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日:“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笑林(注释)鲁:鲁国。初:起初,开始。计:计谋,策略。俄:一会儿,不久。老父(f):对老年男人的尊称。、但:只。而:连词,表承接,然后。遂:于是、就。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鲁有执长竿人城门者 执: _(2)俄有老父至 至: _(3)何不以锯中截而人 以: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
2、之,亦不可入。_(2)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3仔细阅读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认为老父的话有道理吗?请谈谈你的理由。_(2)“执竿人”可笑吗?请谈谈你的看法。_2. 认真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颜之推教子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注释)俛:通“俯”,头低下。业:本事、能力。1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谓吾曰(尝:曾经) B.颇晓书疏(疏:记事)C.稍欲通解(欲:快要
3、) D.异哉(异:不一样)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颇 晓 书 疏 教 其 鲜 卑 语 及 弹 琵 琶 稍 欲 通 解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译为:_(2)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译为:_4选文中的“士大夫”和“吾”(颜之推)的教子观念完全不同,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1)士大夫的教子观念:_(2)颜之推的教子观念:_5父母对你的教育与选文中谁的观念相近?你接受这样的教育观念吗?_3. 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选自韩非
4、子·五蠹(注释)耕者:耕田的人,农民。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桩。颈:脖颈,就是脖子。耒(l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政:政策。治:管理。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兔走触株 走: _ (2)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_(3)而身为宋国笑 为: _ (4) 冀复得兔 冀:_2请指出下面各句中“而”字的不同用法。(1)折颈而死。_(2)因释其耒而守株。_(3)而身为宋国笑。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兔走触
5、株,折颈而死。_(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_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_5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看法。_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释。先自度其足 (_)吾忘持度 (_)宁信度 (_)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 _
6、160;”同“_ ”)(2)反归取之 (“ _ ”同“ _ ”)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1)何不试之以足?_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5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6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而置之其坐(_)至之市(_)而忘操之(_)反归取之(_)何不试之以足(_)5. 文言文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
7、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注释)祠(cí):祭祀。舍人:指投靠在贵族家里的门客。卮(zh):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皿,类似壶。相谓:相互商量。且:将要。为之足:给它画上脚。安能:怎么能。1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2解释加点字的字义。(1)蛇固无足 固:_(2)子安能为之足 子:_(3)遂饮其酒 遂:_(4)终亡其酒 亡:_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8、_(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_5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_6.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习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解
9、释文中加点的字。(1)_ (2)_(3)_ (4)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_(2)_3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 _4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_7.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本文主要通过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2
10、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和_看问题的。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8.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于
11、:向。恐:恐怕,担心。暮:晚。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安:怎么,哪。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猜猜下面的加点词的意思。(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 (2)臣闻之: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_3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的是_(A年龄很大,已入晚年;B太阳已落,天色将晚)。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_(A年龄很大,已入晚年;B太阳已落,天色将晚)(填序号)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2、什么?_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爲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成语“_”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_是_的知音,从“_”一句可以看出。2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绝:断绝;穷尽;走不通的;独一无二的;极,最。伯牙绝弦_ 斩尽杀绝_ 绝处逢生_美妙绝伦_
13、160;绝大多数_ 悬崖绝壁_善:擅长、长于;良好;善良,慈善;容易,易于;办好,弄好。伯牙善鼓琴_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_心怀不善_ 多愁善感_善始善终_ 英勇善战_3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
14、之。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0. 阅读短文。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我欲之楚(_) 此数者愈善(_)2翻译下列的句子。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_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5、。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注释)病心:心口痛。颦:皱眉头。里:乡里。挈(qiè):带领。去:躲开,避开。颦美:皱着眉头美。1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漂亮) B.坚闭门而不出(牢牢地)C.挈妻子而去之走(跑) D.彼知颦美(她,指丑人)2东施也捂着心口在村中走是因为_。3“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这句话的意思是()A.(她)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B.你知道西施很美,却不知道西施为什么美。C.你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
16、的样子为什么这么美。4东施效颦之丑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出来?请用“”标出来。作者在这里运用了(A正面描写B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5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试着写一写。_12. 文言文阅读。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 欲:_。 &
17、#160; 还: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3. 阅读课外诗文,完成练习。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注释昔:以前,从前。君:对对方的尊称。抔:量词,把,捧。1诗文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句子是“_”诗文中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句子是“_”2
18、写一写你读了本诗文后的感受。_14. 文言文阅读。动筒问难(选自太平广记)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6)中大笑。博士无以对。注释:动筒:人名。国学:国子监。本句后面的“博士”指的是国子监的学生。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着冠:成年。岂合:怎么能。 坐:通“座”。1解释下列加点词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_ 达者七十二人:_经传无文:_ 博士无以对:_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_(2)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_3本文后面说“坐中大笑”,人们大笑的原因是什么?答:_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答:_15. 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选自说苑·正谏(注释)居:停留,居住。委身曲附:缩着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改变生活女性健康保养新体验
- NCGC00537446-生命科学试剂-MCE
- MLS000389544-生命科学试剂-MCE
- 电力系统持续运营的风险管理与预警系统设计
- 借款合同范本q
- 生产设备维护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 科技与美食文化的碰撞打造未来餐饮连锁
- 科技前沿的伦理挑战与未来发展
- 树林竞价合同范本
- 科技展会中的个人品牌推广策略
- 合成纤维第五章干法纺丝
- GBZ/T(卫生) 277-2016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 GB/T 5267.3-2008紧固件热浸镀锌层
- GB/T 3498-200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T 15175-2012固体激光器主要参数测量方法
-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和横道图
- HP工作站BIOS详解参考模板
- 员工培训、考试、积分记录表
- 微专题:地理时空“尺度观”思想课件
- 大学普通物理-习题答案(程守洙-江之勇主编-第六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