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诗经诗经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和许多人的增删、改定而成。早期的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和许多人的增删、改定而成。早期的诗经诗经毁于毁于秦火,至汉代传授秦火,至汉代传授诗经诗经的有:齐国辕固、鲁国申培、燕国韩婴、赵国毛苌四家,的有:齐国辕固、鲁国申培、燕国韩婴、赵国毛苌四家,我们现在所说的我们现在所说的诗经诗经指的就是指的就是“毛诗毛诗”。 诗经诗经是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11世纪)至春秋中叶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公元前6 6世纪)世纪)500500年间年间的诗歌,共的诗歌,共305305篇篇。先秦称为。先秦称为诗诗或取其整数称或取
2、其整数称诗三诗三百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并沿用至今。,并沿用至今。 关于诗经关于诗经第1页/共25页诗经诗经是是“五经五经”和和“六艺六艺”之首,按乐曲及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之首,按乐曲及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风”指音乐曲调,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指音乐曲调,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包括包括1515国风,共国风,共160160篇。篇。“雅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共即正,指朝廷正乐,共105105篇。雅又分为篇。雅又分为大雅大雅和和小雅小雅,其中大雅,其
3、中大雅3131篇,小雅篇,小雅7474篇。篇。“颂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共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共4040篇。颂又分为篇。颂又分为周颂周颂3131篇、篇、鲁颂鲁颂4 4篇、篇、商颂商颂5 5篇。篇。第2页/共25页诗经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包括: 描写劳动和生产的描写劳动和生产的农事诗农事诗; 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婚恋诗; 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征役诗; 反映社会黑暗腐朽的政治反映社会黑暗腐朽的政治讽刺诗讽刺诗; 讽喻时政和忧国伤时的诗篇;讽喻时政和忧国伤时的诗篇; 古老的祭歌和颂扬祖先创业功绩的
4、史诗。古老的祭歌和颂扬祖先创业功绩的史诗。第3页/共25页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法。“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诗人所要歌咏的内容,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诗人所要歌咏的内容,所
5、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第4页/共25页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如:“以此物比彼物也。”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找哥哥。 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 注:比和兴常常连用,故称比兴手法。第5页/共25页 这三种表现手法在诗歌的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这三种表现手法在诗歌的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了诗人的情感。 赋运用的十分广泛普遍,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书写感情。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赋运用的十分广泛
6、普遍,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书写感情。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第6页/共25页 诗经诗经善于通过运用善于通过运用章句的重叠章句的重叠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重叠便于记忆和咏唱,是民歌的特色之一,回旋反复,可以增加诗歌的音到美的效果。重叠便于记忆和咏唱,是民歌的特色之一,回旋反复,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能够更充分地抒发情怀。乐性和节奏感,能够更充分地抒发情怀。 诗经诗经中还运用了
7、中还运用了叠字叠字、双声双声、叠韵叠韵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不仅增加了诗的音乐美,而且能够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思想感情,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属性。仅增加了诗的音乐美,而且能够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思想感情,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属性。第7页/共25页卫风氓诗经诗经第8页/共25页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8、。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听朗诵 卫风氓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第9页/共25页 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一一男子求婚,女子许婚男子求婚,女子许婚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二二男女恋人相思、结婚男女恋人相思、结婚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三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三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四控告男子移
9、情别恋四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五五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决绝婚变恋爱第10页/共25页 随着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恋爱婚变决绝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强诗歌意象理解:氓诗中三处写淇水有何意味?送子过淇,至于顿丘。送子过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沉醉爱河心如帷湿回头是岸第11页/共25页 综观全文,你认为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女女主主人人公公婚前:生活幸福婚前:生活幸福婚后:受尽屈辱
10、婚后:受尽屈辱氓氓婚婚 “氓之蚩蚩氓之蚩蚩”前前 “信誓旦旦信誓旦旦”婚婚 “二三其德二三其德”后后 “至于暴矣至于暴矣”热情、温柔、纯真。刚烈,认识清醒用情不专、暴虐没有责任心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对比:对比:男女主人公婚前后的对比。男女主人公婚前后的对比。心情急切、热烈第12页/共25页第四节中把“我”喻为“桑”又表明什么?第三节里将女主人公比作“鸠”为了说明什么?明确:说明女性容易动情,且难以自拔,就如鸠一样贪吃嫩桑叶会致醉昏迷 。同时抒写了内心的痛苦,告诫他人不要轻易涉入感情。明确:形象描绘女子因经历苦难、悲惨的生活而失去了青春的光华。第13页/共25页 第三节第一、二句和第四节第一句起第三
11、节第一、二句和第四节第一句起兴兴分别有何作用?分别有何作用?明确:第三节以“鸠食桑叶”起兴类比说明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为后文起铺垫作用。第四节以桑叶的“黄而陨”起兴烘托女子年长色衰。第14页/共25页 自由讨论自由讨论1.女子答应嫁给氓,是不是太草率? 答:不。青梅竹马。婚前通过氓进行了占卜。2.女子被遗弃,责任在氓还是在女子?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甘心贫困,辛苦操劳,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3.氓为什么要遗弃女子?(色衰爱弛)4.女主人公从这场失败的爱情中总结出了什么经验?“于嗟鸠兮不可说也”:作为女子,千万能沉溺于男女的情爱之中。常言道:“痴心女子负心汉”。男子沉溺于情
12、爱,还可以自我解脱,然而女子一旦沉溺其中,就总是不能自拔。因为女子的感情是专一不二的,而男子却往往朝三暮四。本诗写出了男子的用情不专和女子的痴情专一。5.女子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清醒果断的决绝。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第15页/共25页生活仅有勤劳和必备的物资,是不够的,还生活仅有勤劳和必备的物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情趣。时间在流动,那生活也是流动的,需要有情趣。时间在流动,那生活也是流动的,生活需要创新。生活需要创新。时刻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寻找乐趣,摄取生活时刻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寻找乐趣,摄取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在许多雷同的日子里发现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在许多雷同的日子里
13、发现生活的新意,那样我们才不会对生活厌倦,才不生活的新意,那样我们才不会对生活厌倦,才不会对身边的人厌倦,婚姻不再是爱情的坟墓。正会对身边的人厌倦,婚姻不再是爱情的坟墓。正如太阳,每天清晨它都从东边升起,但每个日出如太阳,每天清晨它都从东边升起,但每个日出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象。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婚姻更多的是一种对对方的责任。第16页/共25页第17页/共25页整体思路整体思路一、思归(13章) 1、悲伤,厌战,仇恨 2、军旅之苦二、战事(45章) 车马之盛,戍卒辛劳三、归途(6章)通定思痛第18页/共25页采薇叙述难归原因四、五章 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第六章 现实的哀伤追忆思乡之情薇:作 柔 刚
14、岁:初 暮 阳我戍未定王事靡戍役漫长狁之故今昔之对比现实的困境倒 叙前三章第19页/共25页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一、前三章第一句“采薇采薇”作用是什么? 二、第二部分写思归之情了吗?透过字面还写出了戍卒的怎样一种情绪? 三、第三部分是全诗抒情味最浓的一章,它是如何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四、本诗的主题是什么?第20页/共25页 2、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第21页/共25页 3、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租车绩效管理办法
- 学校乐团团管理办法
- 欧石竹草坪管理办法
- 村级零接待管理办法
- 奖励资金池管理办法
- 打安全鉴定管理办法
- 文物鉴定师管理办法
- 吉林省殡葬管理办法
- 承电力安装管理办法
- 失业金领取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咖啡豆市场前景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仓储实操考试题库及答案
-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全四册)
- 楼宇自控施工与方案-
- 伸缩缝安装工程劳务分包合同修改
- 岩石可钻性测试实验
- GB/T 7260.2-2009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 健康体检报告解读
- T-CCPITCSC 060-2020直播营销人员职业能力要求
- -镇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方案
- 并网系统调试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