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程序系统设计资料PPT课件_第1页
气动程序系统设计资料PPT课件_第2页
气动程序系统设计资料PPT课件_第3页
气动程序系统设计资料PPT课件_第4页
气动程序系统设计资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行程程序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一、明确工作任务与环境要求。 1、工作环境要求。如温度、粉尘、易燃、易 爆、冲击振动 等。 2、动力要求。如输出力和力矩大小要求。 3、运动状态要求。如运动速度、行程大小和 回转角度等。 4、工作要求。如执行元件的运动顺序、动作 循环的方式等要求。 5、控制方式要求。如手动、自动、互锁等控 制要求。 第1页/共50页 二、回路设计 1、根据工作要求列出工作程序。如执行元件的 数量,运动形式,动作顺序,互锁要求等, 画出动作循环图。 2、根据动作循环图,画出信号-动作状态图,或 卡诺图等。 3、判断障碍信号并消除障碍。 4、根据信号-动作状态图(或卡诺图等)画

2、出逻 辑原理图。 5、根据逻辑原理图画出气动回路图。第2页/共50页三、选择和计算执行元件 1、确定执行元件的类型、安装方式及数目。 2、设计计算各执行元件的运动参数、结构参数。如运动速度、行程大小、输出力和力矩等 3、计算耗气量。四、选择控制元件 1、确定控制元件的类型、型号、数量等。 2、确定控制元件的操作方式、通径大小等。五、选择气动辅助元件 1、选择气动三联件、消声器等类型及型号。 2、确定管径、管长、管接头等形式及型号。 3、验算各种阻力损失,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六、根据执行元件的耗气量、确定压缩机的容量第3页/共50页 第二节 多缸单往复行程程序回路设计 多缸单往复是指:在一个循环

3、过程中,所有 的气缸都只做一次往复运动。 一、行程程序控制回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1、根据生产要求列出工作程序循环图。 2、绘制X-D线图。 3、判断障碍信号并消除障碍,写出执行元件控制信号的逻辑表达式。 4、根据逻辑表达式绘制逻辑原理图。 5、根据逻辑原理图绘制气动回路图。 这是行程程序控制回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第4页/共50页二、X-D(信号-动作)状态图中的符号规定 1、所有的气缸以次序用A、B、C、D等字母来表示,字母下面带角标,“1”表示气缸活塞杆伸出,“0”表示气缸活塞杆退回。 第5页/共50页2、用与各气缸对应的小写字母a、b、c、d 等

4、来表示该气缸所压下的行程阀发出的信号,字母下面带角标,“1”表示气缸活塞杆伸出时发出的信号,“0”表示气缸活塞杆退回时发出的信号。 第6页/共50页3、控制气缸换向的主控阀,用与该阀所控制的气缸相同的字母来表示。 第7页/共50页4、经过逻辑处理并且消除障碍后的执行信号,要在右上角加“*”,不带“*”的信号为原始信号。第8页/共50页三、X-D(信号-动作)状态图法设计气动回路(一)根据生产要求列出工作程序循环图。 比如:启动送料缸进攻丝缸进攻丝缸退送料缸退 写出工作循环(带有控制信号)省略箭头和控制信号的工作循环可表示为: A1B1B0A0 第9页/共50页(二) X-D(信号-动作)状态图

5、的画法 1、画方格图X - D执行信号备用格第10页/共50页规定:第一步:由左至右画方格,格数位2n+2,n为气缸 数,第一 列为“X-D”,最后一列为“执行信号”第11页/共50页第二步:由上至下画方格,方格数为2n+2+备用格数。备用格多少根据障碍信号确定X - D执行信号备用格第12页/共50页 如:执行元件为两个气缸X - D执行信号备用格第13页/共50页第三步:在最上边一行从左至右以次填上1、2、3、4等,并根据动作循环次序,在序号下面填上相应的动作状态。X - D 1 2 3 4执行信号A1B1B0A0备用格第14页/共50页第四步:在X-D下面左边第一列,从上到下依次填上1、

6、2、3、4等,在 X-D下面左边第二列,根据动作循环次序,每一行的上面填写控制信号及该信号所控制的执行元件的状态,每一行的下面填写该信号所控制的执行元件的状态。X - D 1 2 3 4执行信号 A1 B1 B0 A01 a0(A1) A123 4备用格第15页/共50页X - D 1 2 3 4执行信号 A1 B1 B0 A01 a0(A1) A12a1(B1) B13b1(B0) B04b0(A0) A0备用格第16页/共50页2、画动作状态线 1)动作状态线的起点:动作状态线的起点是该动作的开始(动作状态线左边的竖线),用符号“0”画出。第17页/共50页 2)动作状态线的终点是该执行元

7、件下一个动作的开始(该执行元件下一个动作状态线左边的竖线,即该执行元件下一个动作的起点),用符号“x”画出。第18页/共50页3)用横向粗实线从左向右连接该执行元件的起点到终点。第19页/共50页3、画信号线 1)信号线的起点:信号线的起点与该信号所控制的执行元件动作状态线的起点相同(,即信号线a0(A1)与动作状态线A1的起点相同,信号线a1(B1)与动作状态线B1的起点相同)用符号“0”画出。第20页/共50页2)信号线的终点:信号线的终点与产生该信号的动作状态线的终点相同,(即信号线a0(A1)与动作状态线A0的终点相同,信号线a1(B1)与动作状态线A1的终点相同)用符号“x”画出。第

8、21页/共50页3)用横向细实线从左向右连接该信号线的起点到终点(起点与终点在同一条竖线上时,表示为脉冲信号)。第22页/共50页(三)列出所有执行元件的执行信号 1、判断障碍信号第23页/共50页第24页/共50页第25页/共50页障碍信号的判断 控制信号线比该信号所控制的动作状态线长的那个信号就是有障碍信号,长出的那一部 分就是障碍 信号的障碍 段。用波浪 线“” 表示。第26页/共50页2、排除障碍段(简称消障) 消障的方法就是把一个长信号变成一个短信号,从而使控制信号线的长度等于或小于该信号所控制的执行元件的动作状态线。 1)脉冲信号法 脉冲信号法就是把一个长信号变成一个短信号,在主控

9、阀换向后立即消失。 (1)机械脉冲消障法第27页/共50页(2)脉冲回路法第28页/共50页 2)逻辑回路法 逻辑回路法就是通过引入一个信号,用这个信号和有障碍的信号进行逻辑“与”或者是逻辑: “非”来消除障碍信号。 (1)逻辑“与”消除障碍信号 第29页/共50页第30页/共50页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制约信号要在系统内已有的原始信号中选取, 并且只能在障碍信号之前已经存在。 B)制约信号的起点要在有障碍信号的起点之前、并切在有障碍信号的终点之后。 C)制约信号的终点要在有障碍信号的障碍段之前、并切在有障碍信号的起点之后。第31页/共50页(2)逻辑“非”消除障碍信号 A)制约信号

10、要在系统内已有的原始信号中选取。 B)制约信号的起点要在有障碍信号的障碍段之前、并切在有障碍信号的起点之后。 C)制约信号的终点要在有障碍信号的起点之前、并切在有障碍信号的终点之后。第32页/共50页(3)辅助阀法 辅助阀法就是通过一个双稳元件,产生一个制约信号,通过这个制约信号和有障碍的信号进行逻辑与来消除障碍。其表达式为 注意:当t有压力时, 有信号输出,当d有压力时, 无信号输出,,而 有信号输出。tdmKm tdKtdKdtK第33页/共50页第34页/共50页第35页/共50页 根据逻辑刚才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K右上角的信号与右下角的信号不能同时存在。 B)K的右上角的信

11、号是表示K阀有输出的信号,起点要在有障碍信号的起点之前、并切在有障碍信号的终点之后。 C)K的右下角的信号是表示K阀无输出的信号,起点要在有障碍信号的起点之后、并切在有障碍信号的障碍段之前。 D)K信号的起点与K右上角信号的起点相同,K信号的终点与K右下角信号的起点相同。第36页/共50页辅助阀的逻辑回路和气动回路如图所示 第37页/共50页第38页/共50页 根据下面X-D线图中已有的原始信号,对于障碍信号a1(B1)来说,那一个可以作为t信号,那一个可以作为d信号。 第39页/共50页对于障碍信号a1(B1)来说, t=a0(A1),d=b1(B0) 即第40页/共50页 根据下面X-D线

12、图中已有的原始信号,对于障碍信号b0(A0)来说,那一个可以作为t信号,那一个可以作为d信号。第41页/共50页对于障碍信号b0(A0)来说, t=b1(B0),d=a0(A1) 即第42页/共50页 根据制约信号,我们就可以写出执行信号的表达式,画出消障后的控制信号线。第43页/共50页(三)绘制逻辑原理图 1、气动逻辑原理图的基本组成及符号 1)在逻辑原理图中主要是由“是”、“或”、“与”、 “非”、“记忆”等逻辑符号表示。 2)执行元件的输出,由主控阀 的输出表示。 3)行程发信装置主要是行程阀,也包括外部信 号输人装置如启动阀、复位阀等。这些符号 加上小方框表示各种原始信号(简画时可不 画小方框),而在小方框上方画相应的符号 表示各种手动阀 第44页/共50页 2、气动逻辑原理图的画法 根据XD图中执行信号栏的逻辑表达式,按照气动逻辑原理图的符号规定,通过下列步骤绘制: 1)把系统中每个执行元件 的两种状态与主控阀相 联后,自上而下一个个 地画在图的右侧。 第45页/共50页 2)把发信器(如行程阀)大致对应其所控制的 元件,一个个地列于图的左侧。第46页/共50页3)在图上要反映出执行信号逻辑表达式中的逻辑 关系 ,即用符号表示执行信号逻辑关系。第47页/共50页(四)气动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