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主入口屋面板剔凿及修复施工方案_第1页
小区主入口屋面板剔凿及修复施工方案_第2页
小区主入口屋面板剔凿及修复施工方案_第3页
小区主入口屋面板剔凿及修复施工方案_第4页
小区主入口屋面板剔凿及修复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项目 小区主入口屋面板剔凿及修复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13、施工部署13.1 质量目标13.2 组织机构13.3 施工准备24、 屋面板剔凿及重新施工34.1屋面板剔凿34.2屋面模板支设44.3屋面板浇筑64.4模板拆除74.5螺杆孔封堵75、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71、工程概况小区主入口处屋面板,因混凝土浇捣后二次抹面时间过早或混凝土在浇捣后养护不及时或砼结构拆模过早并增加施工荷载等原因,在混凝土表面造成干缩裂缝,致使屋面雨水后渗漏,需将小区主入口处2-3轴/A-C轴渗漏的屋面板砼凿除(保留原现浇板钢筋),重新支设模板浇筑比原楼板强度高一个等级的混凝土。2、编制依据2.

2、1 小区主入口图纸;2.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1);2.5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06SG311-1);2.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3、施工部署3.1 质量目标现浇板砼破除在不损害板钢筋及周边结构情况下进行,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的措施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进行

3、控制;结构板砼恢复后不再发生渗漏现象。3.2 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执行经理、书记为副组长的专门小组,对屋面板切割及重新浇筑工程进行全面控制及安排,具体组织结构见下图所示: 项目组织机构图 3.3 施工准备3.3.1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交底:开工前从项目经理部到专业分队,并以书面形式交底。施工队伍接受交底后要认真贯彻施工意图。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如有差异应分析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现场无法解决,及时上报项目技术部处理。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其施工方案和方法,现场不得随意更改。3.3.2 现场准备检查工程开始前的准备条件,如380V、220V电源、配电箱等。消除现场障碍,

4、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场地条件。3.3.3 物资准备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及施工预算的工料分析,编制详细的材料需用计划,由项目部根据用料计划备料,做好各种材料的申请、采购、运输、加工、库存等准备工作。施工所用材料的规格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采购。施工机具准备:根据工程特点,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所用机械设备的进场和设备的维修保养。 3.3.4 施工设备、用具准备拟选用施工设备及用具见下表:设备及用具名称数 量主要用途汽车吊1辆吊物料电镐4台破除钢筋处混凝土风镐6台破除大面混凝土空气压缩机6台清理灰尘、破除钢筋测距仪1台测钢筋位置手推车4辆清理废混凝土块修补工具若干混凝土表面修补用

5、手套、口罩、护眼罩10套切割操作工必备,防护用品3.3.5劳动力准备破除屋面板劳动力序号切割设备需要专业操作人员(名)岗位内容1架子工8搭设架体2焊工2焊接工字钢3剔凿工10破除屋面板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电工、实验员、测量工、普工分别配合专业破除操作人员进行施工。 重新施工屋面板劳动力 序号工种需要专业操作人员(名)岗位内容1木工12拼接、固定、支设模板2混凝土工4浇筑混凝土屋面板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电工、实验员、测量员、普工分别配合专业破除操作人员进行施工。3.3.6 入场前教育工作进入现场的所有各专业分队,在入场前要进行技术、质量、安全、机械设备、现场文明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教育和培

6、训,使队伍进入现场后一定要遵守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施工作风。4、 屋面板剔凿及重新施工4.1屋面板剔凿4.1.1 屋面板剔凿范围将下图中所示范围内有渗水部位的屋面板砼凿除。框架梁及不渗漏的屋面板(东西两侧9750mm×13200mm屋面板均为渗漏)除外。凿除前需根据渗漏部位绘制渗漏范围图,根据渗漏图在屋面板上面找到相应位置。图1 剔凿范围 4.2.2 工艺流程搭设架体绘制渗漏图在屋面板定划线确定框架梁及渗漏部位测量渗漏部位的板筋位置初步剔凿找到板筋避开板筋剔凿屋面板砼清理现场4.2.3 施工方法搭设架体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施工,确保施工进度,在小区出入口处中部渗漏的屋面板下部重新搭设脚手

7、架,搭设要求为:行车道两侧立杆横向间距为1200/800/600mm,立杆纵向间距为1200/800mm,步距为1500mm,横向剪刀撑两侧各三道,纵向剪刀撑间距不大于6000mm;图2 小区主入口车道两侧架体搭设示意行车道上部立杆横向间距同对应的两侧立杆,立杆纵向间距为1000mm,步距为1500mm,横向剪刀撑三道,纵向剪刀撑间距不大于6000mm;行车道洞口尺寸为4000mm×5000mm,行车道上部架体底座采用6000mm长16#工字钢焊接到两侧立杆上,另在工字钢上焊接C20钢筋头以固定行车道上部立杆。在距离板底1500mm的位置满铺脚手板。另,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最外侧立

8、杆高出完成面1200mm,下部300mm高设挡脚板,架体外侧满挂安全网。西侧需留置500mm宽×800mm高斜道预留洞,具体详见下图所示:图3 小区主入口架体搭设立面示意图图4 小区主入口架体搭设平面示意图平台搭设为防止破碎后的碎块直接落在地面上,对行人及车辆产生危险,在板底部正下方搭设脚手架平台,搭设平台高度为距板底1500mm,四周用钢管及模板设置300mm高防护,另在西侧设斜道,具体搭设方法详见下图。架体搭设完成后需经监理和甲方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图5 平台及斜道搭设示意图测量板筋位置破碎前,实验员用钢筋测距仪测量板筋位置,并用记号笔标注板筋位置。剔凿混凝土屋面板剔凿

9、开始前要求小区主入口周围5m范围的拉警戒线,并设专职安全员进行旁站监督。警戒范围如下图所示:图5 警戒范围示意图经现场实地检查,小区主入口屋面梁两侧200mm范围内均无渗水现象,因此将此部位进行保留,剔凿屋面板的其余部分。以1750mm×13200mm屋面板为例,剔凿范围如下图6所示:图6 屋面板剔凿范围示意为了防止破坏钢筋,先用电镐将标注钢筋的位置及两侧50mm范围内的混凝土板剔除,后换用风镐将剩余部位的混凝土板进行剔凿。剔凿后需另将屋面板剔口处进行凿毛处理,后刷素水泥浆。清理现场 将落在平台上的混凝土块沿斜道下滑至地面,人工搬运至手推车,再用手推车将废混凝土块运至垃圾站,存储一定

10、数量后装车外运。4.2屋面模板支设 4.2.1 工艺流程加工模板块固定上部主次楞吊装模板块并拼装固定4.2.2 施工方法以中部1750mm×13200mm屋面板为例,模板支设过程如下:加工底部模板块根据实际情况,对尺寸为1750mm×13200mm的屋面板进行配模时,有1650mm×1000mm(12块)和1650mm×1100mm(1块)两种尺寸。为了保证施工方便,要求木工在加工区加工模板,将15mm厚木模板、50mm×100mm×1650mm木方主楞、50mm×100mm×1000mm木方次楞进行配模,在相应位

11、置钻A16的螺杆孔,并将M14螺杆、下部山形卡及螺母提前安放在相应位置。模板加工如下图7、8所示。图7 配模示意图1图8 配模示意图2固定上部主楞在梁中及剔凿板边位置采用梅花桩布置钢筋头的方式固定50mm×100mm×13100mm木方,用来作为固定上部螺杆的主楞。吊装模板块并拼装采用汽车吊将配置好的模板吊到指定高度,施工人员在距梁底1500mm硬防处将模板搬至指定位置,将模板放置在距离梁边50mm位置处(此处需提前植A6600钢筋头用以固定模板安装边线,待拆模结束后截断钢筋头,并用1:3水泥砂浆进行封堵),此时屋面板上施工人员需先将A20的PVC套管穿至螺杆上,然后在螺杆

12、两侧放置水平向50mm×100mm×2200mm的木方次楞。由于模板为加工成型的尺寸,需由操作人员进行拼接、安装。 固定模板屋面板上操作人员将山型卡及螺母安装在螺杆上,并与硬防护上人员配合将山形卡固定、拧紧螺螺母,模板支设完成后效果如下图9所示:图9 模板支设详图 以施工中部1750mm×13200mm屋面板为例,需用模板21.615m²、木方362.2m、M14螺杆156根、山形卡及M14螺母312个、12mm高A20PVC管156根。4.3调直、清理钢筋 在浇筑混凝土前,将钢筋调直、清理,钢筋上不得粘有砼、砂浆等杂物,并经监理、甲方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

13、道工序。4.4屋面板浇筑 采用高一标号的混凝土,即C35进行浇筑。在浇捣楼面砼过程中要安排专职安全员进行跟班,并在浇捣之前对所有参加浇捣的施工人员作浇捣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振捣时应适当放慢浇筑速度,并用振捣棒仔细振捣,以确保砼达到设计厚度。4.5模板拆除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方可拆去屋面板模板(混凝土的强度以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为依据)。拆除模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职安全员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拆下的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运出和吊下,严禁向下抛掷。在拆除过程中,应作好配合、协调动作。4.5螺杆孔封堵 由于螺杆眼空洞较小,且根据做法表中,小区主入口处屋面板防

14、水为(3+3)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因此将螺杆眼采用水泥和珍珠岩(1:1.5)、内掺5%防水剂进行封堵即可。4.6架体拆除 拆除模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拆除时执行“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的规定,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2 步。拆下的杆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运出和吊下,严禁向下抛掷。在拆除过程中,应作好配合、协调动作。5、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5.1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5.2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穿好防滑鞋及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现场严禁吸烟。5.3严禁酒后作业,施工操作时要集中精力、严禁嬉笑打闹。5.4凡患有

15、高血压、贫血病、心脏病及其他不适合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登高进行施工操作。5.5 夜间剔凿屋面板时,确保照明充足。5.6 混凝土剔凿操作人员,在剔凿时应注意钢筋位置,严禁破坏钢筋。5.7 混凝土剔凿时应注意被钢筋混凝土实体的受力变化。5.8严禁在运转中检查、维修设备各部件。5.9 施工人员需经过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并参加施工技术、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特殊作业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此外作业人员应熟知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和应急措施。5.10电缆架设应顺直、标准,保证绝缘良好;所有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具有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装置有效的二级漏电保护开关,潮湿的场所使用安全电压。 5.11 起

16、重设备、吊具、锁具正式使用前必须组织试吊、试运行,经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吊装作业中严禁超载。5.12 施工现场必须设有安全标志,设置安全警戒区,剔凿及拆除模板时区域内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5.13 所有破除完成后的混凝土等垃圾要及时清理,保持现场清洁。5.14由于是夜间剔凿及清理,为了保证安全,要求清理混凝土块的工人在剔凿完毕后再进行清理。6、高支模架体验算6.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2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3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9.38;采用的钢管(mm):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

17、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75;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5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

18、高度(mm):100.00;楼板参数楼板的计算厚度(mm):12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6.2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20×1.52/6 = 45 cm3;I = 120×1.53/12 = 33.75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5×0.12×1.2+0.5×1.2 = 4.272 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

19、荷载(kN/m):q2 = 2×1.2= 2.4 kN/m;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2×4.272+1.4×2.4= 8.486kN/m最大弯矩 M=0.1×8.486×2502= 53040 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M/W= 53040/45000 = 1.179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179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0.677ql4/(100EI)=l/250其中q =q

20、1=4.272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4.272×2504/(100×9500×33.75×104)=0.035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250/ 250=1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35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 mm,满足要求!6.3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b×h2/6=5×10×10/6 = 83.33 cm3;I=b×h3/12=5×10×10×10/12 = 416.

21、67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荷载的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25.5×0.25×0.12+0.5×0.25 = 0.89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2×0.25 = 0.5 kN/m;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载 q = 1.2 × q1 + 1.4 ×q2 = 1.2×0.89+1.4×0.5 = 1.768 kN/m;最大弯矩 M = 0.1ql2 = 0.1×1.768×1.22 =

22、0.255 kN·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 M /W = 0.255×106/83333.33 = 3.055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3.055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3V/2bhn <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768×1.2 = 1.273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 3 ×1.273×103/(2 ×50×100) = 0.382 N/mm2;方

23、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382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均布荷载 q = q1 = 0.89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0.89×10004 /(100×9000×4166666.667)= 0.161 mm;最大允许挠度 =1200/ 250=4.8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161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4.8 mm,满足要求!6.4木方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

24、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122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796 kN·m ;最大变形 Vmax = 2.526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9.282 kN ;最大应力 = 795727.283/4490 = 177.222 N/mm2;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77.222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

25、最大挠度为 2.526mm 小于 12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6.5扣件抗滑移的计算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75,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9.282 kN;R < 12.0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6.6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38×9.38 = 1.298 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2)模

26、板的自重(kN):NG2 = 0.5×1×1.2 = 0.6 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5×0.12×1×1.2 = 3.672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5.57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2 ) ×1×1.2 = 4.8 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G + 1.4NQ = 13.404 kN;6.7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27、=N/(A)f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3.404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按下式计算: l0 = h+2a = 1.5+0.3×2 = 2.1 m;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 m;l0/i = 2100 / 15.9 = 132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386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3404.23/(0.386×424) = 81.901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81.901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