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噪声监测方案_第1页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_第2页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_第3页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_第4页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环境噪声的测量与评价环境噪声的测量与评价组员: 姚平 201303166009 潘玲 201303166008 滕建丽 201303166007 王姣姣 201303166005 王梦雨 201303166006工业1301班目录 一:校园环境概况 二:监测目的 三:任务分工 四:测量方案 五:数据处理 六:方案分析 七:参考文献一:校园环境概况校园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947号,为建设一路、三弓路、和平大道、旅大街等交通干线包围, 受交通噪声影响较大, 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校园内部车辆也逐年增多,

2、噪声问题进一步得到关注。学校的绿地面积比例较大。由教学楼、图书馆、主楼、学生食堂、宿舍、校医院、商店、在建大楼等组成。 2、现状调查现状调查 1,校区内噪声种类主要有车辆行驶噪声,娱乐噪声,食堂噪声,建筑施工等。 2,区内敏感目标:主要有主要路口、宿舍附近、商店、食堂等。 3,区内环境噪声现状、超标情况 、受影响的人口及分布:校区内噪声环境一般,受影响的人口分布主要在各个出口周围。二:监测目的1:测量校园噪声的变化情况,并了解噪声的主要来源;2:评价校园噪声环境是否超过相应的标准。三、任务分工 王姣姣:负责搜集资料、测点选择。王姣姣:负责搜集资料、测点选择。 滕建丽:负责搜集资料、测量标准、测

3、量仪器和滕建丽:负责搜集资料、测量标准、测量仪器和测量条件、数据处理。测量条件、数据处理。 潘玲:负责搜集资料、图表的绘制。潘玲:负责搜集资料、图表的绘制。 姚平:负责搜集资料、测量方法。姚平:负责搜集资料、测量方法。 王梦雨:负责搜集资料,汇总各成员成果并整理王梦雨:负责搜集资料,汇总各成员成果并整理成文档。成文档。 注:以上只是粗略的小组任务分工。实际上,在注:以上只是粗略的小组任务分工。实际上,在工作过程中,不管谁遇到问题,其他小组成员都工作过程中,不管谁遇到问题,其他小组成员都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都付出了同等的精力和时间。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都付出了同等的精力和时间。四四:测量测量方方案案

4、4.1测量标准和方法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对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与评价。 测量方法 :定点测量法4.2 测量仪器和测量条件 测量仪器采用HS5618型声级计。在测量中,监测点距所有反射物(地面除外)3.5m以上,距地面高度1.2m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范围。 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时进行,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 (以避免风噪声的干扰), 五级以上大风则应停止测量。4.3测点选择 根据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各区域功能和主要噪声源,选取了以下18个测点:A1、A2、A3、A4分别代表武科大1、2、3、4号门

5、,4个接近交通要道测点;B1、B2、B3、B4、B5、B6、B7、B8分别代表主楼、教一楼、教二楼、教三楼、教四楼、教五楼、教六楼、信息学院附近,8个教学测点;C1、C2分别代表聚怡餐厅、春华餐厅附近,2个人流量较大的食堂测量点;D1、D2、D3、D4分别代表图书馆、校医院、大学生活动中心、羽毛球场(宿舍)附近,4个其他场合测点。如表1、图1所示。以上测量点均是室外测量,测量点在建筑物附近以上测量点均是室外测量,测量点在建筑物附近4.4测量方法 监测时间为2015年9月20日到10月14日,共计14天。每天分四个时段进行监测,避开早餐、中餐、晚餐等人流高峰期,排除其影响,分别为:凌晨2:00到

6、4:00、上午800到1000、下午1400到1600、晚上2000到2200。测量时采用HS5618积分声级计的A计权网络、慢档,测量前用校准器将声级计校准到标准声级,测量结束后用校准器再次校准,检查前后校准误差是否小于2dB,否则重新测量。测量中,每隔5s读取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00个数据。读数的同时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和天气条件。监测结果用等效连续A声级Leq表示,每个监测点每天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的平均值来表示每个监测点的噪声水平。 4.5等效连续声级的计算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起伏的无规则噪声,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连续声级表示。本实验用等效连续声级(Leq)表示,通过计算分别

7、得出L10、L50、L90、Leq,Leq为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将各点的测量数据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找出L10、L50、L90,并以下式表示Leq: 若符合正态分布,则五、数据处理五、数据处理各时间段各监测点的数据记录表如下:六、方案分析七、参考文献七、参考文献 1马伟文,银玉容,史伟,施召才.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校园环境噪声的测量与评价.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2方伟成,曾伟雄,袁瑜苑,李迪文.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校园噪声测量与评价.东莞理工学院,2013. 3郭松,王翠红.山西大学校园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4赵蓉,贡俊,张蓉.山西财经大学坞城校区校园环境噪声的测量与评价.工程科学,2013. 5葛朝军.合肥工业人学校园声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