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题综合_第1页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题综合_第2页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题综合_第3页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题综合_第4页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题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石油地质学及其新进展考试大纲石油地质学基础部分(70分)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一、 油的成分和性质二、 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三、 油田水的成分和类型四、 重质油的成分和性质 五、石油沥青类中的碳、氢、硫、氧、氮同位素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一、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的基本原理和模式 二、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判识 三、烃源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一、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二、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三、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四、盖层的类型及其封盖机理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一、 油气初次运

2、移的动力、相态、通道和模式二、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通道、方向和时期三、油气运移的疏导体系四、地下流体势分析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一、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二、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与油气聚集的基本原理三、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及油气成藏史研究第六章 地温和地层压力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一、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 二、地层压力与异常地层压力 三、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第七章 油气藏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一、构造油气藏 二、地层油气藏 三、岩性油气藏 四、其他类型的油气藏 第八章 油气聚集单元 一、油气田及其类型 二、油气聚集带及其类型、油气藏组合、在盆地中的分布 三、含油气盆地及其类型 四、油气

3、系统 第九章 油气资源分布 一、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二、世界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三、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第十章油气资源评价概述 一、油气资源概念及序列 二、盆地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三、区带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四、圈闭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石油地质学新进展(30分)第一章 低熟油与煤成油理论 第一节 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一、 低熟油的概念二、 低熟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三、 低熟油气的性质及其判识标志四、 低熟油气形成机理及地质模式五、 我国低熟油的分布及其资源前景第二节 煤成油形成机理一、 煤成油的概念二、 煤和煤系地层的生油潜力三、 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四、 煤成油的形成机理和

4、模式五、 我国煤成油的勘探前景第二章 油气成藏理论新进展第一节 流体压力封存箱一、 封存箱的概念二、 封存箱的特征三、 封存箱的识别四、 封存箱的形成机理五、 封存箱与油气成藏第二节 天然气成藏机制一、 天然气的溶解性二、 天然气的扩散性三、 天然气运聚动平衡第三节 非常规天然气聚集一、 深盆气二、 天然气水合物三、 煤层气第三章 油气系统一、 油气系统的概念二、 油气系统的划分与命名三、 油气系统的研究程序与研究内容四、 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参考书:张厚福、方朝亮、 高先志等编,1999,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钟宁宁、张枝焕编,石油地球化学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张厚福编,石油

5、地质学新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郝石生等著,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及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胡见义、黄第藩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2001年地科系博士生入学试题“石油地质学及其进展”一、 名词解释(30分,每个名词3分)1. 无机成因油气2. 干酪根3. 排烃门限4. 岩性油气藏5. 煤层气6. 水合甲烷7. 资源量8. 地质流体9. 滚动勘探10. 叠合盆地二、 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任选3题)1. 简述盖层封油气机理及主控地质因素2. 油气成藏的动力类型及作用机理3. 简述油气勘探的地质风险类型及主控因素4. 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三、 论述题(共

6、40分,每题20分,任选2题)1. 深盆气成藏机理及其基本特征2. 简述油气聚集带与含油气系统概念并评述它们在指导油气勘探中的作用3. 论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地质理论在油气勘探中的指导作用2002年博士试题(石油地质及其新进展)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孔隙结构:指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1分)、大小和分布(1分)及其相互连通的关系(1分)。2油气运移临界饱和度:油(气)水同时存在时(1分),油(气)相运移(1)所需的最小饱和度(1分)。3油气聚集带:受一定地质条件限制(1分),成群或成带出现(1分)的若干油气田(1分)发育带。4次生油气藏:原有油气藏遭到破坏(1

7、分),分散状态的油气(1分)遇到新的圈闭条件又重新聚集(1分)所形成的新的油气藏。5固态气体水含物:在特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1分),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1分),呈固态的结晶化合物(1分),亦称冰冻甲烷。6.含油气系统:在任一含油气盆地(凹陷)内,与一特定有效烃源岩层系相关(1分),包含油气聚集成藏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1分),在时间、空间上良好配置的物理-化学动态系统(1分)。7.油气资源量: 系指在地表附近天然形成后(1分),在现在或将来能够开采并值得开采的油气总量(2分).8.凝析油气藏: 是指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以气相存在,开采到地表后因温压降低而凝

8、析成液态石油的油气藏.9.氯仿沥青“A”:氯仿沥青“A”是岩石中可以溶解于氯仿的可溶有机质。10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题盖层封油气机理(10分) 评分要点:(1)物性封闭:亦称毛细管压力封存闭 物性封存闭的定义(1分) 毛细管压力公式(1分) 排替压力概念(1分) 封闭流体的相态特点(1分)(2)超压封闭 超压封闭的定义(1分) 超压盖层的流体势特征(1分) 封闭流体的相态特征(1分)(3)烃浓度封闭 烃浓度封闭的定义(1分) 油气扩散的原因和方向(1分) 烃浓度封闭与其它封闭机理的关系(1分

9、)2。简述油气差异聚集原理评分要点:(1)在离供油气区最近、溢出点最低的圈闭中,在气源充分的前提下,形成纯气藏(1分);距离稍远、溢出点较高的圈闭中,可能形成油气藏或油藏(1分);在溢出点更高、距油源区更远的圈闭中可能只含水(1分)。(2)一个充满了石油的圈闭, 仍然可以作为有效的聚集天然气的圈闭(1分);但是,一个充满了天然气的圈闭,则下再是一个聚集石油的有效圈闭(1分)。(3)若油气按密度分异比较完善,则离供油区较近、溢出点较低的圈闭中,聚集的石油或天然气的密度应小于距离油源区较远、溢出区较高的圈闭中的油或气的密度(2分)(4)所形成的纯气藏、油气藏、纯油藏的数目(1分),取决于油气来源供

10、应的充分程度(1分)及圈闭的大小和数目(1分)。3。简述深盆气特征及形成条件特征:负压异常(压力系数<1.0);气水倒置(凹陷或斜坡为气,上倾浅部为水);储层致密(<12%,<1mD);储层倾角平缓(<15º)。形成条件:地层平缓展布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致密连片分布的砂岩储层;充足而持久的天然气来源;源储一体的组合形式。存在问题:甜点的成因机理与压力的成因机理尚未完全解决。三、综合分析及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其中2题,共40分) 1试述被动大陆边缘层序地层框架与地层和岩性油气藏分布的关系 评分要点:(1)层序地层框定义(2分)(2)地层和岩性油气藏定义及类型

11、(3分)(3)低水位体系域中地层和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发育特点(4分)(4)海(湖)侵体系域中地层和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发育特点(4分) (5)高水位体系域中地层和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发育特点(4分)(6)三种体系域中发现油气藏数量的特点(3分) 2举例分析裂各盆地和前陆盆地油气成藏特点 评分要点:(1)举例的代表性(2分)(2)两盆地的定义(2分)(3)两类盆地的形成机制(3分)(4)烃源岩特征(3分)(5)储集层特征(3分)(6)圈闭特征(2分)(7)运移特点(2分)(8)油气藏类型及分布(3)3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大中型油气田的定义; 盆地面积大,沉积地层厚度大; 发育

12、含大量I 类优质烃源岩的生油气凹陷,生排油强度超过20×108t/km2.母质丰度大(TOC>0.5%); 母质类型为类或类;母质转化程度适中(R0为1.0%左右);源岩厚度较大或分布范围较广,发生过大量的生排烃作用. 具有富集油气的大型隆起带或背斜带,具有良好生储盖组合; 主要圈闭形成时间早,离油源近,成藏时间晚.2002年博士试题(石油地质及其新进展)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热解参数Tmax是法国研制的Rock Eval生油岩快速评价仪得出源岩评价参数,与Tmax一起组合使用的还有S1,S2,Sm。Tmax表示源岩内有机母质大量热解时的实

13、验温度,一般为450左右。Tmax越大表明岩石已经历的转化作用越强。2煤层气煤层气是指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的煤成气,也称瓦斯气。3油气运移优势通道是大多数油气运移通过并进入到圈闭成藏的主通道。4隐蔽油气藏是在一些特殊的或通过常规方法不易发现的(隐蔽)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藏,包括低幅度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水动力封闭的油气藏和深盆气藏等。5石油液态窗它是美国学者Pusey(1975)提出的沉积地层内有利于液态石油生成和富集成藏的有利领域,一般分布在地温为60-120之间.6. 二次生烃指由于受到盆地地壳抬升作用烃源岩埋深变浅而停止了生烃过程,当盆地再次接受沉积,烃源岩层的地温超过先前所经历的最高

14、地温时而发生再次生烃的现象。7. 沉积盆地流体压力封存箱系指沉积盆地内由于不均一的封隔作用形成的独立的异常压力系统,其压力高于或低于正常静水压力。造成流体异常压力封存箱的原因复杂,它可以是区域盖层和断层的封闭作用,也可能是区域性的致密成岩作用。8. 油气资源量系指在地表附近天然形成后,在现在或将来能够开采并值得开采的油气总量.9. 凝析油气藏是指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以气相存在,开采到地表后因温压降低而凝析成液态石油的油气藏.10 氯仿沥青“A” 氯仿沥青“A”是岩石中可以溶解于氯仿的可溶有机质。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深盆气藏特征及形成条件 特征:负压异常(压力系数<

15、1.0);气水倒置(凹陷或斜坡为气,上倾浅部为水);储层致密(<12%,<1mD);储层倾角平缓(<15º)。形成条件:地层平缓展布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致密连片分布的砂岩储层;充足而持久的天然气来源;源储一体的组合形式。存在问题:甜点的成因机理与压力的成因机理尚未完全解决。2. 简述确定生烃母质类型的三种主要方法与原理镜下鉴定确定母质类型(镜检)类母质呈棉絮状,边界不清晰,为浅黄色; 类母质呈木块状,边界清晰,棱角分明;类母质介于类和类之间。热解参数计算获得的IH和IO类母质IH高,IO小; 类母质IO高,IH小;类母质介于类和类之间。有机元素分析确定母质类型类母质

16、H/C原子比高,O/C原子比低; 类母质O/C原子比高,H/C原子比低;类母质介于类和类之间。除上述三种方法外,还有其它方法。各种方法均有局限性,需要综合研究。3. 简述油气运聚成藏的五种动力及其作用机理 浮力作用导致油气运聚成藏油气聚集在阻挡油气继续向上运移的区域性盖层之下; 高压势场驱赶流体导致油气运聚成藏油气分布在高压流体封存箱泄压口 低压势场吸拉流体导致油气汇聚成藏油气分布在封存箱流体泄压口处深盆气聚集体积膨胀排推孔隙水富集成藏油气分布在深凹陷埋深较大处致密储层内分子吸附作用导致煤层瓦斯气富集成藏天然气富集在吸附性强的煤层内分子水合作用导致水合甲烷气成藏天然气与水结合成固体富存在高压低

17、温处。三、综合分析及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其中2题,共40分)1试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大中型油气田的定义; 盆地面积大,沉积地层厚度大; 发育含大量I 类优质烃源岩的生油气凹陷,生排油强度超过20×108t/km2.母质丰度大(TOC>0.5%); 母质类型为类或类;母质转化程度适中(R0为1.0%左右);源岩厚度较大或分布范围较广,发生过大量的生排烃作用. 具有富集油气的大型隆起带或背斜带,具有良好生储盖组合; 主要圈闭形成时间早,离油源近,成藏时间晚.2.试述断裂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断裂的定义与分类; I级深大断裂控制着含油气盆地形成及地层展布; 级断裂

18、控制着含油气盆地生烃凹陷及油气聚集带的形成; 级断裂控制着圈闭形成及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断裂具有对油气藏形成与破坏作用的双重性.3. 阐述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与地质原理。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定义; 砂岩体成因类型(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条件)是基本条件,深水浊积砂体是主要形式; 砂岩体的围岩特征是成藏的首要条件,围岩进入排烃门限是成藏前提; 砂岩体自身的物性特征是成藏的决定性因素,孔渗性差的砂体不含油或充满度低; 砂岩透镜体成藏还受断裂作用,外源油气等方面的影响.2002年博士生入学试题(石油地质及其新进展)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C卷)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30分)1 含油气系统

19、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的一个自然流体系统,它包括一个有效的烃源岩体和与此烃源岩体有关的所有油气藏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须的所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2 油气资源量 油气资源量是特定时期内估算出的在勘探工作量和勘探技术充分投入的条件下最终可探明的油气总量。包括已发现的储量和未发现的远景资源量两部分。3 输导体系油气输导体系是由不同类型的运移通道在盆地中所构成的三维空间的通道系统。4 流体势: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流体相对与基准面所具有的总势能。5 未熟-低熟油未熟-低熟油是在有机质的未熟低熟阶段由一些特殊的有机质在低温化学和低温生物化学作用下生成的一类低温早熟的油气。6 煤型气由腐殖型有机质(II

20、I型干酪根)形成的天然气。7 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的酸、碱和非极性的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8 地层不整合圈闭以地层不整合面为遮挡条件形成的地层圈闭称为地层不整合圈闭。9 凝析气藏气藏或油藏的含气部分凡能确认在地下产层中具有逆蒸发现象的即为凝析气藏。10氯仿沥青“A” 氯仿沥青“A”是岩石中可以溶解于氯仿的可溶有机质。二、简述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烃源岩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方法1) 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总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含量、总烃含量、生烃潜量2) 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显微组分含量,C、H、O元素组成,热解分析3) 烃源岩的成熟度:镜质体反射率、干酪根颜色、

21、热变指数、正构烷烃分布及奇偶优势比2 简述深盆气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1) 特征:致密储层、气水倒置、异常低压、倾角平缓2) 形成条件:具有区域性倾斜的构造背景、致密储层的上倾方向过渡为物性较好的储层、储层下倾方向活跃的气源3 简述煤成油的形成条件及我国煤成油资源前景1) 形成条件:生油的煤应含有较高的富氢显微组分含量,一般应大于10%;煤成油应具有有利的排烃条件。2) 资源前景:我国西北侏罗系煤富氢显微组分含量高,分布广,煤成油前景好,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焉耆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三、综合题和论述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我国东部第三系断陷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的主要类

22、型、油气藏组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a) 以披覆背斜构造带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披覆背斜油气藏、古潜山油气藏、逆牵引背斜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等组合。主要分布在盆地或凹陷中部以及大型隆起或凸起周缘;b) 以逆牵引背斜构造带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以逆牵引背斜油气藏为主,次为断块、岩性油气藏。主要沿大的同生断裂带下降盘分布,紧邻生油凹陷,又与三角洲砂体、湖底扇砂体和河道砂体相配合,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c) 以断裂构造带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是一种多类型的复合的油气带,发育断块和断鼻油气藏、逆牵引背斜、地层超覆、岩性和构造-岩性油气藏。分布在断陷盆地的两大断块的结合部位,受两条以

23、上断裂带的控制,为一个地垒性断裂构造带。d) 以底辟拱升背斜构造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以断块和断块-岩性油气藏为主,次为砂岩上倾尖灭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断陷盆地的中部。e) 以砂岩上倾尖灭带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以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为主,次为断块油气藏。一般分布在断陷的斜坡带。f) 以透镜体岩性油气藏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以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为主,次为断块-岩性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凹陷中部的低洼部位。g) 以古潜山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古潜山油藏为主,次为披覆背斜、逆牵引背斜、断块、地层超覆等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下构造层断块体或古地貌隆起上。h) 以地层超覆油气藏为主复式油

24、气聚集带:地层超覆油气藏为主,次为断块、断块-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的斜坡带。2 对你熟悉的一个盆地,请你为“xxx盆地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及勘探目标优选”项目设计出至少五个课题及相关的专题。注:项目以下设课题,课题以下设专题。3试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基本条件。 大中型油气田的定义; 盆地面积大,沉积地层厚度大; 发育含大量I 类优质烃源岩的生油气凹陷,生排油强度超过20×108t/km2.母质丰度大(TOC>0.5%); 母质类型为类或类;母质转化程度适中(R0为1.0%左右);源岩厚度较大或分布范围较广,发生过大量的生排烃作用. 具有富集油气的大型隆起带或背斜带,具有良好生

25、储盖组合; 主要圈闭形成时间早,离油源近,成藏时间晚。200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石油地质及其新进展)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D卷)一、名词解释1生物气在低温(<75)还原环境下,厌氧细菌对沉积物有机质进行生物化学降解作用所形成的富含甲烷气体称为生物化学气。生物气的甲烷碳同位素含量-55%o。2煤层气煤层气是指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的煤成气,是描述煤成气产状的术语,其内涵包括煤田瓦斯气。3二次生烃指由于受到盆地地壳抬升作用烃源岩埋深变浅而停止了生烃过程,当盆地再次接受沉积,烃源岩层的地温超过先前所经历的最高地温时而发生再次生烃的现象。4含油气系统:在任一含油气盆地(凹陷)内,与一特定有效烃

26、源岩层系相关,包含油气聚集成藏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在时间、空间上良好配置的物理-化学动态系统。5成藏组合:成藏组合的基本含义是某一地层段内具有共同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历史的和成因联系的系列油气藏和远景圈闭。在盆地含油气地质单元评价序列中,成藏组合介于油气系统和圈闭之间6油气资源量:系指在地表附近天然形成后,在现在或将来能够开采并值得开采的油气总量.7异常压力:指地层压力与对应点海拔高度的静水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不同,分异常高压和异常低压。8凝析油气藏:是指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以气相存在,开采到地表后因温压降低而凝析成液态石油的油气藏.9氯仿沥青“A”:氯仿沥青“A”是岩石中可以溶解于

27、氯仿的可溶有机质。10排替压力:指非润湿相流体排替润湿相流体所需的最小压力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时间温度指数(TTI)的计算方法及TTI在油气勘探评价中的意义。TTI概念和依据4分;意义6分。根据温度与时间是石油生成和破坏过程中的一对互为补偿的重要因素这一原理,.假设成熟度与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与温度呈指数变化关系,提出时间-温度指数的概念,用来表示时间与温度两种因素同时对沉积物中有机质热成熟度的影响。计算步骤包括制作烃源岩埋藏史曲线、按10oC间隔划分为温度网,并计算相应的2ni.t,累加所有2ni.t适用于新、老探区,尤其在勘探程度较低的新区和海域,能做出早期油气资源预测,提高勘探成功率。目前,常用此法解决下列问题: (1)研究成熟度,确定特定层位油气保存状态 (2)确定有利生油气区范围 (3)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