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质量检验方法_第1页
油墨质量检验方法_第2页
油墨质量检验方法_第3页
油墨质量检验方法_第4页
油墨质量检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油墨质量检验方法 中国轻工业部在1983年发布了21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油墨颜色、着色力、 细度、流动度、稳定性、黏性、黏性增值、飞墨、黏度、光泽、固着速度、干性、结膜干燥、渗透干燥、耐乙醇等化学性、渗色性、油脂酸值、色泽、油墨特性线斜率、截距、流动值(扩展直径)等检验方法。于1993年又上升为国家标准。现将不断完善后的 29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分述如下。 一、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4624.1-93) 1. 原理 将试样与标样以并列刮样的方法对比 , 检视试样颜色是否符合标样。 2. 工具与材料 (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长200mm, 最宽处20mm, 最窄处8mm。

2、 (2) 刮 片 不锈钢片制 , 92mm×59mm×0.5mm, 刃部宽9mm处向外弯曲25°。 (3) 玻璃板 200mm×200mm × 5mm。 (4) 刮样纸 晒图的纸(符合zb y32-002),规格110mm × 65mm,顶端往下60-65mm处有 5mm 宽黑色实底横道。 (5) 玻璃纸 65mm ×30mm。 3. 检验条件 (1) 检验应在温度 (25 ± 1)°c , 相对湿度 65% ± 5% 条件下进行。 (2) 检视面色及色光应在入射角 45°±

3、 5°的标准照明体下进行。 (3) 检视底色应将刮样对光透视。 4. 检验步骤 (1) 用调墨刀取标样及试样各约纭 , 置于玻璃板上 , 分别将其调匀。 (2) 用调墨刀取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左上方 , 再取试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右 上方, 两者应相邻不相连。 (3) 将刮片置于涂好的油墨样品上方 , 使刮片主体部分与刮样纸 呈90°。用力自上而下将油墨于刮样纸上成薄层 , 至黑色横 道下 15mm 处时,减少用力。使刮片内侧角度近似25°角 , 使油墨在纸上涂成较厚的墨层。如图 14-1 所示最终刮样形 状应与示意图相似。 图 14-1 刮样形状示

4、意图 (4) 刮样纸上的油墨薄层称为面色 ; 刮样纸下部的油墨厚层称为墨色 ;刮样纸上的油墨薄层对光透视称为底色。 1 一试样;2 一刮样纸;3 一标样;(5) 油墨颜色检验完毕 , 将玻璃纸覆盖在厚墨层上 。 4 一黑色横道;5 一厚墨层5. 检验结果 (1) 平版油墨、凸版油墨重点检视试样的面色和底色是否与标样近似、相符。 (2) 网孔版油墨、纸张用凹版油墨重点检视试样的面色是否与标样近似、相符。 (3) 检验结果应以刮样后 5min 内观察的面色和底色为准。墨色供参考。 二、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 14624.2-93) 1. 原理 以定量标准白墨将试样和标样分别冲淡,对比冲淡后

5、油墨的浓度,以百分数表示之。 2. 工具与材料 (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 长200mm, 最宽处 20mm, 最窄处 8mm。 (2) 刮 片 不锈钢片制,92mm×59mm×0.5mm, 刃部宽 9mm 处向外弯曲 25°角 。 (3) 刮样纸 晒图原纸 ( 符合 zb y32-002), 规格 110mm ×65mm。 (4) 标准白墨 (5) 标准黑墨 3. 仪器 (1) 分析天平 最大载荷 200g。 (2) 圆玻璃片 2mm 、直径 90100mm。 4. 检验条件 (1) 检验应在温度 (25 ± 1) , 相对湿度 65%

6、 ± 5% 条件下进行。 (2) 观察冲淡刮样时 , 应在 d65 标准照明体下进行。 5. 检验步骤 (1) 用分析天平 , 在圆玻璃片上称取标准白墨2g , 试样油墨 0.2g。用同样方法 , 相同比例 , 称取标准白墨和标样油墨。将称好的墨样分别用调墨刀充分调匀。 (2) 用调墨刀取调匀的标准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左上方 ; 再取调匀的试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右上方 , 两者应相邻而不相连。 (3) 将刮片置于涂好的油墨样品上方 , 使刮片主体部分与刮样纸垂直。尔后 , 自上而下 将油墨于刮样纸上刮成薄层,刮至3545mm时,减小用力,使刮片内侧角度近似 25

7、76;角 , 将油墨在纸上涂成较厚的墨层。最终刮样形状应与图 14-1 的示意图相似。 (4) 观察试样与标样的面色、墨色是否一致 , 若不一致 , 则改变试样标准白墨的用量 ,至冲淡试样与标样达到一致 , 按公式计算 , 得出试样着色力百分数。 (5) 刮样后 , 以 30s 内观察所反映的墨色为准。 6. 检验结果 s=(b/a) ×100% 式中 s 着色力百分比 ( 以标准样为 100%), %; a 冲淡标准样白墨用量 , g; b 冲淡试样白墨用量 , g。 三、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qb 559-83) 1. 检验原理 按检验方法将油墨稀释后 , 以刮板细度仪测定其颗粒研

8、细程度及分散状况称为油墨细度 , 以微米表示之。 2. 工具及材料 (1) 1050 m 刮板细度仪一套 ( 每一刻度 2.5 m) 。 (2) 。.lmm 吸墨管一支。 (3) 酸式滴定管一支 ( 容量为 25ml)。 (4) 调墨刀 。 (s) 放大镜 (5-20 倍 ) 。 (6) 6 号油 , 黏度 (25) 0.14-0.16pa·s (140-160cp)。 (7) 玻璃板一块。 3. 检验方法 (1) 以0.1ml 吸管量取受试油墨 0.5ml 。 (2) 根据流动度的大小加 6 号油进行稀释。 范围 流动度在24mm以下加18滴(或以每滴 0.02ml加入0.3ml)

9、,25-35mm加14滴(或 0.28ml);36-45mm加10滴(或0.20ml);46mm以上不加油。 (3) 如图 14-2 所示以调墨刀挑取已稀释均匀的油墨 ,置于刮板细度仪凹槽深度50m 处 , 将刮刀垂直横置于细度仪 凹槽处之油墨上 , 刮刀保持垂直 , 双手均匀用力自上而下徐 徐刮至零点处停止使油墨充满刮板细度仪凹槽。 (4) 刮好后立即将细度仪表面以 30°角斜对庠?, 用 5-10倍放大镜检视颗粒密集数值。(在一个刻度范围内超过15个颗粒算上刻度数值,不超过15个颗粒算下刻度数值 ) 。 4. 注意事项 (1) 油墨稀释时,必须调匀,不能用力研磨。防止灰尘 图 1

10、4-2 刮板细度仪使用方法 l 带有微米刻的凹槽;2 一刮刀与 (2)双手横执刮刀时,用力不宜过猛 ,勿使一边偏重 , 刮板垂直90°操作;3 一刮刀 细度板槽外两边油墨必须刮净。 (3) 油墨细度检验需要重复2-3次,取平均值,如果相 差一刻度应重新测试。 (4) 吸墨管与细度仪用后必须用软布或棉纱擦净 , 并涂油脂防止腐蚀。 (5)本方法仅适用于非溶剂型浆状油墨。 四、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4624.3-93) 1. 原理 一定体积的油墨样品在规定压力下 , 经一定时间 , 所扩展成圆柱体直径大小 , 以毫米表示之。 2. 工具与材料 (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

11、长 200mm, 最宽处 20mm, 最窄处 8mm。 (2) 玻璃板 200mm × 200mm×5mm (3) 乙醇 工业用。 (4) 棉纱。 3. 仪器 (1) 流动度测定仪 ( 由质量为 200g 士 0.05g砝码一个 , 质量为50g ±0.05g、厚度为5-6mm 、直径为 65-70mm 困玻璃两片 ; 金艄潭桃桓鲎槌?) 。 (2) 吸墨管 容量 0.1ml 。 (3) 透明度量尺 分度值1mm。 (4) 定时钟。 4. 检验条件 检验应在温度 25± 1 、相对湿度 65% ± 5% 条件下进行。 5. 检验步骤 (1)油墨

12、试样及如图14-3所示的流动度测定仪应事先置于恒温室内保温 20min。 5 (2)用调墨刀取油墨试样 2-3g,在玻璃板上 4 调动15次(往返为一次)。用吸墨管吸取试样 3 0.1ml,将管口及周围余墨刮去,使试样与管口齐 2 平 , 管内油墨不得含有气泡。 1 (3) 将吸墨管内油墨挤出,用调墨刀把墨刮 图14-3 流动度测仪 置于金属固定盘内的圆玻璃片中心,并将吸墨管 1-防止玻璃滑动的金属固定盘;2- 圆玻璃片;3-受测之油墨;4-圆璃片; 5-砝码 芯的余墨刮掉,抹于上圆玻璃片中心。 (4)将上圆玻璃片放在金属固定盘内的圆 玻璃上,使中间有墨部分重叠,立即压上砝 码,开始记时( 注

13、意金属固定盘保持水平) 。 (5) 15min 时移去砝码 ,用透明度量尺测量油墨圆体直径,交叉测量两次。 6. 检验结果 交叉测量之平均值为流动度数据。如交叉测量相差大于等于2mm,则试验必须重做。 五、油墨稳定性检验方法 (gb 567-83) 1. 检验原理 对油墨进行一定时间的冷冻和加热试验 , 观察油墨是否有胶化情况或反粗现象。 2. 工具及材料 (1) 能容纳 20g 油墨的铁盒。 (2) 自控恒温箱。 (3) 自控冷冻箱。 (4) 流动度测定仪。 (5) 调墨刀 。 (6) 透明量度尺 ( 刻度值为 1mm)。 3. 检验方法 (1) 将受试验油墨分别装入两铁盒内 , 每盒内装油

14、墨不少于 15g, 铁盒内的油墨要排除气泡,再封上玻璃纸记上标志,把铁盒盖好,然后分别放入 75-80 自控恒温箱和 -15 -20 的冷冻箱内经 72h 取出 , 置室温存放。 (2) 把已置室温存放 3h 以上的受试验油墨按照 qb 560-83 流动度检验方法做流动度测定与未做加热和冷冻试验的油墨作流动度的对比。 (3) 根据受试验油墨流动度的差距和油墨和性能变化 , 按下列规定确定受实验油墨是否稳定。 试验后流动度较原未试验前变化不太大谓之油墨稳定。 试验后流动度较原来未试前变大较多 , 墨性仍尚好 , 则此油墨变胶化可能性不大 ,但不够稳定。 试验后流动度较原来未试前变小较多,墨性变

15、“短”“立”则谓之有胶化倾向, 一般此类油墨及放易于胶化。 4注意事项 (1)冷冻试验方法,主要确定其是否反粗。 (2)加热试验,主要确定是否有变胶化可能。 六、油墨特性线率、截距、流动值、检验方法(qb 57783) 1检验原理 在平行板黏度计上测定油墨经一系列时间的油墨扩展直径,并以时间的对数为横坐标,以扩展直径为纵坐标作图,可得一油墨特性线的斜率、截距、流动值(扩展直径)用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油墨的流变性能。 2工具及材料 (1) 平行板黏度计结构示意图如图14-4所示。 (2) 调墨刀 c (3) 秒表。 (4) 溶剂 ( 汽油或煤油,供清洗仪器用 )。 3. 试验方法 (1) 用软布和

16、溶剂清洗仪器的装墨孔和上下 平行板 , 注意不要在这些部件上留下溶剂。 (2) 利用仪器上的水平仪调节仪器支脚螺 丝使仪器处于水平状态。 图 14-4 平行板黏度计示意图 1一透明有机玻璃上板 ;2一上平板支柱 ; (3) 拉下活塞,将上平行板支杆连同上平行板升起。 (4) 取去上平行板 , 将受试油墨用调墨刀 3 一下金属平板 ; 4 一支柱的卡棒;5 一弹簧 ;6 活塞 ; 7 一活塞凹槽 ;8- 受油墨凹槽调动 15 次后装人仪器的装置孔内 , 墨面 与下平板表面平。 (5) 将上平行板重新放在支杆上 , 推上活塞并同时开启秒表。 (6) 读取l0s,60s,100s时油墨受上平行板压力

17、向四周扩展的直径( 以毫米表示之 )。 4. 计算方法 (1) 油墨特性线的斜率按下式计算 s = d100 - d10式中 s 油墨特性线的斜率 ; d10 10s 时油墨扩展的直径 , mm; d100 100s 时油墨扩展的直径 , mm。 (2) 油墨特性线的截距按下式计算 i = d10-s 式中 i 油墨特性线的截距 ; s 油墨特性线的斜率 ; d10 10s 时油墨扩展的直径 , mm。 (3) 60s 时的油墨扩展的直径数 , 为油墨的流动值。 5注意事项 (1)试验应不少于2次,数据相差大于0.5时(指s及i)试验应得做。 (2)在将受试油墨装入墨孔以前,应把油墨调动15次

18、(往返为1次)还应尽量缩短装墨时间及装好墨至推上活塞的时间间隔,目的是避免由于油墨触变性的恢复速度不一致而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七、油墨黏性检验方法(gb/t 14624.593) 1、原理 用油墨黏性仪测试油墨薄层分离或被扯开的阻力的大小,以数字表示。 2、材料 (1)棉纱 (2)擦流溶剂 ny-200 溶剂 (符合gb 1922)。 3、仪器 7 (1)油墨黏性仪 m。del rgv-3型(日本),见图14-5 (2)秒表 分度值0.2s 4、检验条件 检验应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5%±5%条件下进行。 5、检验步骤 (1)接通仪器电源,调节恒温箱水温至32,保护恒温

19、。 (2)把仪器变速杆置于低 速位置,将合成胶辊匀墨胶辊压在金属辊上 (3)启动仪器,运转15min后,将 游标置于标尺“0”位。调节仪器,使 标尺处于平衡状态。 (4)将调好的试样油墨灌入 金属吸墨器后,再把试样油墨由 图 14-5 油墨黏性仪 1一水平调节螺丝;2一弹簧;3一水管;4 一杠杆;5 一游标 ; 6一手柄;7 一杆尺;8一合成胶辊;9一金属辊;10匀墨胶辊; 11一电动机;12一齿轮组箱;13一变速棒;14一曲柄;15一制动器; 16 一水平仪 ;17- 吸墨器 ;18 一横梁 ;19 一底座 金属吸墨器内挤出,均匀涂于合成胶辊上。用手转动马达,使墨均匀转涂于金属辊和匀墨辊上。

20、 (5)启动仪器,匀墨。30s时移开制动器,移动游标,使标尺平衡,1min时读出黏性数据。 (6)如需测取仪器中速和高速运转时的黏性值,将仪器变速杆移至中速或高速位置则可,检验步骤与低速相同。 6、检验结果 标尺平衡时,游标所指数字,即为黏性值。 八、油墨黏性增值检验方法(gb/t146.2493) 1、原理 延长油墨黏性的测定时间,观察油墨黏性值变化情况。以数字表示。 2、材料 (1)棉纱 (2) 擦洗溶剂 : ny-200 溶剂油 ( 符合 gb 1922)。 3. 仪器 (1) 油墨黏性仪 m。del rgv-3 型 ( 日本 ) 。 (2) 秒表分度值 0.2s。 4. 检验条件 检验

21、应在温度 25 ± 1 , 相对湿度 65% ± 5% 条件下进行。 5. 检验步骤 (1) 接通仪器电源 , 调节恒温箱水温至 32 , 保持恒温。 (2) 把仪器变速杆置于低速位置 , 将合成胶辊及匀墨胶辊压在金属辊上。 (3) 启动仪器 , 运转 15min 后 , 将游标置于标尺 “0” 位。调节仪器 , 使标尺处于平衡状态。 (4) 将调好的试样油墨灌入吸墨器后 , 再把试样油墨由金属吸墨器内挤出 , 均匀涂在合成胶辊上 , 用于转动马达 , 使墨均匀涂于金属辊和匀墨辊上。 (5) 启动仪器 , 匀墨。 30s 时移开制动器 , 移动游杆 , 使标尺平衡 , 1m

22、in 时读出黏性数据。仪器继镁运转 , 记录第 15min 时的黏性数值。 6. 检验结果 15min 时的黏性值与 1min 时的黏性值之差 , 即为黏性增值。 九、油墨飞墨检验方法 (qb 566-83) 1. 检验原理油墨飞墨是观察油墨在印刷时,油墨脱离墨辊的离散情况。测定油墨飞墨是利用测定黏性时,观察油墨表横梁上白纸的粘墨情况。 2. 工具及材料 与 qb 564-83 油墨黏性检验方法相同。 3. 检验方法 按 qb 564-83 油墨黏 性检验方法进行测定,当油墨 表开1min 后,在横梁上放张白纸,继镁转运1min 后取下白 纸,观察白纸上是否有墨,根据白纸上飞 墨多少情况来判断

23、飞墨程度。 图 14-6 旋转黏度计 1 指针;2 刻度盘;3调零螺丝;4转子 ; 5温度显示;6样品池;7调节螺丝;8底座 十、油墨、油脂黏度检验方法 1. 检验原理 物质在外力作用下 , 液层发生位移 , 分子间发生摩擦 ,对摩擦所表现的抵抗性称为纸对黏度 , 单位以 cp 表示(1cp= 10-3pa.s)。 2. 仪器及材料 (1) 旋转黏度计 , 见图 14-60 (2) 超级恒温器。 3. 检验方法 (1) 测定前检查仪器之液池是否干净 , 并校正零点。 (2) 将试样慢慢地注入液池内,注意不应太满或太浅,开启超级恒温器以25保温。 (3) 按试样的黏度大小放人合适的旋转转子见表

24、14-1, 右手开启仪器开关 , 左手大拇指从左向右搓动起动齿轮 , 使旋转系统运转或自行启动。 (4) 经 15min 保温运转 , 待仪器上读数指针保持在一固定点时记录所指数据 , 关闭仪 器让指针回到零点上 , 然后再用同样方法开启仪器 , 待指针稳定后 , 再记录所指数据 , 核对 两次数据是否相同 , 相同即为正确数据 , 并进行换算。 (5) 黏度测试范围、转子型号及黏度计算值见表 14-1 。 表 14-1 黏度测试范围、转子型号及黏度计算值 黏度测范围 黏度计算值 黏度测范围 黏度计算值 /mpa.s 转子型号 /mpa.s /mpa.s 转子型号 /mpa.s 1-100 大

25、型 指针数据×l 11000 -100000小型加10t变速器 指针数据× 1000 110-1000 中型 指针数据×10 110000 -1000000小型加100t变速器 指针数据× 10000 1100-10000 小型 指针数据× 100 十一、油墨光泽检验方法 (qb 573-83) 1. 检验原理 油墨光泽的测定系采用 dth-80 型光泽计进行的,在定光源的照射下,试样与标准面反射光量度谋?,用来表达试样油墨的光量度(以标准面的反射光量度为 100% ) 。 2, 检验方法 (1) 按 qb 570-83 油墨固着速度检验方法

26、( 甲 ) 通过印刷适性仪或按 qb 570-83 固着速度检验方法 ( 乙 ) , 通过小型手摇打样机印样。 (2) 将测头插头拧紧 , 然后打开电源 , 预热 10min。 (3) 调零将测量头拿起 , 旋转调旋扭 , 使表头指针为零。 (4) 将测头置于标准版上 , 旋转定标旋钮 , 使指针指向标准版的标准值。 (5) 重复本检验方法(3)、(4)直至指针仍然能指零和批示标准值 , 方可进行测量。 3.注意事项 (1) 测定同一类型的各种油墨时,要注意使用同一种纸张规定的标准纸张,否则影响测定数据。 (2) 印片的干燥程度对测量有影响 , 印片要干燥 24h。 (3) 测头在试样的不同位

27、置上 , 会得到不同的亮量度 , 故要选择三点 , 求其平均值为该油墨的光泽的光量度。 (4 ) 接线时必须仔细 , 接线后要反复检查 , 防止输入端与输出端接反 , 造成仪器的损坏。测头的灯泡位置对测量影响很大不可随意更改 , 当换灯泡时 , 应按使用说明书调整位置。 十二、油墨固着速度检验方法 ( 甲 ) (qb 570-83) 1. 检验原理 油墨在纸张上初期干燥时间 ( 可套印第二色之干燥程度 ) , 谓之该墨固着速度 , 以分表示之。 2, 工具及材料 (1) 印刷适性仪。 (2) 调墨刀 。 (3) 胶水。 (4) 裁纸刀。 (5) 铜版纸 270mm × 200mm。

28、(6) 0.1ml 吸墨管。 3. 检验方法 条件恒温湿室 ( 温度 25± 1 , 湿度 60% - 70%) 。 (1) 先将印刷适性试验机开动 , 把胶辊、钢辊及子摇夹纸器等部件擦洗清洁。 (2) 用调墨刀将试样在玻璃板上调动 15 次 , 然后用调墨刀将试样装入 0.1ml 的吸墨管内装平 , 不能有气泡。 (3) 把吸墨管中的油墨 , 放在印刷适性仪的胶辊上 ( 共有四个胶辊 , 一次可以同时进行四只试样印刷 ) 。 (4) 将胶辊与钢辊之间距离调节好一定位置 ( 适性仪后有松紧手轮 ) 。 (5) 用二张铜版纸在于摇夹纸器上夹住 ( 夹纸器与胶车昆的距离是固定的 ) 。

29、(6) 以手摇动胶辊转数转然后再开动机器 2min 将墨打匀立即掀开机器后面松紧手轮 ,再关掉机器。 (7) 以手摇夹纸器 , 在胶辘上进行印刷 , ( 速度要均匀 ) , 并开始记录时间。 (8) 将印刷好的铜版纸取下 , 以切纸刀横截成 10mm 宽有条子数张备用。 (9) 再将印刷适性仪清洗干净 , 并掀开松紧手轮。 (10) 将截下印好的条子两头沾少许胶水 , 反贴在一张铜版纸上 ( 离上端 45mm 处 ) 再放在印刷适性仪的手摇夹纸器上 , 以手摇动夹纸器作定时 , 间隔复印 , 直至铜版纸上没有颜 色为止 , ( 每印一次需调换一张截下备用印刷好奶踝?) , 并记录其总需要的时间

30、 , 为油墨的固着速度。 4. 注意事项 (1) 所用铜版纸需一致 , 否则对固着速度和光泽大有影响。 (2) 此试验必须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 ( 温度 25±1, 湿度 60% - 70%) 。 十三、油墨固着速度检验方法 ( 乙 ) (qb 570-83) 1. 检验原理 油墨在纸张上初期干燥时间 , ( 可套印第二色干燥程度 ) 谓之该油墨固着速度 , 单位以分表示之。 2. 工具与材料 (1) 小型打样机一套(附30mm×95mm铜版一块,一只合成胶辊,直径31.8mm,长 100mm)。 (2) 调墨刀 。 (3) 剪刀。 (4) 标准铜版纸。 (5) 0.1ml

31、 吸墨管。 (6) 汽油。 3. 检验方法 (1) 先把铜版 , 合成胶辘用汽油擦洗干净 , 不带有其他颜色和杂质。 (2) 凭经验把打样机两边的压力调整一致。 (3) 用0.1ml吸墨管吸满油墨,注意不能夹有气泡,然后把吸墨管内的油墨全部涂抹 在铜版上两手拿住胶辊的顶端,把油墨打匀,胶辊着墨部分,应尽量保护铜版宽度,以保证油墨印刷厚度。 (4)把打匀油墨的铜版,立即放在打样机凹槽内,左手用橡皮膏把铜版纸贴在圆辊筒上,右用摇动打样机手柄一周,立即印好印样,记寻时间。 (5)马上把印好的印样用剪刀剪成小方块放在一边,另取一张空白铜版纸,立即把小方块扣在空白铜版纸上,用打样机压印一下。 (6)根据

32、固着情况,每隔一定时间压印一次,至无印迹为止,计算时间,即为固着速度。 4、注意事项 (1)此实验应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纸张统一标准,前后一致。 (2)将油墨印刷后,马上用汽油将胶辊和铜版擦干净,以防油墨在表面结皮。 十四、油墨干性检验方法(gb 56283) 1、检验原理 在加入定量燥油的油墨刮样上在一定压力条件下,不使复在刮样上面的硫酸纸沾色所需时间即为油墨之干燥时间,以小时表示,试验是在标样与试样对比条件下进行。 图 14-7 自动干燥测仪 2、工具及材料 (1)自动干燥测试仪,(见图14-7) (2)千分之一分析天平。 (3)调墨刀。 (4)刮墨刀。 (5)刮样纸。 (6)标准油墨样

33、。 3、检验方法 (1)试验应在温度为25± 1,相对湿度为60%-70%条件下进行。 (2)按照下列比例在千分之一天平上,称取式样及标准白燥油充分调匀,以同样方法称取标准样及标准白燥油充分调匀。油墨式样与燥油比例。树脂墨:试样(或标样)油墨与标准白燥油比95:5。油脂墨:试样(或试样)油墨与标准白燥油比90:10。 (3)将已调匀油墨标样和和试样并列刮成约30cm 长的刮样立即记寻时间,复盖硫酸纸一起包在自动干燥试验机的圆筒上,并用嵌条将纸夹紧。 (4)将装有100g砝码的压轮移至螺旋杆的左边,将其压于复盖有硫酸纸的刮样上,接通电源,根据需要将速度调节器放于10r/min有位置上开

34、启电钮,此时圆筒即开始旋转,加压轮开始划线,并向左边慢慢移动,使加压轮走完所需时间。 (5)检视经加压轮滚压过的硫酸纸,将不致沾上墨痕即为油墨干燥(尚未干燥,则沾上条状墨痕),当加压轮转到尽头时,将硫酸纸取下检视纸上墨痕条数,并换算成小时数,即为油墨干燥时间,求出试样与标准干燥时间之差,看是否与该标准相等。 4注意事项 (1)加燥油的油墨要立即做干性测试。 (2)试验不得中断。 十五、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 (gb/t 14624.4-93) 1. 原理 测一定厚度的受检油墨薄膜表面 , 变为固态的最短时间 , 以小时表示之。 2. 材料 (1) 标准刮样纸 257g/m2 双面铜版纸 , 规格

35、 110mm × 65mm, 纸中部开一边张 20mm的正方形孔洞。 (2) 棉纱。 (3) 擦洗溶剂 工业乙酸。 3. 工具 (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 长 200mm, 最宽处 20mm, 最窄处 8mm。 (2) 刮片 不锈钢片制 , 92mm× 59mm× 。.5mm, 刃部宽 9mm 处向外弯曲25度角。 (3) 玻璃板 200mm × 200mm × 5mm 。 (4) 大头针。 (5) 剪刀 4. 检验条件 检验应在温度 25 ± 1 , 相对湿度 65% 士 5% 条件下进行。 5. 检验步骤 (1) 用调墨刀取

36、试样油墨约无 , 置于玻璃板上调匀。 (2) 标准刮样纸平覆玻璃板上。用墨刀取已调匀试样油墨约 2g 置于刮样纸上方 , 用刮片均匀用力将油墨自上而下通过方孔刮至样纸下方。 (3) 揭下刮样纸 , 玻璃板上留有 400mm2 试样油墨薄层。开始计时。 (4) 定时用大头针尖对油墨薄层划痕 , 立即对光 , 观察在 5min 内划痕是否合拢。如划痕在规定时间内不再合拢 , 则为试验终点。 6. 检验结果 计算刮样完毕至油墨刮痕不再合拢的时间 , 则为油墨薄层表面变为固态的最短时间 , 即受试油墨的结膜干燥时间。 十六、油墨渗透干燥性检验方法 (qb 572-83) 1. 检验原理 每隔一定时间使

37、油墨在新闻纸上之刮样与空白新闻纸在一定压力下摩擦 , 至空白新闻纸不再因摩擦而染色时 , 计算刮样之存放时间 , 并以之表示油墨的干燥性 , 本方法适用于印报墨、印书墨及撰写墨的干燥性测定。 2. 工具及材料 (1) 质量为士 0.15g的正方形玻璃片一块 , 玻璃片的边长为 20mm, 厚为 2mm。 (2) 10g 之砝码一只 。 (3) 新闻纸切成为 15cm × 11cm。 (4) 调墨刀和刮墨刀 。 (5) 计时用钟表。 3. 检验方法 (1) 用调墨刀将受试验之油墨少量置于新闻纸上 , 用刮墨刀自上而下用力将油墨刮成薄层 , 刮成之油墨薄层约宽 4-5cm, 长约 12c

38、m ( 不短于 10cm) 。 (2) 记录墨样刮好之时间,间隔15min后将刮样纸平放于光滑的玻璃板上(墨样向上)。上面复以另一空白新闻纸条,再在纸条上靠近刮样的一端处压上形玻璃片及砝码。 (3) 迅速抓住空白新闻纸条的另一端沿刮样向横的方向移动 , 使新闻纸在玻璃片及砝码之压力下与刮样摩擦。 (4) 检视新闻纸上是否染色 , 若仍染色则以后每隔一定时间再用新的新闻纸在不同位置上重复上述试验 , 直至试验后新闻纸不染色为止。然后计算墨样刮好后至试 验后新闻纸上不见染色为止所需时间即为干燥时间 。 十七、油墨耐乙醇、耐碱、耐酸、耐水检验方法甲 ( 浸泡法 ) (qb 568-83) 1. 检验

39、原理 经干燥之油墨刮样 , 分别浸泡于规定浓度之酸、碱、醇及水中经一定时间后取出刮样 ,根据刮样变化情况评级 (见表 14-2), 并以之表示油墨耐酸、碱、醇及水之性能。 表 14-2 刮样变化情况评级 级别 刮样变色程度 溶液染色程度 级别 刮样变色程度 溶液染色程度 1 严重变色 严重染色 4 基本不变色 基本不染色 2 明显变色 明显染色 5 不变色 无色 3 稍变色 稍染色 2. 工具及材料 (1) 调墨刀 。 (2) 刮墨刀 。 (3) 刮样纸。 (4) 试管 。 (5) 蒸馏水。 (6) 1 % 氢氧化纳溶液。 (7) 1 % 盐酸溶液。 (8) 95% 乙醇溶液。 (9) 小镜子

40、 。 3. 检验方法 (1) 将受检测墨调墨刀放于道林纸中上方 ,持刮墨刀自上而下用力刮于刮样纸上 , 呈均匀之刮样 , 然后使之在常温条件下放置 ,干燥 24h ( 个别品种可适当延长 ) 。 (2) 将干燥后刮样剪下面色部分小块 , 分别置于规定浓度之酸、碱、醇、水各试管内浸泡 。 (3) 浸泡 24h 后 , 用镊子取出刮样。与未经浸泡的刮样对比 , 检视刮样变色情况 , 根据下列评定受检测墨耐酸、碱、醇、水之级别。 4. 注意事项 (1) 耐乙醇试验因试剂挥发快所以此实验要在密封条件下进行。 (2) 做空白实验对比,以便观察纸张在溶液中变化情况,定级时应减除其纸张变化因素。 (3) 测

41、定时室温不宜过低 , 通常情况下应在 20-25 之间测定。 十八、油墨耐乙醇、耐酸、耐碱、耐水检验方法乙 ( 滤纸渗透法 ) (qb 569-83) 1. 检验原理 经干燥之油墨与规定浓度之酸、碱、醇和水溶液浸透的滤纸接触 , 在一定压力 , 一定时间后 , 根据油墨刮样变化情况及渗透染色滤纸张数评级并以之表示油墨耐酸、碱、乙醇及水之性能 。 2. 工具及材料 (1) 调墨刀 。 (2) 刮墨刀 。 (3) 小玻璃板 (9.5cm × 6cm) 。 (4) 1000g 砝码。 (5) 定性滤纸 ( 直径 11cm) 。 (6) 1000ml 蒸发皿。 (7) 蒸馏水。 (8) 1

42、% 氢氧化纳溶液。 (9) 1 % 盐酸溶液。 (10) 95% 乙醇溶液。 (11) 小镊子 。 3. 检验方法 (1) 将受检油墨用调墨刀调少量放于刮样纸中上方,刮墨刀自上而下用力刮于刮样纸上,呈均匀之刮样,剪去墨色部分,然后置于常温放置24h,使之干燥个别品种可适当 延长。 (2) 取小玻璃板置于平面工作台上 , 将刮样的 1/2 平放于玻璃板之上。 (3) 在 100ml 蒸发皿中注入溶液 , 取定性滤纸 10 张 , 用镶子夹住一端浸入溶液中至完全浸透取出复盖于油墨刮样 1/2 部分。 (4) 将另一块玻璃压在滤纸上,并加一个砖码静置24h后取下砝码及玻璃板,稍干后,检视刮样变色情况

43、(可同示压滤纸部分比较)及染渗滤纸张数,按表14-3 列出规定评定等级。 4. 注意事项 (1) 接触油墨刮样之第一张滤纸不计在内。 (2) 试验中如滤纸不染色 , 可根据表 14-3 中刮样变化程度评级。 (3) 耐乙醇试验因试剂挥发较快,所以测试时要放到可封闭之盒内,其他操作相同。 (4 ) 做空白试验对比 , 以便观察纸张在溶液中之变化 , 定级时应减除变化因素。 表 14-3 刮样变化程度评定等级 级别 滤纸染色张数 刮样变化程度 级别 滤纸染色张数 刮样变化程度 1 8-9 严重改变 4 1-3 基本不改变 2 6-7 明显改变 5 0 不改变 3 4-5 稍改变 十九、油墨渗色性检

44、验方法 1. 检验原理 将油墨置于滤纸上经一定时间后 , 观察滤纸吸收油墨渗出之油圈上是否带色 , 以检视油墨渗色情况 。 2. 工具及材料 (1) 调墨刀 。 (2) 定性滤纸。 3. 检验方法 (1) 用调墨刀充分搅拌受试油墨 , 并取少量堆放在定性滤纸上。 (2)1h后观察油墨四周渗透之颜色,以渗出之油圈不带蓝色,黄褐色或其他颜色为佳。 二十、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 一 ) 颜色检验 (gb/t 13217.1-1991)。 1. 原理 将受检墨样与标准墨样以并列刮样方法进行对比 , 检视油墨颜色是否符合标准墨样质量标准 。 2. 材料 (1) 低密度聚乙烯薄膜 经电火花处理后表面湿润张力为(38×10-5-40×10-5) n/ cm (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