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理论试题_第1页
钻井工理论试题_第2页
钻井工理论试题_第3页
钻井工理论试题_第4页
钻井工理论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级工理论试题1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从变形到破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 B )性质叫岩石的机械性质。 (A)化学 (B)力学 (C)弹性 (D)塑性2岩石的硬度是指岩石抗( C )的极限强度。 (A)拉伸 (B)剪切 (C)压入 (D)弯曲3岩石的强度是指岩石抵抗( A )的能力。 (A)外力破坏 (B)压缩变形 (C)拉伸扭曲 (D)变曲折断4在( D )层中钻进易发生跳钻、憋钻和井壁垮塌。 (A)粘土 (B)砂岩 (C)盐岩 (D)砾岩5粘土岩石极易吸收钻井液中的自由水膨胀而导致( A )。 (A)井径缩小 (B)泥包钻头 (C)井斜 (D)井漏6当地层软硬交错或地层倾角较大时易发生( B )

2、。 (A)井喷 (B)井斜 (C)井漏 (D)井径缩小7“钻时”通常用( C )来表示。 (A)mmin (B)sm (C)minm (D)hm8根据( D )的大小可以判断地下岩层的变化和缝洞发育的情况。 (A)钻压 (B)转速 (C)返速 (D)钻时9钻时录井是通过记时器把实钻一个规定的单位进尺所用的时间( B )反映并记录下来的过程。 (A)d (B)rain (C)s (D)h10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将岩屑连续收集起来,进行观察、分析,并综合运用各种录井资料进行岩屑归位,以恢复地下原始剖面的( A ),就是岩屑录井。 (A)过程 (B)时间 (C)原状 (D)行为11通常把岩

3、屑从井底返至地面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岩屑( D )时间。 (A)上返 (B)返出 (C)到达 (D)迟到12地下的岩石被钻头破碎后,随钻井液被带到地面的岩石碎块叫( B )。 (A)砾岩 (B)岩屑 (C)砂岩 (D)泥岩13石油中的油质、沥青质等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发出一种特殊光亮,这就是( C )。69大庆I-130钻机中的JC1-145型绞车,在支架上有三根轴,即滚筒轴、猫头轴、( B )。 (A)大轴 (B)传动轴 (C)曲轴 (D)小轴70大庆I-130钻机中的JC1-145型绞车,在滚筒的右侧装有水刹车及( B )。 (A)油箱 (B)冷却水箱 (C)刹把 (D)猫头71JC1-145

4、绞车找正是以校正好的转盘( D )为基准。 (A)平面 (B)底面 (C)中心 (D)链轮72JC-145绞车就位后首先进行( B )工作。 (A)固定 (B)找平 (C)清洗 (D)试运转73JC1-145绞车安装固定标准,是以滚筒面为准,不水平度不大于( D )mmm。 (A)10 (B)15 (C)1 (D)374下钻过程中( )用水浇刹车鼓。 (A)可以 (B)严禁 (C)应适当 (D)应分阶段75起钻时( A )用钢丝绳卸钻具扣。 (A)严禁 (B)可以 (C)应马上 (D)应分段76井深超过( C )m时应使用水刹车。 (A)1 800 (B)100 (C)700 (D)5077刹

5、把压到最低位置仍刹不住车,应( B )刹带。 (A)松 (B)调整 (C)摘除 (D)立即更换78刹车鼓上有油,应( B )。 (A)调刹把 (B)清除 (C)加水 (D)换刹带79摘开气胎离合器后轴仍旋转,应检修气路和( C )。 (A)刹车鼓 (B)刹把 (C)快速放气阀 (D)油量80检查大庆130型钻机转盘的油位时应以停车( D )min后检查为准。 (A)1 (B)2 (C)3 (D)581ZP7-520型转盘有一个( C )轮的减速器。 (A)大 (B)小 (C)锥齿 (D)飞82ZP7-520型转盘是由底座、转台、大小园弧锥齿轮和( D )等部件构成。 (A)提环 (B)大轴 (

6、C)小轴 (D)快速轴83转盘以旋转台面为准,不水平度不大于( A )mmm。 (A)2 (B)8 (C)12 (D)1584转盘壳体温度不得超过( C )。 (A)120 (B)30 (C)70 (D)18085检查转盘油位应以停车( B )min后检查为准。 (A)1 (B)5 (C)10 (D)1586水龙头油温及各部温度不得超过( C ) 。 (A)100 (B)30 (C)70 (D)15087水龙头运转( B )h,应检查机油清洁度。 (A)100 (B)200 (C)300 (D)50088水龙头搬运,( B )带护丝。(A)不需 (B)必须 (C)一般要 (D)根据情况109P

7、DC钻头抗冲击性能( C )。 (A)一般 (B)强 (C)较差 (D)较强110PDC钻头的破岩机理对软地层主要是( D )。 (A)冲击压碎 (B)挤压 (C)剪切 (D)犁111PDC钻头( A )于井下动力钻具。 (A)最适合 (B)不适合 (C)不太适合 (D)较适合112使用PDC钻头钻进时应采用( D )的转速。 (A)低 (B)较低 (C)很低 (D)较高113使用PDC钻头时,钻井液的摩阻系数应小于( B )。 (A)05 (B)02 (C)04 (D)031141509SM5表示用于( D )地层,外径为1509mm的三角形聚晶全面钻井用钻头。 (A)软 (B)中软 (C)

8、中硬 (D)硬1152159TQ4表示用于中硬地层,外径为2159mm的( C )取心钻头。 (A)人造单晶 (B)复合片聚晶 (C)天然金刚石 (D)圆柱形聚晶116接头台阶面碰击成凹凸不平,密封面在母扣台阶靠内圆处不得窄于( C )mm。 (A)6 (B)5 (C)3 (D)11178m以上长的钻杆允许弯曲度是( A )mm。 (A)45 (B)3 (C)2 (D)1118钻杆加厚部分长度应超过丝扣全长( B )mm以上。 (A)7 (B)15 (C)10 (D)13119直径为1778mm的钻铤本体伤痕深度不超过( B )mm。 (A)75 (B)65 (C)85 (D)9512089m

9、的钻铤全长允许弯曲度的使用标准是弯曲度小于( D )mm。(A)1 (B)2 (C)3 (D)4121直径为1778mm的钻铤公扣台阶厚应大于( A )mm。 (A)11 (B)9 (C)7 (D)5122方钻杆弯曲度每米的校直标准小于( D )mm。 (A)4 (B)3 (C)2 (D)1123方钻杆全长的扭曲角不大于( C )。 (A)10° (B)20° (C)15° (D)25°124方钻杆弯曲度全长的使用标准小于( A )mm。 (A)8 (B)10 (C)12 (D)14125中和点处钻柱受到的轴向力( C )。 (A)最大 (B)较大 (C

10、)为零 (D)较小126钻进时,使钻柱发生弯曲的力是( B )。 (A)重力 (B)离心力 (C)拉力 (D)扭矩127转盘钻井,钻柱受扭力最大的部位是( D )处。 (A)井底 (B)中和点 (C)钻铤 (D)井口128钻柱的疲劳破坏有( B )种形式。 (A)2 (B)3 (C)4 (D)5331井塌卡钻或沉砂卡钻,要坚持( B ),循环钻井液,并转动钻具,把塌落物挤碎且冲洗出来,并可用倒划眼的方法慢慢上提,切不可硬拔。 (A)猛提猛放活动钻具 (B)开泵憋通 (C)停止 (D)钻进332浴井解卡法是把( C )泵入井内,使其返到卡点部位浸泡,减小滤饼摩阻系数,边泡边活动钻具而解卡的一种方

11、法。 (A)重钻井液 (B)解卡剂 (C)稠钻井液 (D)隔离液333浴井解卡法对解除( A )很有效。 (A)粘附卡钻 (B)键槽卡钻 (C)落物卡钻 (D)井塌卡钻334解卡剂注入卡段之后,每( D )h活动一次钻具。 (A)3 (B)5 (C)2 (D)05335钻进中若发生键槽、粘附、垮塌等卡钻,可在( B )卡点的上方连接震击器进行下击或上击解卡。 (A)远离 (B)靠近 (C)适当远离 (D)很远离336为了获得大的震击力,在Z型上击器上方应加( D )。 (A)减震器 (B)扶正器 (C)无磁钻链 (D)35根钻铤337闭式下击器紧扣和卸扣时,大钳不得打在油塞和中筒母扣外圆周上,

12、大钳离开母扣端面至少( D )mm。 (A)10 (B)20 (C)50 (D)100338反扣钻具及公锥入井后,先造扣,然后用比卡点以上钻具重力( B )的拉力提钻柱,反转转盘倒扣,力求一次从卡点附近倒开。 (A)小一些 (B)大一些 (C)较小一些 (D)稍小一些339铣鞋一般用套管接箍镶焊钨钢块而制成,铣齿应有( C ),一般高62mm。 (A)内出刃 (B)外出刃 (C)内出刃和外出刃 (D)较大的内出刃340倒扣套铣,用反扣钻杆接反扣公锥下井,反扣公锥上面要接( A )。 (A)安全接头 (B)正反接头 (C)扶正器 (D)减震器341爆炸松扣工具和( D )是连为一体下井的。 (A

13、)随钻测斜仪 (B)照像测斜仪 (C)虹吸测斜仪 (D)充磁测卡仪342爆炸松扣的前提条件是( A )。 (A)准确测出卡点深度 (B)测算卡死程度 (C)测准卡点地层岩性 (D)测算井内钻井液量343爆炸松扣时,用电缆将工具从钻杆水眼内送到位于卡点以上( C )处。 (A)第一个接头以上 (B)第一个接头以下 (C)第一个接头 (D)第二个接头344填井侧钻是指在原井眼内注入一段水泥塞,然后在水泥塞( A )部井眼侧壁上另钻出一个新井眼。 (A)顶 (B)中 (C)下 (D)中下345填井时,注水泥、替钻井液后,要立即卸方钻杆起钻至水泥面以上20一30m,开泵循环一周,冲洗水泥浆,然后起出钻

14、杆候凝( D )h。 (A)8 (B)12 (C)24 (D)4872346填井施工中水泥浆密度一般要低于( D )gcm3。 (A)12 (B)I3 (C)15 (D)I8347卡瓦打捞筒是从管子( B )处打捞的一种工具。 (A)内径 (B)外径 (C)内径和外径 (D)顶端348卡瓦打捞筒在卡瓦上打印有打捞落鱼的标准尺寸。落鱼抓捞部位的实际外径不得小于此标准尺寸2mm,不大于此标准的( A )mm。 (A)1 (B)2 (C)3 (D)4349LT型可退式卡瓦打捞筒,捞住落鱼后( D )循环钻井液。 (A)不能 (B)能在很低泵压下 (C)能在较低泵压下 (D)能在较高泵压下350倒扣捞

15、矛在倒扣作业中,具有同时完成抓捞和( B )两种功能。 (A)传递右旋扭矩 (B)传递左旋扭矩 (C)套铣 (D)铣磨351使用倒扣捞矛打捞时,下放工具探进鱼顶,使卡瓦全部进入打捞部位,然后上提捞住落鱼。如果捞矛打滑,应在工具进入鱼顶后左旋钻柱( A )圈,再上提即可捞住。 (A)051 (B)3 (C)35 (D)10352使用倒扣捞矛倒扣时,先活动钻具,上提拉力应比欲倒出钻具重力多( D )kN(指DLM T127),然后下放至欲倒出钻具重力处倒扣。 (A)lO20 (B)2030 (C)3050 (D)200300353使用公锥打捞之前首先要弄清落鱼( D ),以选择合适的公锥。 (A)

16、鱼顶处井径 (B)鱼顶处井壁状况 (C)处钻井液性能 (D)水眼直径354使用公锥打捞探到鱼顶后,随即使公锥插入落鱼水眼。判断是否插入的方法是( A ),说明已进入。 (A)悬重下降泵压上升 (B)悬重上升,泵压上升 (C)泵压不变方入不对 (D)泵压不变悬重不变355使用公锥的条件是鱼顶( C )。 (A)带有粗扣 (B)带有细扣 (C)管壁较厚 (D)管壁较薄356使用反循环打捞篮打捞时,铣进进尺加落物长应( C )打捞篮内腔长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略大于357反循环打捞篮内下部的卡板式岩心爪一方面是捞取落物的机构,另一方面也是( B )的机构。 (A)钻出岩心

17、(B)割取岩心 (C)拨动落物 (D)铣磨落物358使用反循环打捞篮打捞落物,投球后低速启动转盘,慢慢下放钻柱到底,轻轻拨动落物,如果( D ),说明落物已经拨入筒内。 (A)悬重增加 (B)泵压下降 (C)憋跳严重 (D)憋跳减轻359随钻打捞杯接在( A )。(A)钻头与钻铤之间 (B)钻铤之间 (C)钻铤与钻杆之间 (D)钻杆之间360使用随钻打捞杯,钻头下到距井底( A )m时,开泵循环,同时边用低速转动边缓慢下放钻柱到底。 (A)05 (B)10 (C)8 (D)5361使用随钻打捞杯在井底打捞时,循环1015mm,( B )23min,然后上提钻柱重复以上打捞操作。 (A)停止转动

18、 (B)停止转动并停泵 (C)减小排量 (D)高速转动362使用磁力打捞器打捞时,按画好的方入,在一个圆周内的不同方向上多次下放打捞,加压( A )kN,如果各个方向方入一致,证明落物已捞住,可起钻。 (A)5一lO (B)1520 (C)30一50 (D)50100363根据井眼直径选定合适的磁力打捞器,其最大外径应比井眼直径小( D )mm。 (A)12 (B)68 (C)35 (D)1025364使用磁力打捞器,根据( C ),确定是否带引鞋。 (A)井底地层 (B)排量大小 (C)落物大小 (D)钻井液性能365打捞电缆第一次下钻,捞绳器下过断头井深后要减慢下放速度。若无遇阻显示,最多

19、可下过断头井深( C )m。 (A)20 (B)50 (C)150 (D)300366用捞绳器打捞电缆,打捞时,转动一圈,上提( A )m,然后放回原下深,再转一圈,即可用低速小心起钻。 (A)12 (B)5一lO (C)20一30 (D)3050367打捞电缆,若第一次未捞着,要继续打捞时,每次下钻只能增加( D )m,直到捞住为止。(A)10 (B)20 (C)30 (D)100高级工理论试题152常用的稳定器有旋转、不旋转、( A)三种基本类型。 (A)滚轮 (B)刚性 (C)条式 (D)螺旋153水平位移的要求以主要目的层( A)深度为准。 (A)顶部 幅)中部 (C)底部 (D)泥岩

20、154直井井身质量由全角变化率、水平位移和( D )三项指标来评定。 (A)最大井径 (B)最小井径 (C)平均井径 (D)平均井径扩大率155某井设计井深2 950rn,在1 0012 000m井段内,全角变化率应不超过( C )25m。 (A)1°30 (B)1°45 (C)2° (D)2°30156井身质量超过标准后要填井重钻,填井水泥塞的长度一般为( C )m。 (A)5060 (B)6080 (C)100150 (D)150200157直井井身质量接近规定的质量标准时,可以吊打纠斜,效果好转后,也可以换成( B )钻具组合进行纠斜钻进。 (A)

21、动力 (B)钟摆 (C)钟摆一满眼 (D)满眼158沿井眼轴线某一点的切线与( C )之间的夹角叫该点的井斜角。 (A)井眼轴线 (B)水平投影 (C)铅垂线 (D)正北方向159井眼轴线上任一点以该点的( B )线为始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该点处井眼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终边,其所转过的角度称为该点的方位角。 (A)铅垂 (B)正北方向 (C)正东方向 (D)切线160井眼轴线上某点到( A )之间的距离,为该点的水平位移。 (A)井口铅垂线 (B)井口坐标 (C)井口 (D)井口直线161非磁性钻铤是一种不易磁化的钻铤。其用途是为( D )测斜仪器提供一个不受钻柱磁场影响的测量环境。 (

22、A)虹吸 (B)陀螺 (C)非磁性 (D)磁性162井下动力钻具带弯接头造斜的钻具组合为:钻头( B )钢钻铤钻杆。 (A)弯接头井下动力钻具无磁钻铤 (B)井下动力钻具十弯接头无磁钻铤 (C)弯接头无磁钻铤井下动力钻具 (D)井下动力钻具无磁钻铤弯接头163弯接头( B )与本体轴线的夹角称为弯曲角。 (A)母扣部分的轴线 (B)公扣部分的轴线 (C)公扣台阶所在平面 (D)最长边所在平面164提高造斜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尽可能的( B )。 (A)增加动力钻具的长度 (B)缩短动力钻具的长度 (C)增加动力钻具的刚度 (D)缩小动力钻具的刚度165在2159mm井眼定向井中,( C )钻具组

23、合为:钻头稳定器非磁性钻铤×1根钻铤×1根稳定器钻铤×1根稳定器钻铤钻杆。 (A)降斜 (B)稳斜 (C)增斜 (D)扭方位166定向井井眼轨迹的控制技术按照井眼形状和施工过程,可分为直井段、造斜段、增斜段、( A )等控制技术。 (A)稳斜段和降斜段 (B)稳斜段和扭方位段 (C)扭方位段和降斜段 (D)降斜段和增斜段167“直一增一稳一降一直”的定向井剖面类型属于( C )剖面。 (A)二次抛物线 (B)三段制 (C)五段制 (D)四段制168在定向井的斜井段,大部分钻具作用在井眼下侧,使得旋转钻进的( B )。 (A)功率增大,扭矩减小 (B)功率增大,扭矩

24、增加 (C)功率减小,扭矩增加 (D)功率减小,扭矩减小169钻具在定向井中,由于( D )作用,指重表所显示的钻压值与钻头实际所得到的钻压有一定的偏差。 (A)压力差 (B)浮力 (C)弯曲力 (D)摩擦力170在造斜井段测量井斜,两测点间的长度不大于( C )m。 (A)10 (B)20 (C)30 (D)40171常规定向井、丛式井的最大井眼曲率不应超过( B )。 (A)4°30 m (B)5°30m (C)5°35 m (D)7°35 m172在常规定向井和丛式井中如果( C )的井眼曲率超过5°30m为不合格。 (A)每百米中有3个

25、点 (B)每千米中有3个点 (C)连续3个点 (D)连续2个点173根据井眼曲率的大小,水平井可以分为( B )类。 (A)2 (B)3 (C)4 (D)5174定向井分为常规定向井、大斜度定向井和( A )三种类型。 (A)水平井 (B)丛式井 (C)多底井 (D)大位移井175大曲率水平井的造斜率为( C )。 (A)4°10°10 m (B)16°25°10 m (C)5°16°100 m (D)25°30°100 m176目前,现场采用的套管开窗有( A )种方法。 (A)2 (B)3 (C)4 (D)51

26、77套管开窗是在已下套管的井内进行( B )时。在套管上开一个“窗口”的工艺过程。 (A)射孔 (B)侧钻 (C)修井 (D)压裂178简易套管开窗侧钻使用的工具有斜向器和( C )。 (A)磨鞋 (B)铣鞋 (C)铣锥 (D)地锚179套管开窗工艺是油田勘探开发中提高探井成功率和油气采收率、( C )的重要手段。 (A)增加投资 (B)影响开发 (C)增加产能 (D)减少污染180扩张式套管磨鞋主要由( D )、流量显示装置和磨鞋体组成。 (A)刀片、铣锥 (B)活塞、铣锥 (C)铣锥、密封圈 (D)刀片、活塞181扩张式套管磨鞋磨铣速率为( B )mh左右。 (A)10 (B)20 (C)

27、5 (D)30182长筒取心就是在取心钻进中允许上提方钻杆接单根,一次取心长度在( B )根钻杆以上的取心方法。 (A)1 (B)2 (C)3 (D)4183加压式长筒取心工具的接单根专用装置是( C )接头。 (A)加压 (B)悬挂 (C)滑动 (D)配合184加压式长筒取心工具接单根时,滑动接头有效滑动距离约有( D )m。(A)9 (B)15 (C)13 (D)11185自锁式长筒取心工具适用于( C )地层的取心。 (A)松软 (B)中软 (C)中硬至硬 (D)各种186自锁式长筒取心工具割心接单根的操作要点是“一提、二锁、三冲、四压”。其中的“四压”指的是:用不低于( B )倍钻压的

28、力静压井底,以顶松岩心爪之后再微提钻具,轻压启动转盘,恢复取心钻进。 (A)10 (B)15 (C)05 (D)20187自锁式长筒取心工具割心接单根后,如果确认有顶不开岩心爪的现象时,应( C )。 (A)开泵循环冲洗 (B)反复上提下放 (C)中断取心起钻 (口)转动转盘下压188自锁式密闭取心工具的密闭液装在取心工具( B )中。 (A)外筒 (B)内筒 (C)储存室 (D)内外筒189密闭取心前,在钻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D ),其目的是通过它可以鉴别岩心是否受到钻井液中自由水的污染。 (A)铁铬盐 (B)原油 (C)磺化沥青 (D)示踪剂190自锁式密闭取心工具在钻进过程中外筒转动而

29、内筒( C )。 (A)也同步转动 (B)作相对间歇性转动 (C)不随外筒转动 (D)自由转动191保压密闭取心工具的轴承悬挂总成中的轴承是靠( B )来润滑的。 (A)密闭液 (B)钻井液 (C)锂基脂 (D)专用润滑脂192国产压力取心工具可以在割心后密封( A ),保持地层压力。 (A)内筒 (B)外筒 (C)内外筒的环空 (D)取心筒整体193保压密闭取心工具有一套对岩心进行清洗、冷冻、( C )等功能在内的专用地面设备。 (A)加热 (B)分析、化验 (C)切割、分析、化验 (D)防腐蚀194螺杆钻具内的麻花形实心钢体螺杆就是马达的( A )。 (A)转子 (B)定子 (C)主轴 (

30、D)驱动接头195旁通阀在螺杆钻具的顶部,钻进时在高压钻井液的作用下,旁通阀应处于( B )。 (A)开位 (B)关闭位 (C)半开状态 (D)交替开关状态196螺杆钻具主要由旁通阀、定子、转子、万向轴、轴承总成和( D )组成。 (A)弹簧 (B)旁通孔 (C)钻头 (D)驱动接头197在螺杆钻具钻进过程中应保持钻井液清洁,一般要求含砂量不大于( B ),以提高螺杆钻具的寿命。 (A)08 (B)05 (C)02 (D)01198螺杆钻具下井前,应检查旁通阀是否( C )。(A)开着 (B)关着 (C)灵活好用 (D)生锈199用螺杆钻具钻进时,应密切注意泵压表的压力变化,当发现泵压突然上升

31、时,应及时( D )。 (A)组织起钻 (B)停泵 (C)报告值班干部 (D)提起钻具,重新加压钻进200随钻震击器由随钻( D )组成。(A) 上击器和加速器 (B)上击器和开式下击器 (C)下击器和加速器 (D)下击器和随钻上击器201随钻上击器采用液压工作原理上击,上击力大小由( B )来控制。 (A)调节环 (B)上提拉力 (C)上提速度 (D)钻铤产生的重力202随钻下击器是采用摩擦付来实现下击的,其下击力的大小是由( A )来控制的。 (A)调节机构 (B)下放重 (C)下放速度 (D)下部钻铤产生的重力203现场常用的加速器主要为( A )加速器,也叫震击加速器。 (A)液压 l

32、B)震动 (C)机械 (D)弹性204现场上加速器常和( C )配合使用。 (A)下击器 (B)母锥 (C)上击器 (D)卡瓦打捞筒205液压上击器在( D )位置时都可以传递扭矩。 (A)打开、撞击 (B)关闭、撞击 (C)打开、关闭 (D)关闭、打开、撞击206地面震击器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震击情况随时调节( B )。 (A)震击长度 (B)震击力大小 (C)震击过程 (D)震击速度207地面震击器联接在钻具上时,一定要保证使( A )露出转盘面。 (A)调节环; (B)上接头 (C)中心管 (D)上套筒208使用地面震击器的过程中,调节控制震击力不要( C )的重力。 (A)小于自由段

33、钻柱 (B)小于卡点以下钻柱 (C)大于自由段钻柱 (D)大于卡点以下钻柱209开式下击器的震击杆为( C )柱体可以传递扭矩。 (A)椭圆 (B)四方 (C)六方 (D)八方210开式下击器是不适用于( C )作业的工具。 (A)解卡 (B)取心 (C)压井 (D)随钻211开式下击器有是够多的冲程,使用时依靠钻柱自重和弹性拉伸、收缩产生强烈的( D )。 (A)上击及连续上击 (B)上击及连续下击 (C)下击及连续上击 (D)下击及连续下击212根据钻具的震动特点和减震器的工作特性,减震器的最佳安放位置应在( D )。 (A)钻杆:上 (B)钻杆和钻铤之间 (C)钻铤中间 (D)钻头上21

34、3减震器的作用是吸收或减少钻进过程中的( D )震动。 (A)纵向和横向 (B)横向 (C)旋转 (D)纵向和旋转214减震器的外径不得( A )与之连接的钻铤外径。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或等于215地层压力指地下岩石孔隙内流体的压力,又称地层孔隙压力。正常的地层压力系数为( B )g/cm3; (A)0850.95 (B)1. 0107 (C)110115 (D)115135216地层压力是合理确定钻井液( B )的重要依据。 (A)粘度 (B)密度 (C)失水 (D)切力217钻井前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大多数采用( A )。 (A)地震资料法 (B)声幅测井 (C

35、)机械钻速法 (D)页(泥)岩密度法218欠平衡(负压)钻井技术,在钻进的过程中允许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并在( D )得到控制。(A)井底 (B)井眼 (C)环空 (D)地面219在页(泥)岩密度检测法中,页(泥)岩的来源是( C )获得的。 (A)取心钻进 (B)井壁取心 (C)钻进中捞砂 (D)密闭取心220岩石孔隙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但在欠压实地区,岩石的孔隙度比正常条件下的大,其密度值比正常条件下( B )。 (A)大 (B)小 (C)不一定 (D)大得多221页(泥)岩密度法检测地层压力是利用页(泥)岩压实规律作出密度和深度关系图,然后通过正常压力井段的密度值引

36、出正常趋势线,凡偏离正常趋势线的点,即反应( C )。 (A)异常高压 (B)异常低压 (C)压力异常 (D)压力稳定222dc指数法应用广泛。但只适阔于( C )地层。 (A)变质岩 (B)碳酸岩 (C)泥(页)岩 (D)岩浆岩223在dc指数的计算公式:dclg(3282NT)lg(O0684W)·pnpm中,W指的是( B )。 (A)转盘转速 (B)钻压 (C)钻时 (D)钻头直径224dc指数法是在( C )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A)电阻率 (B)页岩密度 (C)机械钻速 (D)标准化225地层破裂压力是( D )基本特征参数之一,是钻井设计的必需参数。 (A)岩性 (

37、B)岩石 (C)地质 (D)地层226准确地掌握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可以预防井漏、扑塌、卡钻事故的发生,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又是制定( A )方案的重要依据。 (A)钻井液 (B)钻具 (C)钻前工程 (D)钻头227井内裸露的地层承压是有限的,当压力达到某一值时会使地层破裂,这个压力我们称为( B )压力。 (A)传播 (B)地层破裂 (C)地层 (D)液柱228用液压法求地层破裂压力梯度时,试验采用( D )排量。 (A)钻进 (B)13钻进 (C)循环 (D)较小的229地层破裂压力试验一般是钻至套管鞋以下( D )即可进行。 (A)35m (B)50100m (C)大于100m (D)第,一

38、砂层230液压试验法求得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只适用于( C )为主的地区。 (A)岩浆岩 (B)变质岩 (C)砂泥岩 (D)石灰岩、白云岩231井控技术是实现近平衡压力钻井基础,是油气井( A )控制的简称。 (A)压力 (B)压差 (C)压力梯度 (D)压力系数232防喷器的压力等级分为:14MPa、21 MPa、( C )MPa等。 (A)31 (B)33 (C)35 (D)37233欠平衡钻井的关键设备是( D )。 (A)环形防喷器 (B)闸板防喷器 (C)六方方钻杆 (D)旋转防喷器234井控装置是指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所需的设备、( D )和专用工具。 (A)远控台 (B)司控台 (C

39、)压井管汇 (D)管汇235在溢流量相等的情况下。最容易诱发井喷的溢流流体是( C )。 (A)原油 (B)盐水 (C)天然气 (D)油气混合物236发现天然气溢流后立即关井,这时天然气在井筒钻井液中( D )。(A)静止不动 (B)减速下沉 (C)忽上忽下 (D)滑脱上升237发现均匀气侵后,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D )。 (A)关井求压 (B)循环观察 (C)加重钻井液 (D)地面除气、加重钻井液238在压井过程中,要利用地面管汇中( C )产生的阻力和井内液柱压力所形成的井底压力来平衡地层压力。 (A)液动阀 (B)平板阀 (C)节流阀 (D)调压阀239,发现溢流后关井并记录井口的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一般情况下,关井后( C )min,立管压力较为真实地反映原始地层压力。 (A)5 (B)510 (C)1015 (D)15240关井后当井内压力平衡后,地层压力(Pp)为:( B ) (A)PpPd (B)PpPd+00098 pmH (C)Pp0009 8 pmH (D)PpPd+Pe241司钻法压井又称( B )法压井。 (A)一次循环 (B)二次循环 (C)边循环边加重 (D)顶部加重242压井排量一般选择正常排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