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地铁车站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地铁车站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2.1地理位置 12.2设计概况 12.3主要工程数量 23. 施工计划 23.1施工布置及分段划分 23.2机械设备计划 23.3人员设备配置 34. 综合接地施工方案 34.1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 34.2综合接地系统各组件相互关系 34.3综合接地测量放线 44.4沟槽开挖 44.5垂直接地体打入 54.6 水平接地体的敷设 54.7接地系统组件间焊接 54.8降阻剂的敷设及回填 64.9接地引上线施工 64.10接地电阻测试 74.11关于放热焊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74.12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85. 杂散电流施工方案 85.1 施工工艺 95

2、.2 各端子的制作工艺 95.3焊接方式 105.4车站范围内附属设施 116. 质量保证措施 117. 安全保证措施 127.1安全保证措施 127.2应急预案 138. 环境保护措施 159. 附图 16XX站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 地铁设计范围(GB50152013);(2) 交流电气装置地铁设计规范(GB50065-201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2006)(4)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T10411-2005);(5)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2009);(6)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3、(CJJ49-92);(7)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475-2006);(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0) XX市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5标XX站土建接地施工图纸;(11) XX市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5标XX站主体结构施工图纸; (12 ) XX站岩石土工程勘察报告;2. 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XX站位于XX市市XX区XX路与XX路口处,沿XX路呈南北走向布置。南接 XX站, 是XX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的第十座车站。车站周边较为空旷,主要为农田和鱼

4、 塘。图1.2 XX站总平面图2.2设计概况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单跨矩形框架结构,北段盾构吊出(预留),南端盾构吊入,两端接盾构区间。车站起点里程右线DK39+972.677,终点里程右线DK40+359.277米,车站总长386.6m,标准段外包宽度为19.5m,呈南北走向;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 板覆土厚度约为3m底板埋深约16.5m。本站共设5个通道及出入口,3组风亭。本站 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2.3主要工程数量表2.3-1 XX站综合接地工程数量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水平接地体紫铜排50 X 5m1302水平接地体紫铜排50 X 4m16803垂直接地体紫铜

5、管( 50*5,L=2.5m)根804接地引出线1紫铜排50 X 5m305成套接地引出装置丁含止水板等套96降阻剂防腐物理型降阻剂T按实际使用量结算7放“ T”接处164热“ +” 接”焊药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处808焊“”接处3309接止水板处183. 施工计划3.1施工布置及分段划分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及车站结构分段的原则,地铁站主体结构分 17个区段,施工 时由南向北施工,接地网分段与主体结构施工分段相同。综合接地施工随主体结构底板 同步施工,在基底达到作业条件后,作业班组组织人员施工,一区段循环作业时间控制 在2天以内。各类要用的小型机具、焊接材料等在开工之时全部备齐,以免影响正常施 工。

6、3.2机械设备计划表3.2-1拟投入设备计划表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风镐机台1挖水平沟槽2电焊机台1焊接3切割机台1铜排及材料切割4氧焊设备套1 :焊接止水板与引上线5台钻台1垂直接地极铜管钻孔6电锤台1破碎7角磨机台1材料切割8模具套19夹具套110点火枪个111钢刷个2 112毛刷个213咼温泥盒2堵塞缝隙14咼温棉盒2铜管焊接垫片15喷灯个116焊渣清洁铲个13.3人员设备配置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施工拟投入人员见下表。表3-3人员设备配备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管理人员r 12专业技工33普工34. 综合接地施工方案4.1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后,按设计位置人工配合机械挖沟

7、,施作水平接地体。为尽快封底,防止基地雨水侵泡软化,先施工底板垫层,并预留水平接地体沟槽(宽600mm,垂直接地体孔洞,预留接地引出线孔洞(120150m)垫层达到强度后再施工水平、垂 直接地体、接地引出线。每一部分做完后,实测其接地电阻,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以 便及时调整接地装置的设计规模。整个接地网敷设完毕后,按要求实测接地电阻,接触 电位差及跨度电位差。4.2综合接地系统各组件相互关系综合接地分为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接地引上线等。水平接地体采用紫铜排,在接地引出线及其相连接的水平接地体采用-50 X 5铜排,其余接地体采用40 X 4铜排。垂直接地体采用© 50X 5铜管。

8、接地引上线采用成套接地引出装置,包含止水板,止水板采用©110、3 =10铜板4.3综合接地测量放线综合接地根据综合接地网平面布置图进行测量放线,每段主体结构土方开挖及基底 平整后进行测量放线,用白灰标记。4.4沟槽开挖综合接地网测量定位完毕后,进行机械配合人工挖上口宽600-800mm下口宽400mm深800mm勾槽。素土填充区水平接地体降阻剂图4.2水平接地体敷设沟槽断面示意图*氓呂素土填充区垂直接地体降阻剂水平接地体丁50图4.3垂直接地体敷设沟槽断面示意图4.5垂直接地体打入按测量定位标志首先用钻孔机钻© 150mm深3000mmi洞,用深井泵或底部带有活 门的管桶

9、抽干孔洞内积水,放入焊接好的垂直接地体(©50X 5铜管)并与水平接地体焊接。4.6水平接地体的敷设水平接地体分为50*5mm及 40*4mnW种紫铜排,接地引出线及其相连接的水平接地 体采用50*5mm铜排,其余采用40*4mm铜排。水平接地体应立放敷设。水平接地体在底 板垫层下约约0.8m,若底板标高有变化,仍应保持 0.8m的相互关系。抽干沟槽内部积水,敷设水平接地体并按要求与相邻接地体连接。4.7接地系统组件间焊接(1) 接地系统焊接采用放热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脱焊、漏焊等。(2) 焊接前使用瓦斯喷灯干燥模具,驱除水气,以防因模具内含有水分,影响焊 接质量。并用钢刷清

10、除铜排表面氧化层。(3) 使用软毛刷或其他软性物品清洁模具。(4) 夹紧模具并检查模具接触面的密合度,防止作业时铜液从缝隙处渗漏出来。(5) 模具夹是用于开合模具的,模具夹的紧密度对熔接的效果有影响,在熔接开 始之前认真检查模具夹,并做适当调整(6) 安装调节模具夹,将模具夹的密合度与模具的密合度调整到最佳状态。(7) 然后进行放热焊接,焊接完毕后及时清洁模具。4.8降阻剂的敷设及回填本接地网原则上不需要使用降阻剂,如果不接地网不需要使用降阻剂,则水平接地体直接敷设于沟槽底部,水平接地体沟槽及垂直接地体孔洞用素土回填,回填的素土电 阻率不应高于34.1 Q ? m接地网沟槽、孔洞中回填的素土可

11、采用粘土或低土壤电阻率的粉末状强风化岩。在向敷设完接地体的沟槽、孔洞中填充降阻剂或素土时,应使填充料与接地体充分 接触并夯实。如果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降阻剂,则应按以下要求使用降阻剂:(1) 垂直接地体:垂直接地体放入孔洞并与水平接地体焊接完成后,将浆料从管口压入,直至充满整个管体及降阻剂填充区,降阻剂用量每米约23kg,并应保证垂直接地体位于降阻剂填充区中心部位。如采用机械浆料泵灌浆,需在铜管 下部约1/3管长范围内的管壁上交错每隔 200mn钻占直径为1015mm勺孔。(2) 水平接地体:水平接地体与相邻接地体连接完成后,向降阻剂填充区灌注降 阻剂,并保证水平接地体应处于降阻剂填充区中心部位

12、,降阻剂每米用量约19kg.4.9 接地引上线施工接地网引线采用非磁性成套引出装置,引出线车站结构板以上引出高度不小于0.5m,止水环周围应填满防水混凝土。接地引上线引出点位置:引出点应位于站台板下夹层内电缆井附近或站台层强/弱电设备用房下电缆夹层内,避开轨底风道、结构墙及轨道等。f- JiV 'JMY-Iid U:i ""刖“耳D加4觀j=i 一-*图4.4接地引出端子大样图4.10接地电阻测试综合接地按照主体结构段落划分分段施工,对阶段施工完毕的综合接地系统进行 接地电阻测量,以推算出整个综合接地系统的电阻值是否满足要求,设计要求综合接 地系统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

13、。如测量的电阻值不符合要求,在余下的接地系统敷设中采 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深打垂直接地极、增加物理降阻剂用量、回填电阻率低的土壤 等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直至满足要求。4.11关于放热焊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项目 序号'、问题现象主要原因解决方案1漏液现象1、模具没闭合好(模具夹没 调好、连接件尺寸偏大、连接 件端头变形)2连接件槽因使用次数过多 或清洁时用力过大而变大。1、反复调节夹具调整螺丝,使模具闭合紧 密。2、用钳子矫正连接件。3、如果连接件整体偏大,可用砂纸将连接 件槽扩大4、清理模具时,用专用铜模具刷。5、用水泥、腻子粉、石膏粉调成糊状涂抹 在模具槽中加以修复。2铜液量过多1

14、、模具除湿不够2、焊粉型号不匹配3、支线与主线没有按要求预 留间隙4、焊粉打开后没及时密封好5、熔接腔尺寸偏小1、模具初使用或不连续使用而模具温度已 降至40C以下时,需用瓦斯喷灯加热模具 反应腔、引流槽、熔接腔 5min以上。2、更换焊粉。3、将支线与主线留3mm勺间隙。4、用砂纸将熔接腔扩大。4.12质量控制注意事项(1)、综合接地网测量定位要准确无误,经复查后进行综合接地网施工操作。(2)、正式放热焊接前,要进行试焊。试焊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开始综合接地 系统放热焊接作业。(3)、沟槽严禁超挖,防止过多扰动持力地基土层。(4)、垂直接地体,可采用先钻孔后打入的方式进行。钻孔孔径应尽量贴近

15、150mm 深度 3m(5)、严格按操作规程清洁模具,以防造成模具损坏,以致出现漏液甚至模具报 废。(6)、模具使用前要充分预热除湿(加热 5min以上),防止连接器中有水分产生 大量气孔,影响接头质量,甚至出现连接器过于膨大而使铜液进入引流槽,造成脱模困难或不能脱模,以致模具报废。(7)、固定连接件时,要用力均匀,不能强行固定,以防造成模具损坏,甚至报 废。(8)、在施工中严禁损伤热缩带,如发现损伤立即进行处理。作好接地引上线的 防护。5. 杂散电流施工方案本车站以车站结构钢筋用作杂散电流综合检测网。本站单独设置一个接地网,接地网电阻小于0.5欧姆。车站与区间之间伸缩缝处,上下行设测量端子4

16、个,位于车站范围两端3米内。区间不设连接端子或测量端子。车站其他伸缩缝处设连接端子,用95mm2 铜电缆连接。车站结构缝两侧应焊接引出杂散电流测量端子,以备测量电缆进行连接, 相邻结构段之间其余钢筋应绝缘。5.1 施工工艺车站结构钢筋焊接:为避免或尽量减少杂散电流对土建结构钢筋的腐蚀,须将车站结构钢筋可靠连接成为一体。具体要求如下:1、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圈的焊接要求:a. 底板及底板上1800mm范围内侧墙内表层的纵向钢筋每隔 5米应与表层横向钢筋 圈焊接。b. 在伸缩缝量测第一排横向钢筋应与底板及底板上1800mmI围内侧墙所有纵向钢筋焊接。2、底板及底板上1800mn范围内侧墙表层纵向钢筋

17、的搭接处均应焊接。3、车站结构伸缩缝的侧墙、区间接口处伸缩缝应通过填充材料使缝两侧钢筋实现 绝缘。a在每处伸缩缝的侧墙共设4个连接端子,连接端子采用扁钢50 X5并与侧墙内 两根纵向钢筋焊接,扁钢墙外部分打直径 14mn勺孔,并在打孔处安装螺栓、螺母、垫 圈,用95mm2同绞线将伸缩缝两侧连接端子连接。钢绞线长度为两连接端子距离加80mm4、与区间接口:在端头井处,侧墙中的纵向钢筋应通过端头井的侧墙及端墙的水平筋与园洞门的钢环(或钢环锚筋)相焊,底板及底板以上1800mn范围内侧墙的纵向钢筋应通过端头井端墙中竖向钢筋相焊后与洞门中的钢环(或钢环锚筋)相焊,端头井 端墙中的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也同

18、样要求丁字焊接。5.2各端子的制作工艺连接端子(1) 布置位置每处伸缩缝在侧墙共设连接端子4个。(2) 制作工艺连接端子采用扁钢50X 5,并与侧墙内2根纵向钢筋焊接,在扁钢的墙外部分打 ? 14的孔,并在打孔处安装螺栓、螺母、垫圈、并用95mm钢绞线将伸缩缝两侧连接端子连接,钢绞线长度为两连接端子距离加 800mmW195rr?图5.2-1伸缩缝处连接端子焊接安装图k"1连接端子引出时,应避免与车站端墙上的设备安装位置发生冲突。5.2.2 测量端子(1) 布置位置车站与区间之间伸缩缝处,上下行设测量端子4个,区间不设连接端子或测量端子。(2) 制作工艺测量端子采用埋入式连接端子,每

19、个测量端子尾墙© 16圆钢应至少与两根纵向结构钢筋可靠焊接。测量端子引出时,应避免与车站侧墙上的设备安装位置发生冲突。5.3焊接方式焊接示意图:T'.交叉结构钢筋的焊接按图1方法焊接。不能实现时,可按图2方法焊接。搭接结构钢筋焊接按图3方法焊接。当两根结构钢筋平行时,增加搭接钢筋按图4方法焊接。所 有搭接焊均为双面焊接。所有焊点必须牢固、无虚焊。5.4 车站范围内附属设施为避免或尽量减少杂散电流腐蚀,对于车站范围内的各种金属管线、构件、设备等, 要求如下:(1)各种金属管线敷设在地铁主体结构内时,金属实体均不得与主体结构钢筋相 碰,相互间保持50mm以上距离。(2)所有通向地

20、铁外部的金属管线,在地铁与外部衔接出采用非金属绝缘管。当 采用金属管道时,必须采用外绝缘复合金属管,并加绝缘法兰。(3)管线穿越道床时,宜采用非金属绝缘管。若采用金属管道,必须采用外绝缘复合金属管,且管线上表面距走行轨轨底面必须保持200mm以上距离,金属管道尽量和道床垂直,并且在穿越部位的两侧加绝缘法兰,其安装部位应便于检查和维护。(4)预埋于土壤内的管线,采用非金属绝缘管或外绝缘复合金属管敷设。(5)敷设在道床表面的各种金属管线用素水泥墩支托,管线之间必须进行绝缘处 理。(6)金属管线穿过钢筋结构时必须预埋绝缘套管后敷设。6. 质量保证措施(1)为满足综合接地装置耐腐和接地电阻的要求,施工

21、过程中要保证接地体材质 和接地网的面积符合设计要求。(2)接地网可分段施工,在阶段性施工结束后,应对完工部分接地网进行接地电 阻测量,以此推算出整体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如推算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对余下部 分接地网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加大接地网面积,深打接地极等,直至满足要求。(3)水平接地极和连接带扁钢,宜立放,不宜平放。(4)水平接地极敷设后应用素土或粘土回填夯实,不得以建筑垃圾回填,接地极 敷设后的回填土应不小于接地电阻计算时的土壤电阻率。(5)接地引入线在穿越车站底板时,要做好防水和绝缘处理。(6)施工结束后,对综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以确定接地电阻满足设 计要求。(7)施工结

22、束后,接地引入线注意妥善保护,采取一定防盗措施,以免丢失、断(8)车站底板施工前,对综合接地装置各连接点进行检查,严防虚焊、脱焊、漏 焊。(9)所有的焊点必须牢固可靠,严防脱焊、虚焊。(10)所有搭接焊接均为双面焊,严防脱焊、虚焊。(11)对于采用机械接驳器连接的钢筋,为保证其有效电气连接应用另一根钢筋电 气连接接驳器两端。(12) 连接端子、测试端子及参比电极安装预留孔按设计图预埋,不应遗漏。(13)对作为排流条的纵向钢筋,应用红油漆作明显标记,标记位置在该节段留出 的钢筋头处,以便在下一节段施工时识别作为排流条的纵向钢筋,以免错焊。(14)底板、中板及侧墙内表层所有的纵向结构钢筋每隔 5m

23、 (或不小于5m)应与 横向结构钢筋圈焊接,该横向结构钢筋圈也应用红油漆作明显标记,以便下一工序施工时识别和连接。7. 安全保证措施7.1安全保证措施(1)施工现场悬挂醒目的安全标语及安全标志牌,危险部位要设警告、警示标志 并有专人负责。(2)现场所用上下水管道、电气线路、材料堆放、临时设施的平面布置,都必须 符合安全、卫生、防火的要求,并加强管理,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3)各种电气设备,电动工具等,线路,绝缘要良好,接“三相五线”时,须采 用重复接地,现场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装,必须是持有操作证的电工(两人以上)负责 安装。(4)现场的施工用电,临时用电的供电线路敷设要整齐,固定要可靠、无

24、乱拉、 乱扯现象,任何人不准私自接电。(5)配电箱符合统一的标准要求,箱内零件齐全,并符合规范,胶盖闸只作断路 开关使用,不得加熔丝。碰插保险内保险丝的规格符合要求,严禁用铜、铝、铁丝代替 保险丝,箱内漏电保护器灵敏、有效,无带电裸露线,无杂物,箱门要有锁,防雨措施 良好。(6)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各种领班以上人员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资质,并且持 有该项工作的上岗证,在施工期间佩带其上岗证供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7)点火前收拾一切可燃物料远离出火口,以防止引起火灾。(8)焊接点温度较高,防止烫伤。(9)工序作业完成后,须做到工完场地清。7.2应急预案高处坠落应急救援预案1)如基坑、孔洞边缘作业人

25、员或其他人员不慎坠落,应立即派遣有经验营救人员 进行救援,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机能障碍,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 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2)若伤员有骨折,关节伤、鼓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3)用安全救生带将伤员调离空口,移至安全地带。4)有效止血,包扎伤口。5)视其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6)若伤员有断肢等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无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 起转送。7)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疼剂。8)记录伤情,教护人员应边枪教逢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 第一手资料。9)若有必要应立即拨打12

26、0急救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并详细说明事敌地点、严 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处置火灾事故预案工地上任何一名施工人员一旦发现初起火灾,以迅速有效的方法呼喊周围的作业人员扑救的同时,立即向应急指挥小组报警。最先赶到事故现场的施工人员在扑救火灾的同时,若发现是电焊或气焊所致的火势应首先关闭电源和气源。对火灾现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如电箱、油料、尤其是氧气 瓶、乙炔瓶等,迅速抢运到安全区域。应急指挥小组人员接报火情后,立即赶赴现场了解火灾情况,组织对初起火灾的有 效扑救,并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对火势不能控制或有蔓延可能,或附近有大量 的化学物质等特殊情况时,应指定专人立即向有关

27、部门报警。报警后派专人到附近路口 接应消防车和负责保持火灾现场道路畅通。抢险小组接到通知或得到火灾发生的信息后应立即赶到现场,按照职责分工投入扑救,消防队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灭火器材和灭火工具。抢救小组应 按照医务人员或消防人员的要求,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进行抢救,必要时通知120急救中心援助。现场应封锁通道,疏散闲杂人员,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围 观。723物体打击应急预案(1)先复后固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先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使心肺脑 复苏、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固定骨折。(2)先止后包遇有大出血又有创口者时,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等方法止血,再消毒伤口进行 包扎。(3)先重后轻遇有垂危和较轻的伤员时,应优先抢救重者,后救较轻的伤病员。(4)先救后运在到医院以前,不要停顿抢救措施,注意观察病情,少颠簸,注意保暖,直至目的 地。(5)急救与呼救并重发生工伤事故后除了及时落实急救措施外, 还应在第一时间内拨打救护电话“ 13呼 救。在电话中要讲清受伤人员的受伤部位,报清发生事故的地址、号码和联系电并由综合办人员在路口守候、引路,并陪伴同去医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