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科学勇于创新_第1页
热爱科学勇于创新_第2页
热爱科学勇于创新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爱科学 勇于创新2006 年 8 月,编号为 5013 的小行星被国际小行星命 名委员会命名为“苏州三中星” ,国际小行星委员会的命名 公报是这样说的: “学校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培养了大批卓 有建树的精英才杰。 ”苏州三中星的命名,归功于学校长年 来坚持不懈且富有特色的科技创新教育。一、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重要的办学理念苏州三中创建于 1906 年,其前身为晏成中学和慧灵女 中两所教会学校。当初, “学校鉴于世界教育潮流之日趋进 化,对于学生个性及智能之发展,尤多注重” ,因而,科学 素养与人文精神并重,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 1919 年,孙 中山先生曾为晏成中学题词“其道大光” ,这

2、寓意深刻的四 个字时刻激励着全校师生自强不息、 开拓创新。 1976 年唐山 大地震后建立的地震测报站,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坚持了下 来,成为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并带动了其他 学科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20 世纪 90 年代末,学校初步凸 现了科技创新教育的特色。当时,苏州三中是一个只有三十多亩土地的 “袖珍校园” ,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用房日趋紧张。是将大 量的空间用于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的科技活动场馆,还是用于 学生教室 ?学校面临着选择。钟连元校长认为,学校的发展不在于规模而在于特色, 特色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一所学校展示自己风采的窗口。 苏州三中科技创新教育的特色不

3、仅不能变,而且需要进一步 发展。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创新型 人才必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因此,学校提出了 “21 世纪,让学生更健康、更聪颖、更具有创新能力”的办 学理念, 毅然将校办厂搬迁出校园, 将原址改造为教室 (后调 整作教师办公室 ),不仅保留了原来的科技活动场馆, 而且有 所扩展。苏州三中科技创新教育之所以能坚持至今并形成自己 的特色,重要的一条经验是三中始终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办学理念。正是这种理念,支撑着一种打 造科技创新教育特色的信念,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 的勇气与力量。二、建设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科技创新中心”走进苏州

4、三中,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科技创新教育 气息,这种气息是通过显性的科技活动环境透露出来的。最早学校只有建于校园西北角几间平房内的小小地震 测报站,学科活动小组的场所也不固定。 1995 年 9 月,学校 逸夫楼峻工启用。学校开始有意识地建设科技创新教育的专 用教室。学校领导认为:场馆建设是科技创新教育赖以存在 与发展的基础;没有科技活动的场所,再美好的设想也是天 方夜谈。 1999 年前后,学校将 3000 多平米的逸夫楼改造为 “科技活动中心” ,建有古代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航天航 空馆、地理馆、机器人制作室、网络中心等场馆。这些开放 式的场馆中布置了丰富的实物与图片,其中有距今一亿年的

5、角龙类恐龙化石标本鹦鹉嘴龙、 57 届校友王礼恒院士赠 送的“神舟号”飞船模型和发射火箭微缩模型等。同时,学 校投资 20 多万元,将地震测报站改为地震科普基地,扩建 后的科普基地拥有近 50 米的宣传窗、 30 多件实物和模型、 一座大型花岗岩候风地动仪,担负起全市地震测报和防震减 灾科普宣传的两大功能。学生在这些场馆中开展科技活动, 既开阔了科技知识的视野,又培养了科学创新精神和科技创 新能力。2006 年 10 月,苏州三中百年校庆之际,学校又新建了 科技创新成果展示馆、纵横码史迹展示馆和“苏绣创新艺术 中心”馆。其中苏绣创新艺术中心馆是三中校友著名刺绣艺 术家张美芳与三中共建的。她将现

6、代科学技术运用到苏绣艺 术中去,使苏绣作品绽放出“美丽之花” ,实现了传统与现 代的对接。钟连元校长说: “创设苏绣创新艺术中心馆,旨在让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的同时,沐浴科学精神的阳光, 使学生更具创新能力。 ”三、拥有一支勇于创新的高素质科技教师队伍苏州三中重视科技教师队伍的建设经历了一个从不自 觉到自觉的过程。 1976 年地震测报站刚建时,运用地倾斜、 地电脉动和电磁波等原理作为地震监测手段,由张纯安、周 仁达、邓建元等老师负责,继而王赞、蒋韶云、吕锦浩等老 师参加地震测报站的工作,这些教师不计报酬,完全是凭着 对科技教育的满腔热情而“打义工” 。就这样历经几代人, 坚持了二十多年,成为

7、全国中学系统的“独此一家” 。其中 邓建元老师最为突出,他负责记录井水位测量、地温、地应 力和地磁等,监测地震的前兆,并带领学生开展地震科技活 动,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他与王赞等合写的南黄海6 2级地震的某些征兆异常表现刊于地震学刊1985 年第 1期;他写的在大地震前异常地电脉动的前兆特征在北京 召开的第二届大陆地震国际会议上交流并获得好评;1997 年邓建元老师参加匈牙利“创造性物理国际会议” ,并发表了 中国中学的创造性物理实验论文。20 世纪 90年代末,学校有意识地注重科技教师的培养, 出现了一批新生代的科技教师,陈式如和徐暹就是其中代表, 陈老师善于将科技创新教育与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结

8、合起来, 寻找重要问题与学科知识的最佳结合点。 2001 年,陈式如老 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的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隐 患一一固结性地面论文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 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一等奖。次年,五位学生全部被保送进 高校。 2006 年,她荣获“中国科协因特尔优秀科技教师奖” (全国十人,江苏省就陈老师一人 )。在地震科普教育带动下,学校形成了以其为龙头的涵盖 多门学科的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朱荣西、汪瑜等教师指导的 物理学科科技创新教育也颇有特色,他们开展火箭制作、无 线电测向、航模制作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科技创新教 育的发展,许多学生在省、市级比赛中屡屡获奖。苏州三中科技教师

9、何以人才辈出 ?究其原因: 其一是“团 队效应”。例如地震科普小组,由三五个教师组成的团队一 起带领学生开展活动,这样,一个领军人物往往带领一批教 师成长。其二,择位发展。学校鼓励教师扬长避短。根据自 己的特长选择专业成长道路。例如,陈式如老师如果仅仅立 足于地理教学, 可能成绩平平, 学校鼓励她向科技教学 (尤其 是研究性学习 )方面发展,她就如鱼得水,成绩斐然。其三, 搭建平台。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理想的发展平台。尽 管学校经费紧张,但只要有利于科技教师发展,学校总是支 持他们进行考察学习,参加各类比赛。其四,激励机制。学 校每年根据科技创新教育取得的成果对教师实行奖励。 2006 年

10、初,学校对从事科技教育、并作出极大贡献的邓建元等教 师颁发“终身荣誉奖” 。目前,学校拥有一支数十位教师组成的高素质的科技创 新队伍。四、通过开展活动和开设课程推进科技创新教育发展如何让边缘化的科技创新活动走向学校工作的中心?苏州三中的经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学校成立了地震 测报组、电子技术组、航模组、机器人制作组、无线电测向 组、气象组、花鸟养殖组、生物标本制作组、生态科技组、 热带鱼养殖组等许多科技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校举 行了“与新世纪签约,向太空进军”大型科技活动,每学期 请专家来校作科普讲座;建立农林大世界、紫金山天文台等 一批科普教育基地;组织科技夏令营,学生赴三山岛、

11、上海 等地学习考察;多次承办苏州市科普成果展示活动等。通过 活动,激发了学生亲近科学、热爱科学的积极性。三中人清醒地意识到:一所学校的特色要充满生机与活 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课程建设。因此,从新世纪 初始,学校努力使科技创新纳入课程体系。 2004 年,学校编 写了地震知识读本 、生物世界和电脑机器人制作等校本教材,将这些课程排入课表,让学生接受系统的专业 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 2006 年 17 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 创新大赛上,徐暹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煤矿瓦斯爆炸预警 机器人”获得机器人工程设计项目一等奖。张丽娟老师负责 的省级课题科学教育一一做中学,三年中,共有44篇论 文或设计方案获奖。2005 年 10 月,第二十八届国际科联大会在苏州召开, 三中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了这次世界科学家的盛会。大 会召开前夕,全体三中学生向全市 80 万青少年发出了“亲 近科学、热爱和平”的倡议。学校举办的科技论文大赛、科 技创新绘画、科技成果展、机器人表演赛等,把苏州市的青 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