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膏_医统卷六十一_减法方剂树_第1页
万金膏_医统卷六十一_减法方剂树_第2页
万金膏_医统卷六十一_减法方剂树_第3页
万金膏_医统卷六十一_减法方剂树_第4页
万金膏_医统卷六十一_减法方剂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万金膏_医统卷六十一_减法方剂树万金膏_医统卷六十一_减法方剂树11.原方51.1.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各等分。61.2.功效:一切目疾。61.3.来源:医统卷六十一。62.黄连汤62.1.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62.2.组成:黄连1两半(净),黄柏(去皮)1两,黄芩1两,栀子1两。62.3.功效:一切积毒伏热,赤目口疮,咽喉糜烂;酒毒烦躁;伤寒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62.4.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引施圆端效方63.栀子金花汤63.1.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63.2.组成: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栀子1钱

2、。63.3.功效:热毒内蕴;妊娠伤寒,发热大渴者。63.4.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64.黄连解毒汤64.1.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64.2.组成:黄连3两,黄柏2两,黄芩2两,栀子14枚。64.3.功效:一切实热火毒之证,三焦热盛。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目赤睛痛,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便血,甚或发斑;外科痈疽疮疡。现亦用于胆道感染、脓疱疮、湿疹等属于实热火毒壅盛者。74.4.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崔氏方75.济阴清露75.1.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75.2.组成:栀子、黄柏、黄连、黄芩。75.3.功效:目赤肿痛甚,怕日羞明不可忍者。75.4.

3、来源:医林纂要卷十76.栀子金花丸76.1.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76.2.组成:黄连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栀子半两。76.3.功效:中外诸热,寝汗咬牙,睡语惊悸,溺血淋闭,咳血衄血,瘦弱头痛,骨蒸,肺痿喘嗽。76.4.来源:宣明论卷四77.赴筵散77.1.减:黄芩、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朴消77.2.组成:薄荷、黄柏、黄连各等分。77.3.功效:口疮。咽痛。77.4.来源:种澄新书卷十二88.黄柏汤88.1.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88.2.组成:黄芩1钱,黄柏1钱,黄连3钱(去毛)。88.3.功效:阳乘阴,崩中下血,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8

4、8.4.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八引简易方89.黄连解毒汤89.1.减:黄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89.2.组成: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89.3.功效: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甚发斑。89.4.来源:治疫全书卷五810.黄连散810.1.减:黄芩、栀子、防风、连翘、当归、薄荷、朴消810.2.组成:黄连半两(去须),黄柏(锉)半两,白芷半两。810.3.功效:小儿疽已溃。810.4.来源:普济方卷四五811.黄连养目膏811.1.减:黄芩、黄柏、栀子、连翘、白芷、薄荷、朴消811.2.组成:黄连6钱,当归3钱,防风2钱。911.3.功效:

5、风热时眼赤肿,迎风流泪,畏日羞明。911.4.来源:惠直堂方卷二912.黄连汤912.1.减:黄芩、栀子、防风、连翘、白芷、薄荷、朴消912.2.组成:黄连(去毛)3两,黄柏2两,当归2两。912.3.功效:时气热毒下痢。912.4.来源:外台卷三引深师方913.柏皮汤913.1.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913.2.组成:黄柏、黄连、黄芩各等分。913.3.功效:黄疸。瘀热在里,或湿热相搏,一身面目悉黄如橘。913.4.来源:全生指迷方卷三914.黄叶汤914.1.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914.2.组成:黄芩1钱,黄柏1钱,黄连3钱(去毛)。914.3

6、.功效:崩漏。914.4.来源:方出得效卷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九915.金花汤1015.1.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015.2.组成:黄芩、黄连、黄柏各等分。1015.3.功效:热毒内蕴。1015.4.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1016.金光煎1016.1.减:黄芩、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016.2.组成:黄柏2两,黄连2钱5分,栀子15枚。1016.3.功效:舌衄。1016.4.来源:会约卷六1017.金花煎1017.1.减:黄芩、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017.2.组成:黄柏3两,黄连5钱,栀子20枚。1017.3.功效:舌上出血,如簪孔。101

7、7.4.来源:医统卷六十四1018.聚金丸1018.1.减:黄柏、栀子、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018.2.组成:黄连4两(1两水浸晒干,1两炒,1两炭火炮,1两生用),防风(去芦头)1两,黄芩1两。1018.3.功效:因蓄热或酒毒,致大便下血,发热烦躁,腹中热痛,作渴喜忘,舌涩目昏,脉来弦数。1118.4.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三1119.三补丸1119.1.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119.2.组成:黄连(去须,微炒)1两,黄柏(炙微赤)1两,黄芩1两。1119.3.功效:三焦积热,热毒血痢,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咽喉齿痛,脉痿,肠风痔漏,妇女赤带。血痢日夜不止,腹中

8、痛,心神烦闷。上焦积热。热痢腹痛,或口舌咽喉齿痛,大小便结涩,及一切实火之症。不及期而经先行,由于血热者。心气热,下脉厥而上,色赤,络脉满溢,枢纽折挈,胫纵而不任地者,名曰脉痿。口疮,胃中有热,脉洪大。三焦积热上攻,眼目赤肿,小便赤涩,大便结燥,五脏俱热,肠风痔漏。赤带,血热之甚者。1119.4.来源: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丹溪心法卷三1120.三黄汤1120.1.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120.2.组成:黄连、黄芩、黄柏等分。1120.3.功效:火热内壅,口渴目痛,眩晕,血崩,赤白痢赤多白少。赤白痢,多赤少白。三焦虚烦作渴。实火眩晕。血崩。目有大角刺痛,热泪倾出,沙涩睛

9、疼,怕日羞明,胞肿。1120.4.来源:袖珍卷一引圣惠1121.黄连丸1121.1.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221.2.组成:黄连(去须,微炒)1两,黄柏(炙微赤)1两,黄芩1两。1221.3.功效:血痢,协热泄泻。1221.4.来源: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六12121. 原方1.1.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各等分。1.2. 功效:一切目疾。1.3. 来源:医统卷六十一。2. 黄连汤2.1. 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2.2. 组成:黄连1两半(净),黄柏(去皮)1两,黄芩1两,栀子1两。2.3. 功效:

10、一切积毒伏热,赤目口疮,咽喉糜烂;酒毒烦躁;伤寒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2.4.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引施圆端效方3. 栀子金花汤3.1. 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3.2. 组成: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栀子1钱。3.3. 功效:热毒内蕴;妊娠伤寒,发热大渴者。3.4.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4. 黄连解毒汤4.1. 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4.2. 组成:黄连3两,黄柏2两,黄芩2两,栀子14枚。4.3. 功效:一切实热火毒之证,三焦热盛。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目赤睛痛,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便血,甚或发斑;外科痈疽疮疡。现亦用于胆道感染、脓疱

11、疮、湿疹等属于实热火毒壅盛者。4.4. 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崔氏方5. 济阴清露5.1. 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5.2. 组成:栀子、黄柏、黄连、黄芩。5.3. 功效:目赤肿痛甚,怕日羞明不可忍者。5.4. 来源:医林纂要卷十6. 栀子金花丸6.1. 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6.2. 组成:黄连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栀子半两。6.3. 功效:中外诸热,寝汗咬牙,睡语惊悸,溺血淋闭,咳血衄血,瘦弱头痛,骨蒸,肺痿喘嗽。6.4. 来源:宣明论卷四7. 赴筵散7.1. 减:黄芩、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朴消7.2. 组成:薄荷、黄柏、黄连各等分

12、。7.3. 功效:口疮。咽痛。7.4. 来源:种澄新书卷十二8. 黄柏汤8.1. 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8.2. 组成:黄芩1钱,黄柏1钱,黄连3钱(去毛)。8.3. 功效:阳乘阴,崩中下血,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8.4.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八引简易方9. 黄连解毒汤9.1. 减:黄柏、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9.2. 组成: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9.3. 功效: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甚发斑。9.4. 来源:治疫全书卷五10. 黄连散10.1. 减:黄芩、栀子、防风、连翘、当归、薄荷、朴消10.2. 组成:黄连

13、半两(去须),黄柏(锉)半两,白芷半两。10.3. 功效:小儿疽已溃。10.4. 来源:普济方卷四五11. 黄连养目膏11.1. 减:黄芩、黄柏、栀子、连翘、白芷、薄荷、朴消11.2. 组成:黄连6钱,当归3钱,防风2钱。11.3. 功效:风热时眼赤肿,迎风流泪,畏日羞明。11.4. 来源:惠直堂方卷二12. 黄连汤12.1. 减:黄芩、栀子、防风、连翘、白芷、薄荷、朴消12.2. 组成:黄连(去毛)3两,黄柏2两,当归2两。12.3. 功效:时气热毒下痢。12.4. 来源:外台卷三引深师方13. 柏皮汤13.1. 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3.2. 组成:黄柏、黄连、黄芩

14、各等分。13.3. 功效:黄疸。瘀热在里,或湿热相搏,一身面目悉黄如橘。13.4. 来源:全生指迷方卷三14. 黄叶汤14.1. 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4.2. 组成:黄芩1钱,黄柏1钱,黄连3钱(去毛)。14.3. 功效:崩漏。14.4. 来源:方出得效卷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九15. 金花汤15.1. 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5.2. 组成:黄芩、黄连、黄柏各等分。15.3. 功效:热毒内蕴。15.4.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16. 金光煎16.1. 减:黄芩、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6.2. 组成:黄柏2两,黄连2钱5分,栀子15枚

15、。16.3. 功效:舌衄。16.4. 来源:会约卷六17. 金花煎17.1. 减:黄芩、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7.2. 组成:黄柏3两,黄连5钱,栀子20枚。17.3. 功效:舌上出血,如簪孔。17.4. 来源:医统卷六十四18. 聚金丸18.1. 减:黄柏、栀子、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8.2. 组成:黄连4两(1两水浸晒干,1两炒,1两炭火炮,1两生用),防风(去芦头)1两,黄芩1两。18.3. 功效:因蓄热或酒毒,致大便下血,发热烦躁,腹中热痛,作渴喜忘,舌涩目昏,脉来弦数。18.4.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三19. 三补丸19.1. 减:栀子、防风、连翘、白芷、当归、薄荷、朴消19.2. 组成:黄连(去须,微炒)1两,黄柏(炙微赤)1两,黄芩1两。19.3. 功效:三焦积热,热毒血痢,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咽喉齿痛,脉痿,肠风痔漏,妇女赤带。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痛,心神烦闷。上焦积热。热痢腹痛,或口舌咽喉齿痛,大小便结涩,及一切实火之症。不及期而经先行,由于血热者。心气热,下脉厥而上,色赤,络脉满溢,枢纽折挈,胫纵而不任地者,名曰脉痿。口疮,胃中有热,脉洪大。三焦积热上攻,眼目赤肿,小便赤涩,大便结燥,五脏俱热,肠风痔漏。赤带,血热之甚者。19.4. 来源: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丹溪心法卷三20. 三黄汤20.1. 减:栀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