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河蟹的养殖_第1页
第二节河蟹的养殖_第2页
第二节河蟹的养殖_第3页
第二节河蟹的养殖_第4页
第二节河蟹的养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河蟹的养殖nhttp:/ 河蟹专家决策系统n河蟹又称螃蟹、毛蟹、清水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我国蟹类500多种,而河蟹是我国蟹类中产量最多的淡水蟹。 n 河蟹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自辽宁的鸭绿江、南至广东的雷州半岛都有分布,甚至在远离海洋1000多公里的湖北沙市也能找到它的足迹。一、河蟹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态习性 河蟹属于高等甲壳动物。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亚科、绒毛蟹属原产我国。与它最亲近的有3种,即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颚绒螯蟹、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足密生绒毛;额平直。具4个锐齿;额宽小于头脑甲宽度的1米;第一触角横卧,第

2、二触角直立;第三足长节的长度约等于宽度。 n河蟹栖居分穴居和隐居两种。在饲料丰盛饱食的情况下,河蟹为躲避敌害营穴居生活。当不具备穴居条件时,则隐居在石砾或水草丛中。河蟹喜欢栖息在水质清净、水草丰盛的江河、湖泊、沟渠等隐蔽处。在养殖高密度的水域中,大多数河蟹隐伏于水底淤泥之中。 n河蟹为杂食性动物,鱼、虾、螺、蚌、蠕虫、蚯蚓、昆虫及其幼虫等均可作为河蟹的动物性饵料。在自然界,河蟹的胃部发现8090是浮萍、丝状藻类、马来眼子菜、苦草、轮叶黑藻、聚草等水生植物碎片。这与河蟹栖息在水草丛中有关。它在江河、湖泊中获得植物性饵料的机会多一些。n河蟹十分喜食、食量也大,消化能力很强。从肛门取出粪便检查发现大

3、部分水生维管束植物碎片能被消化,这是很多动物所不及的。水温20时,河蟹的食量惊人,1夜可连续捕食数只螺类。n 河蟹饱食后,把多余营养贮藏在肝脏中,刚蜕壳的软壳蟹就要用肝脏中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河蟹还具有较强的耐饥能力,水温10以下,可数月不进食不会死亡。 n 二、河蟹养殖的环境因素要求 水域环境是河蟹生存的场所。水域中温度、盐度、酸碱度、光照、氧气等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变态和繁殖,只有掌握河蟹养殖水域环境的相互关系,并给予满足才能促进河蟹生长发育,争取高产。 n 1.温度 n 河蟹是变温动物,体温主要取决于环境水温,通常河蟹的体温略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水温能影响到河蟹的生长和变态,适温

4、条件下,温度高,河蟹的摄食旺盛,生长和变态迅速加快。水温21左右,第1期蚤状幼体只需四五天就可变态;水温15左右变态十分缓慢,一般水温在10时开始明显摄食;10以下时摄食能力减弱。河蟹能忍受低温,水温在-1-2条件下抱卵蟹能顺利过冬,蟹卵和产蟹均不会死亡。冬天河蟹停止摄食,隐藏于洞穴中越冬。 n河蟹的交配产卵和幼体变态,对水温均有一定的要求。如亲蟹交配水温要求达912;抱卵触饲养阶段水温应控制在1116;幼体变态则需水温在2025条件下进行。温度太低或太高均对人工育苗无益。因此在河蟹人工育苗中,采用控温措施就比不采用好,控温使幼体变态同步,并能提高育苗成活率。n 河蟹养殖过程中,水温对河蟹脱壳

5、有一定影响,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蜕壳次数越多,生长迅速。而当水温超过28时,河蟹的蜕壳和生长就会受到抑制。河蟹怕热不怕冷,所以在严寒的北欧也有它的踪迹。 n水温突变,对河蟹生长变态和繁殖都不利,特别是幼体阶段更为明显,常常因温差太大而大批死亡。蟹苗阶段必须控制水温的温差不得超过23。早期工厂育苗大约4月底出池,此时室外水温很底,室内水温要比室外高78,如果操作不当,大部分蟹苗移入室外即会死亡,因此生产上需加倍注意。 n 2.盐度 n 河蟹从大眼幼体开始就迁移到淡水中生活。尤其喜欢在水质清新、水草茂盛,环境安静的湖泊中栖息和生长发育。大眼幼体进入淡水水域后,要求水体的盐度越低越好。秋季当河蟹达

6、到性成熟时,亲蟹要洄游到河口半咸水处交配、产卵和孵化。直至蚤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对盐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但不同发育阶段对盐度要求也有所差别,第1期蚤状幼体盐度要求比以后几期蚤状幼体高,一般不能低于7;n从第二期幼体开始对盐度要求就有所下降,一般盐度降至5左右也能顺利变态。盐度突变对幼体发育不利,一般盐度差不超过3,不然将会引起幼体大批死亡。n高盐度育出的大眼幼体,放入淡水前均要进行逐渐淡水驯化,才能放入淡水中养殖。否则将会造成幼体大批死亡。n3.pH n 水中pH值主要取决于水中游离CO2的含量。酸性环境中河蟹对低氧条件的忍受力和摄食能力减弱,并影响河蟹甲壳钙质的沉淀。尤其对幼体变态期,影响甲

7、壳的形成和蜕壳,可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n pH值一般要求在78之间,即中性或微碱性,幼体变态时,pH值可稍高,约在7.88.6之间。n在大水面条件下一般pH值对河蟹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在池塘条件下则不然。因为池塘密养条件下,水质较肥,加之夜间水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同时放出CO2,使水趋向酸性而影响河蟹的生长。经常换水,增加水中溶氧,使水质保持清新,让河蟹有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如果水质当酸性,可施加适量石灰调节pH值至微碱性,使河蟹顺利蜕壳,生长发育。 n4.光照 n 河蟹喜弱光不喜强光,属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洞穴、池底、石隙或草丛中,由于河蟹有十分发达的视觉器官

8、,晚上可借助于微弱的光线出来觅食。所以可利用河蟹这一习性晚上进行灯光诱捕。 n亲蟹交配时对光照要求不高。晚间也可进行交配。胚胎发育早期基本处于黑暗状态,但胚胎发育到后期则需要适当的光照。发育至幼体变态时就更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否则将影响幼体蜕皮和成活率,一般要求光照在20006000勒克斯,随着幼体日龄增加,光照强度也要求逐步增加。n 此外幼体早期的饵料,如蛙藻、绿藻和成蟹的植物性饵料,均需要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生长繁殖。 n5.氧气 n 河蟹用鳃将溶解于水中的氧气和血液中的CO2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水中溶氧在4毫克/升左右,适合于河蟹生长。一般江河、湖泊水体里,溶氧十分充

9、足,不会产生缺氧的情况。只有在池塘水体中,由于密度大、水质肥,如果管理不当,常会产生缺氧现象。当水中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对河蟹的蜕壳生长、变态会起抑制作用。如何保持水体中含有充足的溶氧,对人工养蟹是十分重要的。 三、河蟹的人工养殖n1.蟹种培育 n 生产上把蟹苗养至5分硬币大小的小蟹,为时23个月。一般苗种培育又是分两步进行的:n首先把蟹苗养成第12期幼蟹,个体达34毫米;然后把第12期幼蟹分塘饲养至160240只/千克的小蟹。由于蟹苗个体小,又喜集群,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力弱,遇到敌害等往往死亡率很高,因此生产上将蟹苗在小水体中精喂细养,人为控制有些环境条件,用1015天时间长到第一或第二

10、期幼蟹;成活率达8090。苗种培育一般采用水泥池、网箱和土池等。以前两者为佳。 n (1)水泥池培育幼蟹 n 首先要给蟹苗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池子要经洗刷和消毒,用100ppm漂白粉消毒。进水用40目的筛绢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入池。水深为11.5米。培育池内可放些芦苇、柳树根、棕榈片等作为蟹苗的栖息和隐蔽的附着物。还可投放些苦草、紫背浮萍、马来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既可改善水质,又可供蟹苗栖息和摄食。有条件的还可采用增氧设施。 n 在培育期间要经常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每天定量定间多次投喂活饵、鱼粉等饵料。经过1520天饲养蟹苗可顺利变态为幼蟹,有的甚至能再变态为第二期幼蟹。实践证明在这种条件下培育

11、放养密度3万只/立方米时,经9天后有64的蟹苗可蜕壳成为幼蟹(其中又有11蜕壳为第二期幼蟹),只有6的蟹苗仍未变态。 n(2)网箱培育幼蟹 n 网箱大小无严格规定,一般可用211米或431米网目大小0.5厘米左右,以不使蟹苗逃逸为度。网箱材料为尼龙筛绢或聚乙烯网。箱体用木架或竹框支撑。网衣入水80厘米,顶部用网片封口,但每一小口以便放苗,投饵及管理检。也可在网箱水上部分缝30厘米的尼龙薄膜拉挺防逃。 n网箱设置在有一定流水、溶氧丰富的河流、湖泊水库或大水面池塘中。放苗密度一般为23万只/立方米为宜。投饵管理基本同水泥池培育,投饵要充足,否则会发生相互残杀现象。n 对网箱要定期检查、洗刷,免得网

12、目阻塞,影响水流。还要防止水老鼠咬网箱。网箱内也要放些水草之类的附着物,经过1015天培育,同样可到第一、二期幼蟹阶段。 n(3)土池培育幼蟹和蟹种 n 土池培育一般要有防逃设施;水源充沛,注排水方便;少淤泥不漏水;面积为0.51亩,水深0.81.2米。 n 在蟹苗放养前半月每亩用75千克生石灰清塘,清除敌害生物及病原体,待药性过后过滤进水再放苗。土池四周要筑一道30厘米高的尼龙薄膜墙防逃及防敌害入内。n蟹苗刚下池时水可适当浅些(80厘米),利于浮游生物水藻和水草的生长,提供蟹苗充足的天然饵料。蟹苗培育期间饵料以浮萍等各种水生植物为主,动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为辅。如果饵料不足也可泼豆浆、鱼肉

13、浆等,或喂鱼粉、糠麸之类。根据幼蟹的生活习性,饵料一般投放于池子四周的浅水处,每天12次,投饵量为体重的4。并要注意换水。 n在日常管理中还要防逃,幼蟹有攀爬的习性,特别在雨天或闷热天,水中溶氧较低,更易逃逸。为要防青蛙、水蛇、水鸟、水鼠等敌害。 n 经过半个月饲养,蟹苗基本变成幼蟹。可进一步分塘散养。n 2.成蟹养殖 n 河蟹从幼蟹阶段起就有穴居的生活习性,喜底栖爬行,有时还登岸觅食,也喜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体中生活。为此人工养蟹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以利河蟹的生活和生长。目前人工养殖主要是采取池塘养蟹和湖泊外荡的围养两式方式,也有尝试用水泥池和稻田养蟹的。 n(1)池塘

14、养蟹 n 池塘条件:面积0.52亩不等,池子长方形,水深为0.61.8米,各处深浅不一,底质最好是粘土、沙土或亚沙土以利于河蟹打洞。池塘近水源水未受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子以石壁或水泥板壁为佳,既可防逃又不会让河蟹打洞。池中可设数个土丘、可栽培水生植物及供河蟹掘洞和爬行栖息。 n 人造洞穴;河蟹在蜕壳时往往丧失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在饵料不足时会相互残杀,以致影响成活率和产量,所以要人为造成穴居隐居的环境或使其在水体中分散的密度尽量均匀。目前常用网片或竹箔将水体分隔以达到均匀密度的作用。网片和竹箔露出水面部分再加尼龙网等防止攀越界限。也可用砖垒、瓦堆、柳树根、棕片及芦苇等作为河蟹的穴居处,减少相互

15、格斗和残杀,提高成活率。 n防逃设施:防逃是河蟹养殖的技术关键之一,一般有石壁或水泥板壁防逃墙,高出塘埂60100厘米,并加口宽2530厘米的厂字形压口,池壁交接处做成圆弧形,防止河蟹攀爬。压口材料为玻璃,白铁皮或水泥板。也可在池子四周插1米高的竹箔防逃,竹箔下半段衬以尼龙薄膜,上面加盖网(盖网与竹箔成45角)。尼龙薄膜或聚酯塑料板也可用作防逃墙,要求薄膜高出地面6080厘米,薄膜要埋入泥中2025厘米以增强牢固度,每隔半米左右用竹杆或木棍将薄膜撑开形成一道防逃墙。另外在进出水口要用网片或铁丝网拦好。 n清整池塘:清塘和进水方法同苗种培育部分。如果清塘时间过早,在放种子前还要用拉网拉一次清野。

16、 n 栽培水生植物:在放蟹种前种植部分水生植物,既可作为饵料及隐居场所,又接近自然生态环境条件。 n 放养密度:从蟹苗到幼蟹阶段,体重由6.5毫克增长到2克,体长自0.3厘米增至1.5厘米,前后经8次蜕壳,历时45天左右,亩放蟹苗为1020万只。 n从幼触饲养到黄蟹,体长从2厘米增长到33.5厘米,体重自2克增长到1520克,共蜕壳3次,历时4050天,亩放1.52万只。 n 从黄蟹至成蟹,体长由3厘米增至4.5厘米以上,体重增至15100克乃至150克以上,经34次蜕壳,亩放为60008000只。n这一阶段饲养期的长短,取决于水温、饵料,若条件不适,河蟹生长速度降低,蜕壳时间延长,甚至数月不

17、脱壳。如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放养密度适当降低,饵料充足适口,当年就有部分河蟹苗可达商品规格100克以上。 n饲养管理:主要包括投饵、控制水质和防逃等。河蟹食性较杂,可投些天然、商品和配合饵料。n投饵做到“四定”,一般投饵量为体重的10左右,当天的投饵量根据水温、天气、前1天的吃食和蟹的活动情况而定。n投饵一般多在下午34时进行,以适应河蟹晚上摄食的习性。n投饵的季节变化主要依水温而定,710月是何蟹生长的旺季,饵料种类数量和质量都要适当提高和增加,保证生长。n水质要保持清新,溶氧丰富。如果发现河蟹登岸数量较多,尤其白天大批爬出水面,则很可能缺氧或水质败坏,应加水换水。n一般34天换水1次,水温低

18、时710天换1次。河蟹可通过鳃表皮及胃肠内壁吸收Ca、P、K等离子,因此可适当补充些无机盐以促进蜕壳生长。水体中增加CaHPO。后,蜕壳率比不增加的要高50,蜕壳速度也相应加快。 n平均每天要检查河蟹的吃食情况,敌害和病害情况,还有逃逸现象等,其中防逃是关键。发现防逃设施有破损或毁坏时要及时修补,进出水口尤要注意。 n(2)稻田养蟹 n 播田养蟹在浙南山区少数县已有较久的历史。稻田养蟹因防逃、农药等问题,始终未能推广和普及。但实践证明,稻田养蟹投资少,收益大,而且对水稻生长不会有什么危害。 n如稻田养鱼一样,养蟹的稻田要选择保水好、排灌方便。在稻田中要挖井字或田字形的沟,一般在田埂2米处挖0.5米深0.5米宽的一条水沟,然后在整个稻田中每隔2米挖一水沟,使稻田1/4左右面积挖沟供河蟹栖息。进出水口要筑好防逃网。稻田四周可用砖墙或尼龙薄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