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检察机关民事调查取证权的限制_第1页
试论检察机关民事调查取证权的限制_第2页
试论检察机关民事调查取证权的限制_第3页
试论检察机关民事调查取证权的限制_第4页
试论检察机关民事调查取证权的限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检察机关民事调查取证权的限制论文摘耍 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是实现民事检察监督的重耍途径 和权利保障,也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必然要求。由于相关法律 法规规定的不明确,加z理解差异,我国各地各级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屮 行使调查取证权的方式和标准并不一致,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实践中也 遇到了不同的质疑和工作瓶颈。木文从对民事检察调查取证权的限制介度 出发,以民事检察法律监督的定位为基础,结合不同理论学说与实践经验, 探索完善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与方法。论文关键词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检察监督一、民事检察调查取证权的权利属性所谓民事检察中的调查取证,是指人民检察院根据民事案件当事人 及其诉讼代理人的

2、屮请或者根据案件需要依职权作出的据以审查判断当 事人的巾诉是否符合抗诉条件的一项调查活动。民事检察监督的最终目的 就是维护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和法制统一。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力来 源于抗诉权,在抗诉程序中,检察机关调取的证据一般在以下三个方面发 挥作用:一是启动抗诉程序;二是证明法院的审判有错误;三是纠正错误 裁判。从本质上讲,调查取证权是行使民爭检察监督权的一种手段。当检 察机关通过对民事抗诉案件和相关法律文书的审查,或通过其他渠道,发 现法院作出的生效民事裁判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损害当事人利益时, 进行相关调查取证活动的权力,其是一项保障民事抗诉有效实施的具体权 能。离开了调查取证,民

3、事检察工作则会变成对人民法院审判过程的简单 复核,难以实现有效保障司法公正的目的。二、限制民事检察调查取证的必要性(-)检察机关调查权的法律限制调查取证权最直接的法律依据是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的人 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以下简称办案规则)。依据办 案规则笫十八条对于人民检察院可以进行调查的四点规定,符合该四点 规定的情形,人民检察院可以进行调查。第十七条对调查的非必要性进行 了明确的规定,非确冇必要时,人民检察院不应进行调查。从上述法律规 左结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来看,如果检察机关没冇调查权,当事人 举证能力又受到限制,就无法证明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否正确,也就无法 止确

4、、有效地行使监督权。但对民事检察调查取证权的限制有其必要性。 因为,作为检察机关履行审判监督职能的民行检察部门,其监督目的不在 于对当事人纠纷进行再次评判,而在于对法院判决、裁定的正确性、公正 性及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进行必耍的法律监督,这也决定了民事检察的调查 权必须要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诉辩平衡”原则的要求“诉辩平衡”是民事诉讼中诉辩双方关系的基本原则,既民事诉讼中 宙、诉、辩在诉讼活动中所处的地位,被形象的称为“等腰二角形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诉方和辩方分处于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位置,既诉、辩 两方在诉讼屮所处的地位是完全相等的。民事案件确实应强化当事人的举 证意识,坚持“谁主张、

5、谁举证”原则,特殊侵权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但 是如果案件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益时或木应由法官依职权调查取证或者 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但遭到法官拒绝,以及存在伪证等情况,因此导 致事实认定错误的,为了便于查明案情,法律应赋予检察机关在抗诉审查 过程中享有一定范围的调查取证权。这既可以提高抗诉的准确性,还能有 效地发挥检察院对法院是否依法行使审判权的监督职能。把握好“诉辩关 系”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对调查取证权在对象上划定界限,避免公权力越界 调查,从而产生私权的不平衡。有学者指岀,检察机关在屮诉阶段的调查 取证,容易导致国家公权力协助一方当事人举证,破坏了民事诉讼当事人 之间的诉辩平衡。但应当考虑到

6、的是,调查取证权的着眼点并不是要干预 属于私法范围内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是对同属公法范围内的人民法院审判 权的一种监督,是防止公权力的滥用。三、限制民事检察调查取证权的几点建议结合来自民事调查取证权的不同声音,笔者认为,人民检察院的法 律监督地位决定了调查取证权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决定了检察机关在屮 诉阶段的调查与审判程序中的调查有着本质的区别,对申诉审查中调查取 证体系应加以限制以达到完善检察监督的法律效果,以下是笔者对完善民 事检察调查取证权的几点意见。(-)明确启动方式,防止公权力的滥舟民事调查权应山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无须以中诉人的巾请为前提。这是因为:在申诉阶段,依申请调查和依职权调查

7、实际都是检察院决定是 否抗诉过程屮的同一个程序,无须重复规定。是否调查最终的决定因素取 决于抗诉是否需要,己经有了生效判决,审查角度是原审法院审判权的行 使是否合法,所以依申请和依职权调查的结果殊途同归。用来支持抗点的, 或能够证明案件是否能提出抗诉的证据,则不论是当事人提出的还是审查 中发现的,都需要查实;而与抗诉关联不大,即使查证后,也对原判没有 什么影响的,则都不应当调查。这与审判阶段,鼓励当事人积极举证是截 然不同的。故没有必要再单辟一个当事人申请调查的程序,申诉人可以在 屮诉书中主张对原审未依法调查不服,这样的程序问题自然在检察机关的 审查范围z内。其次,若有证据证明法院“应查而未查

8、”,就可以依法抗 诉,再审程序中可由法院进行调查。终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能够提出调 查申请的,除了程序违法问题,就只能是“在原审中提出过,人民法院应 当调查而没冇调查”的证据。民行检察的职能是对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 如果法院驳回当事人的调査申请有合法依据,检察院不应当也没有必要再 去调查;而倘若确有证据表明法院应当调查而没有调查,说明原审存在程 序违法的情形,这本身就是一个抗点,只要能够证明法院“应查而未查” 就可以提出抗诉,再审阶段监督法院依当事人屮请调查即可。民行部门在 决定是否抗诉的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资源去调查这部分证据,反而偏 离了其法律监督者的主业。(二)细化调查范围,明确调查处

9、理的要点检察机关调查取证的范围是检察监督权本质属性的外在延伸,是可能 证明法院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和“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证据。目 前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十八条规定了检察机关行 使调查取证权的四种情形:(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由于客观原因不能 自行收集的主要证据,向人民法院提供了证据线索,人民法院应予调查未 进行调查取证的;(2)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孑盾,人民法院应予调查取 证未进行调查取证的;(3)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时可能冇贪污受贿、徇私 舞弊或者枉法裁判等违法行为的;(4)人民法院据以认定爭实的主要证据 可能是伪证的。归纳起来,也主要是下面两个方面的内容,偏离这两个方

10、 面而过多地通过调查取证涉足当事人之间的实体纠纷,则难免有滥用检察 权干涉私权处分z嫌。1 当事人在原审中屮请法院调查取证,法院依法应当调查,而没有 调查的证据。但法院未尽调查搜集证据的职责,使得一方当事人因为其诉 讼权利没有得到法院充分保障,而不能与对方当事人达到平等举证,诉辩 关系不平衡,从而承担了相应的败诉风险。因这种情况下,败诉方不可能 再有后续的诉讼机会,检察机关调查搜集该部分证据,应当视为向因原审 法院的失职而在诉讼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救济。2.为证明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是否存在程序违法,以及审判人员是 否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行为的证据。这类证据与案件的公

11、正审判与否密切相关,属于抗诉的法定条件。且这类证据当事人一方往往 很难举证,唯有国家公权力的介入,才有相应的取证能力。(三)立足检察监督,明确调查取证的效力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对检察机关调取的证据多持抵触意见,认为不 符合新证据的构成要件从而不予认可。笔者认为,检察机关依法调查收集 的证据不应但当属于“新证据”范畴。这些证据原本应当存在,调查取证 只是由于法院在审判过程中违反了法定的程序规则,而致使其无法出现, 因此,该类证据不应算作“新的证据”。对于该类证据,应当山检察机关 在再审庭审时举证、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质证,由法庭根据证据规则依 法决定是否采纳。笔者在出庭支持抗诉时,还曾遇到法院要

12、求检察机关把 调取的证据交由巾诉人向法庭提交,法院的理由是检察院只能监督再审过 程,对于举证,是当事人的应承担的义务,检察机关不应介入。目前亦有观点认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调取的证据应 当具有直接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明力,再审程序中无须对于检察机关调取的 证据再进行审查,应直接认定该证据的效力。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取得的 证据,并不直接证明案件事实,只能证明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抗点,并不 当然具冇推翻原审裁判认定的事实的证明力,必须经过法院庭审的质证, 否则不能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 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同样,检察机关行使民事 调查权所取得的证据在再审程序中与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也必须接受庭审 阶段的质证。鉴于当前检察机关在抗诉案件再审程序中只能宣读抗诉书, 监督庭审过程,而并不参与其屮,因此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调查权所取得的 证据在再审中,一般由申请抗诉方提出,由对方当事人进行质证,或经法 庭出示该证据,询问双方当事人的质证意见,并记录在案。这种观点实质 上混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