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讲义PPT课件_第1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讲义PPT课件_第2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讲义PPT课件_第3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讲义PPT课件_第4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讲义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一、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第1页/共69页(一)、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应符(一)、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质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工程合同与设量验收标准和规范、工程合同与设计文件等规定。计文件等规定。第2页/共69页第3页/共69页第4页/共69页一、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一、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第5页/共69页施工技术资料的组成:施工技术资料的组成:施工管理资料施工管理资料第6页/共69页第7页/共69页(一)图纸会审记录(一)图纸会审记录 监理、施工单位应将各自提出的图纸问题及意见,按专业整理、汇总后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提交设

2、计监理、施工单位应将各自提出的图纸问题及意见,按专业整理、汇总后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提交设计单位做交底准备。单位做交底准备。 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设计单位对各专业问题进行设计单位对各专业问题进行交底,施工单位负责将设计交底内容按专业汇总、整理,形成图纸会审记录。交底,施工单位负责将设计交底内容按专业汇总、整理,形成图纸会审记录。第8页/共69页(二)设计变更通知单(二)设计变更通知单 工程设计变更经任意一方提出,必须经设计单位确认,建设单位同意后发出。任何单位未经设计变更,不工

3、程设计变更经任意一方提出,必须经设计单位确认,建设单位同意后发出。任何单位未经设计变更,不得更改设计文件。得更改设计文件。 分包工程的设计变更应通过总包单位办理。分包工程的设计变更应通过总包单位办理。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均视为重大变更均视为重大变更 ( (见青建发见青建发2008920089号号) )第9页/共69页给排水给排水改变给水、排水系统或涉及环保、卫改变给水、排水系统或涉及环保、卫 生、公共生、公共利益设施;利益设施;改变消防系统或涉及人身、财产安全设施;改变消防系统或涉及人身、财产安全设施;改变建筑使用性质及供水用途的。改变建筑使用性质及供水用途的。第10页

4、/共69页暖通暖通改变集中冷热源方案;改变集中冷热源方案;改变通风、防排烟系统及设施;改变通风、防排烟系统及设施;改变暖通空调系统、设施及材料;改变暖通空调系统、设施及材料;改变防火分区、防烟楼梯间位置、层数、面积、改变防火分区、防烟楼梯间位置、层数、面积、层高、功能。层高、功能。第11页/共69页(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1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在正式施工前编制完成正式施工前编制完成,并经,并经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审批。审批。 (2 2)对于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重点部位、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的关键工序应

5、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重点部位、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的关键工序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也可分阶段编制施工方案。也可分阶段编制施工方案。冬、雨期施工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冬、雨期施工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第12页/共69页(四)技术交底记录(四)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应包括技术交底记录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分项工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程施工技术交底、“四新四新”(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和和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技术交底。内容应具体、全面,有文字记录,

6、必要时附图示,。内容应具体、全面,有文字记录,必要时附图示,交底双交底双方签认应齐全方签认应齐全。第13页/共69页(五)施工日志(五)施工日志 施工日志应以单位工程为记载对象,从工程开工起至工程竣工,按专业由专业人员负责逐日记载。施工日志应以单位工程为记载对象,从工程开工起至工程竣工,按专业由专业人员负责逐日记载。 施工日志填写应及时、真实、全面。施工日志填写应及时、真实、全面。 施工日志有事(施工)时填写,无事时可不填写,但通过看日志,施工过程应具有连续性。施工日志有事(施工)时填写,无事时可不填写,但通过看日志,施工过程应具有连续性。第14页/共69页(六)(六) 材料、设备材料、设备

7、主要设备、配件、产品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材质和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主要设备、配件、产品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材质和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主要设备、产品应有安装使用说明书。对于国家及山东省有规准和设计要求。主要设备、产品应有安装使用说明书。对于国家及山东省有规定的特定设备及材料,应附有定的特定设备及材料,应附有相应资质检验单位提供的检验报告。相应资质检验单位提供的检验报告。进场后应进进场后应进行验收。行验收。 化学供水建化学供水建(管管)材必须提供质检部门产品合格证和产品卫生检验证明合格文材必须提供质检部门产品合格证和产品卫生检验证明合格文件,还应有有关部门产品使用许可件,还应有有

8、关部门产品使用许可(证证)备案。备案。第15页/共69页 保温、防腐、绝热材料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材质检验报告。保温、防腐、绝热材料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材质检验报告。 压力表、温度计、湿度剂、流量剂、水位剂等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压力表、温度计、湿度剂、流量剂、水位剂等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各类板材、管材等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各类板材、管材等应有质量证明文件。第16页/共69页第17页/共69页二、施工试验资料二、施工试验资料施工试验记录是根据设施工试验记录是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试验,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试验,记录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并记录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的资料

9、统称。得出实验结论的资料统称。第18页/共69页( (一一) ) 阀门阀门( (清洗清洗) )试验记录试验记录 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倍。试验压力在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 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

10、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第19页/共69页 对于空调水系统中工作压力高于对于空调水系统中工作压力高于1.0Mpa的阀门规定抽检的阀门规定抽检20%,且阀门强度试,且阀门强度试验持续时间不少于验持续时间不少于5min。 空调水系统上安装的阀门需要进行清洗。空调水系统上安装的阀门需要进行清洗。 阀门试验持续时间:阀门试验持续时间:第20页/共69页( (二二) )管道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道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隐蔽验收的内容包括:隐蔽验收的内容包括:直埋于地下或结构中的直埋于地下或结构中的,暗敷设于沟槽、管井、不进人暗敷设于沟槽、管井、

11、不进人的吊顶内的管道、附件及相关设备的吊顶内的管道、附件及相关设备;有防水要求的套管有防水要求的套管;有保温隔热、防腐要有保温隔热、防腐要求的管道、附件及相关设备求的管道、附件及相关设备。 简图及说明中需要表现出简图及说明中需要表现出与各种管道、电气线路的交叉距离与各种管道、电气线路的交叉距离;管道的坐标、标管道的坐标、标高、坡向和坡度高、坡向和坡度;管道支架、形式和位置管道支架、形式和位置。对于穿越基础、变形缝的管道应用。对于穿越基础、变形缝的管道应用草图表示清楚或说明。草图表示清楚或说明。 第21页/共69页( (三三) )水、气压试验记录水、气压试验记录 试验包括:给水、采暖、消防等系统

12、项目的单项和系统两个方面,以及系统中试验包括:给水、采暖、消防等系统项目的单项和系统两个方面,以及系统中的阀门、散热器、密闭水箱、风机盘管设备(容器)等。的阀门、散热器、密闭水箱、风机盘管设备(容器)等。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倍,但不得小于不得小于0.6MP。第22页/共69页 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P做水压做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

13、.4 MP 。 各类耐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各类耐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工作压力为倍工作压力,严密性工作压力为1.15倍的倍的设计压力。设计压力。 采用气体作试验的管道、容器、设备等,试验压力由设计定采用气体作试验的管道、容器、设备等,试验压力由设计定 。 试验以水为介质时,可用自来水或未被污染、无杂质、无腐蚀性的清水,环境试验以水为介质时,可用自来水或未被污染、无杂质、无腐蚀性的清水,环境温度应在温度应在5 以上;以气体为介质时,采用何种气体应由设计确定。以上;以气体为介质时,采用何种气体应由设计确定。第23页/共69页( (四四) )室内管道灌水试验室内管道灌水

14、试验和非承压容器满水试验和非承压容器满水试验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和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灌水试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和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灌水试验。验。 室内雨水管灌水试验,由上部最高雨水漏斗至主管底部排出口灌满水室内雨水管灌水试验,由上部最高雨水漏斗至主管底部排出口灌满水1小时,小时,不渗不漏为合格。不渗不漏为合格。凝结水一次灌满凝结水一次灌满24小时后,不渗不漏为合格小时后,不渗不漏为合格。 非承压容器满水静置非承压容器满水静置24小时,不渗不漏为合格。小时,不渗不漏为合格。 试验应在预备隐蔽前完成。试验应在预备隐蔽前完成。第24页/共69页( (五五

15、) )管道通水试验管道通水试验 工作压力不大于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 室内给水管道系统、排水管道、卫生器具、中水及游泳池水系统、地漏及地面清扫室内给水管道系统、排水管道、卫生器具、中水及游泳池水系统、地漏及地面清扫口口等完成后,应分系统、区段进行通水试验。等完成后,应分系统、区段进行通水试验。第25页/共69页( (六六) )室内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室内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 应在管道通水试验合格后进行通球试验。应在管道通水试验合格后进行通球试验。 室内排水主立管及水平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直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室内排水主立管及水平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直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

16、,通球率必须达到,通球率必须达到100%。第26页/共69页( (七七) )管道(设备)吹(冲)洗记录管道(设备)吹(冲)洗记录 给水管道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中水及游泳池水系统、热水供应管道系统、给水管道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中水及游泳池水系统、热水供应管道系统、采暖、空调管道系统及设计有要求的管道采暖、空调管道系统及设计有要求的管道在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冲(吹)洗。在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冲(吹)洗。 生活给水管道生活给水管道冲洗前冲洗前应进行消毒,使用含应进行消毒,使用含20-30mg/L游离氯的水灌满管道系统,游离氯的水灌满管道系统,留置时间不小于留置时间不小于24小时,再进行冲洗。

17、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小时,再进行冲洗。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生活饮用水标准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方可使用。第27页/共69页( (八八) )卫生器具满水试验卫生器具满水试验 卫生器具卫生器具交工前,通水试验后交工前,通水试验后,应做满水试验,满水时间不小于,应做满水试验,满水时间不小于24小时液面不小时液面不下降,连接件不渗不漏为合格。下降,连接件不渗不漏为合格。 满水试验盛水量应放至卫生器具溢水口下边缘,冲水箱等器具放至控制水位。满水试验盛水量应放至卫生器具溢水口下边缘,冲水箱等器具放至控制水位。第28页/共69页( (九九) )地漏及地面清扫口排水试验记地漏及地面清扫口

18、排水试验记录录 地漏排水应及时,周边无渗漏,地面不应有积水,清扫口开启灵活,便于清理。地漏排水应及时,周边无渗漏,地面不应有积水,清扫口开启灵活,便于清理。 试验部位应以每一个有地漏的自然间为单位填写,具体位置名称,应以施工图试验部位应以每一个有地漏的自然间为单位填写,具体位置名称,应以施工图为准。为准。第29页/共69页( (十十) )室内消火栓试射记录室内消火栓试射记录 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二处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二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 屋顶试验消火栓试射可

19、测出流量和压力(充实水注)屋顶试验消火栓试射可测出流量和压力(充实水注) 首层两处消火栓试射可检验两股充实水注同时达到本消火栓应达的最远点的能首层两处消火栓试射可检验两股充实水注同时达到本消火栓应达的最远点的能力。力。第30页/共69页 成品伸缩器按说明书或设计要求作预拉伸或预压缩。成品伸缩器按说明书或设计要求作预拉伸或预压缩。 自制的方型伸缩器,简图应注明制作尺寸、安装尺寸、焊口位置。自制的方型伸缩器,简图应注明制作尺寸、安装尺寸、焊口位置。( (十一十一) )伸缩器制作安装记录伸缩器制作安装记录第31页/共69页( (十二十二) )防腐绝热施工记录防腐绝热施工记录 防腐处理应在管道、设备的

20、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防腐处理应在管道、设备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 普通薄钢板在制作风管前,宜预涂防锈漆一遍。普通薄钢板在制作风管前,宜预涂防锈漆一遍。 支、吊架的防腐处理应与风管或管道一致,其明装部分必须涂面漆。支、吊架的防腐处理应与风管或管道一致,其明装部分必须涂面漆。 绝热工程应在管道、设备防腐处理合格后进行。绝热工程应在管道、设备防腐处理合格后进行。 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绝热结构应能单独拆卸。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绝热结构应能单独拆卸。第32页/共69页( (十三十三) )风管强度检测记录风管强度检测记录 风管制作完成后风管制作完成后,在进行强度压力试验时,

21、压力试验为工作压力的在进行强度压力试验时,压力试验为工作压力的1.5倍,持续时间为倍,持续时间为3分钟,检查接风出无分钟,检查接风出无开裂为合格。开裂为合格。 风管工作压力应按设计要求选取,当设计无要求时,工作压力可按用风机全压的风管工作压力应按设计要求选取,当设计无要求时,工作压力可按用风机全压的90%或空调机组余压做试或空调机组余压做试验。验。第33页/共69页 风管系统按其系统的工作压力划分为三个类别:低压系统、中压系统、高压系风管系统按其系统的工作压力划分为三个类别:低压系统、中压系统、高压系统。统。第34页/共69页( (十四十四) )风管系统漏风量检测风管系统漏风量检测 矩形风管允

22、许漏风时应符合:矩形风管允许漏风时应符合: 低压系统风管低压系统风管QL0.1056P0.65 中压系统风管中压系统风管QM0.0532P0.65 高压系统风管高压系统风管QH0.0117P0.65第35页/共69页 排烟、除尘、低温送风系统及排烟、除尘、低温送风系统及69级净化空调级净化空调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15级级净化空调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净化空调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低压风管系统采用漏光法检测合格时,可不做漏风量检测。低压风管系统采用漏光法检测合格时,可不做漏风量检测。 漏风量检测与漏光法检测见漏风量检测与漏光法检测见GB50243-200

23、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范附录附录A。第36页/共69页( (十五十五) )中、低压中、低压风管系统漏光检风管系统漏光检测测 检查采用手持可移动且不低于检查采用手持可移动且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具或其他光源,在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具或其他光源,在风管内侧或外侧(其光源相对侧应为黑暗环境)进行检查。风管内侧或外侧(其光源相对侧应为黑暗环境)进行检查。 低压风管系统每低压风管系统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大于接缝,漏光点不大于2点,且点,且100m接缝平均漏光点不大于接缝平均漏光点不大于16点为合格;中压风管系统每点为合格;中压风管系统每10m接缝,漏光

24、点不大于接缝,漏光点不大于1点,且点,且100m接缝平接缝平均漏光点不大于均漏光点不大于8点为合格。点为合格。第37页/共69页 低压和中压系统的风管漏光试验应全部合格。低压和中压系统的风管漏光试验应全部合格。 漏光检测中对发现的条缝形漏光,应做密封处理。漏光检测中对发现的条缝形漏光,应做密封处理。 漏风量检测与漏光法检测见漏风量检测与漏光法检测见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范附录附录A。第38页/共69页( (十六十六) )风机盘管水压试验风机盘管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观察时间为倍,试验观

25、察时间为2分钟,不渗漏为合格。分钟,不渗漏为合格。 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小于一台。,且不得小于一台。第39页/共69页( (十七十七) )风口平衡试验(调整)记录风口平衡试验(调整)记录 每个风口测试点数:矩形风口不少于每个风口测试点数:矩形风口不少于6 6个点,方形风口不少于个点,方形风口不少于9 9个点。个点。 各风口测试的风量值与设计风量值的允许偏差应在各风口测试的风量值与设计风量值的允许偏差应在15%15% 范围内。范围内。 记录应填写每个风口风速的实测值,计算填写每个风口风速的平均值,并进一记录应填写每个风口风速的实测值,计算填写每个风口风速的平均值,并

26、进一步计算填写每个风口的风量实测值,计算填写设计风量的偏差。步计算填写每个风口的风量实测值,计算填写设计风量的偏差。第40页/共69页第41页/共69页三、施工质量验收资料三、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是参与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是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根据相关标准、建设的有关单位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做规范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做出的确认文件统称。主要分实体出的确认文件统称。主要分实体和观感两方面,包括检验批验收、和观感两方面,包括检验批验收、分项、分部(子分布)、单位分项、分部(子分布)、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验收。(子单位)工程的验收。第42页/共69页(一)检验批

27、质量验收记录(一)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检验批施工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由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报检验批施工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由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报请监理,报请监理(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检验批的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并签检验批的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并签认。认。第43页/共69页(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完成(即分项工程所包含的检验批均已完工),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

28、报分项工程完成(即分项工程所包含的检验批均已完工),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录表,报请监理(建设)单位组织验收。,报请监理(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并签认。并签认。第44页/共69页(三)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三)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布(子分部)工程完工后,施工项目部应先行组织自检,合格后填写分布(子分部)工程完工后,施工项目部应先行组织自检,合格后填

29、写分部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报请施工企业的技术、质量部门验收并确认,报请施工企业的技术、质量部门验收并确认后,由后,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建设、施工单位项目负有关建设、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共同验收并签认。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共同验收并签认。 对重要的隐蔽工程和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建设单位在验收前应通知对重要的隐蔽工程和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建设单位在验收前应通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验收过程进行监督。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验收过程进行监督。第45页/共69页(四)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四)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录 单位(子单位)工程完工,施工单位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