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之 平面设计PPT课件_第1页
道路勘测设计之 平面设计PPT课件_第2页
道路勘测设计之 平面设计PPT课件_第3页
道路勘测设计之 平面设计PPT课件_第4页
道路勘测设计之 平面设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115页第2页/共115页第3页/共115页 第4页/共115页道路设计的顺序取决于道路设计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平面纵断面第5页/共115页二、汽车行驶轨迹与道路平面线形二、汽车行驶轨迹与道路平面线形(一)汽车行驶轨迹 1、基本假定 汽车为一刚体 左右轮的差别不计 2、汽车行驶轨迹的特性 轨迹是连续的、圆滑的,任一点不出现错头和尖端 曲率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 曲率变化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值第6页/共115页第7页/共115页 直线圆直线不满足第二、三条性质,但满足第一条要求,满足了车辆的直行和转向要求,可在低等级山区道路采

2、用。 道路线形与行驶轨迹的符合性第8页/共115页直缓圆缓直线形符合汽车行驶轨迹特性的第一条和二条,但不满足第三条要求,不是最理想的,但与汽车行驶轨迹接近。现代道路线形均采用这种线形组合。为什么?第9页/共115页1、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2、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任务)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单一要素的设计)(单一要素的设计)以及各个要素间的组合设计各个要素间的组合设计(结合自然地理状况、考虑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二)平面线形要素第10页/共115页l平面线形与交通事故相关研究表明:丹麦 20%的伤亡事故,13

3、% 的死亡事故发生在平曲线路段法国超过 20%的死亡事故发生在危险的平曲线上发展中国家情况:第11页/共115页l平曲线上事故形态两种主要事故形态冲出路边撞固定物(Running off the road and hitting an object)失控翻车(Lost control and Rolled over)都与平面设计不当有关第12页/共115页第二节第二节 直线直线一、直线的特点 优点u具有明确的方向性。u短捷、直达。u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u测设简单方便(用简单设备就可以精确量 距、放样等)。u具有挺拔的美感。u在直线上设构造物更具经济性。第13页/共115页第1

4、4页/共115页第15页/共115页第16页/共115页 缺点u直线单一无变化,与地形及线形自身难以协调。u过长的直线在交通量不大且景观缺乏变化时,易使驾驶人员感到单调、疲倦。 u在直线纵坡路段,易错误估计车间距离、行车速度等。u易产生急躁情绪,易超速。第17页/共115页第18页/共115页采用直线线形时必须采用直线线形时必须注意线形与地形注意线形与地形的关系,在运用直线线形的关系,在运用直线线形并决定其长度时,必须慎重考虑,一般不宜采用长直线并决定其长度时,必须慎重考虑,一般不宜采用长直线。u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宽阔河谷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宽

5、阔河谷 地带;地带; u城镇及其近郊道路,或以直线为主体进行规划的地区;城镇及其近郊道路,或以直线为主体进行规划的地区; u长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长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 u路线交叉点及其附近;路线交叉点及其附近; u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二、直线的运用二、直线的运用第19页/共115页三、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三、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1直线的最大长度 我国我国标准标准和和规范规范对直线的最大长度没有严格的对直线的最大长度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原则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尽量避规定,但原则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尽量避免长直线。免长直线。

6、最大长度主要应根据驾驶员的视觉反应及心理上的承受最大长度主要应根据驾驶员的视觉反应及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来确定。能力来确定。 直线的最大长度在城镇附近或其他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大直线的最大长度在城镇附近或其他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大于于20V20V是可以接受的;是可以接受的;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20V20V以内;在特殊的地理以内;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应特殊处理。条件下应特殊处理。第20页/共115页第21页/共115页 当直线长度过长时,可采用下列技术措施予以弥补:当直线长度过长时,可采用下列技术措施予以弥补:u纵坡不应过大,一般应小于纵坡不应过大,一般应小于3%3%。u同大半

7、径凹型竖曲线结合为宜。同大半径凹型竖曲线结合为宜。u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栽植不同树种或设置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栽植不同树种或设置 一定建筑物等措施。一定建筑物等措施。u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应对路面超高、停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应对路面超高、停 车视距等进行检验,必要时须采用设置标志、增加车视距等进行检验,必要时须采用设置标志、增加 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第22页/共115页竖曲线半径小,纵坡大竖曲线半径小,纵坡大大半径凹型竖曲线大半径凹型竖曲线改善两边景观改善两边景观第23页/共115页相邻两曲线之间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线(前一曲线的相邻两曲线之

8、间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线(前一曲线的终点(终点(HZHZ或或YZYZ)到后一曲线的到后一曲线的起点(起点(ZHZH或或ZYZY)之间的长度)之间的长度)(1 1)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同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线而形成的平面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线而形成的平面线形。线形。断背曲线:断背曲线:同向曲线间连以短的直线形成的线形。同向曲线间连以短的直线形成的线形。2直线的最小长度直线的最小长度第24页/共115页第25页/共115页断背曲线的错觉断背曲线的错觉当直线较短时,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直线与两端曲线构成反弯的错觉; 当直线过短甚至把两个

9、曲线看成是一个曲线。危害:危害: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造成驾驶操作失误,应尽量避免。解决办法:解决办法:在两同向曲线间插入较长的直线段去掉中间短直线,做成一个大半径曲线去除曲线间的短直线去除曲线间的短直线第26页/共115页规范规范规定:规定:当当设计速度设计速度60km/h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 m计)以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km/h计)的计)的6 6倍为宜;当地形条件及其它特殊倍为宜;当地形条件及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最小直线长度不情况限制时,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设计速度小于设计速度( (以以km/hkm/h计计

10、) )的的3 3倍。倍。对于对于设计速度设计速度40km/h40km/h时,参考执行即可。时,参考执行即可。在受到条件限制时,宜将同向曲线改为大半径曲线或将两曲线作成在受到条件限制时,宜将同向曲线改为大半径曲线或将两曲线作成复曲线、卵形曲线或复曲线、卵形曲线或C C形曲线。形曲线。 第27页/共115页(2 2)反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反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反向曲线: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线所形成的平面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线形。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考虑到其超高和加

11、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 第28页/共115页规范规范规定:规定: 当设计速度当设计速度60km/h60km/h时,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以时,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以m m计)以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km/h计)的计)的2 2倍为宜。倍为宜。 当设计速度当设计速度40km/h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当直线两端设置有缓和曲线时,也可以直接相连,构成当直线两端设置有缓和曲线时,也可以直接相连,构成S S型曲线。型曲线。 2Vl第29页/共115页 直线段第30页/共115页 第

12、三节第三节 圆曲线圆曲线 一、圆曲线的特点一、圆曲线的特点 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优点:u容易与地形、地物相适应;u线形美观u可循性好u测设和计算简单;第31页/共115页缺点:缺点:u汽车行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操纵较直线上复杂汽车行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操纵较直线上复杂u曲线内侧视线易受影响(易存在视距不良)曲线内侧视线易受影响(易存在视距不良) 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 第32页/共115页第33页/共115页第34页/共115页第35页/共115页 二汽车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二汽车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YXih 1.1.汽车在弯道上

13、行驶所受的离心力第36页/共115页假定:汽车在圆曲线上作匀速圆周运动。作用点:汽车重心 方向:水平背离圆心大小: gRGvF2离心力的影响:对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有使汽车产生横向滑移或横向倾覆的危险。超高:为了减少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把平曲线上的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超高。离心力:汽车在弯道上,由于惯性产生的力。超高第37页/共115页 2.2.曲线上汽车的受力分析曲线上汽车的受力分析将离心力F和车重分解为平行于路面的横向力和垂直于路面的竖向力,即:横向力: X XFcosFcosG GSinSin竖向力: Y YFSinFSi

14、nG Gcoscos很小,可以认为sintgih ,cos1 , ih为超高h2h2higRvGGigRGvGiFXYXih第38页/共115页引入横向力系数,作为衡量稳定性程度的指标,其意义为,即higRvGX2 用V V(km/hkm/h)表达上述公式,则:hiRV1272第39页/共115页 3.3.横向倾覆条件分析横向倾覆条件分析横向倾覆:汽车在横向力的作用下,可能产生绕外侧车轮触地点向外倾覆的危险。 XhgbYihhgb/2第40页/共115页稳定条件: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 即 :2)(2bGFibYXhhgF Fi ih h远小于G G,可略去不计,则 ghbGX2hiRV

15、1272hgihbVR21272为不致发生横向倾覆的曲线半径、速度、超高的关系式。第41页/共115页横向滑移:汽车在横向力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沿横向力方向的侧向滑移。稳定条件:横向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即: 可计算出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不产生横向滑移的最小平曲线半径R R或最大允许行驶速度V V。4.4.横向滑移条件分析横向滑移条件分析hhGYXhGX h横向附着系数横向附着系数 hhiVR1272为不致发生横向滑移的曲线半径、速度、超高及横向摩阻系数的关系式。第42页/共115页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值的大小。现代汽车在设计制造时重心较低,

16、一般: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同时也就保证了横向倾覆的稳定性。 5.5.横向稳定性的保证横向稳定性的保证 12ghbghb25 . 0hhghb2hhiVR1272hgihbVR21272不倾覆的半径不滑移的半径第43页/共115页三、圆曲线半径及圆曲线长度三、圆曲线半径及圆曲线长度(一)公式与因素)(1272hiVR在指定车速V下,R取决于 和ih的容许值。 1关于横向力系数 (1 1)保证不危及行车安全)保证不危及行车安全 为保证汽车用普通轮胎在最不利路面状况下能不产生横向滑移, 应小于0.2。 h (2 2)不增加

17、驾驶操纵的困难)不增加驾驶操纵的困难hiRV1272第44页/共115页前进方向驱动方向离心力方向为横向滑移角:汽车在弯道行驶时,由于路面与轮胎之间横向力的作用,车轮的回转方向与汽车的前进方向不一致,两方向的夹角称为横向滑移角。横向滑移角的存在会增加驾驶操纵的难度。横向滑移角越大,横向摩阻系数也增大,超过一定角度时,横向摩阻系数则不再增加。为了保证安全,相应的0.10.15第45页/共115页(3 3)考虑不致大幅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考虑不致大幅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的存在使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增加。横向力系数为0.20.2时,其燃料消耗与轮胎磨损分别比0 0时多2020和3 3倍。(

18、4 4)考虑舒适性)考虑舒适性 当超过一定数值时,驾驶者在曲线行驶中驾驶紧张,乘客感到不舒适。 0.10.10.150.15间,舒适性可以接受。考虑对行车的安全、经济与舒适方面的要求,最大横向力系数采用:设计速度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横向力系数横向力系数0.10.120.130.150.150.160.17第46页/共115页Side Friction Factor第47页/共115页2 2关于最大超高(1 1)要考虑车辆组成)要考虑车辆组成在混合交通的道路上,要同时顾及快、慢车,快车超高宜大,慢车超高宜小。(2 2)要考虑气候条件)要考虑气候条件慢车及停在弯道上

19、的车辆在不利季节情况要能避免沿路面最大合成坡度下滑。(一年中气候恶劣季节路面的横向摩阻系数) (3 3)要考虑周边土地开发利用(城区或乡村)要考虑周边土地开发利用(城区或乡村)对重山区、城市附近、交叉口以及有相当数量非机动车行驶的道路,最大超高还要比一般道路小些。(4 4)要考虑顺适感)要考虑顺适感 第48页/共115页标准根据不同横向摩阻系数值,对于不同等级的公路规定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三个最小半径。1 1极限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定义: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最大超高和允许的横向摩阻系数情况下,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是在特殊

20、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 %8hi17. 01 . 0h (二)最小半径的计算第49页/共115页各级公路在采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超高和横向摩阻系数,同时兼顾经济性要求的最小半径。标准中计算一般最小半径时: : 设计时应采用大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该半径考虑了汽车行驶的舒适性,保证旅客有充分的舒适感;考虑了经济性,地形复杂的情况下采用此半径不会过多增加工程量。 06. 005. 0h %8%6hi2 2一般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第50页/共115页指平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汽车沿双向路拱(不设超高)外侧行驶的路面摩阻力足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稳定所采用的最小半径。路面不设超高。

21、 %2hi%2hi,=0.0350.040=0.0400.0503 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第51页/共115页 (三)圆曲线半径的运用 1.确定半径应考虑安全、经济、舒适等因素,在适应地形的情况下应选用较大的曲线半径。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圆曲线半径对安全性的影响有以下结论: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圆曲线半径对安全性的影响有以下结论:(1 1)大量交通事故与小半径曲线有关)大量交通事故与小半径曲线有关(2 2)交通事故率和事故严重程度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加而降低)交通事故率和事故严重程度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加而降低(3 3)曲线半径低于)曲线半径低于200m200m的路段交通事故率要比曲线半

22、径大的路段交通事故率要比曲线半径大于于400m400m的路段至少高一倍的路段至少高一倍(4 4)从安全方面考虑,)从安全方面考虑,400m400m是曲线半径选择的参考值是曲线半径选择的参考值(5 5)当曲线半径大于)当曲线半径大于400m400m,再增加半径对安全性提高没有,再增加半径对安全性提高没有太大的影响太大的影响第52页/共115页u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的4 48 8倍,或超高为2%2%4%4%的圆曲线半径。u地形等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u地形条件特殊困难而不得已时,经论证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u选用曲线半径时,最大半径值一般不应超过10000m10

23、000m为宜。u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u应同纵面线形相配合,必须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合。2.半径设计时,可按下列方法确定第53页/共115页 (四)圆曲线最小长度(四)圆曲线最小长度 圆曲线长度不应过短,应满足驾驶操纵需要,其最小长度应满足汽车3S行程的需要Ly=YH-HY Lymin=v v* *t t=V/1.2(m)V-设计速度(km/h)各级公路圆曲线最小长度,为按照上式计算取5的倍数后的值。第54页/共115页第四节第四节 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之一。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

24、率连续变化的曲线。规范规定:除四级公路外的其它各级公路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另外,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可省略缓和曲线。第55页/共115页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2.保证汽车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3.满足设置超高和加宽的要求。 4.增加线形美观。一、缓和曲线的作用与性质第56页/共115页无缓和曲线设缓和曲线from AASHTOs A Policy on Geometric Design of Highways and Streets 2001第57页/共115页无缓和曲线第58页/共115页有缓和曲线第59页/共115页有缓和曲线第60页/共115页 假

25、定: 1.汽车为一刚体,转弯时汽车不变形,忽略弹性轮胎的变形。 2.左、右轮差别不计,只研究重心的轨迹。 3.转弯时汽车等速行驶,驾驶员匀速转动方向盘。(二)缓和曲线的性质第61页/共115页)(radk)(radt方向盘转动角度为时,前轮相应转动角度为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小于1的系数 为方向盘转动的角速度 (rad/s);t为行驶时间(s) )(radtk因此:k第62页/共115页)m(tkddr)m(vtl rkdtrkdvlCkvdrCl 设汽车前后轮轴距为设汽车前后轮轴距为d d,前轮转动,前轮转动 后,汽车的行驶轨迹曲线后,汽车的行驶轨迹曲线半径为r,由图可知: d与半径r相比很小

26、行驶距离由上式:式中式中、kdv为常数。令可得缓和曲线方程:Crl 或者:r,分别为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和弧长。即:曲率半径与弧长的乘积为常数,或曲率随弧长线性变化。第63页/共115页 凡满足上述性质的曲线都可作为缓和曲线 u回旋线u三次抛物线u 双纽线u n次抛物线u 正弦形曲线 我国公路设计采用的缓和曲线形式是“回旋线” (三)缓和曲线的采用形式第64页/共115页二、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2Alr (一)回旋线的基本方式 1.定义:回旋线是曲率随着曲线长度成比例变化的曲线 2.基本公式: r为任意点的曲率半径,l为距起点的曲线长,A回旋线参数,表示回旋线曲率变化的缓急程度。 3.特点

27、满足行车轨迹的程度:线形连续光滑曲率连续曲率变化率不连续第65页/共115页(二)回旋线的性质(二)回旋线的性质1.曲率按线性函数增大 A越大,曲率k越小,回旋线变化慢;A越小,曲率k越大,回旋线变化快. 2.所有回旋线都几何相似 回旋线的形状是相似的,单位回旋线(当A=1时)的性质可以代表所有回旋线。 21Alrk第66页/共115页3切线角与曲线长平方成正比cldldldSRLlclrl22222SLl RLS2 当时, 2Aldlrdld222 Al或者:对其积分得:第67页/共115页第68页/共115页5. 回旋线特性点回旋线上ALRS 的点,称为回旋线特性点212RLS258328

28、 特性点处的切线角弧度这是回旋线的最大应用范围第69页/共115页 463424523422403366345640rlrlrlyrlrllxsinyaxyarctgyryrxxmmcossinsincotyTyxTKL几何要素公式(测量学中已讲)第70页/共115页三、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及参数s3(min)0214. 0RVLs(一)确定缓和曲线长度考虑的因素及其最小长度 1.旅客感觉舒适通过限制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来保证舒适性的要求,就是限制离心加速度随缓和曲线曲率的变化不要过快,从而达到旅客感觉舒适。 圆曲线上的离心加速度圆曲线上的离心加速度:Rva2行驶时间行驶时间:vLst 离心加速度

29、变化率:离心加速度变化率:LsRvtap3缓和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度:s3 RLs直线上a a=0由0a的过渡时间第71页/共115页上式表明,设计速度和连接的圆曲线半径一定的情况下,缓和曲线最小值取决于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取值。关于s的取值国外铁路s 0.160.3m/s3。考虑公路的富裕宽度,公路上可以大一些。美国一般采用s =2英尺/秒3(0.61m/s3),最好采用s =1英尺/秒3(0.3m/s3)。德国规定s 0.5m/s3参照国外规定,建议高速路s 0.3m/s3,低速路s 0.5m/s3第72页/共115页 2.超高渐变率适中在超高渐变的过程中,路面外侧逐渐抬在超高渐变的过程中

30、,路面外侧逐渐抬高,在外侧边线上形成一个高,在外侧边线上形成一个“附加坡度附加坡度”,这个附加坡度称为超高渐变率。,这个附加坡度称为超高渐变率。当圆曲线段的超高值一定时,附加坡度的当圆曲线段的超高值一定时,附加坡度的大小就取决于大小就取决于LsLs的长度。的长度。附加坡度附加坡度p pB Bi/Lsi/Ls。当当LsLs过短,过短,p p太大,对行车和路容不利;太大,对行车和路容不利;LsLs过长,过长,p p太小,对排水不利。太小,对排水不利。p第73页/共115页第74页/共115页2 . 1(min)VLs设计速度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缓和曲线最小缓和曲线最

31、小长度长度(m)100857060403020 3.行驶时间不过短(满足3s行程)标准制定时,取上述三者计算的最小值,按5或10的倍数取整。 第75页/共115页城市道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第76页/共115页(二)缓和曲线参数A值第77页/共115页第78页/共115页 当R接近100m时,则AR; 当R100m时,则AR; 当100mR3000m,则AR/3(取R/3左右); 当R3000m,则AR/3。第79页/共115页(三)缓和曲线的省略(三)缓和曲线的省略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R很大,产生的内移值很小,考虑行车道有一定的富裕宽度,可以省略缓和曲线。第80页/共115页第81页/共115

32、页RLs242 . 022 . 1VLsRV8 . 4)(22 . 12144. 0VR 将设计车速代入,可以求算出必须设缓和曲线的最大半径。第82页/共115页第83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第五节第五节 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1平曲线最小长度平曲线最小长度 2线形要素组合类型的定义、组合要求线形要素组合类型的定义、组合要求 3第84页/共115页线形设计的重要性三要素设计只能保证汽车在单一只能保证汽车在单一要素上行驶的安全,要素上行驶的安全,即使各要素设计满足即使各要素设计满足要求,也无法保证整要求,也无法保证整个线形的安全和通行个线形的安全和通行能

33、力等能力等平面设计平面设计线形设计(组合线形设计(组合设计或要素之间设计或要素之间的连接设计)的连接设计)起到保证线形连续、起到保证线形连续、行驶安全、美观、与行驶安全、美观、与环境适应的重要作用环境适应的重要作用第85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一、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道路不是白纸上画出来的!道路不是白纸上画出来的!道路是在已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建设的人工构造物!道路是在已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建设的人工构造物! 掌握的原则:宜直则直,宜曲则曲,不片面“取直”,不刻意“求曲”。第86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在宽阔的平原微丘区,路线应直捷顺

34、畅。 第87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在起伏的山岭和丘陵地区,线形以曲线为主。 第88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在戈壁、草原、沼泽等开阔地区,以直线为主。 第89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2.2. 平面线形应保持均衡、连贯设计的线形应保证车辆在其上能以均匀速度行驶,各要素应保持连续、均衡,避免突变。 不要在长直线尽头设置小半径曲线,不要从大半径曲线直接连到小半径曲线。特别是长下坡路段,更要避免这种情况原因:会造成线形剧变,易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形态:翻车、与对向车相撞或碰撞路侧护栏。第90页/共115页白阿铁路至阿尔山说明:1 处为增设避险车道处。 2 划黄辅助线处为路面断面线形改善

35、段(即增设外超高) 3 处为增设警示标志牌处。 4 划蓝辅助线处为设路边诱导标志处。内蒙古S203线段线路图v某省公路线形实例由于线形设计不当引起的安全问题第91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不可避免设置小半径曲线时,在直线与小半径曲线间,要设置过渡性曲线(适当半径的曲线)第92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u 同一等级道路上大、小指标间的均衡过渡l 长直线与小半径曲线之间。l 相邻的大小半径曲线之间。u同一条道路上采用不同设计速度设计的路段之间的过渡。 设计速度差不大于20km/h, 在标准变更的相互衔接处前、后一定长度范围内主要技术指标应逐渐过渡,避免产生突变,设计速度

36、高的一端应采用较低的平、纵技术指标,反之则应采用较高的平、纵技术指标,以使平、纵线形技术指标较为均衡。 第93页/共115页3、线形设计应考虑与构造物和附属设施的关系 路侧无斜坡、行道树时,驾驶员容易对曲率判断错误,很难沿着线形行车,造成交通事故,如高填方路 段。 事故形态:翻车 处理方法:高填方路段不得已插入曲线时,要设置大半径曲线,并设置护栏、照明等设施诱导驾驶员视线,或采取植树措施诱导视线。第94页/共115页第95页/共115页4、必须注意曲线间的相互组合设置复曲线时,应注意小半径曲线尽量避免用于复曲线不得已时,R180km/h),或R12.0R2(V80km/h)否则影响线形连贯和安

37、全反向曲线间的距离应有足够的设超高的长度第96页/共115页v曲线组合不当引起的事故第97页/共115页5、必须注意与纵断面线形的组合第98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3. 3.回头曲线的设置。 回头曲线是在山区越岭线的特别困难地段,以延长展线方式克服高差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曲线类型。 回头曲线一般是由一个主曲线、两个辅助曲线和主、辅曲线所夹的直线段组合而成的复杂曲线。第99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4.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平曲线的最小长度 平曲线一般由前后缓和曲线和中间圆曲线共三段曲线组成,每段曲线至少需要3s的时间。 基本型曲线:9s行程 凸型曲线:6s的行程 平曲线最小长度不

38、得小于下表规定。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一般值(m)600500400300200150100最小值(m)200170140100705040第100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小偏角的平曲线长度: 小偏角曲线的问题:设置了较大的半径也容易把曲线长看成比实际的要短,造成急转弯的错觉。 第101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小偏角曲线要求的平曲线长度 7属于小偏角弯道 。为保证小偏角曲线有足够的长度,采用 7的曲线外矢距E与=7时曲线的E相等时的曲线长为最小平曲线长。设计速度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平曲线最小长平曲线最小长度度(m)14

39、00/ 1200/ 1000/ 700/ 500/ 350/ 250/ 表中的为公路转角值(度),当2 2时,按=2=2计。第102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二、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1.1.基本形 (1)定义:当按直线回旋线(A1)圆曲线回旋线( A2 )直线的顺序组合而成线形。 当A1=A2时,叫对称基本型;当A1A2时,叫非对称基本型, A1 : A2应不大于2.0。 第103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二、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2)组合要求 基本形设计时,为使线形协调,A值的选择最好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以大致接近为宜(但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法做到的)。第104页/共115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二、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2.S 2.S形 (1)S形定义: 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 第105页/共115页二、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2)组合要求 S S形相邻两个回旋线参数A1A1与A2A2宜相等。达不到时,A1A1与A2A2之比应小于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