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2章化学基础知识_第1页
《无机化学》第2章化学基础知识_第2页
《无机化学》第2章化学基础知识_第3页
《无机化学》第2章化学基础知识_第4页
《无机化学》第2章化学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基础知识一、化学基本概念一、化学基本概念1 1、分子、原子、分子、原子(1 1)分子:)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的前提下,的前提下,物质分割的极限。物质分割的极限。 或者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或者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的的最小颗粒最小颗粒。(2 2)原子:)原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不能再分。 或者说,原子是进行或者说,原子是进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的基本微粒基本微粒。练习:练习: 填空:填空:1 1、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是、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基本

2、微粒是_。2 2、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是_。原子原子分子分子2 2、元素、核素及同位素、元素、核素及同位素(1 1)元素:)元素: 元素是原子核内元素是原子核内质子数质子数( (即即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相同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分类标准是:元素的分类标准是:例如:例如: 氯原子与氯离子氯原子与氯离子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质子数)同种元素:氯元素同种元素:氯元素核电荷数核电荷数1717核电荷数核电荷数1717(2 2)核素:)核素:概念:概念: 具有一定数目具有一定数目质子质子和一定数目和一定数目中子中子的的原子原子称为一种称

3、为一种核素核素。核素的表示符号:核素的表示符号:Z Z质子数质子数元素元素质量数质量数A AX X补充:补充: 质量数:质量数:概念:概念: 质子数质子数与与中子数中子数之之和和称为称为质量数质量数。 质量数质量数 = = 质子数质子数 + + 中子数中子数例如:例如: 质子数:质子数:_,质量数:,质量数:_, 中子数:中子数:_。 (A ) (Z ) (N) 8 81717O O 8 17 9 核素的分类:核素的分类: 核素核素元素元素(原子核稳定)(原子核稳定)稳定核素稳定核素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原子核不稳定)(原子核不稳定)多核素元素:多核素元素:单核素元素:单核素元素:具有几种稳定

4、核素的元素具有几种稳定核素的元素只有一种稳定核素的元素只有一种稳定核素的元素(3 3)同位素)同位素概念:概念: 具有具有相同相同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电荷数)、不同不同中子数中子数的核素属于同一元素,在元素周期的核素属于同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里占据同一个位置,表里占据同一个位置,互称同位素互称同位素。即:即: 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而而中子数不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举例:举例: 氕、氘、氚氕、氘、氚3 3、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1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n):概念:概念: 表示物

5、质中含表示物质中含组成物质组成物质的的基本单元数基本单元数的的物理量。物理量。单位:单位: 包括:包括:原子、分子、原子、分子、原子团、电子、原子团、电子、光电子及其它粒子或组合光电子及其它粒子或组合摩尔(摩尔(molmol)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 NA A):): 每摩尔物质所含的基本单元数每摩尔物质所含的基本单元数 = = 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 NA A) = 6.02 = 6.0210102323 mol mol-1-1公式:公式: 公式意义:公式意义:某物质中所含有的基本单元数某物质中所含有的基本单元数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多少倍多少倍,则该物质

6、中,则该物质中“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就是就是多少摩尔多少摩尔。ANNn例如:例如: 18g18g纯水含有纯水含有6.026.0210102323 个水分子,个水分子,则则18g18g水的物质的量是水的物质的量是_mol_mol。解:解: 公式:公式: ANNn1 1(2 2)摩尔质量()摩尔质量(M M):):概念:概念: 摩尔质量是指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单位物质的量(1mol1mol)的物质所具有的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质量。注:注: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M M)= =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离子质量。相对离子质量。单位:单位: g/mol g/mol

7、公式:公式: 例如:例如: C的摩尔质量:的摩尔质量:M(C)=_g/mol CO2的摩尔质量的摩尔质量:M(CO2)=_g/mol OH- -的摩尔质量的摩尔质量:M(OH- -)=_g/mol 18g纯水的纯水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H2O)=_mol1212Mmn444417171 14 4、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1 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ArAr: 以以1212C核素的一个原子质量的核素的一个原子质量的1/121/12作作标准,其它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跟它标准,其它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核素的所得的值,就是这种核素的

8、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2 2)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MrMr: 构成该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构成该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的总和总和。 二、物质的聚集状态:二、物质的聚集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气体液体液体固体固体1 1、气体、气体(1 1)基本特征:)基本特征:(2 2)气体的存在状态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存在状态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四个因素: 体积(体积(V V) 压力(压力(p p) 温度(温度(T T)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 n) 扩散性、可压缩性扩散性、可压缩性(3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p:压力(:压力(PaPa) V V:体

9、积(:体积(m m3 3) n n:物质的量(:物质的量(molmol) R R:摩尔气体常数,:摩尔气体常数,R=8.314 Jmol-1K-1 T T: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K K) nRTpV(4 4)理想气体分压定律与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分压定律与分体积定律:分压力:分压力: 混合气体中混合气体中某一种组分某一种组分气体所产生的气体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压力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压力分压力。道尔顿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的总压总压(p p总总)等于各组分气)等于各组分气体的体的分压之和分压之和。即:即: p总总 = p1 + p2+ p3 + + pi p

10、总总 = pi分体积定律:分体积定律: 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总体积(V V总总)等于各组分)等于各组分气体的气体的分体积之和分体积之和。即:即: V总总 = V1 + V2+ V3 + + Vi V总总 = Vi例如:课本例如:课本P16P16:图:图2-22-2体积分数(体积分数(i):): 该组分气体的分体积(该组分气体的分体积(Vi)与总体积)与总体积(V V总总)之比。)之比。 摩尔分数(摩尔分数(xi):): 该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该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n ni i)与总物)与总物质的量(质的量(n n总总)之比。)之比。总VVii总nniix公式推导:公式推导: pV=nRT

11、 结论:结论: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 =摩尔分数摩尔分数= =压力分数压力分数 总总总ppnnxiiiiVVip总总V总总=n总总RTpiV总总 = niRTp总总Vi = niRT课本课本P17P17:例题例题2-12-1: 在在0.0100 m3容器中含有容器中含有2.5010-3 mol H2、1.0010-3 mol He和和3.0010-4 mol Ne,在在35时,各气体分压是多少?总压为多时,各气体分压是多少?总压为多少?少?2 2、液体、液体(1 1)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小得多;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小得多;具有流动性;具有流动性;有一定体积而无一定形状。有一定

12、体积而无一定形状。(2 2)液体的蒸气压:)液体的蒸气压: 液体液体 蒸气蒸气概念:概念: 在恒定温度下,与液体在恒定温度下,与液体平衡平衡的的蒸气蒸气称称为饱和蒸气压,简称为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蒸气压。意义:意义: 表示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表示液体在一定温度下挥发性挥发性的大小,的大小,蒸气压蒸气压越大越大,物质,物质越容易越容易挥发。挥发。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蒸发蒸发凝聚凝聚温度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 3)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概念:概念: 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升到使液体蒸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当温度升到使液体蒸气压

13、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液体内部会有大量气泡不断产生并等时,液体内部会有大量气泡不断产生并逸出,这种现象称为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沸腾沸腾,此时的,此时的温度温度称称为该液体的为该液体的沸点沸点。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外界压力外界压力(随外界压力的增大而升高)(随外界压力的增大而升高)3 3、固体、固体(1 1)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形状、一定体积以及一定程具有一定形状、一定体积以及一定程度的刚性。度的刚性。(2 2)固体的分类:)固体的分类: 固体固体 晶体晶体非晶体非晶体(粒子规则排列的固体)(粒子规则排列的固体)(粒子不规则排列的固体)(粒子不规则排列的固体)(3 3)晶体的特征:)晶

14、体的特征:有一定的几何外形:有一定的几何外形: 有固定的熔点:有固定的熔点: 例如:冰的熔点(例如:冰的熔点(00)各向异性:各向异性: 例如:石墨:层状结构,平行各层的方向上例如:石墨:层状结构,平行各层的方向上其导电、传热性更好。其导电、传热性更好。 食盐晶体(立方体形)食盐晶体(立方体形)明矾晶体(八面体形)明矾晶体(八面体形)石英晶体(六角柱体形)石英晶体(六角柱体形)例如:例如:(即:某些性质具有方向性)(即:某些性质具有方向性)三、溶液三、溶液 概念:概念: 物质以物质以分子分子、原子原子或或离子离子状态状态分散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均匀而而稳定稳定的

15、的分散体系分散体系都称为都称为溶液溶液。溶液的组成:溶液的组成: 例如:例如: 溶质溶质溶剂溶剂溶液溶液(B B)(A A)溶质溶质B B:溶剂溶剂A A:食盐水溶液食盐水溶液NaClNaCl水水1 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 1)溶质)溶质B B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B B):): 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公式:公式: 单位:无量纲单位:无量纲(溶液)mBmBw)()((2 2)摩尔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物质的量分数):(x) 溶质溶质B B(或者溶剂(或者溶剂A A)的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除以混合除以混合物中物中各组分物质

16、的量之和各组分物质的量之和。 溶质溶质B B的摩尔分数:的摩尔分数:公式公式 溶剂溶剂A A的摩尔分数的摩尔分数: x(A)+ x(B)=1 单位:无量纲单位:无量纲)(BAnBnBxn)()()()(BAnAnAxn)()()(例如:例如: 现将现将58.5g氯化钠氯化钠溶于溶于162g水水中配成中配成氯化钠溶液,求该氯化钠溶液的氯化钠溶液,求该氯化钠溶液的摩尔分数摩尔分数。解:解: 溶液的组成:溶液的组成:溶质溶质B + 溶剂溶剂A B=NaCl A=H2O)()(BABnBxnn)()( (3 3)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CB 指溶液中所含指溶液中所含溶质溶质B B的的物质的量物质

17、的量与溶与溶液的液的体积体积之之比比。 公式:公式: 单位:单位: mol/Lmol/LVBnBc)()(例如:例如: 某某NaOHNaOH溶液溶液500mL500mL中含有中含有NaOH NaOH 1mol1mol,问该溶液的问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为多少?解:解: LmolLmolVNaOHnNaOHc/25 . 01)()((4 4)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b(B) 指指溶质溶质B B的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除以除以溶剂溶剂的的质量质量。 公式:公式: 单位:单位:mol/kgmol/kg 意义:意义: 1 1 KgKg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B B的物质

18、的量。的物质的量。)()()(AmBnBb例如:例如: 将将1g NaOH 固体溶于固体溶于25g 水中制成水中制成溶液,计算溶液,计算NaOH 溶液的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解:解: 利用公式:利用公式: )()()(AmBnBb)()()(BMBmBn(5 5)溶质)溶质B B的质量浓度:的质量浓度:B 指指溶质溶质B B的的质量质量m mB B除以混合物的除以混合物的体积体积V V。 公式:公式: 单位:单位:g/Lg/L VBmB)()(各种浓度表示方法比较各种浓度表示方法比较浓度表示方法浓度表示方法概念概念公式公式单位单位1、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单

19、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B的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mol/Lmol/L2、质量浓度、质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B的的质量质量。g/Lg/L3、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溶质溶质B B的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除以除以溶剂的质量溶剂的质量。mol/kgmol/kg4、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除以除以溶液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无量纲无量纲6、摩尔分数、摩尔分数溶质溶质B B的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中除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各组分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和之和。无量纲无量纲VBnBc)()()()()(AmBnBbmBmBw)()()(ni)()(BnBxVBmB)()(2

20、2、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依数性 水水 稀溶液稀溶液 水的性质水的性质会发生改变会发生改变加入溶质加入溶质水水硫酸铜硫酸铜+ +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 水水的性质:的性质: 沸点:沸点:100 100 凝固点:凝固点:0 0 稀溶液稀溶液的性质:的性质: 沸点:沸点:100100 凝固点:凝固点:00 ()()()()()() 水水 稀溶液稀溶液 水的性质水的性质会发生改变会发生改变两类性质的改变:两类性质的改变:(1 1)由)由溶质本性溶质本性引起的:引起的: 如:颜色、体积、密度。如:颜色、体积、密度。(2 2)与)与溶质的微粒浓度溶质的微粒浓度有关:有关: 如: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

21、点降低、如: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渗透现象。渗透现象。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依数性: 1 1、蒸汽压下降、蒸汽压下降 2 2、沸点升高、沸点升高 3 3、凝固点降低、凝固点降低 4 4、渗透现象、渗透现象例如:例如:选择题:选择题: 水中加入乙二醇,则溶液的(水中加入乙二醇,则溶液的( )。)。 A. A. 蒸汽压下降蒸汽压下降 B. B. 蒸汽压上升蒸汽压上升 C. C. 冰点升高冰点升高 D. D. 沸点降低沸点降低A A水水 稀溶液稀溶液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依数性: 1 1、蒸汽压下降、蒸汽压下降 2 2、沸点升高、沸点升高 3 3、凝固点降低、凝固点

22、降低 4 4、渗透现象、渗透现象(1 1)蒸汽压下降:)蒸汽压下降:示意图:示意图: 水水 稀溶液稀溶液 p p1 1p p2 2 蒸汽压蒸汽压下降下降p p1 1p p2 2蒸汽压下降的规律蒸汽压下降的规律拉乌尔定律:拉乌尔定律: 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值蒸汽压下降值(p p)与与溶液质量摩尔浓度溶液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的关系: p=Kbp=Kb(B B) 蒸汽压下降公式:蒸汽压下降公式:p=Kbp=Kb(B B) p p :蒸汽压的下降值蒸汽压的下降值 K K:比例常数比例常数 b(B) b(B):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23、 )()()(AmBnBb(2)2)沸点升高沸点升高 B B沸点升高沸点升高沸点升高的规律沸点升高的规律 沸点升高沸点升高与溶液的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成成正比正比: T Tb b=K=Kb bbb(B B) 沸点升高公式:沸点升高公式:T Tb b=K=Kb bbb(B B) T Tb b :沸点升高数值。沸点升高数值。 K Kb b:沸点升高常数。沸点升高常数。 b(B):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 (KbKb只随溶剂不同而不同只随溶剂不同而不同) (3 3)凝固点降低:)凝固点降低:A A凝固点降低凝固点降低凝固点降低的规律:凝固点降低的规律: 凝固点的降低凝固点的降低与溶液

24、的与溶液的质量摩尔质量摩尔浓度浓度成成正比正比: T Tf f=K=Kf fbb(B B) 凝固点降低公式凝固点降低公式:T Tf f=K=Kf fbb(B B) T Tf f :凝固点降低数值凝固点降低数值。 K Kf f:凝固点降低常数凝固点降低常数。 b(B):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 (KfKf只随溶剂不同而不同只随溶剂不同而不同 ) 例题例题2-32-3: 溶解溶解2.76 g甘油于甘油于200 g200 g水中,测得凝水中,测得凝固点为固点为-0.279,已知水的,已知水的Kf=1.86 KKgmol-1,求甘油的求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凝固点降低的应用:凝固点降低的应

25、用: 在严寒的冬天,在汽车散热水箱在严寒的冬天,在汽车散热水箱加入甘油或乙二醇等物质,可防止加入甘油或乙二醇等物质,可防止水结冰。水结冰。 (4)(4)稀溶液的渗透压稀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现象:渗透现象: 溶剂溶剂透过透过半透膜半透膜渗透到渗透到溶液溶液一边,一边,使溶液一侧的使溶液一侧的液面升高液面升高的的现象现象称为称为渗透现象渗透现象。渗透现象示意图:渗透现象示意图:渗透压:渗透压: 要使两侧液面要使两侧液面相等相等,就需要在,就需要在溶液一侧外加一溶液一侧外加一压力压力,这时两液,这时两液面可持久保持同一高度,即达到渗面可持久保持同一高度,即达到渗透平衡,这个透平衡,这个值称为溶液的

26、值称为溶液的渗透渗透压压。产生渗透现象的必备条件:产生渗透现象的必备条件:有半透膜存在有半透膜存在半透膜隔开的两溶液必须是不同半透膜隔开的两溶液必须是不同浓度的。浓度的。渗透压公式:渗透压公式: 稀溶液的稀溶液的渗透压力渗透压力与溶液的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和温度温度的关系同理的关系同理想气体方程一致。即:想气体方程一致。即:理想气体方程:理想气体方程:渗透压方程:渗透压方程:即:即:nRTVTRBCRTVn)(nRTpV渗透压公式:渗透压公式:溶液的渗透压力。:溶液的渗透压力。 单位单位:Pa :Pa c(B):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单位:mol/:mol/m m3

27、 3 R:理想气体常数理想气体常数. .R=R=8.3148.314J(KmolKmol)-1-1 T: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 单位单位:K :K TRB)( c 对于稀溶液:对于稀溶液:C(B) b(B)所以:所以: c(B)RT b(B)RT四种溶液的依数性总结:四种溶液的依数性总结: 序号序号依数性依数性公式公式1 1蒸汽压下降蒸汽压下降 2 2沸点升高沸点升高 3 3凝固点降低凝固点降低 4 4渗透现象渗透现象 b(B)K=pb(B)Kb=Tbb(B)Kf=TfTRc(B)=例题例题2-42-4: 某溶质的水溶液某溶质的水溶液 b bB B=0.001=0.001 molKg-1

28、, ,求此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求此溶液的蒸气压降低p p、凝固点减低、凝固点减低T Tf f、沸点升高、沸点升高T Tb b及及渗透压渗透压的值。的值。已知:已知: 25 25水的水的饱和蒸气压为饱和蒸气压为3168 Pa3168 Pa, Kf=1.86 KKgmol-1, Kb=0.52 KKgmol-1。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1 1、基本概念和术语:基本概念和术语:(1 1)体系和环境:)体系和环境:体系:体系: 被划分出来作为我们被划分出来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那的那部分物质和空间称为部分物质和空间称为体系体系(系统)。(系统)。环境:环境: 体系体系以外以外与

29、体系密切相关、与体系密切相关、影响影响所所及体系的其它物质或空间称为及体系的其它物质或空间称为环境环境。例如:例如:教室教室里放着一个封闭的里放着一个封闭的玻璃瓶玻璃瓶。 (教室:(教室:_ _ ;玻璃瓶:;玻璃瓶:_。)。)环境环境体系体系体系的分类:体系的分类:分类标准:分类标准: 体系与环境之间是否有体系与环境之间是否有物质与能量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交换。分类:分类: 孤立体系:孤立体系:无物质无物质交换,交换,无能量无能量交换。交换。 体系体系 封闭体系:封闭体系:无物质无物质交换,交换,有能量有能量交换。交换。 敞开体系:敞开体系:有物质有物质交换,交换,有能量有能量交换。交换。 问

30、:问:教室里放着的一个封闭的玻璃瓶,教室里放着的一个封闭的玻璃瓶, 属于什么体系?属于什么体系? 封闭体系封闭体系(2 2)状态与状态函数)状态与状态函数 状态:状态: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综合表现。 状态函数:状态函数: 描述系统状态的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物理量就称为状态函数。就称为状态函数。 例如:温度、压力、粘度、物质的量等。例如:温度、压力、粘度、物质的量等。 状态函数的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变化值用表示用表示。 例:始态例:始态T T1 1,终态,终态T T2 2,变化值,变化值T=TT=T2 2-T-T1 1(3 3)过程与途径:)过程与途径:过程

31、:过程: 体系状态从体系状态从一个平衡态一个平衡态(始态)(始态)经由一系列中间过程变为经由一系列中间过程变为另一个平另一个平衡态衡态(终态)(终态),称之为发生了一个,称之为发生了一个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简称,简称过程过程。过程的分类过程的分类:(1 1)等温过程:整个过程)等温过程:整个过程温度温度保持不变。保持不变。(2 2)等压过程:整个过程)等压过程:整个过程压力压力保持不变。保持不变。(3 3)等容过程:整个过程)等容过程:整个过程体积体积保持不变。保持不变。(4 4)绝热过程:整个过程中)绝热过程:整个过程中没有热量没有热量交换。交换。(5 5)循环过程:)循环过程:始态和终态

32、相同始态和终态相同的过程。的过程。 途径:途径: 一个热力学过程的实现,可通过许多不一个热力学过程的实现,可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我们把完成一个过程的同的方式来完成,我们把完成一个过程的具具体步骤体步骤称为称为途径途径。变化过程可以通过变化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途径达到,但其状达到,但其状态函数的态函数的改变量改变量仍是仍是相同相同的。的。2 2、反应热效应、焓变:、反应热效应、焓变:(1 1)反应热:()反应热:(Q Q)概念:概念: 在在不做其他功不做其他功且且恒容恒容或或恒压恒压条件下,一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的个化学反应的产物的温度温度回复回复到反应物的温度到反应物的温度

33、时,反应体系所时,反应体系所吸收吸收或或放出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的热效应热效应,也称,也称反应热反应热。意义:意义: Q Q0 0 : Q Q0 0 :系统从环境系统从环境吸热吸热系统向环境系统向环境放热放热(2 2)焓变:)焓变:H H反应热(反应热(Q Q)= = 焓变(焓变(H H)的条件:)的条件: 等温、等压、不做其他功等温、等压、不做其他功。即:即: 等压热效应等压热效应与反应的与反应的焓变焓变数值相等。数值相等。 (Qp=Qp=H H) 意义:意义: H H 0 0 :表示系统焓值:表示系统焓值增加增加,表现为系统,表现为系统吸热吸热H H 0 0 :表示系统焓

34、值:表示系统焓值减小减小,表现为系统,表现为系统放热放热 H H 0 0 : H H 0 0 : 举例:举例: H H2 2(g)+1/2O(g)+1/2O2 2(g)=H(g)=H2 2O(g) O(g) H=-241.8 KJ/molH=-241.8 KJ/mol (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放热反应3 3、热力学方程式:、热力学方程式: 通俗讲,就是能看出化学反应为通俗讲,就是能看出化学反应为吸热吸热还是放热还是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例子:例子:(普通化学方程式)(普通化学方程式) H H2 2 + 1/2 O+ 1/2 O2 2 H H2 2O

35、O (热力学方程式)(热力学方程式) H H2 2 (g g)+ 1/2 O+ 1/2 O2 2(g) Hg) H2 2O(g) O(g) r rH Hm m=-241.8=-241.8 KJ/molKJ/mol(1 1)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的符号意义:的符号意义: : :( (标准标准) )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都处于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标准状态。 m m:(:(每摩尔每摩尔) )表示该反应的反应进度为表示该反应的反应进度为1 1 molmol。 r r:(:(反应反应) )单词单词 reaction reaction 的词头。的词头。)(KH15.298mr

36、(2 2)书写热力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书写热力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g g 气态气态 l l 液态液态 s s 固态固态必须注明化学反应必须注明化学反应计量式计量式(即各分子前面(即各分子前面的数字),且方程式要配平。的数字),且方程式要配平。即:计量方程式的写法不同,热效应不同。即:计量方程式的写法不同,热效应不同。例子:例子:H H2 2 (g g)+ 1/2 O+ 1/2 O2 2(g g)= = H H2 2O O (g g) r rH Hm m=-241.8=-241.8 KJ/molKJ/mol2 H2 H2 2 (g g)+ O+ O2 2(g g) = = 2 H 2 H2 2O O(g g) r rH Hm m=-483.6=-483.6 KJ/molKJ/mol要注明反应温度。要注明反应温度。温度不同,热效应不同。温度不同,热效应不同。例子:例子:H H2 2( (g g)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