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共12页)_第1页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共12页)_第2页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共12页)_第3页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共12页)_第4页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共1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绪论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一)在六大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基础上形成四大物质圈层(对流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二)内部分异复杂,具有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特有物质和现象(土壤层、沉积岩、各种地貌)(三)通过四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进行能量转化、物质交流和信息传输(四)固,气 和液三相物质并存(五)从地球内部和外层输入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辐射、地热、重力)(六)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干扰和控制下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大多已成为人类聚居场所。第一章一、 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变质作用类型(理解);地壳的结构和类型、三大类岩石

2、的成因、特征和联系(掌握)1. 地壳的结构:1) 以康拉德面(距地表约10km) ,分硅铝层和硅镁层2) 上层为硅铝层,以O、Si、Al为主,又称花岗岩层,大陆上厚约1040km3) 下层为硅镁层,以O、Si、Al为主,但Mg、Fe、Ca相应增多,称玄武岩层,大陆平原厚可达30km2. 地壳类型:1) 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平均厚度约33km,近海薄内陆厚,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2) 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平均厚度仅7.3km,最薄处仅5km,仅由硅镁层组成(缺少硅铝层)3. 岩浆岩:岩浆岩:地下深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4. 沉积岩1) 定义:地表或近地表先成岩石遭受风

3、化剥蚀及生物和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搬运沉积后,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2) 主要特征: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具有生物化石3) 成岩途径:a.压固;b.胶结;c.重结晶;d.新矿物生长4) 构造:层理构造:沉积物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示的成层特征;层面构造: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如雨痕、波痕等。5. 变质岩1) 变质作用:先成岩石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使之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2)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据先成岩石类型划分为正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和负变质岩(沉积岩变质)3)

4、变质作用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4) 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6. 三大类岩石联系二、 地壳运动概念、特点和方式(理解);地质构造概念、主要类型(掌握)1. 地壳运动1) 概念:又称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2) 主要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3) 基本方式:水平运动:主要表现为分离、分裂,相向汇聚或侧向错位,年速度通常只有数毫米至数厘米;垂直运动:主要表现为上升和下降运动,前者隆起形成山地与高原,后者下降坳陷形成盆地与平原。2. 地质构造1) 定义:指岩层

5、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2) 类型:水平构造:岩层未发生褶皱,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断裂构造;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石连续性受到破坏的现象,包括断层和节理两类。三、 大地构造学说的概念(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掌握)1. 大地构造学说:又称地壳运动学说,是研究地质构造分布规律,地壳运动发生时间、运动方式和规模,以及地壳运动起因和动力来源的学说。2. 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基础: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主要证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地层、地质构造、古生物、古气候等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和连续性;古地

6、磁研究第二章一、 大气上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大气辐射(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过程,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在地-气系统传递和转化过程(掌握)1. 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约为太阳总辐射能量的20亿分之一,其强度常用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大气顶界垂直太阳光线单位面积每分钟接受太阳辐射,变化范围: 1325 1457 W·m-2 ,推荐最佳值为1367W/m2,并非恒定)表示。2.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O3、O2、CO2、水汽、云、雨滴等均可吸收被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约占到达大气上界的20吸收作用可减轻高

7、能粒子对地表生物的损伤(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a)瑞利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空气中氮、二氧化碳、氧分子等,又称分子散射,具有选择性。b)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空气中微粒,如烟、尘埃、小水滴、气溶胶等引起,向前光线比向后强,方向性明显。c)粗粒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云雾中大分子水滴、尘埃散射强度与入射波长无关,任何波长都可散射,且散射强度相同,无选择性。散射作用减弱68的太阳辐射能量,其中短波光线被散射程度较大;雨后晴天,大气较干洁,以分子散射为

8、主,对青蓝光散射能力最强,所以天空呈蔚蓝色;大气中水汽、尘埃较多时,各种波长的光都被散射,天空呈灰白色;晨昏,太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低层大气水滴、灰尘等大质点多、红、橙光散射多,出现“霞光”。(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a) 云的平均反射率为5055,厚云层可达90以上;b) 反射作用最主要,吸收次之,散射最小,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只有大气上界的约一半。3. 地面辐射(1)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同时,又按自身温度昼夜不断地向上发射指向大气的辐射(2) 强度主要取决于地面温度,为红外热辐射(长波辐射)(3) 地面辐射决大部分被水汽和CO2等吸收,只有波长为8.412m的部分,可穿过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故称

9、此段波为“大气窗口”4. 大气辐射(1)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按自身温度昼夜不停地向四面八方发射长波辐射(2) 强度主要决于大气温度、湿度和云天状况,属于红外热辐射(长波辐射)(3) 大气辐射向下指向地面的部分,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称大气逆辐射5. 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直接吸收很少,使其大量到达地面,对地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而增热,并以长波逆辐射部分返回地面,使地面不至因辐射失热过多,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温作用,称大气保温效应或称温室效应。6. 地面有效辐射(1) 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F0EgEA 式中:F0为地面有效辐射;Eg为地面辐射; EA为大气逆辐射;为地面的相对吸收

10、率(2) 决定于地面温度、空气温度、湿度以及云天状况;(3) 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熏烟方法,制造烟幕,减少地面有效辐射,预防霜冻。7. 地面净辐射1) 一定时期内,地面吸收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值,又称地面辐射差额或地面辐射平衡 (2) 地面净辐射为正,地面增温;反之,地面降温(3) 地面净辐射大小和时空变化,由短波辐射收入和长波辐射支出来决定8. 地一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能及整层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之和再减去大气上界向空间放射的长波辐射能 二、 大气降水描述指标和干燥度(理解);大气降水概念和类型(掌握)概念:指从云中生成降落到地面液态或固态水汽凝结物类型1. 对流雨

11、a) 暖季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水;b) 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有雷电,又称热雷雨;c) 赤道带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国西南季风区夏季也以热雷雨为主。2. 地形雨a) 暖湿空气遇到较高山地阻碍被迫抬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降水;b) 迎风坡常成为多雨中心;背风坡常发生焚风效应,降水很少,形成雨影区。3. 锋面(气旋)雨 a) 两种物理性质不同气团相遇暖湿空气循交界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产生的降雨;b) 具有雨区广、持续时间长;c) 温带地区锋面雨占有主要地位。4. 台风雨 a) 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旋涡,可产生强度极大降水b) 台风雨仅限于夏、秋季

12、,可造成灾害描述指标:降水强度、降水量、降水时间、降水变率。降水变率a) 表征降水量变化程度及稳定性或可靠性b) 降水量丰富、降水变率小c) 降水变率愈大,降水愈不稳定,旱涝频率较高三、 气候系统主要特征和组成,气候分类方法(理解);气候、天气和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掌握)1. 气象:大气圈中各种物理过程(如辐射过程)和现象总称2. 天气:某地区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过程和现象3. 气候:某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变化特征4. 气候系统概念:由大气、海洋(水圈)、冰雪圈(低温层)、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在不同时空上具有复杂反馈机制的耦合系统主要特征:热力学

13、特性、运动学特性、含水性、静力学特性组成: (1) 大气圈a) 气候系统主体和最易变化、敏感的部分b) 对气候系统的形成变化不起决定作用(2) 海洋a) 表层海水储存的热量占整个气候系统总量95.6b) 海洋气候系统的热量储存库(3) 冰雪圈a) 包括全球冰层和积雪,如大陆冰盖、高山冰川等b) 气候变化指示器,对气候长期变化产生明显反馈(4) 陆面(岩石圈) a) 包括山脉、地表岩石、沉积物、土壤等b) 气候系统中发生变化时间尺度最长的(5) 生物圈, 不仅对气候变化敏感,也影响气候5. 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辐射因子:影响地表温度及相态变化;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分布导致气候季节交替和地区差异环流因子

14、 1) 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调节海陆间的热量,把水汽从盈余地区输送到亏损地区(2)纬圈环流减弱,南北水平温度梯度加大,冷暖气团活跃,有利于锋面、气旋产生,多雨天气增多。(3)纬圈环流加强时,降水天气显著减少,出现特别干热的气候异常现象2) 洋流(1)洋流的热量输送是大陆东西岸气温差异主要原因(2)冷暖洋流对所经之地的降水也有较大影响3) 地形(1)对辐射状况的影响a) 当海拔增高时,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路程缩短,空气变稀薄、干洁,水汽和悬浮物质相应减少,到达地面的总辐射量增加;b) 山地射出辐射比大气逆辐射大,地面有效辐射往往随高度升高而增大。(2)对气温的影响a) 高大山系、高原,如青藏高原

15、引起气流速度和方向的改变,从而影响大范围的气温分布b) 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但递减率因季节、坡向、高度等不同而异(3)对降水的影响a) 地形对降水形成有促进作用b) 迎风坡多雨,为“雨坡”,背风坡少雨,为“雨影” c) 山地多夜雨6. 分类方法1) 实验分类法:根据大量观测记录,以某些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平均值及其季节变化,并与植物分布、水文情况及自然景观等相对照来划分气候类型2) 成因分类法:根据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和下垫面因子来划分气候类型第三章一、 水分循环的类型,通用水量平衡方程、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和水量平衡研究的意义(理解);水分循环的概念、原因、过程和作用(掌握)1.

16、 水分循环概念: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有机体内的水,经蒸发和蒸腾上升至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冷却凝结以降水形式落到地表,这些水又重新产生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水的这种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分循环。原因:1) 内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a) 太阳辐射为水的“三态”转化提供了条件;b) 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性和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空气的流动,为水汽的移动创造了条件;c) 地心引力(重力)促使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2) 外因:水的“三态”变化(气、液和固态相互转化使水分循环过程成为可能)。过程:三个阶段: 蒸发、降水和径流五个环节: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作用:1) 全球性水分和热量

17、的再分配作用2) 具有物质“传输带”的作用3) 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的纽带作用2. 水分平衡:任一区域(如一个流域)在一时段(如一年)内,其收入水量等于支出水量和区域内蓄水变量之和。a) 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b) 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c) 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d) 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e) 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二、 波浪和厄尔尼诺现象成因,洋流作用(理解);波浪分类,潮流的类型,洋流类型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掌握)1. 波浪:海水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产生周期性的振动运动和能量的传播2. 波浪分类(1) 风浪,在风力的直接作

18、用下形成的波浪强制波,波峰尖,波高较高,波长短,波速慢(2) 涌浪,当风停止或波浪离开风区时的波浪自由波,波高较矮,波长较长,波速较快,可用来预报台风或风暴(3)内波,海水内部,由两种密度不同的海水引起(4)潮波,海水在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波浪(5)海啸:由火山、地震或风暴等引起的巨浪3. 潮流的类型落潮流,随着落潮而产生潮流涨潮流,随着涨潮而产生的潮流回转流,外海和开阔海区,潮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回转流,方向和流速不断往复变化往复流,海峡、河口和窄湾内,潮流流速从零到最大,再到零,到相反方向最大,再到零,不断循环4. 洋流类型(1)按水温分类 a) 暖流,海水温度比到达海区水温高的洋流,一般

19、指由低纬流向高纬洋流b) 寒流,与暖流相反(2)按成因分类a) 风海流,海水在风的摩擦力(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也称漂流b) 密度流,由于海水密度差异形成了压力梯度,由此引起的海流,也称梯度流c) 补偿流,由于某种原因海水从一个海区流出,使另一部分海水流入进行补充所形成的海流5. 洋流作用 加强高低纬度之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 暖流流经地区,降水机会多;寒流则相反浮游生物随着洋流漂流,暖寒流交汇处有机物质十分丰富寒暖流交汇处,常形成大渔场陆源污染物被扩散到别的海域,使污染范围扩大加快污染物净化的速度6.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1)对全球气候循环的影响南方涛动: 指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气压变

20、化成反相关的振荡现象沃克环流 : 由于赤道太平洋东部和西部存在的纬向气压梯度形成的垂直环流圈(2)对气候影响:亚洲临太平洋沿岸(如印度尼西亚等)出现持续干旱和森林大火,美洲太平洋沿岸(如智利、秘鲁等)出现暴雨洪涝或特大暴风雪;我国夏季北热南凉、南涝北旱,冬季气温偏高。(3)对海洋生物影响:海温升高,冷水区范围缩小,导致海洋生物(包括海鸟)死亡。(4)对经济社会影响:全球粮食减产,粮价上涨,部分地区面临饥荒;冬季气温偏高,病菌冻死几率减小,人类传染瘟疫可能性增大。三、 河流的概念,河流纵横断面,流域概念和类型,水位、流速和流量(理解);河流分段,河川径流的形成、变化、影响因子和特征径流,河流补给

21、类型及特征(掌握)1. 河流分段(1) 河源最初具有地表水流形态的地方,常与山地冰川、高原湖泊等相联系(2) 上游a) 河谷窄且呈“v”字形,河床多为基岩或砾石;b) 流速大、水量小、侵蚀强烈;c) 纵断面呈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段。(3) 中游水量增加,比降变缓,河床多粗砂,侧蚀显著下切减小,河床较稳定,侵蚀和堆积保持均衡(4) 下游河谷宽,比降很小,河道弯曲,流速小而流量大河床多细砂或淤泥,淤积显著,浅滩和沙洲发育(5) 河口区2. 河川径流的形成1) 停蓄(蓄渗)阶段(1) 降水开始到地表径流产生之前,为降水损失过程(2) 大部分降水不立即产生径流,消耗于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散发(

22、3) 降水量满足上述损失量后,才产生地表径流(4) 垂向运行为主,完成降水在空间上再分配(5) 形成了地面径流、壤中径流和地下径流2) 坡地汇流阶段 (1)也称坡地漫流,产流后,重力作用下沿坡地流动(2) 可分片流(层流)、沟流(紊流)和壤中流(表层流)(3) 8595净雨量都通过坡地汇流而进入河网(4) 各种径流成分在时程上和量上的第一次再分配作用(5) 产流过程的继续和发展3) 河网汇流阶段 (1) 坡地汇流雨水沿着河网向下游干流出口断面汇集(2)河网调蓄作用(3)径流形成过程的最终环节4) 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 (1)产流过程a) 降雨开始到地表径流和壤中径流产生的过程b) 出现不同产流机

23、制(如超渗产流、蓄满产流等)(2)汇流过程a) 指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过程b) 水分以侧向水平运行为主c) 形成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3. 特征径流1) 洪水大面积降水或积雪融化形成的使河流水位达到某一高度,导致沿岸城市、村庄和农田受到威胁的特大径流洪水三要素,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流量过程线2) 枯水:完全由地下水补给所形成的径流4. 河流补给1) 降水补给: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对补给水量大小具有决定作用不连续性和集中性年内、年际变化大补给河流含沙量较大2) 融水补给:冰雪量和气温是融水补给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连续性和较缓和年际变化较小补给量具有明显的日周期和年周期变化所补给的河流含沙量较小3) 地下

24、水补给:(1) 相对而言,地下水补给稳定且变化小(2) 浅层地下水补给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较不稳定 (3) 深层地下水补给季节变化不明显,最稳定补给源(4) 冬季降雨稀少时,河流几乎全靠地下水补给4) 湖泊和沼泽水补给:(1) 湖泊对河流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 沼泽水主要以渗流方式补给河流,过程较缓慢5) 人工补给:(1) 人工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开挖人工运河(2) 修建水库,向河流排放废水等四、 地下水的存储空间、补给与排泄方式(理解); 地下水概念、类型和岩石水理性(掌握)1. 地下水:指埋藏在地面以下的土壤及岩石孔隙、裂隙和溶 隙中的各种状态的水。类型:气态、液态、固态。2. 地下

25、水的存储空间(一)含水层和隔水层1) 含水层:指储存有地下水并在自然条件或人为条件下,能流出水来的岩石2) 隔水层:含有水但几乎不透水或透水很弱的岩层(1)岩石致密,没有空隙,既不含水,也不透水(2)孔隙度很大,孔径很小,水绝大部分是结合水(二) 包气带和饱水带 1)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没有完全被水充满,包含与大气连通的气体的土壤岩石,是地面水与地下重力水过渡带2) 饱水带:指地下水面以下完全被液态水充满的土壤岩石部分,主要为重力水3. 岩石的水理性指与水分的贮存运移有关的性质,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和毛管性1) 容水性 (1) 在常压下岩土空隙能够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常用容水度

26、(wn)来表示(2) 容水度,自然条件下(常温、常压)单位体积空隙岩石中所能容纳水分的最大含量(3) 容水度在数值上与孔隙度、裂隙率或岩溶率相等2) 持水性 (1) 由于岩石颗粒表面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在岩石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持水度(wr)表示(2) 持水度 (wr)是岩土在重力水排出后保持的水体积(vr)与岩土总体积(v)之比(3) 与岩土颗粒成反比,与裂隙面接近程度成正比3) 给水性 (1) 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够自由流出一定水量性能(2) 重力作用超过了附着力和毛细管力作用形成的(3) 给水度(u),从饱水岩土中流出的水体积(vg)同岩土总体积(v)之比(4) 与岩土颗粒大小成正

27、比,与裂隙面接近程度成反比4) 透水性(1) 在一定的压力梯度作用下岩石允许水透过的性能(2) 取决于空隙直径的大小和连通性,其次是孔隙多少5) 毛管性(1) 指松散岩石中的毛细孔隙,具有毛管作用的性质(2) 毛管作用支持的水称毛管水,大小与毛管半径成反比4. 地下水补给1) 大气降水渗入补给(1) 取决于降水强度和土壤湿润状况(2) 属于面状补给,补给较为均匀2) 地表水渗入补给(1) 取决于地表水位与地下水位的相对高差(2) 属于线状补给,补给范围仅限于河槽周围3) 水汽凝结 (1) 水汽在土壤岩石的孔隙中直接凝结而成地下水(2) 沙漠等地方的凝结量可达当地地下水量的204) 人工补给 (

28、1) 通过修建水库,灌溉农田,工农业生产、生活废水排放等方式补给地下水(2) 从外区引来客水,直接回灌地下,增加地下水量 5. 地下水排泄1) 点状排泄泉(1) 上升泉和下降泉(2) 上层滞水泉、潜水泉和承压水泉2) 线状排泄泄流(河流排泄)地下水通过地下途径直接排入河道或其他地表水体3) 面状排泄蒸发(1) 包括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2) 取决于气象条件和地下水的埋藏深度6. 地下水类型1) 上层滞水(1) 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2) 分布范围和水量小,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3) 降水或地表水补给,动态变化具有明显季节性(4) 只能作暂时性和小型供水水源,易受污染2) 潜水(1)

29、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重力水(2) 不承受静水压力,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3) 以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4) 明显季节变化且易受污染,与河水间具有互补关系(5) 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特征3) 承压水(1) 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具有压力的地下水(2) 补给区与承压区不一致(3) 动态变化较稳定,无明显季节变化(4) 补给条件较差,大规模开发后,补充和恢复较缓慢(5) 水质随埋深变化大,有垂直分带性,不易受污染第四章一、 地貌的成因(理解);地貌和地貌营力概念,地貌在地理环境中作用(掌握)1. 地貌:又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2. 地貌营力1) 地貌内营力:又称地貌内动力,是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形成地表形态基本框架2) 地貌外营力(1) 又称地貌外动力,是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产生的作用力(2) 表现为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和风力作用(3) 对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再塑造(即削高填低)(4) 作用过程十分缓慢,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