证所获得观测资料的准确性,每次观测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特别是在移动活跃阶段,水准测量必须在一天内完成,并力争做到高程测量和平面测量同时进行。表3观测站观测程序观测时间观测内容观测时间观测内容设站后1015天与矿区控制网连测地表移动活跃期全面观测加密水准测量采动影响前全面观测、预测地表移动衰退期水准测量地表移动初始期水准测量地表移动稳定后全面观测注:地表移动稳定后指6个月内地表各点的下沉值均小于30mm(4) 地表裂隙调查及井下工作面

13、测量调查记录产生裂缝的日期、位置、长、宽、深及其变化过程,并拍摄图片。在每次地表移动观测的同时,应在井下测定工作面的推进位置、采厚和采高等采煤状况,并每周测定一次实际回采上限的位置。5 观测成果的整理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成果预处理,必须在外业成果无误的基础上进行。观测数据的处理工作包括计算和绘图两部分。(1) 观测成果的计算为了确保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在进行内业数据处理之前,应对野外观测成果再次检查,然后进行各种改正数的计算和严密平差计算。a. 观测数据的预处理观测数据预处理主要是计算各测点的高程、相邻两测点在观测线方向的水平距离,然后计算各测点的移动和变形值及下沉速度等。对于全站仪而言,观测数

14、据的处理除须加入气象改正和斜距改正之外,其余的计算和常规方法相同。有关气象改正和斜距改正的具体计算方法参看全站仪使用说明书。b. 移动和变形计算观测数据经过预处理之后,便可计算观测线上各测点和各测点间的移动和变形值。移动和变形计算主要包括:各测点的下沉和水平移动,相邻两测点间的倾斜和水平变形,相邻两线段(或相邻三点)的曲率变形,观测点的下沉速度等。各移动和变形计算公式如下: 次观测时点的下沉,mm式中 号点的下沉值;、分别为首次和次观测时号点的高程。 相邻两点间的倾斜,mm/m式中 号点至号点的水平距离; 、分别表示号点和号点的下沉量。 号点附近的曲率,即-1号点至+1号之间的曲率 =, mm

15、/m或/m式中 、表示+1号点至号点和号点至-1号点的倾斜;、表示+1号点至号点和号点至-1号点的水平距离。 号点的水平移动=-,mm式中 号点的水平移动; 、分别表示次观测时和首次观测时号点至观测线控制点间的水平距离,用点间距累加求得。 号点至+1号点间的水平变形=, mm/m式中 、分别表示+1号点至号点在首次观测时和次观测时的水平距离。 号点的下沉速度,mm/d式中 、分别表示-1次和次观测时点的下沉值; 两次观测的间隔天数。 每次观测结束之后应及时进行移动和变形计算,计算数字的取位见表4。表4 移动、变形计算时的取位参考名称下沉/mm水平移动/mm倾斜/mm/m曲率/mm/m水平变形/

16、mm/m横向水平移动/ mm下沉速度/mm/d取位110.10.010.110.1c.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确定地表移动变形计算之后,绘制移动变形曲线图和下沉速度曲线图。在图上可确定出移动变形的角量参数有:移动角、边界角、裂缝角、最大下沉速度角、超前影响角等,通过专业程序计算求得的地表移动预计参数有: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拐点偏移距等。(2) 绘图工作根据每次观测的计算结果绘制CAD曲线图,由这种曲线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沿观测线(主断面)的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分布特征及其发展过程。绘制移动和变形曲线图时,选择竖直比例尺的原则是:使绘制的曲线能清楚的反映出移动和变形的分布规律,并便于分析比较

17、。水平比例尺与观测站平面图一致。曲线图和观测线断面图应绘在一起,以表明各种地质采矿条件对移动和变形分布形态的影响。断面图的竖直和水平比例尺与井上下对照图的相同。在断面图上应标出地面,测点及其编号,岩层柱状,采区位置,开采厚度,各次观测时的工作面位置及采区周围的开采情况等。在观测站平面图上应表示出:测点的实际位置,地形,地物,钻孔,保护煤柱边界线,每次观测时的工作面位置,回采边界,地表裂缝,塌陷坑的形态及出现日期,并根据实测的移动和变形值勾绘等值线图。每一次观测后,要及时进行计算和绘制移动、变形曲线图。观测站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为了求出最终结果,应对每次观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获得观测站受开采

18、影响产生的移动、变形的发展过程,以及移动和变形的最终值。绘制移动、变形曲线时,具有正号的移动、变形值绘在水平线的上方,负号值绘在水平线的下方,但下沉值除外。图6根据观测成果绘制的移动、变形曲线示意图。绘图展点时需注意:下沉是展在测点的正下方;水平移动是依据其正、负号分别展在测点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倾斜和水平变形是依据其正负号展在两测点间中点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曲率是依据其正负号两相邻线段的不同情况展点;当相邻两线段的长度相等时,曲率点展在中间点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绘制下沉速度曲线时,按下沉速度值,在两次观测时间间隔的正中间展点。图6移动和变形曲线绘制方法示意图(3)提交成果观测站的实测资料经过数据处理后,可求得下列成果:a.地表移动盆地的范围、形状、大小,以及各种角值参数(边界角、移动角、裂缝角、最大下沉角、充分采动角等);b.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的移动和变形分布及其特征,移动和变形值的位置;c.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移动和变形的发展过程及其相应的主要动态参数(起动距、超前距、超前影响角、滞后角等);d.地表移动过程中,地表移动速度的变化以及与工作面的相应关系;e.地表移动各个阶段(初始阶段、活跃阶段、衰退阶段)的持续时间以及地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