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_第1页
高三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_第2页
高三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_第3页
高三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_第4页
高三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讲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概念,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考点一物质的组成1 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 或 构成的。(2)元素:具有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2 同素异形体(1) 叫同素异形

2、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变化。3 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 组成的物质。(2)混合物: 组成的物质。题组一组成物质的微粒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质子数、中

3、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2 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NO、C2H5OH、HNO3、I2BCaO、N2、HCl、H2OCNH3、H2S、Si、CODCO2、SiO2、CH3COOH、H2SO4题组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方法3 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C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4 关于某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B构成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构成物质一定是单质 D构成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4、 ()冰水混合物爆鸣气铝热剂普通玻璃水玻璃漂白粉二甲苯TNT溴苯C5H10 含氧40%的氧化镁花生油福尔马林密封保存的NO2气体A B C D归纳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熔、沸点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常见混合物: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考点二物质的分类1 简单分类法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

5、的“ ”进行,“ ”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2 分类法常用的两种是 法和 法。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对于下列几种盐:Na2SO4、Na2CO3、NaCl、K2SO4、K2CO3、KCl,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3 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注意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6、。(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4)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深度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题组一明确分类依据,正确判断物质分类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

7、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2 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组别备选项挑出选项序号挑选依据(1)A.S2 BI CFeDSO(2)A.HCl BCO2 CNH3 DCaO(3)A.蒸馏B分液C.蒸发D中和3 (1)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FeSO4、Na2

8、SO3、NO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也能划归为此类的物质是_。AKMnO4 BAl2(SO4)3CKClO3 DK2HPO4(2)现有下列五种气体:H2、O2、NO、NH3、NO2,以上气体的制备反应中,有一反应在原理上与其他反应都不能归为同一类型,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规律方法在解有关物质分类的题目时,一是要清楚分类的依据,二是对不同类别的定义要把握准确,三是知识面要宽,对一些特殊物质所属类别要熟悉。题组二有关物质分类中从属关系的判断4 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XYZA光导纤维酸性氧化物复合材料B纯碱盐化合物C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D淀粉

9、溶液胶体分散系5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D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归纳总结明晰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分类的关键考点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应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都归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2 化学反应的分类3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

10、关系特别提醒物质之间是否反应,不仅与物质结构、性质有关,而且与物质所在环境有关,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要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在每条通性之外都存在个性。备考时,注意掌握化学中Na、Mg、Al、Fe、Cu、C、Si、N、S、Cl等常见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每一步关系中各种可能的变化方式和方法,归纳总结物质之间不能转化的情形。深度思考1 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是化学变化?2 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是化学变化?3 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_。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一种单质变成

11、另一种单质 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混合物变成纯净物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金属变成非金属题组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1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2 下列变化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 B丁达尔效应C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变成无色D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反思归纳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 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馏蒸馏 分馏干馏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 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分

12、解电解水解裂解十八化溶化 汽化 液化 酸化氢化氧化水化 风化炭化钝化 催化皂化歧化 卤化硝化酯化 裂化油脂的硬化题组二物质的转化3 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abcdSiSiO2H2SiO3Na2SiO3AlAlCl3NaAlO2Al(OH)3CuCuOCu(OH)2CuSO4NaNaOHNa2CO3NaHCO3A. B C D4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A硅 B硫 C铜 D铁易错警示错认为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碱性氧化物都能水解反应生成碱。5 根据Na、S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类别,完成下列标号的化学方程式。上述有

13、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_;(2)_;(3)_;(4)_;(5)_;(6)_;(7)_;(8)_。6 下表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第组第组第组甲BaCl2FeCu(NO3)2乙Fe2O3K2SO4H2SO4丙MgNaOHMgCl2根据该表回答问题:(1)第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2)不跟第组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_组物质中的_,但能与第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归纳总结熟记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1)连续氧化转化:ABC,若A为无机物单质,则其可能为C、S、N2、Na等;若A为常见有机物,则其可能为

14、CH3CH2OH。(2)三角转化:(3)交叉转化: 考点四分散系、胶体1 分散系(1)概念: 分散在 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2 三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分散质微粒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大量分子集合体外观特征稳定性较稳定不稳定,静置有沉淀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3. 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深度思考1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

15、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 胶体是否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 怎样区分胶体和溶液?题组一胶体的性质1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2 500 mL 2 mol·L1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

16、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题组二胶体性质的应用3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B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C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明矾可用作净

17、水剂E臭氧、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4 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 m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下列有关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B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污染巩固基础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2)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

18、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3)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4)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5)“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6)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7)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2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3甲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CHONaHSO3HOCH2SO3Na,反应产物俗称“吊白块”。关于“吊白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加工 B易溶于水,工业上用作防腐剂C难溶于水,不能用于食品加工 D难溶于水,可以用作防腐剂4根据下列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