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动因、路径及模式研究_第1页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动因、路径及模式研究_第2页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动因、路径及模式研究_第3页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动因、路径及模式研究_第4页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动因、路径及模式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动因、路径及模式研究    “跨学院协同路径”是一种学院之间联合设置跨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以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方式。尽管美国大学的学院并非完全基于单一学科建制而成,但仍有部分学院是围绕传统的单一学科建构。此外,即便是具有跨学科属性的学院在创设跨学科学位项目时仍会遇到本学院未开设相关学科课程的问题。因此,上述两种境况下,寻求与涉及相关学科的其他学院合作共同设置跨学科学位项目成为理性选择。跨学院协同路径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院基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的,通常由一个学院作为跨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的主导方,吸纳合作学院的教师

2、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共同提供跨学科课程,合作学院的教师及其课程是为主导学院所需学科资源提供关键补充。主导学院与合作学院同样多属于专业学院。跨学院协同路径为建基于单一学科的传统学院创设跨学科学位项目提供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突破学科组织壁垒森严现实的一种选择。如密歇根大学的工程学院鉴于其内部所涉学科的单一性,与自然资源学院、医学院、公共健康学院等学院合作,通过引入这些学院的师资及课程联合设置了应用物理跨学科博士项目。14该项目属于学院间学科资源整合所设置的跨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上述四种路径业已发展成熟,是其在探索突破学科组织藩篱过程中的路径创新。整体而言,“研究

3、生院统筹组织路径”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主流方式。而随着研究型大学对跨学科研究重视度的不断提升,“创建独立建制的跨学科研究机构路径”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式。比较而言,“跨学院协同路径”的采用多于“学院内部整合路径”,究其原因,“学院内部整合路径”对学院是否具有跨学科属性有着内在要求。三、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模式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路径形塑着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致使各培养主体遵循一定的机制开展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尽管上述四种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路径殊异,然而四种路径下表现出极具共性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因为其皆以培养拔尖型跨学科研究生为旨归,且是

4、对传统学科组织壁垒突破创新的结果。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研究生的不同,因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在学生遴选、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组建、科研训练等环节存在传统研究生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困境与征貌,因而形成了一套独树一帜且自成体系的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其共性培养模式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拔尖人才的遴选及培养理念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以遴选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旨归的。在美国,跨学科教育虽也触及本科生阶段,但其主要集中于研究生阶段,尤其以培养博士研究生为主。而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塔尖,是培养卓越人才的主要层级。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项目明确提出以培养才能全面(wel

5、l-rounded)的科学领袖人才为鹄的;15华盛顿大学的个性化博士学位项目(individual ph.d. program)即是一种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项目,是为能力超群(exceptionally able)、学术水平卓著的研究生所提供。16一方面,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项目之所以要选拔优秀的生源修读,是因为遴选对象首先需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志趣,志趣是研究生创造性的基石。对复杂性议题的兴趣从侧面反映了学生视域的广泛及探究新领域的潜质。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研究生表现出拔尖人才的特质。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通过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开展前沿研究,从而为开创性的发现提供开放空间。因此,跨学科研究生必

6、须通过宽广与精深的知识学习以及跨学科的科研训练,具备运用多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具备在跨学科团队中顺畅从事合作研究的素养,具备持续开展跨学科研究的能力等。复合型的素养及能力表征着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拔尖人才培养规格。这是传统研究生教育当前难以企及的。(二)“博专”兼备的跨学科课程设置原则对于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来讲,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是研究生跨学科知识储备的关键环节。众所周知,传统上美国研究生的培养偏重于知识的专深,即使大学提供跨学科课程,亦是以选修课为主,而非基于明确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诉求而构建一套跨学科课程体系。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课程的设置遵循了“博专”兼具的特征。“博”指课程

7、设置所涉学科的广博性,重在为学生宽广的知识视域夯实基础,为学生从多学科视角探究复杂性问题提供所需的知识;“专”指课程设置的专深性,对于复杂性问题的研究除需要宽广的知识基础外,知识的深度不可或缺,因为从事复杂性议题的探究需要专业化、精深化的知识以开展前沿性、开创性的研究活动。以田纳西大学布莱德森跨学科研究与研究生教育中心为例,其能源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项目的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除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外,还设置了拓展知识视域的广度课程,此外还设置了供研究生根据其所选专业研读的精深(深度)课程。17(三)灵活多样的跨学科师资队伍组建方式对传统的研究生教育而言,单一学院内部的师资即可满足传统上某一学科专业研

8、究生培养的需求,而这显然区别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所需的跨学科师资队伍。跨学科师资队伍的组建可谓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其直接关系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可能及成效。但一直以来“学术圈”的学术评价制度及大学教师的聘任、晋升皆是基于学科的,因而教师具有极强的学科归属感,教师从事跨学科活动受到传统组织制度的制约。基于此,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过灵活的制度设计促成跨学科师资队伍的构建。“联合聘任制”和“专职聘任制”是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最为常用的方式。18所谓“联合聘任制”是指跨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的主导方引入其他学科(学院)的教师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教师既在原所属院系任职,又承担跨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的教学、学生指导

9、的工作,形成联合聘任模式。“专职聘任制”即通过聘任专职从事跨学科教育与研究的教师的方式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学院内部整合路径”、“跨学院协同路径”与“研究生院统筹组织路径”多采用联合聘任模式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如“跨学院协同路径”的密歇根大学工程学院与自然资源学院、医学院、公共健康学院等学院联合聘任教师开展应用物理跨学科博士的培养。而“独立建制的跨学科研究机构路径”多采用专职聘任的模式,这与其独立于院系的组织建制形式直接相关。如上述独立建制的田纳西大学的布莱德森跨学科研究与研究生教育中心即采用专职聘任的模式,拥有专属于该中心的跨学科师资队伍。部分独立建制的跨学科研究机构除拥有其专属的师资外,同

10、时亦采用联合聘任的方式从校内的其他院系吸纳优秀教师参与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四)“跨学科项目式”科研规训科研训练是研究生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跨学科科研训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规训”。美国研究型大学对跨学科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并非仅限于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其跨学科科研规训延伸至课程学习环节。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注重设置专题领域的系列研讨课及方法论课程,研讨课由研究生轮流主持,组织研究生就跨学科议题展开讨论,方法论课程涉及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比如,华盛顿大学的城市设计与规划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在开设方法论课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小论文”,用以

11、检验研究生研究技能的掌握程度。19系列研讨课及方法论课程是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初期训练阶段。此外,多数大学对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需开展跨学科研究做出了要求,如密歇根大学的应用物理跨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规定跨学科研究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须于第一学年完成一项科研项目,爱荷华州立大学对跨学科研究生须获得的科研学分有明确的规定。跨学科科研项目训练是跨学科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研究的预备,科研项目训练既是研究生正式启动学位论文研究前的“演练”,也是为学位论文选题的铺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跨学科研究规训的最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前期跨学科训练及是否具备从事跨学科研究能力的检验。跨学科项目式研究是跨学科研究生科研规训的

12、重要特征之一,无论是跨学科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科研项目,还是学位论文研究,均是围绕复杂性议题(跨学科议题)而设,归根结底是基于复杂问题的项目式研究。(五)完备的管理考核机制如同传统的学科研究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对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制定有完善的管理考核制度,且通常设有专职的管理机构对跨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进行管理。在研究生院统筹组织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路径下,研究生院一般下设专门的跨学科研究生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跨学科研究生项目的管理;“学院内部整合培养路径”与“跨学院协同培养路径”下跨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则纳入到院系已有的管理体系中;“独立建制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培养路径”下的跨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由其自行

13、管理。研究型大学对跨学科研究生项目建立了严密的管理考核机制。以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学位项目为例,跨学科研究生要获得最终学位须经历严格的资格审查及考核过程,通常须经历三次考核:资格考试、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考试。资格考试是一个门槛性考试,安排在第一学年,跨学科研究生只有通过资格考试才能被允许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若研究生未能通过考核,则不具备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的资格。综合考试又分为两项,包括书面考试和学位论文研究设计口试,如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的综合考试称为“通用考试”,其书面考试主要考察研究生的知识深度、广度及其整合能力,论文研究设计口试主要考察学生开展研究的能力及与学术评议人员沟通交流的能力。20综合考试通过后研究生才正式获得博士候选人资格,并进入博士论文的研究阶段。学位论文答辩考试则是一项仪式性极强的考核,综合考察研究生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及创造性,答辩通过后方可获得博士学位。综上所述,跨学科研究生的管理考核机制环环相扣,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效用。其与传统研究生管理考核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跨学科博士“通用考试”除重视知识的深度外,亦重视知识的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