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9fe20063-98e2-479f-b1ad-9f6eaf4022fa/9fe20063-98e2-479f-b1ad-9f6eaf4022fa1.gif)
![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9fe20063-98e2-479f-b1ad-9f6eaf4022fa/9fe20063-98e2-479f-b1ad-9f6eaf4022fa2.gif)
![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9fe20063-98e2-479f-b1ad-9f6eaf4022fa/9fe20063-98e2-479f-b1ad-9f6eaf4022fa3.gif)
![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9fe20063-98e2-479f-b1ad-9f6eaf4022fa/9fe20063-98e2-479f-b1ad-9f6eaf4022fa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内容提要本报告对 2001 2003 年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会计计提应用的倾向性、会计计提的行业特征以及计计提对审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比例并不大,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资产贬值,整体的资产质量正逐步得到夯实。不过,计提比例异常的公司有所增多,导致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平均比例和波动性加 大;计提减值准备尚不是上市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但部分公司(包括盈利大幅增长的公司)利用会计计提调节利润的意图比较明显;减值准备具有流动性偏好;传播与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业、建筑业、综合类、制造业、房
2、地产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贸易等八大行业对会计计提的应有具有明显偏好,而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及供应业、社会服务业等四大行业对会计计提没有明显偏好;虽然审计师在审计高风险企业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审计报告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谨慎还需提高,审计报告的规范性有待加强。审计师的侧重点是减值准备的多提,而对少提的公司则揭示不足。最后,针对会计计提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若干建议。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目录1. 引言.32.沪深 A 股上市公司 2001 2003 年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 42.1样本选择和数据
3、来源 .42.2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会计计提应用的现状分析 .52.2.1沪深 A 股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 .52.2.2沪深 A 股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应用的倾向性分析 .132.2.3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会计计提的行业差异 .172.2.4会计计提的应用对审计报告质量的影响 .203.研究结论 .234.建议 .25参考文献 .80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1. 引言会计计提体现的本是谨慎性原则,然而,由于计提比例和方法由上市公司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自行确定,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却变成了随意性,甚至
4、演变成了部分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手段。虽然证监会在 2004 年初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对各项损失准备的计提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对2003 年年报的事后审查中发现减值准备的计提仍存在问题,对公司业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财政部 2002 年 10 月颁布财会200218 号文,明确规定对关联公司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账款一样计提“坏账准备”后,2002 年、2003 年报中出现的许多上市公司对关联方欠款计提巨额坏帐准备的新现象,更是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那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计提应用的现状如何?上市公司运用会计计提有何特征、动机和规律?不同计提项目对
5、业绩的影响程度如何?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实证分析来解答这些问题,进而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来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计提行为。国内已有文献中鲜有对“八项”计提单独进行的研究,而更多是将其作为利润操纵的各种方法一起进行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尝试对会计估计单独进行实证研究(袁琳 赵建军 2004 ),但仅局限于某一会计期间的静态分析,本文的研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所作的努力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对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进一步观察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计提发生的一些变化和其中可能存在的规律;二是对这些变化和规律进行合理的解释;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
6、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三是将各项准备的计提细分为“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和“本期净提取”三项,详细考察准备计提影响利润的过程。2. 沪深 A 股上市公司 20012003 年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本文对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主要解决下列几个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对“八项”计提的利用程度如何?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运用哪些计提手段, 这种倾向性最近几年是否发生了变化?“八项”计提的运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会计计提的行业偏好以及产生行业偏好差异的内在原因?这种行业偏好最近几年中是否发生了变化?注册会计师能否审视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应用?2.1 样本
7、选择和数据来源本文选择的样本限定于2001 年 1 月 1 日前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且截止 2003 年 12 月 31 日仍在主板市场交易的 A 股公司,并剔除了金融类企业(金融类企业的资产结构与其他企业差异较大) 。有效样本共计 1039 个。我们采用证监会颁布的行业分类标准( CSRC ),共分 13 个大类行业(一级行业)。采集的数据为2001 2003 年的年度财务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来源于 Wind 资讯系统。虽然会计计提还包括计提折旧、 预提费用、计提或有损失等等,但考虑到计提的主观性和普遍性、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本课题选择的会计计提变量限定于上市公司计提的“八项准备”。实际操
8、作中,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近年来上市公司利用准备计提调节利润、粉饰报表的现象也屡禁不止,所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采集的数据包括:股票代码、证券简称、行业类别、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总资产、利润总额、各项减值准备本期增加数和转回数、各项减值准备期末数、相关资产期末净值。我们通过分析审计师所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进一步观察审计报告中是否有审计师对当期公司减值准备计提发表了意见,观察公司的减值准备计提行为是否得到了审计师的认可。2.2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会计计提1 应用的现状分析沪深 A 股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
9、表 1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分析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利润总额2001年2002 年2003 年本期增加本期转回2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净提取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净提取净提取100以上35 家53家24 家68 家78 家39家73 家92 家37 家50 到 10057 家34家26 家62 家39 家38家58 家55 家31 家0到 50510 家440 家356 家647 家596 家449 家697 家621 家471 家0310 家422 家295 家88 家182 家71家50 家144 家40 家-50 到 075 家76家242 家106132 家326 家96 家110 家324 家-
10、50 以下43 家7 家54 家52 家6 家61家50 家5 家63 家-100 以下9 家7 家42 家16 家6 家55家15 家12 家73 家样本均 值9.72 43.21 -33.5 26.46 63.28 -36.82%38.70 85.9 -47.2 样本标准差143.68 563.71 573.38%146.95 795.55 758.21%287.88 1022.46 930.14 表 2样本总体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分析1如未作特殊说明,下文中“计提”均指对各项准备的计提。2“净提取数本期增加数本期转回数”;下同。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
11、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 利润总额年 份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净提取2001 年29.1410.36 18.79 2002 年32.1016.55 15.55 2003 年23.4015.06 8.34 ( 1)“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 /利润总额”,这一指标反映了各项减值准备对本期利润的影响程度。为了全面反映这种影响,我们将本期提取数细分为“本期增加” 、“本期转回”和“本期净提取”三项。其中“,本期增加”反映减值准备的提取对当期利润的负面影响,“本期转回”则相反“,本期净提取”综合考虑了准备计提和转回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如表 1 所示,我们所研究的样本“
12、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 /利润总额”指标均值和标准差 2001 2003 年逐年攀升,表明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和波动性在“八项准备”计提制度实施后有扩大的趋势。 但如表 2 所示,样本总体各项准备的计提对当期利润的影响程度却逐年下降, “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 /利润总额”这一指标由 2001 年的 18.79 大幅下降至 2003 年的 8.34 ,这意味着整体而言,上市公司并未因为新增了四项准备而更多运用会计计提。我们认为,造成上述看似相反的结论的原因,一方面是会计计提在上市公司中变的越来越普遍,2001 年各项准备净提取率为零的上市公司有 295 家, 2002 年、 2003
13、年则逐步锐减至 71 家和 40 家。另一方面是新制度实施后“合计本期减值准备计提数 /利润总额”指标异常(超过 100 或者低于 100)的公司呈上升趋势,如 2001 年、2002 年和 2003 年“合计本期减值准备净提取数 /利润总额”异常的公司分别为 66 家、 94 家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和 110 家,直接导致了样本均值和标准差的高估。同时,由于这类公司更加热衷于转回前期计提的准备(表现为指标低于 -100% 的公司明显超过指标高于 100 的公司),还导致“合计本期减值准备净提取数 /利润总额”
14、均值为负。如果剔除这些异常公司,则样本均值和波动回归正常。我们认为,此类公司的增多,与近年来监管趋严背景下上市公司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被逐渐挤干有关,但异常公司的增多并没有掩盖上市公司整体对会计计提政策的应用日趋理性化的趋势。表 3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分析(续)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 资产总额2001 年2002 年2003 年本期增加本期转回本期净提取本期增加本期转回本期净提取本期增加本期转回本期净提取100以上2 家2 家3 家2 家2 家3 家2 家10 到 10038 家21 家18 家34 家14 家32 家42 家22 家35 家0到 10663 家562 家467 家869 家80
15、9 家584 家917 家849 家579 家0323 家454 家297 家104 家203 家85 家58 家165 家51 家-10 到 013 家2 家250 家29 家13 家328 家20 家357 家-10 以下5 家8 家15 家样本均 值2.06 1.05 1.05 2.36 0.94 1.42 2.75 1.64 1.1 样本标准差10.67 4.68 15.07 16.98 3.99 16.39 19.67 9.88 19.63 表 4样本总体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分析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 资产总额年 份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净提取2001 年0.94 0.33 0.61 2
16、002 年1.07 0.55 0.52 2003 年0.97 0.62 0.35 ( 2)“合计减值准备提取数/总资产”,这一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状况。一般来讲,资产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倾向于计提较多的减值准备;如果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较好,却计提了较多的减值准备,则有可能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出于其他目的而调节利润;反之亦然。如表 3 所示,如果以“本期增加”来衡量,我们所研究的样本“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 /资产总额”指标均值和标准差在 2001 2003 年呈上升态势,而以“本期转回”和“本期净提取”衡量
17、的该指标在2002 年均出现了一定的反复,但 2001 年到 2003 年的总体趋势仍属上升态势。我们认为, 2002 年上市公司趋向于较少转回前期计提的准备( “合计减值准备本期转回数 /总资产”指标样本均值为 0.94 ,显著低于 2001 年和 2003 年)同时多计提减值准备( “合计减值准备本期净提取数 /总资产”指标样本均值为 1.42 ,明显高于 2001 年和 2003 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退市办法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 (修订)自 2002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在取消“PT 制度”的压力下,一些资产质量不佳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清洗”,这种现
18、象还可以从 2002年净提取率为零的上市公司较2001 年急剧减少,以及净提取率在10% 100 区间的上市公司骤然增加得到印证。另一个原因则是2002 年证券监管进一步加强,被查处或受到稽查的公司增多,问题公司的爆发也导致了资产泡沫的集中释放。经历 2002 年的整体“清洗”后,2003 年“合计减值准备本期净提取数 /总资产”指标均值终于回归至与2001 年相当的水平。虽然我们研究的样本在 2001 2003 年计提的减值准备占资产的比重平均值呈上升趋势,但计提的比例并不大,表明上市公司资产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同时,由于监管的趋严,上市公司资产泡沫被不断挤出,“合计减值准备提取数/总资产”指
19、标异常(高于 10或低于 10)的公司有所增多, 导致该指标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的波动有扩大趋势。但如表4 所示,对样本总体而言, “合计减值准备本期净提取数 /总资产”指标值逐年下降(由 2001 年 0.61 快速下降至 2003年的 0.35 ),显示上市公司整体的资产质量正逐步得到夯实。表 5计提行为引起审计师关注的样本公司年 度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每股收益(元)利润总额 (亿元 )资产总计 ( 亿元) 减值准备净提取(亿元)占利润比重 占资产比重600698ST 轻骑-1.58-34.069.5426.2
20、7-77.15%275.53%600107美尔雅-0.986-3.508.582.97-84.85%34.61%000660*ST 南华-3.09-4.127.182.42-58.89%33.74%2002 年600862*ST 纵横-1.63-4.009.622.43-60.84%25.29%000509-1.27-2.698.361.51-56.19%18.10%同人华塑600053*ST 江纸-2.06-3.3212.662.28-68.67%18.04%000418小天鹅-1.55-8.6831.704.68-53.90%14.77%600338*ST 珠峰-1.04-1.659.99
21、1.45-87.55%14.50%600794保税科技-1.33-1.574.730.51-32.21%10.70%000621*ST 比特-2.59-3.880.642.82-72.68%441.07%600670*ST 斯达-0.79-1.710.411.01-59.27%244.68%600700*ST 数码-1.94-5.735.704.72-82.43%82.91%2003 年600053*ST 江纸-2.84-4.587.282.71-59.23%37.24%000730*ST 环保-0.8-4.779.183.03-63.45%33.01%600852*ST 中川-1.45-2.
22、436.911.91-78.48%27.63%000660*ST 南华-3.56-5.493.950.67-12.29%17.07%600137ST长控 10.050.031.540.22752.88%14.23%在我们所研究的样本中, “合计减值准备本期净提取数 /总资产”高于10的公司 2001 2003 年分别有 20 家、34 家和 37 家,其中指标值在 100 以上的各有 2 家且都高于 200 ,分别是广东甘化、联通国脉(2001 ); ST 北科、 ST 轻骑( 2002 );ST 比特、 ST 斯达( 2003 )。这些计提比例较大的公司中,2002年ST公司有24 家,所占
23、比例为70.59 (其中加*号的为15 家);2003年ST公司有32 家,所占比例为86.49 (其中加*号的为26 家)。这一方面表明ST类公司资产质量较差,资产1ST 长控2002年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4.33 亿元,每股亏损10.996元。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泡沫在 2002 年、 2003 年集中进行了释放;另一方面则说明ST 这类高风险公司近年来受到了监管层越来越高的关注。这些计提比例偏高的公司尤其是其中的ST 类公司由于审计风险较大, 2002 年、2003 年大多被审计师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报
24、告,但其会计计提行为却普遍得到了审计师的认可,计提能够引起审计师关注的仅有9 家和 8 家(此类公司当年度或上年度均发生了巨额计提且巨亏),占当期指标异常公司总数的26.47 和 21.62 (表 5),显示审计师倾向于揭示过度运用会计计提的高风险公司。表 6样本公司亏损和计提状况年份亏损公司数发生计提的公司主要因计提亏损的公司数审计报告关注的公司数量占比数量占比数量占比2001 年15011979.33 3831.93 410.53 2002 年16815491.67 5233.77 917.31 2003 年150144964531.25 1022.22 (3)在我们统计的样本中,2001
25、 2003 年亏损上市公司的家数变化不大,这些公司绝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值准备净提取现象发生,其中当期主要因为计提而亏损的上市公司(“本期合计减值准备净提取数 /利润总额 ”在 50 以下)占发生计提的公司和亏损公司的比重均稳定在30附近(表 6),显示计提减值准备尚不是上市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注意到,对于主要因计提而亏损的上市公司,虽然注册会计师过去几年中给予的关注有所增多,但绝大多数计提行为还是都得到了会计师的认同,而本期转回了大量减值准备却依旧亏损的上市公司(“本期合计减值准备净提取数/利润总额 ”在 50以上)无一引起审计师的注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
26、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意 1。不过,审计师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巨额占款,以及坏帐准备计提变更事项在过去几年中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表明会计师面临这类审计风险时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谨慎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主要因计提而亏损的上市公司在次年或者第三年有将近一半的公司(2001 年、 2002 年分别有 17 家和 24 家;从2004 年中报数据观察, 2003 年有 6 家)选择了转回前期计提的准备并且成为当期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这些选择依靠转回盈利的公司还有另外两个共同特点: 一是 ST 类公司占据半壁江山; 二是大多数公司是在连续两年或者连续三
27、年亏损后选择大量转回,2001 2003 年所占比例分别为 76.47 、 54.17 和 83.33 。例如: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ST 金盘2003 年盈利 954.5 万元,而其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三项计提转回即高达713 万元。ST 鼎天 2003 年通过出售不良资产,冲回坏帐准备、减值准备等共2214.7 万元,借此实现了两年亏后的扭亏为盈。 ST 金马、 ST 长控等也通过较大幅度的减值准备的转回实现了连续亏损后的勉强盈利。合理的解释是,重组类公司尤其是ST 类公司迫于保牌的压力普遍存在利用会计计提调节利润的机会主义行为,其中连续亏损的公司这种现象更为突出。(4)在
28、我们所研究的样本中,盈利公司过去几年中大比例计提各项准备的现象同样存在(表7)。部分公司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虽然占当年利润总额的比例不大,但其计提基础的合理性却令人怀疑。1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审计师更多关注的是减值准备的“本期增加”数,而不是“本期转回”数。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表 7盈利公司会计计提状况合计本期减值准备净提取数/ 利润总额年份100以上50到 10030到 502001 年32 家34 家29 家2002 年26 家36 家28 家2003 年34 家37 家46 家一些近年来盈利状况明显改善的行
29、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炼焦业、汽车、电力设备等行业中的部分公司在盈利大幅增长的当年都选择了高额计提。 2003 年,钢铁行业盈利大幅飙升, 宝钢、杭钢、八一钢铁、凌钢股份等上市公司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缩短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增加折旧计提,并分别因此减少当年利润19 亿元、 2.75 亿元、5976 万元、 4671 万元。除此之外,部分钢铁公司还加大了八项准备的计提力度。华菱管线将 5 年以上的应收帐款改为全额计提,减少当期利润8125.4 万元;八一钢铁对一年以内的应收帐款计提了13.52 的坏帐准备,远远高于其他上市公司同类资产1 5的计提比例。公司还在当时国内钢材市场持续向好,
30、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对 2.48 亿元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计提了 1477.44 万元的跌价准备,并且提前计提了 2311 万元的工资和 350 万元的单项奖;凌钢股份核销了 3 年以上的应收款 771 万元,计提了 407 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莱钢股份按新比例计提坏帐准备减少公司净利润 1270.3 万元。东方锅炉、山西焦化、上海汽车等同样在盈利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计提了高额的坏帐准备或资产减值准备。值得关注的是, 2003 年对南方证券的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不同公司的计提比例大不相同。上海汽车在盈利增长47的情况下将其对南方证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
31、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券 3.96 亿元的投资 100 计提了减值准备, 邯郸钢铁计提 62,路桥建设计提 20,首创股份计提 15。计提差异如此巨大,显然有的公司是担心计提比例过高会使业绩下滑太明显影响其市场形象或品牌,有的公司因当年业绩大幅增长难免有隐藏利润的嫌疑。我们认为,部分上市公司在利润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加大折旧和各项准备的计提以及加快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清理,让潜在风险集中释放,与前述重组类公司一样带有较高的投机性动机。沪深 A 股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应用的倾向性分析在上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从总体上研究上市公司对哪几种准备计提应用的较多,哪几种准备的计提对利
32、润的影响程度较大,这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各项准备计提之间的内在差别和可调节性。表 8会计计提分类分析(2001 年)本期提取数(亿元)本期提取率本期变动的公司数准备类型增加数转回数净提取数累计提取数相应资产余值增加率转回率净提取率累计提取率变动的公司增加的公司减少的公司坏帐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108.4230.4277.99294.393260.513.05%0.86%2.19%8.28%73750523238.9018.2320.67100.332884.621.30%0.61%0.69%3.36%598
33、3832154.211.582.626.15183.012.22%0.84%1.39%3.25%2031693413.604.219.3939.501510.400.88%0.27%0.61%2.55%2651897616.879.467.41132.216979.530.24%0.13%0.10%1.86%4102481622.591.920.6715.39993.240.26%0.19%0.07%1.53%8242404.601.383.2214.61625.960.72%0.21%0.50%2.28%49331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34、0%000合计189.1767.20121.97602.5816437.281.11%0.39%0.72%3.54%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表 9会计计提分类分析(2002 年)本期提取数(亿元)本期提取率本期变动的公司数准备类型增加数转回数净提取数 累计提取数相应资产余值增加率转回率净提取率累计提取率变动的公司增加的公司减少的公司坏帐准备142.6049.2393.37451.153362.783.74%1.29%2.45%11.83%963680283存货减值准备35.6731.134.54120.073171
35、.611.08%0.95%0.14%3.65%780403377短期投资跌价准备8.404.254.1512.57230.483.46%1.75%1.71%5.17%3432499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6.618.008.6155.161699.080.95%0.46%0.49%3.14%33322211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4.1221.932.19166.597797.990.30%0.28%0.03%2.09%59126432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253.87-0.6117.901152.190.28%0.33%-0.05%1.53%125557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622.921.7022
36、.40692.800.65%0.41%0.24%3.13%895039委托贷款减值准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合计235.27 121.33113.94845.8518106.931.24%0.64%0.60%4.46%表 10会计计提分类分析(2003 年)本期提取数(亿元)本期提取率本期变动的公司数准备类型增加数转回数净提取数 累计提取数相应资产余值增加率转回率净提取率累计提取率变动的公司增加的公司减少的公司坏帐准备151.0080.9070.10538.513554.483.69%1.98%1.71%13.16%9956853
37、10存货减值准备40.6630.889.78127.973946.711.00%0.76%0.24%3.14%774395379短期投资跌价准备2.677.50-4.838.55183.591.39%3.90%-2.51%4.45%34110823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20.989.2211.7673.881914.271.06%0.46%0.59%3.72%35522513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3.2924.21-0.92166.098801.620.26%0.27%-0.01%1.85%62023338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062.450.6119.131353.400.22%0.18%0.04
38、%1.39%1285474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822.050.7723.59772.450.35%0.26%0.10%2.96%712942委托贷款减值准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合计244.47 157.2187.27957.7320526.521.14%0.73%0.41%4.46%表 8表 10 中:本期提取率减值准备本期提取数(1)减值准备期末累计提取数相关资产期末余值累计提取率减值准备期末累计提取数减值准备期末累计提取( 2)数相关资产期末余值本期提取率和累计提取率反映了上市公司对各项准备计提的利用程度。从表 8表 10
39、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对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应用较为普遍,发生变动的公司数较多。我们研究的样本中, 2003 年计提了坏帐准备的公司高达995 家,占样本公司总数的95.77 。虽然 2001 年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实施的第一年,计提该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项准备的公司也有410 家,而随着上市公司对新财务制度的理解,2002 、2003 年选择计提的公司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余几种减值准备发生变动的公司数却较少,尤其是委托贷款减值准备1 。同时,从上表中也可以看出,坏帐准备的提取数和提取比例都远
40、远高于其他几种,且各项减值准备的提取率随着对应资产流动性的降低而降低。一方面反映了减值准备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的减值准备容易被用来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表明流动性较强的资产质量较差,有较大的缩水倾向;而流动性差的资产却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其保值能力较强。图1 2001 2003年各项减值准备本期净提取率2.50%2.00%1.50%1.00%0.50%0.00%-0.50%-1.00%-1.50%-2.00%-2.50%2001年2002年-3.00%坏帐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003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2001 2003 年,样本公司各
41、项减值准备净提取比例变化最大的是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如图1 所示,全部样本公司2001年、20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净提取率分别为1.39 和 1.71 ,但是 2003年快速下降至 -2.51 。我们认为,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提比率的如此变动,与 2001 年以来股市的大幅波动有关。2001 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达到了高潮, 2002 年这一现象虽整体降温,但由于种种原因,上1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一般是将其归类于“短期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很少有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列示。我们所研究的样本中,披露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公司所占比例仅为 1左右,本文因此对其进行了简化处理。无忧商务网
42、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事先卓越管理市公司用于委托理财的资金仍然相当可观。然而,自 2001 年 6 月份开始的股市持续调整, 令上市公司参与证券市场的短期投资严重缩水。2001 年,全部样本公司对包括委托理财在内的短期股票投资计提了4.2 亿元减值准备,占当年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 99.06 ; 2002 年,股市继续下跌,样本公司针对股票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减值准备进一步攀升至5.4 亿,占该项准备计提总额的93.74 ,导致净提取率较2001 年又有所上升。 2003 年,股市全面回暖,全部样本公司转回了高达5.8 亿元的前期计
43、提的短期股票投资减值准备(占转回总额的90.12 ),当期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净提取率也由此变为-2.51% 。这种现象表明,虽然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应用并不十分普遍,但在一个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股市的大幅波动也很容易使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成为一种导致利润变动的重要因素。图2 20012003年各项减值准备累计提取率14.00%12.00%10.00%8.00%2001年6.00%2002年4.00%2003年2.00%0.00%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合计坏帐准备如果从 2001 2003 年各项减值准备的累计提取率来考察(图2),上市公司倾向于对流动性较强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偏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应收款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烹饪工艺学(第2版) 课件 单元15 烹饪工艺的改革创新
- 在X仲裁委员会202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知识精研】高二历史课堂(选择性必修3【知识精研】文化交流与传播)
- 《文学的寻根意识》课件
- 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课件
- 马说公开课课件精心准备
- (高清版)DB37∕T 2996-2017 常用粗饲料收储与加工标准
- 《遥控汽车控制原理》课件
- 《酶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 《销售话术之破冰》课件
- (完整版)欧姆龙E3X-HD光纤放大器调试SOP
- 2022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考试题库模考300题及答案下载(四川省专用)
- 2022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成品检验部在线抽检记录表
- 1小时: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课件
- 2022-2023年(备考资料)医技类-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6
- 老年社会工作完整版ppt-全体教学教程课件最新
- 2第二章 保护煤柱的设计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精心整理)三角函数w的取值问题
- 下肢深静脉血栓课件(精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