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历年说明文阅读及答案_第1页
广州市历年说明文阅读及答案_第2页
广州市历年说明文阅读及答案_第3页
广州市历年说明文阅读及答案_第4页
广州市历年说明文阅读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6阅读下面现代文文段,按要求完成14 18 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原始生命的诞生,像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的新纪元。这些原始生命在和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像鱼类这样比较高等的海洋脊椎动物。原始生命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又形成了许多海洋藻类。生命在海洋里诞生绝不是偶然的,海洋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它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我们知道,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动物组织的含水量在80%以上,而水母一类海洋动物的含水量高达95% 。水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没有水,体内的一系列

2、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因此,在短时期内,动物缺水要比缺食物更加危险。水对于今天的生命是这样重要,它对脆弱的原始生命,更是举足轻重了。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就不会有缺水之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海水中含有许多生命所必需的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钾、碳酸盐、硝酸盐、磷酸盐,还有溶解氧。原始生命可以毫不费力地从水中吸取它所需要的元素。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加之水体浩大,任凭夏季烈日曝晒,冬季寒风扫荡,海水的温度变化却比较小。因此,巨大的海洋就像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阳光虽然为生命所必需,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水能有效吸收紫外线。因而又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

3、的屏障。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注:水母腔肠动物门中的一类水面浮游动物,如海哲等.14 .对文中加点的“动物组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动物之间的群体部落B. 动物群体中的体系C. 动物自身的器官构成D. 动物保护或研究的团体15 .不属于“海洋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理由的一项是:A.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B. 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C. 海水的体积浩大。D. 海水温度变化较小。16 .不属于“海洋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一项是A. 生命在海洋里诞生不会有缺水之忧。B. 海水中有生命所必需的许多无机盐。C. 海水的温度变化却比较小。D. 海水中有着丰富的紫外线。1

4、7 .不符合文中原意的一项是A. 原始海洋动物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海洋脊椎动物、海洋藻类等。B. 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海洋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C. 生物靠水进行体内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的新陈代谢。D. 阳光是生命的必需,但其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18 .下面比喻句作为本文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 海洋是生命的温箱。B. 海洋是生命的温床。C.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D. 海洋是生命的屏障。19 .下面比喻句作为本文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海洋是生命的温箱。B.海洋是生命的温床。C.海洋是生命的摇篮。D.海洋是生命的屏障。14 3 C (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可以

5、推知)。15 3 A (此段没有运用分类别说明方法)16 3 D (“海水中有着丰富的紫外线”不是“海洋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7 3 A.(海洋藻类不是海洋动物)18 3 C.(文中的“摇篮”包含着温箱、温床和屏障)07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 80%来自人和动、 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 75通海洋、湖泊、河流等地 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 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

6、质 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 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 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起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森林被乱砍乱 伐,大量的农田建成了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 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浙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 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 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

7、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 20c.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 捂在一 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 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氟氯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 多种。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 3c-5 C,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C,气候将明显 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早,飕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 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

8、平 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13 .下列不属于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 “动态平衡”的一项是(3分)A .湖泊、河流等地表水域逐渐地缩小。B .人口急剧增加,森林遭到乱砍乱伐。C .工业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D .部分地表热最有时能辐射到太空中。14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与地球气温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B .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动态平衡是防止温室效应的有效方法。C .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植物转化为有机物质。D .两极地区冰川融化已使许多城市、岛屿遭海水威胁甚至吞没。13 3 D14 3

9、 B0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14题.水藻将成为最绿色的能源张贵余目前,各国专家正积极倡导使用绿色能源,比如用太阳能、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还有一些科学家则更进一步,开始寻找更“绿色”的能源,那就是用水藻提炼燃油。科学家乐观地预测,只需种水藻提炼燃油,就能让我们摆脱对天然石油的依赖。科学家很早就提出用植物来提炼燃油,比如从油菜籽和大豆中提炼燃油,不过很少人会想到用水藻来提炼燃油。但是,这种绿色植物现在却异军突起,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因为它有许多品质是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水藻是由简单的水生有机体组成的,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光能,生产植物油。而植物油可以被转化成“生物柴油;可以为任何柴油发动机提供动

10、力。 水藻有好几个重要的优点是其他油料植物所不具备的,比如水藻可以种植在更广泛的地方,而且能够迅速繁殖,更难能可贵的是,水藻几乎不需要特别的养分,它们需要的只是阳光、水和二氧化碳。此外,水藻生长的面积和体积比率是最高的。水藻不仅能生产绿色油料, 更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事实上,许多发电厂在厂区和周边地区种植水藻, 吸收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在这方面,麻省理工大学的“绿 色油料公司”做得最好,他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利用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来种植水藻。 小规模 的实验发现,这是一种可行性的概念,他们下一步要进行大规模的实验。不过,要想进入后石油时代,让水藻油成

11、为畅销产品,需要解决许多问题。生产“生物柴油”,首先遇到的就是选择水藻品种的问题。水藻有数千种,选到正确的种类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水藻生长的 速度极快,必须控制好种植的数量,如果太多,阳光就会不够,造成大批死亡,而如果太少,则达不 到所需要的数量。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助计算机来控制水藻的生长速度,也就是控制营养成分, 不过这样做会增加成本,减少水藻业的经济利益。即使成功地收获了水藻,还要面临着另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把油提取出来。从大豆、油菜等植物中提取油是用冷压法,而水藻却不像大豆、油菜那样有那么多的纤维,不能使用这种标准的榨油方法。不过从理论上说,从水藻中提炼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美国科学

12、家证实,在绿色的水藻中加入化学添加剂就可以提炼出油来,在水藻浆中加入甲醇或者乙烷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相对来说又有效又节省成本。但观察家对此有一种担心,那就是这可能会影响土地和水的使用。(选自北京科技报 ,有删改)13. 下面不属于 “水藻将成为最绿色能源”的优势的一项是( 3 分) A. 水藻可种植在更广泛的地方,能迅速繁殖。B. 水藻需要的养分只是阳光、水和二氧化碳。C. 水藻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D. 水藻可以通过使用化学添加剂提炼出燃油。14.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 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植物燃油,都是专家倡导使用的绿色能源。B. 利用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

13、来种植水藻的经验,已经被成功推广。C. 水藻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植物油,可直接为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D. 用绿色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均可使用冷压法这种标准的榨油方法。13 D (这种提炼方法会影响土地和水的使用,并不环保,不“绿色” ,因而不是它的优势。 )14 A ( B 文中只说“利用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来种植水藻”还处于小规模实验阶段,并未推广; C 植物油要“转化成生物柴油 ,才可以为任何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 ; D 文中说“水藻却不像大豆、油菜那样有那么多的纤维,不能使用冷压这种标准的榨油方法。 ” )09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

14、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

15、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

16、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 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节选自课文苏州园林13 .下面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崇尚自然,追求人在画中游的美感。B.假山池沼的配合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游人有身在大自然的感觉。C.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与整齐划一的道旁树俯仰生姿,交辉相映。D.花墙、廊子、镜子的巧妙配合,使园林

17、景致生色,层次丰富多样。14 .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旅游行踪的线索,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每一个景点。B.每个自然段都运用比喻说明,生动准确地描述苏州园林的美色。C.围绕“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14题。中国画的骄傲一一清明上河图黎孟德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 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 轿顶上插满了杨柳,

18、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 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 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 船尾

19、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 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在街心争夺顾客,而 那位顾客则左顾右盼,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 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驴车, 载满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漫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 茶客们或房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

20、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 “香 ” 、 “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 12 世

21、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选自读懂中国 ,有删改)13.下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 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B. 画中巍峨的城楼以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最高潮部分。C. 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D. 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1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纷繁丰富的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写? ( 4 分)13.B (高潮是桥的那一部分)14.作者是

22、按照画面展开的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这样介绍条理清楚,能够清晰全面的再现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宛若图画就在眼前。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14题。寓言: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艺术杨洋寓言是什么 ?说得通俗一点,寓言就是作者另有寄托的故事。作为一种很独特的文学样式,寓言具有双重结构:表面上讲一个故事,即“寓体” , 但故事里往往寄托着特殊的意义,即“寓意” 。中国寓言源远流长,它和神话一样,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有文字记录的寓言出现在春秋末年,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战国时代是寓言创作的黄金时期,不仅创作数量大,而且艺术性、思想性都非常高。在孟子、 庄子 、 韩非子

23、、吕氏春秋 、战国策 等著作中, 就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 如“滥竽充数” 、 “邯郸学步” 、 “望洋兴叹” 、 “鹬蚌相争” 、 “揠苗助长”等。诸子百家、谋臣策士在阐述思想、说理论辩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说服力,往往会引述或编造一些寓言故事。可以说,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寓言对人类有启蒙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寓言创作也在发展,一直到元明清时期,寓言创作又形成了一个高峰,甚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寓言专集。我们从元朝刘基的郁离子 ,明朝冯梦龙的笑府 ,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人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很多优秀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特点非常鲜明。从内容上说,寓言的寓体大多为人物故事,

24、也有拟人化的动植物故事。寓意大多是讽刺、劝喻或教训,如阐述哲学、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道理,讽刺不良的社会现象,宣传道德观念等。用故事来讲道理,浅显易懂,形象生动。从艺术风格来看,其表现多样化,比喻、夸张、白描、说理和拟人最为常用。寓言故事与小说不同,不需要曲折的情节,也不需要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刻画,它的语言简洁、朴素,笔调幽默、诙谐。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也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它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正如著名翻译家叶君健所说,一则寓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从童年到老年。( 节选自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有删改 )13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25、)A 寓言的双重结构表现为“寓体”“寓意”两个方面,即表面的故事和蕴含其中的意义。B 神话和中国寓言一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艺术性、思想性都非常高。C 诸子百家和谋臣策士对人类的启蒙作了大量工作,他们利用寓言增强辩论的说服力。D 战国和元明清是寓言发展的两个高峰期, 笑府 聊斋志异分别是当时的代表作品。1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介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寓言作品的艺术风格,勾勒出这一古老文体的特点。B 文章列举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说明战国时期的寓言创作数量多而且质量高。C 文章将寓言和小说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寓言的笔调幽默诙谐,具有深刻反省力。D 文章的

26、结尾点明寓言的作用和价值,体现了作者对大众的深刻理解和真诚关怀。13.A14.B1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 15 题说园陈从周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 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 “说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 ,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 “网师园 ” ,后者则苏州 “拙政园 ”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

27、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 “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 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 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 水贵有源, 脉源贯通, 全园生动我曾经用 “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 “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 陵阜陂阪, 也就是要 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